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新时代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刻不容缓。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推进改革发展时,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祖国北部边境的美丽景观。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南,意义重大,关乎人民生活幸福和国家未来命运。
关键词: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任何思想理论都是建立在时代的某种背景下产生的,并且它是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果。有学者认为,全球工业化的迅速扩张带来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急剧增加,但也让人与自然的矛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程度。工业文明时代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效益的发展理念已经过时,新时代要转变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目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粗放型经济模式导致的环境问题也随之出现,仅仅追求GDP增长,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使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中国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正是面临这样的环境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产生了,为我国环境问题的正确合理解决指明了方向,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导方针。
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
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归根到底就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1]这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首先解决的重大问题。绿水青山是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环境,在党的正确的指导下,绿山也可以成为金山银山。此外“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2]在思想上,行动上,制度上分别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让生态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经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里的美好生活除了物质上的需要,更包括精神上的需要,包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老百姓更向往的是青山绿水的生活环境,“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4],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改善民生环境,加强文明建设。要保持攻击力度和势头,坚决控制“散乱污染”企业,加强對水,大气,土壤的污染防治。要加强制度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和法治化的轨道,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顺应时代潮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领导人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1、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容
马克思说: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5]马克思认为人的自身活动会对自然本身造成改变,但这种变化应该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进行。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上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6]这一新理念就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生态文明观思想内涵的拓充。
2、重视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论述有很多,如儒家的生态观表现在“仁爱万物”、“天人合一”,“仁爱万物”是儒家的重要理念,它表现出对世间万物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天人合一”指的是天、地、人,三者合为一体,天、地为自然,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合一”意指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只有人与自然这种和谐统一的关系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理想境界。同样,“道法自然”是中国古代道教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一原则强调人要顺应天地自然的自然而然,要保护自然,与天地自然和谐,国家领导人正是重视对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学习,在新时代条件下加强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为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进一步深化改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铺好基石,实现中国梦。
(二)实践意义
1、有助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国家形象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国梦,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目标,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和根本性的指导。它有效地指导了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历史性的成就和历史性的变革。对加强广大干部的“四个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务,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基本保证,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成为实现中国良好形象的出发点。
2、有助于构建我国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
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构建和谐社会不再是过去只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问题,更需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达到真正的和谐社会。习近平生态文明观提出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同时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影响。“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7]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我国才可以实现以源头治理为根本的传统生活观念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以绿色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经济革命,从而开创一条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共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继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1]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N]南方日报,2017-03-31
[2]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内蒙古各界引发热烈反响。[N]人民日报,2019-03-07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2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五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207 - 208.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月18日)[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习近平:《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2013 年年会的贺信》,《人民日报》2013 年7月21日
作者简介:陈慧萍(1993.2—),女,汉族,籍贯:江西省吉安,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高校教育。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景德镇 333000)
关键词: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任何思想理论都是建立在时代的某种背景下产生的,并且它是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果。有学者认为,全球工业化的迅速扩张带来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急剧增加,但也让人与自然的矛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程度。工业文明时代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效益的发展理念已经过时,新时代要转变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目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粗放型经济模式导致的环境问题也随之出现,仅仅追求GDP增长,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使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中国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正是面临这样的环境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产生了,为我国环境问题的正确合理解决指明了方向,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导方针。
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
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归根到底就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1]这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首先解决的重大问题。绿水青山是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环境,在党的正确的指导下,绿山也可以成为金山银山。此外“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2]在思想上,行动上,制度上分别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让生态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经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里的美好生活除了物质上的需要,更包括精神上的需要,包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老百姓更向往的是青山绿水的生活环境,“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4],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改善民生环境,加强文明建设。要保持攻击力度和势头,坚决控制“散乱污染”企业,加强對水,大气,土壤的污染防治。要加强制度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和法治化的轨道,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顺应时代潮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领导人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1、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容
马克思说: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5]马克思认为人的自身活动会对自然本身造成改变,但这种变化应该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进行。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上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6]这一新理念就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生态文明观思想内涵的拓充。
2、重视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论述有很多,如儒家的生态观表现在“仁爱万物”、“天人合一”,“仁爱万物”是儒家的重要理念,它表现出对世间万物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天人合一”指的是天、地、人,三者合为一体,天、地为自然,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合一”意指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只有人与自然这种和谐统一的关系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理想境界。同样,“道法自然”是中国古代道教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一原则强调人要顺应天地自然的自然而然,要保护自然,与天地自然和谐,国家领导人正是重视对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学习,在新时代条件下加强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为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进一步深化改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铺好基石,实现中国梦。
(二)实践意义
1、有助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国家形象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国梦,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目标,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和根本性的指导。它有效地指导了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历史性的成就和历史性的变革。对加强广大干部的“四个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务,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基本保证,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成为实现中国良好形象的出发点。
2、有助于构建我国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
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构建和谐社会不再是过去只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问题,更需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达到真正的和谐社会。习近平生态文明观提出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同时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影响。“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7]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我国才可以实现以源头治理为根本的传统生活观念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以绿色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经济革命,从而开创一条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共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继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1]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N]南方日报,2017-03-31
[2]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内蒙古各界引发热烈反响。[N]人民日报,2019-03-07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2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五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207 - 208.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月18日)[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习近平:《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2013 年年会的贺信》,《人民日报》2013 年7月21日
作者简介:陈慧萍(1993.2—),女,汉族,籍贯:江西省吉安,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高校教育。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景德镇 3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