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能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会上,《职业》记者就世界技能大赛相关问题,采访了台湾技术代表谭仰光先生。
技职教育,产业与就业的无缝衔接
《职业》:请您介绍一下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情况。
谭仰光:20世纪60年代,台湾由农业发展逐步转向工业发展,并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与轻工业以及传统制造业为主,于是积极增设高职学校,推展职业教育;并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也积极设置职业训练中心,推展职业培训工作。
1968年,台湾举办了第一届技能竞赛大会;1971年起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第20届);1993年在台北主办第32届世界技能大赛,台湾夺得18块金牌、10块银牌和4块铜牌。
1970年至2000年这一时段内,台湾高职学校发展迅速,高中与高职之比率转成3:7。部分专科学校升格为技术学院,部分技术学院升格为科技大学。
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导致经济快速衰退,引发企业界裁员潮,失业率快速攀升。高职学校逐步萎缩;高中与高职之比率再回转成7:3。职训中心逐步减缩训练班次与人数;推出各项辅导失业者再就业训练计划;大量委托大学院校推广中心、职业团体、民间专业团体、补习班等开办短期多样化的进修训练。
《职业》:台湾技职教育和职业培训有什么好的经验?面临哪些挑战?
谭仰光:1990年代起,在产业发展从技术密集型迈向研发型的过程中,部分教育界人士产生了一个观念上的错误导向——把“迈向”误认为是“取代”,一味盲目地在人才培育方面提高层次(学历的层次而非质量的层次),把很多好的高职提升为专科、把专科提升为技术学院、把技术学院提升为科技大学,并纷纷增设研究所硕士班、博士班。结果硕士、博士一大堆,而真正有专业、懂实务的技术员及工程师却找不到。
同时因为没切实弄清楚产业分类与行职业分类的定义,搞不清楚究竟服务业(三产)需要哪些人才,以致餐饮、观光、美容科系一窝蜂开,工科却招不到人,逐渐萎缩。
职业培训机构的数量与规模逐步减缩,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偏向技职院校。
文凭主义与士大夫观念再度抬头,大专院校迅速扩增,高职学校未增反减,且实习课程缩减,学生多以升学为优先。于是一方面企业界的人力短缺,另一方面学校毕业生的学用落差和就业衔接问题严重。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和转型,导致了从工作岗位上下岗的人数增加。于是各职业培训机构的主要职责,已不在高技能人才的建设,而重在如何帮助下岗的劳动者再上岗。
少子化的浪潮来袭,高等教育设施膨胀过头,使很多学校开始出现招生不足的状况。
《职业》:您认为技职教育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谭仰光:专家们呼吁厘清需要高技能人才的产业,因为有人经常混淆了两个观念,其一,要弄清“产业”与“职业”(职能)的关系;其二,要注意“产业链”所牵连到的产业。
专长类别与产业类别间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是一种交叉的矩阵关系。不要直接把产业别当成科别。
加强实施和推动“校企合作”,减低学用落差,加强就业衔接。
探讨推动德国模式——双轨制/二元制(Dual System)职业教育训练模式的可行性。
大学院校的适度减量或合并。
世赛成果,技职教育的最佳课标
《职业》:您认为世界技能大赛的成果如何转化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
谭仰光:有两段话可以很好地答复这个问题:一个是张立新司长的讲话,他说从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后续开展的宣传活动等方面来看,在国内营造了良好的竞赛氛围,从而推动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建立起整套系统;另一个是广州工贸技师学院汤院长的讲话,她说世赛的技术规范、技术说明代表了这个项目、行业的最前沿技术,把这些转化到技职教育、职业培训的项目课程上,转化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标准,就能把世赛成果与学校教学连成一条线。
学校这次把世赛评估顾问珍妮·夏克顿女士请来,珍妮女士也讲到世赛每个项目的内涵是按照当前行业、企业的发展每两年更新一次,世界技能竞赛的技术规范代表了行业、企业最新的发展情况,这是技职教育的最佳课程标准。
工匠精神,职业人与职业精神的二重奏
《职业》:当前,“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一个话题,请问您是怎么理解“工匠精神”的呢?
谭仰光:“工匠精神”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人,二是职业精神。
首先,关于世赛金牌的问题,这次比赛回来后,大家都在热议谁拿几块金牌、谁取得了什么项目的金牌等问题。我说大家要记得一点,世界技能竞赛规定单人项目参赛选手的年龄在23岁以下,为什么要规定23岁以下呢?这项比赛40年前创办的时候,名为“国际职业训练比赛”(IVTC,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Training Competition),就是一个职业训练的比赛。这个比赛源起并不是比各国谁的技能最好,而是在比哪国的职业培训办得最好,摘得奖牌数量多的国家就表明此国的职业培训做得比较好。接下来,就是彼此的观摩,你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个项目做得这么好,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个职业培训的竞赛。因此,如同西蒙·巴特利主席所讲,不要把竞赛的核心价值全部摆在比赛上,要从比赛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转化。
其次,要注意,对于23岁以上的人来说,技职精神同样重要。技艺高超的工匠、高技能人才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是非常需要鼓励、表扬和尊重的人才。日本有所谓的“名匠赛”,参赛选手都是年龄比较大的各行业匠人。在台湾,有一批年轻人办了一本《职人》杂志,他们采访了不同行业的人,展示不同行业的人物风采,跟你们《职业》杂志还蛮相似。当前我们崇尚的职人精神或是匠人精神、职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无论在哪一行业,(只要)你有杰出的表现、高技能的表现,就是值得珍惜的人才。这种精神需要时间的打磨和传承。比如学功夫,你不要想在少林寺学三个月就能武功盖世,没有三年五载是很难成气候的;即便等你学成后,还要到江湖上磨炼多少年,因为江湖经验不足也无法在武林立足。
因此,一个好的工匠、一位好的高技能人才,不是两年三年就能培养出来的,他的培养时间、经验磨炼、随着时代前进他自身需要的进步等,是一个永续的发展。
技职教育,产业与就业的无缝衔接
《职业》:请您介绍一下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情况。
谭仰光:20世纪60年代,台湾由农业发展逐步转向工业发展,并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与轻工业以及传统制造业为主,于是积极增设高职学校,推展职业教育;并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也积极设置职业训练中心,推展职业培训工作。
1968年,台湾举办了第一届技能竞赛大会;1971年起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第20届);1993年在台北主办第32届世界技能大赛,台湾夺得18块金牌、10块银牌和4块铜牌。
1970年至2000年这一时段内,台湾高职学校发展迅速,高中与高职之比率转成3:7。部分专科学校升格为技术学院,部分技术学院升格为科技大学。
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导致经济快速衰退,引发企业界裁员潮,失业率快速攀升。高职学校逐步萎缩;高中与高职之比率再回转成7:3。职训中心逐步减缩训练班次与人数;推出各项辅导失业者再就业训练计划;大量委托大学院校推广中心、职业团体、民间专业团体、补习班等开办短期多样化的进修训练。
《职业》:台湾技职教育和职业培训有什么好的经验?面临哪些挑战?
谭仰光:1990年代起,在产业发展从技术密集型迈向研发型的过程中,部分教育界人士产生了一个观念上的错误导向——把“迈向”误认为是“取代”,一味盲目地在人才培育方面提高层次(学历的层次而非质量的层次),把很多好的高职提升为专科、把专科提升为技术学院、把技术学院提升为科技大学,并纷纷增设研究所硕士班、博士班。结果硕士、博士一大堆,而真正有专业、懂实务的技术员及工程师却找不到。
同时因为没切实弄清楚产业分类与行职业分类的定义,搞不清楚究竟服务业(三产)需要哪些人才,以致餐饮、观光、美容科系一窝蜂开,工科却招不到人,逐渐萎缩。
职业培训机构的数量与规模逐步减缩,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偏向技职院校。
文凭主义与士大夫观念再度抬头,大专院校迅速扩增,高职学校未增反减,且实习课程缩减,学生多以升学为优先。于是一方面企业界的人力短缺,另一方面学校毕业生的学用落差和就业衔接问题严重。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和转型,导致了从工作岗位上下岗的人数增加。于是各职业培训机构的主要职责,已不在高技能人才的建设,而重在如何帮助下岗的劳动者再上岗。
少子化的浪潮来袭,高等教育设施膨胀过头,使很多学校开始出现招生不足的状况。
《职业》:您认为技职教育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谭仰光:专家们呼吁厘清需要高技能人才的产业,因为有人经常混淆了两个观念,其一,要弄清“产业”与“职业”(职能)的关系;其二,要注意“产业链”所牵连到的产业。
专长类别与产业类别间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是一种交叉的矩阵关系。不要直接把产业别当成科别。
加强实施和推动“校企合作”,减低学用落差,加强就业衔接。
探讨推动德国模式——双轨制/二元制(Dual System)职业教育训练模式的可行性。
大学院校的适度减量或合并。
世赛成果,技职教育的最佳课标
《职业》:您认为世界技能大赛的成果如何转化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
谭仰光:有两段话可以很好地答复这个问题:一个是张立新司长的讲话,他说从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后续开展的宣传活动等方面来看,在国内营造了良好的竞赛氛围,从而推动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建立起整套系统;另一个是广州工贸技师学院汤院长的讲话,她说世赛的技术规范、技术说明代表了这个项目、行业的最前沿技术,把这些转化到技职教育、职业培训的项目课程上,转化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标准,就能把世赛成果与学校教学连成一条线。
学校这次把世赛评估顾问珍妮·夏克顿女士请来,珍妮女士也讲到世赛每个项目的内涵是按照当前行业、企业的发展每两年更新一次,世界技能竞赛的技术规范代表了行业、企业最新的发展情况,这是技职教育的最佳课程标准。
工匠精神,职业人与职业精神的二重奏
《职业》:当前,“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一个话题,请问您是怎么理解“工匠精神”的呢?
谭仰光:“工匠精神”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人,二是职业精神。
首先,关于世赛金牌的问题,这次比赛回来后,大家都在热议谁拿几块金牌、谁取得了什么项目的金牌等问题。我说大家要记得一点,世界技能竞赛规定单人项目参赛选手的年龄在23岁以下,为什么要规定23岁以下呢?这项比赛40年前创办的时候,名为“国际职业训练比赛”(IVTC,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Training Competition),就是一个职业训练的比赛。这个比赛源起并不是比各国谁的技能最好,而是在比哪国的职业培训办得最好,摘得奖牌数量多的国家就表明此国的职业培训做得比较好。接下来,就是彼此的观摩,你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个项目做得这么好,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个职业培训的竞赛。因此,如同西蒙·巴特利主席所讲,不要把竞赛的核心价值全部摆在比赛上,要从比赛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转化。
其次,要注意,对于23岁以上的人来说,技职精神同样重要。技艺高超的工匠、高技能人才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是非常需要鼓励、表扬和尊重的人才。日本有所谓的“名匠赛”,参赛选手都是年龄比较大的各行业匠人。在台湾,有一批年轻人办了一本《职人》杂志,他们采访了不同行业的人,展示不同行业的人物风采,跟你们《职业》杂志还蛮相似。当前我们崇尚的职人精神或是匠人精神、职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无论在哪一行业,(只要)你有杰出的表现、高技能的表现,就是值得珍惜的人才。这种精神需要时间的打磨和传承。比如学功夫,你不要想在少林寺学三个月就能武功盖世,没有三年五载是很难成气候的;即便等你学成后,还要到江湖上磨炼多少年,因为江湖经验不足也无法在武林立足。
因此,一个好的工匠、一位好的高技能人才,不是两年三年就能培养出来的,他的培养时间、经验磨炼、随着时代前进他自身需要的进步等,是一个永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