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以“生存”为名的饥饿游戏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dxm7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元化艺术理念的影响下,中国电视剧的创作和表现也出现了复杂的变化,面对数量众多的电视剧作品,受众呼唤电视剧精品,一部未经任何宣传的年代大戏《人是铁饭是钢》于近期登上了北京卫视荧幕,本文试图从若干个具体艺术手段处理上探讨这部跨越不同历史时期的电视剧如何突破历史叙事的宏大厚重背景而呈现出搞怪的风格。
  关键词:《人是铁饭是钢》;历史苦难;喜剧效果;消解策略
  大型年代电视剧《人是铁饭是钢》(又名《大厨》)在2014年4月初登上北京卫视,根据4月17日中国内地50城卫视黄金档电视剧索福瑞收视率显示,该剧收视率名列第四。在没有任何宣传推广的基础上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 。
  该剧改编自已故作家王立纯小说《最后的御厨》,讲述上世纪六十年代某机修厂一对互相看不上眼的欢喜冤家阴差阳错走到了一起,磕磕绊绊携手走过一生的故事。男主角是一个出身没落世家的大厨,一生酷爱美食,女主角则是一个带着四个孩子的年轻寡妇,在那个温饱困难的年代,她最重要的人生内容是如何喂饱四个孩子。
  《人是铁饭是钢》热播的背后也透露出了当前中国电视剧普遍的一种创作导向即对娱乐精神的追求。其在娱乐效果追求下的艺术处理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轻松的喜剧处理消解了历史苦难
  《人是铁饭是钢》的叙事背景时间是1963年,恰是新中国成立后最苦难的三年大灾害结束之时,绝大多数普通中国人仍然处在物质严重贫乏的煎熬中,尤其是粮食的短缺在那个年代显得尤为突出,显然这个时间背景的选择能强化本剧的情节设置。这本是许多中国人不堪回首的黑暗岁月,但编剧及导演却没有再现历史的沉重,相反剧中常见各种喜剧处理,剧中一开头机修厂全体职工翘首以盼南台公社送来的一头大肥猪,然而门一开在掌声中出现的却是送猪的崔大可,这种喜剧效果一开始就预示了本剧的喜剧基调。
  除此之外今天年轻观众看起来觉得荒诞滑稽的情节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受众对于历史苦难的体验。剧中时间推移到了文革时期,是非黑白的颠倒,正义与非正义的交锋,社会秩序的践踏,以及带来的伦理道德的沦丧等形成了漫长的国家浩劫,尽管《人是铁饭是钢》中有一部分剧情是以文革为背景,但文革的历史反思并不是剧中要表现的方面,因此当南易被拉进机修厂互助会秘密为互助会工人煮饭,崔大可来检查,小厨房外一群人煞介其事地在读《毛泽东选集》来为南易望风掩饰。
  正如哈布瓦赫说“集体记忆在本质上是立足现在而对过去的一种重构” ,而当这种历史回望变成了喜剧效果的重构后,历史的苦难已被改写。
  二、滑稽搞笑的人物形象塑造奠定了轻松愉悦的风格基调
  《人是铁饭是钢》一改年代苦情戏的面貌,其塑造的主要演员人物形象都具有滑稽搞笑的艺术效果,这些颇具喜剧特色的人物形象让观众增添了愉悦的观看体验。
  独自拉扯四个孩子的年轻寡妇梁拉娣(苗圃饰演)面临着比一般人更严峻的生存考验,为了和工友们打赌赢取几张粮票,她和男工拼酒,之后还走高墙,其所表现出来的狂野和彪悍降低了受众的同情,甚至使其生存艰难似乎变成了一个伪命题。
  还有来自农村的冯春柳其略带夸张的表演将农村女孩的质朴和执拗傻气以极具轻松搞笑的方式呈现出来。
  当然最具有喜剧效果的是反面人物代表崔大可(李梦男饰演),从他的锅盖头的人物造型看,编导已经有意识地向这个人物注入了喜剧色彩,善于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崔大可尽管是剧中反一号,但这个人物虽然可鄙却并不可憎,受众对其更多是一种戏谑心理。而这正是编导想要达到的目的。
  三、宽松的道德评价尺度缓和了严肃的人性反思
  上世纪中国六七十年代还是一个社会思想相当保守的时期,但本剧中我们看到的女主角梁拉娣为了能多弄点粮票及其他生活用品而周旋于爱占便宜的男人间,其大胆洒脱的生活作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应该是非常出格的,“破鞋”“公共汽车”等不雅称谓是本是女人的沉重枷锁,但梁拉娣却活得坦然活得潇洒毫无道德负罪感,而她和南易的先结合后领证的行为也在剧中表现得轻松惬意。显然这是编导宽松道德评价尺度下的诗意表现,它把严肃的道德拷问书写成了毫无顾忌的率性。
  尽管同样有正反面角色,尽管有角色间情感及利益的冲突,但编导没有刻意渲染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对立,甚至很多时候他们共同的敌人是饥饿,是生存考验,以满足个体生存的最基本诉求为目的驅使下的行为,即使在剧中社会背景有偏颇之处,也很容易让思想开放包容的观众能够较为宽容地接受剧中人物行为,而这种宽容理解也放松了观众严肃的人性反思。
  四、浪漫温情的情爱回归给厚重叙事注入了暖色调
  爱情是影视中重要的表现元素,文化消费视角下的电视剧更是着力于表现男女情感,荒诞而疯狂的环境下产生的爱情让今天身处物质诱惑下的人们感到陌生而新鲜。南易带着丁秋楠去湖边钓鱼,青山绿水中,丁秋楠终于放下了平日里的沉重露出了难得的笑颜,而在暮色中翩翩起舞,编导对这一段不遗余力地刻画游离于厚重的历史叙事之外,呈现出了浪漫温情的暖色调。
  尤其是大毛和小楠的恋情更是从某种程度上隐喻着上一辈人牵扯的情感纠葛、人格冲突、利益冲突最后都得以圆满的结局,只是这种结合的捏合痕迹较为明显,编导的意图表现得过于简单直接,急于为本剧画上的句号有生硬之嫌。
  五、结语
  《人是铁饭是钢》的导演马军骧在接受采访为何用喜剧的方式来表现艰辛时回答说,他觉得让现在的年轻人理解剧情和人物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这段艰辛历史的幽默和谐趣的东西表现出来。因为这样才能把一段很多人已经遗忘,一些人根本不了解的事,变成易于理解的。而且,时间的流逝,那段生活和现在生活的巨大的反差,也是构成了一个喜剧性的基础。
  正如哈布瓦赫认为,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同一段“过去”可能形成不同的想法,人们如何建构和叙述过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当下的理念、利益和期待,作为大众文化代表的电视剧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现当下更多地体现了娱乐消费、缓解受众焦虑压力的功能,中国电视剧如何在商业效益和艺术审美价值中寻求平衡, 仍然需要我们持续地探索和努力。
  作者简介:明童(1983—)湖北黄冈人,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影视艺术。
其他文献
摘 要:明清两朝,漕运作为国家的命脉为政府所倚重,漕运可分为征收、运输和交仓三个阶段,其中,漕粮的征收是整个漕运制的基础,也是漕运这一国家制度直接与地方民众相联系的环节,清中后叶,漕政日益败坏,征漕地区漕赋日重,农民不堪重负,纷纷采取手段抗漕,对地方经济、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江苏作为征漕最重的地区之一,抗粮运动也最先兴起。民众采取种种手段应对过重的漕赋的活动中官、绅、民在此中扮演的角色透视出国
期刊
摘 要:世俗化是当今世界宗教发展的一大特点与趋势,它包括宗教非神圣化和社会化两个过程,是宗教应对社会发展、变化所做的一种适应性调整。本文试图以基督教的世俗化为例,说明世俗化并不是宗教的末路或终结,而是宗教一种特殊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宗教世俗化有其发生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它是一种更加深入的与社会等的融合与互动,是宗教以一种新的更为宽泛的、包容的、世俗的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宗教应有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期刊
摘 要:本文对汉语、日本语、阿拉伯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撰写的英语说明文和英语为母语的英美人撰写的说明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行比对研究,揭示了第二外语学习者在撰写英语文本时,其母语习惯对其产生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跨语言的修辞差异和读者的文本结构运用以及文本阅读理解之间的尚不确定的影响关系。  关键词: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日本语、阿拉伯语和英语;说明文;对比修辞  Arabic and English
期刊
摘 要:现在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明确网络安全概念,提高网络安全性,成为了网络发展的重要内容。从目前网络发展来看,网络安全对于互联网用户具有重要意义,用户在网络上进行的信息传输、数据管理、银行支付等行为,如果不能有效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不但会制约互联网的发展,也会给用户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必须认识
期刊
摘 要:崔致远对新罗儒学思想传播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按照实际需要论释了儒学 “仁” 的思想,并且倡导仁政,重视仁的波及效应。其次,崔致远还进一步提出了君主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倡导以民为本的民本主义思想。最后,崔致远的儒学思想中準确地把握了“时中”思想,并将“时中”思想贯彻于文章之中。崔致远是儒学的传播者, 并对儒学在新罗的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崔致远;儒学;思想  崔致远于公元868年入
期刊
摘 要: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使用了诸多关于“道”的典型的意象与词汇,表明道家美学思想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将结合意象说,从《二十四诗品》中所构置的意象着手来探究《二十四诗品》所蕴含的道家美学思想,同时研究中国古代文艺作品运用意象的原因及意义,最终将对诗歌等艺术的“传情”与“体道”功能进行论述。  关鍵词:二十四诗品;意象;道家美学 ;诗歌功能  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说影响深远,在中国传统美学
期刊
摘 要:历来对“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理解是,“江湖”喻道,“于”训为在。这与庄子的无所待的逍遥思想是不一致的,应破“于”为“与”来理解,这样更符合庄子的整体思想。  关键词:处陆;江湖 ;于; 与 ;逍遥  “不如相忘于江湖”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全句是“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对这句话的理解,似乎没有多大的分歧。利用网络,搜索一下,归纳起来,对其的理解不外乎
期刊
摘 要:近百年梁启超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北洋外交思想研究的学术变迁与东态,其不仅诠释了近现代的历史的变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更折射出了个体历史人物在时代变迁与转型过程中受到深刻剧烈的时代性刻痕与烙印。不同时期所主导下的历史研究范式对其个人历史的裁减形成的截然不同的价值与话语体系,对历史认识与评价的重大影响,体现了历史发展内部复杂矛盾的不可抗拒性在历史个人主体上的强烈影响。梁启超作为近代上杰出历史人
期刊
摘 要:《时时刻刻》是一部讲述三个女人不同生命印记的成功小说,更是一部在大荧幕上淋漓展现女性自我认同由茫然无知到自我意识觉醒再到寻找自我生存价值的成功电影。影片《时时刻刻》通过讲述三个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职业的三个女性的故事,向我们勾勒出在不同的时空画面里面,在女性的意识深处,有关死亡的困顿挣扎与抗争,从未停止过,自始至终它们都徘徊在女性生命中的时时刻刻。  关键词:《时时刻刻》;身份认同危
期刊
我们要知道,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我们对于作品内涵的诠释,艺术作品的文本性是由作者所选择的,也就是说,假借一个文本,我们想赋予这件文本另一层的含义的时候,我们会保留这件文本的基本特征,借由這件文本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再加上我们的想法,或者讥讽,或者烘托,或者升华的表达出我们赋予这件文本的新涵义。  以维纳斯图像的历程为例,浅析在传统图像至当代图像中的变化:  维纳斯有着古希腊最完美的身段和样貌,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