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蜡从油中分离淀析出来,不断沉积,严重时会将油流通道堵死,造成停产。油井热洗是维护油井正常生产的重要手段。由于地域、物性、井况等差异,对热洗过程的关键参数也应当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控制,才能提高热洗质量。
关键词:热洗 关键参数 马北八号区块 “一井一策”
1 简介
1.1 热洗原理及关键参数
热洗是油井在生产过程中,利用专用设备或洗井流程把洗井介质挤入油套环形空间,使井筒内形成短时间的高温环境,熔化管杆上的蜡,通过压力循环或深井泵提液把蜡带出的过程。具有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安全可靠、成本低等特点,是油田最常用的清防蜡方法之一。
热洗过程关键参数包括:温度、排量、泵压、入井液性质、热洗液用量等。不同的井况,需要对不同的热洗参数进行摸排与调整。如果不注意关键参数与井况的匹配性,而是盲目笼统、以点概全的组织热洗,不但会影响热洗质量,严重时还容易引发生产事故,造成油井停产。
1.2 现场简介及现状
马北八号区块原油平均含蜡量2.8%,平均析蜡温度19.2℃,结蜡是该区油井生产的普遍现象;原油中的蜡主要析出并粘附在300m以上井段,地面管线内也有蜡附着。该区油井平均泵挂1260米,均采用机采油管单管进站生产流程。热洗是该区清防蜡的主要手段,主要流程是通过热洗车将罐车内的洗井液升温注入油套环空内,在井筒内建立循环,由油管排出地面,再经过地面管线进入站内集输系统。
问题:前期,由于热洗参数控制不合理,热洗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油井热洗周期短,某些特殊井的热洗周期不足一周。频繁热洗不但增加工作量,还不断扰动破坏产层,缩短油井有效生产周期;在热洗过程中还易出现井筒蜡卡、管线蜡堵事故,给原油正常生产造成了很大困難。
2 参数控制
该区通过大量工作,针对不同类别油井,逐步摸索总结出以控制热洗步骤、温度、排量等关键参数为指标的热洗方法。下面以马北八号区块含水率低于50%的油井为例进行说明。
2.1 热洗步骤细化
按照先洗管线后洗井筒的原则执行。热洗管线按照“先建立循环、再缓慢升温、后恒温化蜡”三步进行;热洗井筒按照“先建立循环、慢升温、小排量化蜡、大排量冲蜡”四步进行。
2.2 温度控制
管线热洗:通过井口进液口与站区紧急截断阀室两个区域共计两个点进行监控。管线进口温度不低于95℃,进站温度不低于70℃。井筒热洗:通过井口(套管入井、油管出井)两个点进行监控。套管进口温度不得低于95℃,油管出口温度不得低于85℃。
入井液升温要慢。先常温入井,待循环建立后逐步升温,升温至额定温度的时间控制在不低于30分钟;化蜡阶段温度要恒定,入井液温度控制在95℃—110℃之间;大排量冲蜡阶段入井温度不能低于75℃。
2.3 排量控制
管线热洗,建立循环阶段控制在4方/每小时左右;升温阶段与化蜡阶段控制在3方/每小时左右。
井筒热洗,建立循环阶段排量控制在3—4方/每小时;化蜡阶段控制在每小时3方左右;冲蜡阶段控制在每小时5—6方。
2.4 入井液控制
2.4.1 入井液性质
现场主要以油井含水率为参考。待洗油井含水率低于60%,使用脱气原油(含水率低于5%);待洗油井含水率介于60%与90%之间,使用原井液或含水率低于50%的油水混合;待洗油井含水率高于90%,使用原井液或含水率低于80%的油水混合。总体原则:入井液含水率不能高于待洗油井的含水率且同层。
2.4.2 入井液用量
热洗管线主要以井口距集输站的地面管线长度为参考,按照每百米管线不低于1方用量进行热洗。
热洗井筒主要以油井泵挂为参考。泵挂低于800米,热洗液用量20方与25方之间适宜;泵挂800—1200米,热洗液用量25方与30方之间适宜;大于1200米,热洗液用量不低于30方。
2.5 其它
为了避免热洗过程泵卡,井口返出液温度合格后才能启动抽油机;对于含水低的油井,热洗前要先将地面管线热洗一遍,防止蜡块洗出后堵塞地面管线。
3 效果评价
通过改进,该区油井热洗周期平均延长20—25天。较为典型的马八2-9井热洗周期由41天延长至73天,马八2-3井热洗周期由26天延长至61天;热洗过程中蜡堵、蜡卡事故也得到有效控制。热洗清蜡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4 结束语
热洗参数要根据不同油区、同油区不同油井进行调整,因地制宜,“一井一策”。建议:结合生产油区流体性质、井况、流程等特点,从温度、排量、入井液性质、热洗液用量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控制,提高热洗效率。
应当严格控制热洗温度。入井液温度过低,不能达到熔蜡目的;入井液温度过高,又容易造成井口的密封胶垫失效,引发设备事故。出井液的温度应当与入井液温度基本一致或稍低。
热洗排量应该分段严格控制。建议:建立循环阶段与升温化蜡阶段采用小排量,冲蜡阶段采用中、大排量。
入井液尽量选择原井液,杜绝因热洗液与待洗油井产出液不匹配所带来的地层污染。有条件地区,低含水油井建议使用脱气原油作为热洗介质。用量以井筒容积的2—3倍为宜。
参考文献:
[1]杨洪友.浅析热洗工艺对油井的清蜡作用[A].工程技术期刊.2010年No.34:38.
[2]王瑞庭 郭奎?赵长权?刘成勇?薛艳红?申立梅. 油井热洗工艺的优化与应用[A].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4月第21期:29-30.
[3]丁滨. 《抽油井热洗工艺技术标准》的实践与探索.第十二届石油工业标准化学术论坛文集.2009年6月:799-803.
(作者单位:青海油田公司采气二厂)
关键词:热洗 关键参数 马北八号区块 “一井一策”
1 简介
1.1 热洗原理及关键参数
热洗是油井在生产过程中,利用专用设备或洗井流程把洗井介质挤入油套环形空间,使井筒内形成短时间的高温环境,熔化管杆上的蜡,通过压力循环或深井泵提液把蜡带出的过程。具有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安全可靠、成本低等特点,是油田最常用的清防蜡方法之一。
热洗过程关键参数包括:温度、排量、泵压、入井液性质、热洗液用量等。不同的井况,需要对不同的热洗参数进行摸排与调整。如果不注意关键参数与井况的匹配性,而是盲目笼统、以点概全的组织热洗,不但会影响热洗质量,严重时还容易引发生产事故,造成油井停产。
1.2 现场简介及现状
马北八号区块原油平均含蜡量2.8%,平均析蜡温度19.2℃,结蜡是该区油井生产的普遍现象;原油中的蜡主要析出并粘附在300m以上井段,地面管线内也有蜡附着。该区油井平均泵挂1260米,均采用机采油管单管进站生产流程。热洗是该区清防蜡的主要手段,主要流程是通过热洗车将罐车内的洗井液升温注入油套环空内,在井筒内建立循环,由油管排出地面,再经过地面管线进入站内集输系统。
问题:前期,由于热洗参数控制不合理,热洗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油井热洗周期短,某些特殊井的热洗周期不足一周。频繁热洗不但增加工作量,还不断扰动破坏产层,缩短油井有效生产周期;在热洗过程中还易出现井筒蜡卡、管线蜡堵事故,给原油正常生产造成了很大困難。
2 参数控制
该区通过大量工作,针对不同类别油井,逐步摸索总结出以控制热洗步骤、温度、排量等关键参数为指标的热洗方法。下面以马北八号区块含水率低于50%的油井为例进行说明。
2.1 热洗步骤细化
按照先洗管线后洗井筒的原则执行。热洗管线按照“先建立循环、再缓慢升温、后恒温化蜡”三步进行;热洗井筒按照“先建立循环、慢升温、小排量化蜡、大排量冲蜡”四步进行。
2.2 温度控制
管线热洗:通过井口进液口与站区紧急截断阀室两个区域共计两个点进行监控。管线进口温度不低于95℃,进站温度不低于70℃。井筒热洗:通过井口(套管入井、油管出井)两个点进行监控。套管进口温度不得低于95℃,油管出口温度不得低于85℃。
入井液升温要慢。先常温入井,待循环建立后逐步升温,升温至额定温度的时间控制在不低于30分钟;化蜡阶段温度要恒定,入井液温度控制在95℃—110℃之间;大排量冲蜡阶段入井温度不能低于75℃。
2.3 排量控制
管线热洗,建立循环阶段控制在4方/每小时左右;升温阶段与化蜡阶段控制在3方/每小时左右。
井筒热洗,建立循环阶段排量控制在3—4方/每小时;化蜡阶段控制在每小时3方左右;冲蜡阶段控制在每小时5—6方。
2.4 入井液控制
2.4.1 入井液性质
现场主要以油井含水率为参考。待洗油井含水率低于60%,使用脱气原油(含水率低于5%);待洗油井含水率介于60%与90%之间,使用原井液或含水率低于50%的油水混合;待洗油井含水率高于90%,使用原井液或含水率低于80%的油水混合。总体原则:入井液含水率不能高于待洗油井的含水率且同层。
2.4.2 入井液用量
热洗管线主要以井口距集输站的地面管线长度为参考,按照每百米管线不低于1方用量进行热洗。
热洗井筒主要以油井泵挂为参考。泵挂低于800米,热洗液用量20方与25方之间适宜;泵挂800—1200米,热洗液用量25方与30方之间适宜;大于1200米,热洗液用量不低于30方。
2.5 其它
为了避免热洗过程泵卡,井口返出液温度合格后才能启动抽油机;对于含水低的油井,热洗前要先将地面管线热洗一遍,防止蜡块洗出后堵塞地面管线。
3 效果评价
通过改进,该区油井热洗周期平均延长20—25天。较为典型的马八2-9井热洗周期由41天延长至73天,马八2-3井热洗周期由26天延长至61天;热洗过程中蜡堵、蜡卡事故也得到有效控制。热洗清蜡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4 结束语
热洗参数要根据不同油区、同油区不同油井进行调整,因地制宜,“一井一策”。建议:结合生产油区流体性质、井况、流程等特点,从温度、排量、入井液性质、热洗液用量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控制,提高热洗效率。
应当严格控制热洗温度。入井液温度过低,不能达到熔蜡目的;入井液温度过高,又容易造成井口的密封胶垫失效,引发设备事故。出井液的温度应当与入井液温度基本一致或稍低。
热洗排量应该分段严格控制。建议:建立循环阶段与升温化蜡阶段采用小排量,冲蜡阶段采用中、大排量。
入井液尽量选择原井液,杜绝因热洗液与待洗油井产出液不匹配所带来的地层污染。有条件地区,低含水油井建议使用脱气原油作为热洗介质。用量以井筒容积的2—3倍为宜。
参考文献:
[1]杨洪友.浅析热洗工艺对油井的清蜡作用[A].工程技术期刊.2010年No.34:38.
[2]王瑞庭 郭奎?赵长权?刘成勇?薛艳红?申立梅. 油井热洗工艺的优化与应用[A].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4月第21期:29-30.
[3]丁滨. 《抽油井热洗工艺技术标准》的实践与探索.第十二届石油工业标准化学术论坛文集.2009年6月:799-803.
(作者单位:青海油田公司采气二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