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高层和大型建筑日益增多,建筑物的基坑开挖深度和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基坑开挖必须确保安全,支护结构体系和邻近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监测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深基坑开挖支护结构的位移及其对邻近建筑物的后期变形监测进行分析。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市中心,基坑西侧有3栋家属楼,距离基坑边缘8.60m;基坑东侧有10层框架结构建筑;西北角有5层框架结构建筑;西南角有5层框架结构建筑;南侧与北侧相对空旷。该工程主楼地上15层,地下2层,采用框剪结构,筏板基础,裙楼地上6层,地下2层,采用框架结构,筏板基础。基坑开挖深度为13.0m。
地质情况及基坑支护方案见下图:
三、监测方法及监测成果分析
(一)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竖向位移监测
由于场地条件狭窄,受甲方委托仅对基坑西侧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竖向位移进行监测。在基坑西侧顶部埋设6个监测点,分别为JK1、JK2、JK3、JK4、JK5、JK6。监测点的具体位置见图1。
用DSZ2水准仪及配套的测微器、铟钢尺对其进行沉降观测,持续观测15天,各观测点累计沉降量如下:JK1为0.79mm,JK2为1.04mm,JK3为0.83mm,JK4为0.65mm,JK5为0.33mm,JK6为0.38mm。
用NTS-662R全站仪及配套的棱镜对6个监测点进行水平位移的观测,持续观测15天,各观测点累计位移量如下:JK1向东累计偏移4mm,向北累计偏移1mm; JK2向东累计偏移3mm,向北累计偏移1mm;JK3点向东累计偏移1mm,向北累计偏移1mm;JK4点向东累计偏移1mm,向北未发生偏移;JK5点向东累计偏移1mm,向北未发生偏移;JK6点向东累计偏移1mm,向北未发生偏移。
(二)临近家属楼的沉降观测
由于场地条件狭窄,通透性差,对基坑西侧的3座家属楼进行沉降观测,在家属楼上布设6个沉降观测点,分别为cj1、cj2、cj3、cj4、cj5、cj6。观测点的具体位置见图1。用DSZ2水准仪及配套的测微器、铟钢尺对其进行沉降观测,持续观测15天,各观测点的累计沉降量如下:cj1点累计沉降0.21mm,cj2点累计上抬量0.26mm,cj3点累计沉降0.48mm,cj4点累计沉降1.27mm,cj5点累计沉降0.64mm,cj6点累计沉降0.22mm。基坑顶部围护结构的最大沉降量为1.04mm,水平方向最大位移量4mm。3栋家属楼的东西向沉降差分别为0.25mm、0.18mm、0.03mm。
本工程受甲方委托在基坑已经开挖完毕后实施的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及相邻建筑物变形观测,通过15天的持续观测得出基坑围护结构水平、竖向位移很小,周围建筑物的沉降差也很小。基坑顶部支护结构及家属楼的变形已经趋于稳定。
四、结束语
本工程的监测数据表明:所监测的基坑顶部围护结构及周围建筑物的后期变形已经趋于稳定。同时也证明我们
的监测方案和监测方法是合理的。
基坑支护及围护结构的变形监测,周围建筑物及管线的变形观测是必需的。通过本工程可以看出我们所观测的项目后期变形很小,无法完全反应出基坑和邻近设施的绝对变化值,建议基坑工程自开挖就对其进行有效观测,以便及时准确的了解变形情况,指导施工,确保工程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DBJ14-024-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93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高层和大型建筑日益增多,建筑物的基坑开挖深度和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基坑开挖必须确保安全,支护结构体系和邻近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监测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深基坑开挖支护结构的位移及其对邻近建筑物的后期变形监测进行分析。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市中心,基坑西侧有3栋家属楼,距离基坑边缘8.60m;基坑东侧有10层框架结构建筑;西北角有5层框架结构建筑;西南角有5层框架结构建筑;南侧与北侧相对空旷。该工程主楼地上15层,地下2层,采用框剪结构,筏板基础,裙楼地上6层,地下2层,采用框架结构,筏板基础。基坑开挖深度为13.0m。
地质情况及基坑支护方案见下图:
三、监测方法及监测成果分析
(一)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竖向位移监测
由于场地条件狭窄,受甲方委托仅对基坑西侧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竖向位移进行监测。在基坑西侧顶部埋设6个监测点,分别为JK1、JK2、JK3、JK4、JK5、JK6。监测点的具体位置见图1。
用DSZ2水准仪及配套的测微器、铟钢尺对其进行沉降观测,持续观测15天,各观测点累计沉降量如下:JK1为0.79mm,JK2为1.04mm,JK3为0.83mm,JK4为0.65mm,JK5为0.33mm,JK6为0.38mm。
用NTS-662R全站仪及配套的棱镜对6个监测点进行水平位移的观测,持续观测15天,各观测点累计位移量如下:JK1向东累计偏移4mm,向北累计偏移1mm; JK2向东累计偏移3mm,向北累计偏移1mm;JK3点向东累计偏移1mm,向北累计偏移1mm;JK4点向东累计偏移1mm,向北未发生偏移;JK5点向东累计偏移1mm,向北未发生偏移;JK6点向东累计偏移1mm,向北未发生偏移。
(二)临近家属楼的沉降观测
由于场地条件狭窄,通透性差,对基坑西侧的3座家属楼进行沉降观测,在家属楼上布设6个沉降观测点,分别为cj1、cj2、cj3、cj4、cj5、cj6。观测点的具体位置见图1。用DSZ2水准仪及配套的测微器、铟钢尺对其进行沉降观测,持续观测15天,各观测点的累计沉降量如下:cj1点累计沉降0.21mm,cj2点累计上抬量0.26mm,cj3点累计沉降0.48mm,cj4点累计沉降1.27mm,cj5点累计沉降0.64mm,cj6点累计沉降0.22mm。基坑顶部围护结构的最大沉降量为1.04mm,水平方向最大位移量4mm。3栋家属楼的东西向沉降差分别为0.25mm、0.18mm、0.03mm。
本工程受甲方委托在基坑已经开挖完毕后实施的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及相邻建筑物变形观测,通过15天的持续观测得出基坑围护结构水平、竖向位移很小,周围建筑物的沉降差也很小。基坑顶部支护结构及家属楼的变形已经趋于稳定。
四、结束语
本工程的监测数据表明:所监测的基坑顶部围护结构及周围建筑物的后期变形已经趋于稳定。同时也证明我们
的监测方案和监测方法是合理的。
基坑支护及围护结构的变形监测,周围建筑物及管线的变形观测是必需的。通过本工程可以看出我们所观测的项目后期变形很小,无法完全反应出基坑和邻近设施的绝对变化值,建议基坑工程自开挖就对其进行有效观测,以便及时准确的了解变形情况,指导施工,确保工程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DBJ14-024-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93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