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教学情境创设是指在物理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无意识的心理特征精心选择适当物理内容,利用各种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引人入胜的、轻松和谐的、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和科学文化氛围的物理情境。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合理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所以必须将科学知识,以及现实世界作为设置隋境的重要资源。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繁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就会产生厌学。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介绍几种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
一、设疑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既有难度又有梯度的问题情境,适当组织学生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彼此交流、启发,会使研究的问题更深入,重点更突出,更容易突破难点、疑点,从而使易混点得到澄清,易疏忽点得到强化,使获得的知识更扎实。通过议论也可充分暴露学生对知识认识、理解上的偏差,教师在传授上的不足。这样教师能有效地获得反馈信息,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能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扩大信息交往;可彼此启发,拓宽思路,引发灵感,有时往往在议论中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教师恰当创设问题情境能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敏捷性,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最关键的环节是设疑,设疑的一般方法是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有计划、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各种知识基础之上,从而把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活动凝聚在一起。
如:在讲“自由落體运动”一节,我先提出问题:“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是否相同?”有的学生认为相同,有的学生认为不同。这样使学生带着悬念去学,通过实验观察和讲解得出正确结论,教学效果较好。
二、亲自参与,创设实验型情境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科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亲身经历过、感受过并获得深刻体验到的东西往往令人难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活化知识,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亲自动手实验,不但可以锻炼动手、动脑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从而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牛顿第三定律”一节,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学生不太理解。于是我让学生做如下实验:找10个学生分成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方胜,说明原因。有的学生认为甲方的力大于乙方的力,所以胜。说法不一,到底真相如何呢?再进行一次实验,绳子中间连接两个弹簧秤,在比赛过程中有一学生观看弹簧秤的示数,最后得出结论:甲的力等于乙的力。
教师通过实验型隋境,可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协作交流,共建人际情境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仅有利于开阔思路、集思广益,而且能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协作交流的团队精神。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安排设计一些教学内容,由学生小组开展自主探究,并在以此为基础组织全班交流。
如:高一物理中的课题研究“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我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验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接触面的性质,以及其他因素。
四、创设教学艺术情境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许多概念和规律都可以用一些对联、口诀、谜语来加强学生理解记忆。
如:在讲“牛顿第三定律”时,我出了一副这样的对联:
他蹬地,地也蹬他,双方运动为何地不动。
我打你,你也打我,等值二力为何你觉疼。
横批:说清有奖
学生立即活跃起来,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实现了“厌学”到“爱学”的转变,课堂气氛因此活跃而和谐,形成独立的教学艺术风格。
五、创设故事型情境
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用物理学故事作为课堂的导语,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学发展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渗透着人类探索自然的科学方法和品德。给学生适时讲授有趣味的故事是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补偿方式。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些歷史情境的再现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是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研究的方法教育,是科学品德和情操的熏陶。
六、多媒体教学,设置动画情境
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实验往往受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因而总有力不从心之处,尤其是物质的微观结构等课题,难以通过实验揭开其神秘的“面纱”。而多媒体教学却能弥补此方面的缺陷,它能将静态变动态,将无声变有声,将微观变宏观。其次,多媒体能集文、图、声、像为一体。如:描述电荷的定向移动,模拟小球的碰撞,分解平抛运动,揭示原子核的裂变与聚变,等等。实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难以处理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多媒体加以弥补。如果能将两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那么真实的实验和虚拟的物理模型都能牢牢地印人每个学生的脑海。
七、设置竞赛型情境
在教学时教师采用竞赛的方法,可使单调的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活泼,情绪高涨,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回答问题。如:高中物理“功”一节习题课,我把全班按座位分成四组,每道题有四组学生分别回答,分小组必答和抢答最后根据分数高低,排列名次,每个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态,纷纷争着回答,气氛激烈。
总之,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其实,高中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合理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所以必须将科学知识,以及现实世界作为设置隋境的重要资源。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繁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就会产生厌学。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介绍几种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
一、设疑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既有难度又有梯度的问题情境,适当组织学生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彼此交流、启发,会使研究的问题更深入,重点更突出,更容易突破难点、疑点,从而使易混点得到澄清,易疏忽点得到强化,使获得的知识更扎实。通过议论也可充分暴露学生对知识认识、理解上的偏差,教师在传授上的不足。这样教师能有效地获得反馈信息,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能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扩大信息交往;可彼此启发,拓宽思路,引发灵感,有时往往在议论中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教师恰当创设问题情境能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敏捷性,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最关键的环节是设疑,设疑的一般方法是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有计划、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各种知识基础之上,从而把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活动凝聚在一起。
如:在讲“自由落體运动”一节,我先提出问题:“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是否相同?”有的学生认为相同,有的学生认为不同。这样使学生带着悬念去学,通过实验观察和讲解得出正确结论,教学效果较好。
二、亲自参与,创设实验型情境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科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亲身经历过、感受过并获得深刻体验到的东西往往令人难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活化知识,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亲自动手实验,不但可以锻炼动手、动脑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从而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牛顿第三定律”一节,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学生不太理解。于是我让学生做如下实验:找10个学生分成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方胜,说明原因。有的学生认为甲方的力大于乙方的力,所以胜。说法不一,到底真相如何呢?再进行一次实验,绳子中间连接两个弹簧秤,在比赛过程中有一学生观看弹簧秤的示数,最后得出结论:甲的力等于乙的力。
教师通过实验型隋境,可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协作交流,共建人际情境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仅有利于开阔思路、集思广益,而且能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协作交流的团队精神。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安排设计一些教学内容,由学生小组开展自主探究,并在以此为基础组织全班交流。
如:高一物理中的课题研究“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我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验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接触面的性质,以及其他因素。
四、创设教学艺术情境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许多概念和规律都可以用一些对联、口诀、谜语来加强学生理解记忆。
如:在讲“牛顿第三定律”时,我出了一副这样的对联:
他蹬地,地也蹬他,双方运动为何地不动。
我打你,你也打我,等值二力为何你觉疼。
横批:说清有奖
学生立即活跃起来,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实现了“厌学”到“爱学”的转变,课堂气氛因此活跃而和谐,形成独立的教学艺术风格。
五、创设故事型情境
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用物理学故事作为课堂的导语,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学发展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渗透着人类探索自然的科学方法和品德。给学生适时讲授有趣味的故事是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补偿方式。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些歷史情境的再现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是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研究的方法教育,是科学品德和情操的熏陶。
六、多媒体教学,设置动画情境
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实验往往受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因而总有力不从心之处,尤其是物质的微观结构等课题,难以通过实验揭开其神秘的“面纱”。而多媒体教学却能弥补此方面的缺陷,它能将静态变动态,将无声变有声,将微观变宏观。其次,多媒体能集文、图、声、像为一体。如:描述电荷的定向移动,模拟小球的碰撞,分解平抛运动,揭示原子核的裂变与聚变,等等。实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难以处理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多媒体加以弥补。如果能将两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那么真实的实验和虚拟的物理模型都能牢牢地印人每个学生的脑海。
七、设置竞赛型情境
在教学时教师采用竞赛的方法,可使单调的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活泼,情绪高涨,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回答问题。如:高中物理“功”一节习题课,我把全班按座位分成四组,每道题有四组学生分别回答,分小组必答和抢答最后根据分数高低,排列名次,每个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态,纷纷争着回答,气氛激烈。
总之,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其实,高中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