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新课标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此,我的体会是学生不会学习,老师帮助学生学习,学生不愿意学习,老师吸引学生学习。吸引就是使学生乐意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来。作为教师要力求做到教与学的协调一致,让学生乐学、会学。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尝试把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把一节课完整地交给学生,任其放马。而是一种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俗话说“教有法而无定法”。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要让“死教案”活起来。很难想象,一个只有教师一人闭门造车、一厢情愿抛出的教案,何以去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全班学生的创造潜力。因而,一节好的课,必然是师生共同揣摩、双向交流、相互沟通的产物,是师生群体的意志,而绝非教师单向意愿、个体所为。传统课堂上经常发现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若不,就努力引导,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课堂成了教案剧的舞台,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这是学生的悲哀,更是教师的悲哀。事实上,名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在教学情境中善于变“死教案”为“活教案”,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推波助澜,让课堂高潮迭起,以实施有灵性的教学,倡导有灵气的学习。
把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目的不是为了老师的轻松,而是为了把更为广阔的课堂空间让给学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思想的体现。魏书生先生曾经说他懒,这种懒其实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懒,是教师高明的体现。正是老师的懒,使学生变得勤,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激发,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大家都有体会,学生对教师除了尊敬、喜爱,有时还有羡慕之感,很想当一回老师,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愉悦之情。为了满足学生的欲望,我总要在一学期内设计几节课让学生当一回老师,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即使教高三,也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其中。高三配套的习题特别多,习题课习惯是老师讲,学生听,这么做效果不是很理想。于是我就尝试改变一下,形成了这样一种做法:我先选出一套规范的试题,让学生分头负责解答,基础差的学生负责前三题(主要是查字词典);再稍好的负责语病和标点;对古文学习好的负责文言文,争取字句到位,不需全文翻译,只取几个重点字词,结合课本取出恰当的语句证实;平常比较活跃的学生负责科技文,主要是讲做题的技巧(比如“或”“和”“将会”“也许是”“到目前为止”等限制语和修饰语的作用)。依此类推,让每个学生都有题可讲,有话可说。几次实验后效果相当不错。但是这种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因为每个学生都会乏味于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即便这节课是最合理的。正如每个人都会疲倦于一如既往的生活方式,即便是最充实的。因此我们要经常地变换上课方式,让学生觉得我们的课变幻莫测,进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把舞台还给学生的实践,我得出如下体会:
首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前,许多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枯燥乏味,语文成绩提高不快,因此学习语文兴趣不浓。如今,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对语文学习逐渐由不太感兴趣到较感兴趣,甚至很感兴趣。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兴趣爱好是学生走进科学大门的敲门砖。如果有了兴趣,那么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学生会自觉地广泛阅读课外书籍,阅读经典名著……
其次,能更好地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一方法的尝试,使老师从享有权威的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平等的伴奏者的角色,不再主要以先知的角色传授知识,塑造学生的人格,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最优的学习环境。同时,许多学生由于在“备课”时受到老师的点拨、帮助,在上课时,体会到老师鼓励的眼神,因而,学生会更加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甚至有的学生由此而树立将来要当老师的理想。
再次,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随着课改和研究性学习的普遍推广,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日趋重要。让学生在自主研究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创造思维,形成持续探究的兴趣,丰富学习的经验,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乃至创造、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尝试以上的方法,学生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从而能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为将来能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夯实基础。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通过不断学习和交流,以期摸索出更新更好的方法,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作者单位:河北省冀州市中学)
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把一节课完整地交给学生,任其放马。而是一种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俗话说“教有法而无定法”。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要让“死教案”活起来。很难想象,一个只有教师一人闭门造车、一厢情愿抛出的教案,何以去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全班学生的创造潜力。因而,一节好的课,必然是师生共同揣摩、双向交流、相互沟通的产物,是师生群体的意志,而绝非教师单向意愿、个体所为。传统课堂上经常发现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若不,就努力引导,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课堂成了教案剧的舞台,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这是学生的悲哀,更是教师的悲哀。事实上,名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在教学情境中善于变“死教案”为“活教案”,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推波助澜,让课堂高潮迭起,以实施有灵性的教学,倡导有灵气的学习。
把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目的不是为了老师的轻松,而是为了把更为广阔的课堂空间让给学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思想的体现。魏书生先生曾经说他懒,这种懒其实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懒,是教师高明的体现。正是老师的懒,使学生变得勤,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激发,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大家都有体会,学生对教师除了尊敬、喜爱,有时还有羡慕之感,很想当一回老师,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愉悦之情。为了满足学生的欲望,我总要在一学期内设计几节课让学生当一回老师,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即使教高三,也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其中。高三配套的习题特别多,习题课习惯是老师讲,学生听,这么做效果不是很理想。于是我就尝试改变一下,形成了这样一种做法:我先选出一套规范的试题,让学生分头负责解答,基础差的学生负责前三题(主要是查字词典);再稍好的负责语病和标点;对古文学习好的负责文言文,争取字句到位,不需全文翻译,只取几个重点字词,结合课本取出恰当的语句证实;平常比较活跃的学生负责科技文,主要是讲做题的技巧(比如“或”“和”“将会”“也许是”“到目前为止”等限制语和修饰语的作用)。依此类推,让每个学生都有题可讲,有话可说。几次实验后效果相当不错。但是这种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因为每个学生都会乏味于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即便这节课是最合理的。正如每个人都会疲倦于一如既往的生活方式,即便是最充实的。因此我们要经常地变换上课方式,让学生觉得我们的课变幻莫测,进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把舞台还给学生的实践,我得出如下体会:
首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前,许多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枯燥乏味,语文成绩提高不快,因此学习语文兴趣不浓。如今,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对语文学习逐渐由不太感兴趣到较感兴趣,甚至很感兴趣。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兴趣爱好是学生走进科学大门的敲门砖。如果有了兴趣,那么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学生会自觉地广泛阅读课外书籍,阅读经典名著……
其次,能更好地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一方法的尝试,使老师从享有权威的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平等的伴奏者的角色,不再主要以先知的角色传授知识,塑造学生的人格,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最优的学习环境。同时,许多学生由于在“备课”时受到老师的点拨、帮助,在上课时,体会到老师鼓励的眼神,因而,学生会更加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甚至有的学生由此而树立将来要当老师的理想。
再次,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随着课改和研究性学习的普遍推广,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日趋重要。让学生在自主研究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创造思维,形成持续探究的兴趣,丰富学习的经验,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乃至创造、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尝试以上的方法,学生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从而能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为将来能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夯实基础。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通过不断学习和交流,以期摸索出更新更好的方法,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作者单位:河北省冀州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