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作为每个人的启蒙场所,是每个孩子树立三观、建立正确品德的开始。因此每个阶段的义务教育都讲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以德立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观念足以让一个身无分文的人变得富有,这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课堂中加入思想品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基础部分,越来越重视德育教育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要趋势。在未来发展中,德行作为人与人之间相处交流的基础连接点,是在社会中立身处世的智慧。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致力于文明发展,倡导提升全民素质,提倡素质化教育不仅是提倡多元化丰富的教育理念,也是融入了品德和修养的提升实践。道德观念区别于理论知识,这是存在于内心深处的萌芽,需要用温暖来呵护,逐步灌溉发芽。这是言传身教的最好体现,在学校中,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长成了初步的个性和人格,需要正确的引导,启发教育,激发出初中生的内在人格解析,发掘本质的美好善良。因此在初中阶段对于学生品德思想方面的正确引导是必不可缺的。因此学校要把握德育教育的精髓和关键点,重点针对学生缺少的感恩环节进行培养,重视学生的品德发展,减少知识体系的灌输作用,改变分数至上的觀念,理性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德育;感恩教育;实践
引言:
德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有作为一个良好公民最基本的礼貌和教养,其中包含着谦逊、宽容、礼貌、感恩等等品质。在中学阶段里,初中生正在处于或者即将处于青春期的叛逆当中,这段时期极有可能会与身边的人发生不少矛盾,尤其表现在对家庭当中的关系处理,对待父母的举动和态度有可能会因为情绪的躁动和观念的不合而出现改变偏差。因此初中阶段的孩子需要正确的引导,一方面正确的调节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善良和感恩,感恩父母和一切身边的人,也有利于初中生平稳的度过青春期。初中阶段是学生在人生当中树立品德,建立正确人生观的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心智发育尚未成熟,但是已经初具了人格和品性,以及是非辨认能力[1]。在这个时期的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德育观念中感恩的教育,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理念。再加上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使得德育教育中的感恩观念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心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中华民族讲求以德树人,以德立身, 因此品德教育更应该从小开始,得到空前重视。本文致力于拓展初中阶段对于学生品德教育的路径,改变传统不重视品德思想教育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以及多个方法去诠释德育,开拓思路,做好真正的德育感恩。
一、思想品德课程教育
思想品德课程是学生接受德育思想,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但是很多初中学校将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学生休息的“课余时间”,甚至占用此课程来教授学生更多的知识,这样形同虚设的思想品德课程既浪费了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机会,也为学校和学生为了应付检查而增加了压力[2]。思想品德教育不可被取代,反而应该被重视,被加强。因为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一直要以道德观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为基础,在今后发展中道德观念将会是最大的一笔财富,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传承下来的美德,也是当今时代越来越被重视的发展立足精神。一个国家在世界地图上想要受到尊敬,想要贸易要发展,其中的诚信善良感恩是相处的要点,那么国民更是如此。
思想品德课应该纳入教育大纲改革范围之内,首先加强对教师的观念培训,让每一名教师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将德育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再通过教育部门的强制性改革,让每个初中阶段的孩子都能得到有效的合适的品德教育;其次,改革思想品德课堂内容,取代原有的分数至上理论。思想品德课程不应该成为学生自习的空闲时间,而是学生应该从课堂中学会宽容,学会感恩,学会珍惜等等。那么就要提起学生对于这堂课的兴趣,学校的品德课程教育方式过于单一,教育理念不够新颖,学生难以融入。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寓言小故事,应用故事的结局将学生带入课堂,用故事中的道理给学生对于感恩留下深刻印象[3]。并且要将课堂学习感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体会生活观察生活的能力,定时组织一次讨论,话语权转移个每个孩子,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故事并且乐于分享,这是引导学生重视德育中感恩教育的第一步。
二、实践活动教育
德育教育的工作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感恩,但是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理论在实践中见真章,学生的感恩之心不仅体现在对于感恩德育教育的良好学习成果中,更应该展现在现实生活上。因此学校的实践教学任务更加重要。教学要回归生活,教师在教学感恩的过程中,要适当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感恩的内容很广泛,每一个身处社会中的人都需要感恩,感恩世界,感恩生活,感恩父母,感恩身边每一个人。这些意识理念需要教师灌输,但是实践却是学生自己的生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不同的阶段感恩身边的人,从最亲近的父母开始,学会对父母有报答之心。“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往往被人忽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是开始的基础,这是最应该感恩的人,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事[4]。组织学生给父母洗脚,给父母写信等等,都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或者由学校组织一次大型的亲子活动,不限于父母,只要是孩子的亲人,每个初中生都应该心存感恩,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激之情。德育中的感恩教育不仅是对父母的感恩,还有对身边人的感恩,例如老师,例如同学,抑或是陌生人。那么从父母开始,延伸到校园内,在拓展到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和世界,都是学生应该明白并且学习的德育水平,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充满叛逆,但是大部分内心深处依然是真善美的灵魂,需要教师不断纠正引导和鼓励。实践中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体会感恩的方式,表达感恩之情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再德育的感恩教育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三、榜样教育
人类从出生开始就一直不断地在模仿,模仿身边的人,模仿虚拟的事,模仿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一个人从孩子成长为成人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利用好人类的这一自身特性,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学生阶段必读书目当中就有名人传,旨在树立名人榜样,让学生学习模仿[5]。由此可见,学生从幼儿时期到初中阶段都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可以利用这一能力为学生树立更多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从心底真正有所感触,对榜样的力量有所倾慕时,这样会感同身受加以模仿。 运用榜样的力量加强德育教育中的感恩观。首先 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这就要求榜样具有与学生相同的处境,与学生有感情可共鸣的地方。其次,榜样要去贴近学生生活,不处在同一个时代的人在生活 情感以及做事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学生难以去模仿,也无法领略到其中的精髓,需要一个学生可以做到且容易接受的活生生的例子。例如可以用身边众所周知的优秀学生,知道模范带头作用或者是教师为学生亲身示范,起了带头作用后在学生了解,熟知感恩理念的前提下会有更好的感恩教育作用。最后,榜样的教育要回归教育学生本身,再多的案例也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教育要回归实践,教师在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榜样之后应该组织学生在实践当中切身体会,巩固德育教育中感恩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更加进一步加深对感恩的理解,并且做出实际行动。
四、结束语
德育是我国教育工作中聚焦越来越多目光的热点,品德教育明显的重于文化教育,在中华文化庞大的体系中,从古至今都体现着美德的教化作用,用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6],曾经德主刑辅的治国方针也兴盛一时,由此可见道德在人生的观念中是极为重要的。发展到现代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那更该提倡提升全民素质品德,再加上青年一代人是整个国家的希望和全部年轻力量,我们更应该将目光聚集在培养青年一代人身上,加强初中学生的品德教育,坚持培养新一代有素质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德育中感恩教育作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培養学生的性格品质,形成知恩感恩的习惯和观念,以此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将感恩作为基础,在未来发展中将会是谦逊,乐观等精神的奠基石。校园教育改革中应该拓展德育思路,从更多的角度来打破传统的德育,跳出固有的教育体系和思维模式,形成新的教育方式,更好的加强德育中的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1]袁春平,匡茜.感恩教育:一种德育的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07(15):46-47.
[2]王志东.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感恩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穆云丽.感恩教育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实践[J].职业, 2015, 000(005):124-125.
[4]谢丽珠.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7):152.
[5]王品.感恩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研究——以大连开发区第七中学为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6.
[6]牛晓琴.感恩主题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C]//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三). 202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街初级中学
【关键词】德育;感恩教育;实践
引言:
德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有作为一个良好公民最基本的礼貌和教养,其中包含着谦逊、宽容、礼貌、感恩等等品质。在中学阶段里,初中生正在处于或者即将处于青春期的叛逆当中,这段时期极有可能会与身边的人发生不少矛盾,尤其表现在对家庭当中的关系处理,对待父母的举动和态度有可能会因为情绪的躁动和观念的不合而出现改变偏差。因此初中阶段的孩子需要正确的引导,一方面正确的调节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善良和感恩,感恩父母和一切身边的人,也有利于初中生平稳的度过青春期。初中阶段是学生在人生当中树立品德,建立正确人生观的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心智发育尚未成熟,但是已经初具了人格和品性,以及是非辨认能力[1]。在这个时期的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德育观念中感恩的教育,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理念。再加上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使得德育教育中的感恩观念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心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中华民族讲求以德树人,以德立身, 因此品德教育更应该从小开始,得到空前重视。本文致力于拓展初中阶段对于学生品德教育的路径,改变传统不重视品德思想教育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以及多个方法去诠释德育,开拓思路,做好真正的德育感恩。
一、思想品德课程教育
思想品德课程是学生接受德育思想,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但是很多初中学校将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学生休息的“课余时间”,甚至占用此课程来教授学生更多的知识,这样形同虚设的思想品德课程既浪费了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机会,也为学校和学生为了应付检查而增加了压力[2]。思想品德教育不可被取代,反而应该被重视,被加强。因为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一直要以道德观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为基础,在今后发展中道德观念将会是最大的一笔财富,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传承下来的美德,也是当今时代越来越被重视的发展立足精神。一个国家在世界地图上想要受到尊敬,想要贸易要发展,其中的诚信善良感恩是相处的要点,那么国民更是如此。
思想品德课应该纳入教育大纲改革范围之内,首先加强对教师的观念培训,让每一名教师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将德育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再通过教育部门的强制性改革,让每个初中阶段的孩子都能得到有效的合适的品德教育;其次,改革思想品德课堂内容,取代原有的分数至上理论。思想品德课程不应该成为学生自习的空闲时间,而是学生应该从课堂中学会宽容,学会感恩,学会珍惜等等。那么就要提起学生对于这堂课的兴趣,学校的品德课程教育方式过于单一,教育理念不够新颖,学生难以融入。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寓言小故事,应用故事的结局将学生带入课堂,用故事中的道理给学生对于感恩留下深刻印象[3]。并且要将课堂学习感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体会生活观察生活的能力,定时组织一次讨论,话语权转移个每个孩子,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故事并且乐于分享,这是引导学生重视德育中感恩教育的第一步。
二、实践活动教育
德育教育的工作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感恩,但是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理论在实践中见真章,学生的感恩之心不仅体现在对于感恩德育教育的良好学习成果中,更应该展现在现实生活上。因此学校的实践教学任务更加重要。教学要回归生活,教师在教学感恩的过程中,要适当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感恩的内容很广泛,每一个身处社会中的人都需要感恩,感恩世界,感恩生活,感恩父母,感恩身边每一个人。这些意识理念需要教师灌输,但是实践却是学生自己的生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不同的阶段感恩身边的人,从最亲近的父母开始,学会对父母有报答之心。“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往往被人忽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是开始的基础,这是最应该感恩的人,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事[4]。组织学生给父母洗脚,给父母写信等等,都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或者由学校组织一次大型的亲子活动,不限于父母,只要是孩子的亲人,每个初中生都应该心存感恩,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激之情。德育中的感恩教育不仅是对父母的感恩,还有对身边人的感恩,例如老师,例如同学,抑或是陌生人。那么从父母开始,延伸到校园内,在拓展到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和世界,都是学生应该明白并且学习的德育水平,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充满叛逆,但是大部分内心深处依然是真善美的灵魂,需要教师不断纠正引导和鼓励。实践中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体会感恩的方式,表达感恩之情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再德育的感恩教育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三、榜样教育
人类从出生开始就一直不断地在模仿,模仿身边的人,模仿虚拟的事,模仿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一个人从孩子成长为成人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利用好人类的这一自身特性,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学生阶段必读书目当中就有名人传,旨在树立名人榜样,让学生学习模仿[5]。由此可见,学生从幼儿时期到初中阶段都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可以利用这一能力为学生树立更多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从心底真正有所感触,对榜样的力量有所倾慕时,这样会感同身受加以模仿。 运用榜样的力量加强德育教育中的感恩观。首先 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这就要求榜样具有与学生相同的处境,与学生有感情可共鸣的地方。其次,榜样要去贴近学生生活,不处在同一个时代的人在生活 情感以及做事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学生难以去模仿,也无法领略到其中的精髓,需要一个学生可以做到且容易接受的活生生的例子。例如可以用身边众所周知的优秀学生,知道模范带头作用或者是教师为学生亲身示范,起了带头作用后在学生了解,熟知感恩理念的前提下会有更好的感恩教育作用。最后,榜样的教育要回归教育学生本身,再多的案例也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教育要回归实践,教师在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榜样之后应该组织学生在实践当中切身体会,巩固德育教育中感恩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更加进一步加深对感恩的理解,并且做出实际行动。
四、结束语
德育是我国教育工作中聚焦越来越多目光的热点,品德教育明显的重于文化教育,在中华文化庞大的体系中,从古至今都体现着美德的教化作用,用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6],曾经德主刑辅的治国方针也兴盛一时,由此可见道德在人生的观念中是极为重要的。发展到现代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那更该提倡提升全民素质品德,再加上青年一代人是整个国家的希望和全部年轻力量,我们更应该将目光聚集在培养青年一代人身上,加强初中学生的品德教育,坚持培养新一代有素质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德育中感恩教育作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培養学生的性格品质,形成知恩感恩的习惯和观念,以此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将感恩作为基础,在未来发展中将会是谦逊,乐观等精神的奠基石。校园教育改革中应该拓展德育思路,从更多的角度来打破传统的德育,跳出固有的教育体系和思维模式,形成新的教育方式,更好的加强德育中的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1]袁春平,匡茜.感恩教育:一种德育的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07(15):46-47.
[2]王志东.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感恩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穆云丽.感恩教育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实践[J].职业, 2015, 000(005):124-125.
[4]谢丽珠.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7):152.
[5]王品.感恩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研究——以大连开发区第七中学为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6.
[6]牛晓琴.感恩主题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C]//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三). 202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