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祖宜 Zhuang Zuyi
台湾师大英语系毕业,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硕士、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候选人。2006年她放下博士论文,进入美国麻州剑桥厨艺学校研习烹饪。毕业后随夫赴港,在大饭店里从厨房学徒做起,工作之余经营其个人博客『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与众多读者分享烹饪心得和专业厨房内的所见所闻。
准博士“投笔从厨”,不求学位只求美味
CUTE:三十几岁时突然决定放弃既定的人生轨迹,进入厨艺学校,是不是晚了些?
庄祖宜:当初作决定就是在一瞬间。2006年8月,我跟老公Jim刚结婚不久,搬到波士顿住,在寻找出租公寓的路上看到了剑桥厨艺学校,这也是我头一回真正见到烹饪学校。透过玻璃能看到教室,一个戴高帽的讲师在高谈阔论,我忍不住站在窗口看了好久,那种感觉就像临死的人看到光,不再去想现实的压力与苦恼。于是我有一种要立马成为里面一员的冲动,便转身跑去书店买了两本书,一本是已故电视名厨茱莉雅·柴尔德的口述传记《我在法兰西的岁月》,另一本是麦克·儒曼的《大厨的造就》。那晚我睡不着,整夜啃读茱莉雅,原来这位美国家喻户晓的名厨一直到37岁才开始做菜,我忽然觉得自己三十几岁也不算太老。
CUTE:这个转变太突然了吧?有些超乎常性思维。当时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圈里有反对的声音吗?
庄祖宜:当时有一点吃惊,爸妈不但没有怪罪,还非常体谅和支持,并答应赞助我一半的学费。不过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告诉身边的同学,怕他们笑话我,后来实在瞒不住了,没想到他们的反应是:好极了!
CUTE:那你打小就喜欢做菜?
庄祖宜:根本不会,小时候妈妈从来不让我进厨房,一来动刀动铲危险,二来她觉得小孩子读书才是正经事。1998年秋我第一次离家,到纽约留学后才开始接触做菜,只是那时候我连牛肉汤得用肋条这样的部位用小火慢炖的常识都不知道。胡乱煮出一锅肉老味涩的酱油汤,就勉强吃掉。虽然成果不尽如人意,但我渐渐发现,忙一顿饭下来,因连续上课、做报告而紧绷的神经就松弛下来了。为了舒缓压力,有人跑步,有人练瑜伽,有人喝啤酒,但对我来说,还真没有任何一种活动比洗菜切菜、淘米腌肉这样熟能生巧的机械性动作更能安抚学业带来的焦虑。
CUTE:天哪,你从来都没有下过厨,光凭着冲动就想做大厨,中途有没有想过放弃?
庄祖宜:肯定有这样的时刻,不过每次回到家发现自己厨艺在一点点进步,发自内心的欣喜又打消了放弃的念头。我觉得学做菜很像古代江湖武林高手练功,是一个不断打磨自己的过程。
CUTE:你厨艺学校毕业后,跟老公到香港,据说一开始投了几十封履历表都没人响应,后来是如何找到工作的,能跟年轻学生分享下吗?
庄祖宜:对啊,一开始根本没人要我,大家不理解我有着不错的文凭,为什么还要到餐厅工作,怕我吃不了这个苦。后来是厨艺学校的老师得知我找工作有困难,帮我联系了校友,引介我去香港最好的餐厅面试。因有失败的面谈经验在先,我就主动提出,不拿一分钱薪水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去学习。这招果然奏效。所以你们一毕业别急着独当一面,不如花点时间在优秀的人手下从基层做起,一方面增广见闻,一方面累积人脉,总之是眼光愈远大,起步就要越谦卑。
CUTE:有没有计划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
庄祖宜:我也想啊,但现实不允许,我老公Jim是外交官,每三年就要换一个国家,跟着他满世界跑,根本没办法开起来的。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CUTE:你有读研读博的背景,人类学的经验在后来的学厨生涯中是否有影响?
庄祖宜:我觉得有。其实厨师这一行,都是师傅言传心授,学徒默默低头学习干活,很少有人会抬头去问为什么。为什么要放这个料,为什么要煮半小时,为什么可以这么搭配,在我看来,都是值得深究的问题,所以在厨艺学校里,我成了很另类的学徒,也是问题最多的一个,把大厨都弄烦了。比如我们被告知和面的时候要逆时针,我就想为什么呢?顺时针和逆时针出来会有什么差别。每做一道菜,我都会刨根问底去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这应该跟学历背景有关系吧。其实说到底,食物都是关于人,知道吃什么、怎么吃、跟谁吃才有意义啊。
CUTE:那篇当初没完成的博士论文,后来你有继续写吗?
庄祖宜:应该不写了吧,我没有想过再去完成它。既然当初做了选择,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嘛!
CUTE:如果再回到原点,会后悔自己的选择吗?
庄祖宜:不会,这是我做过最美好的一个决定。说实在的,我常常把自己在厨房里的工作当作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厨艺天地这么大,田野调查看来得做一辈子,恐怕也毕不了业了。
女人要能兼顾家庭和事业才幸运
CUTE:你对现代女性“回归厨房”这一现象怎么看?是倒退还是时尚?
庄祖宜: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看,反正我觉得一个女人能同时兼顾家庭和事业是幸运的。前不久我看到一篇文章,是美国前国务院女高管安玛丽·斯特劳写的。文中提到很多女性其实没办法同时处理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而身居高位的职业女性又很怕自己说出来会对手底下女性的工作造成影响。
CUTE:那你在生活中如何协调这种平衡呢?
庄祖宜:我算幸运啦,可以自己做菜,也可以带着两个孩子享受生活。当然如果说家庭这个基础不存在了,做菜再开心内心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定。
CUTE:你在自己微博上透露明年可能跟老公去科索沃或印尼,纠结该去哪座城市好,现在有答案了吗?
庄祖宜:我跟Jim商量了很久,考虑到两个孩子,未来三年是他们学说话的关键时期,印尼话听起来好像比阿尔巴利亚话靠谱些。所以还是去印尼的首都雅加达吧,据说那儿的东南亚菜也不错。
CUTE:八卦下你和你的美国婆婆,她是不是也很会料理?
庄祖宜:哈哈,大概是文化差异,每次跟老公回去探亲,吃婆婆做的菜都是一次文明的冲击和价值的对立。我婆婆是当地才德兼备的美女主妇,年轻时还是明尼苏达家乡的选美皇后,大学念的是家政,学了一手精湛的缝纫和毛线织功,懂得营养学和家庭开支的计算。对她来说,家里明明有微波炉,干吗要开瓦斯?既然有罐头装的蔬菜,何必买易损的新鲜货?既然社会已进步到不需要自己杀鸡才有肉吃,何不全心拥抱冷冻鸡块和快餐鸡块?可我总觉得这些吃进肚子里的不是真正的“食物”。
一个人类学家眼中的厨室机密
CUTE:有没有什么食材是做菜必不可少的?
庄祖宜:大蒜和辣椒!就算是最简单的素面,有了这两样,都能做出美味来。如果还要选第三样的话,对我来说,柠檬也算一种。
CUTE:看你做菜又快又轻松,透露点秘诀吧?
庄祖宜:保持餐台的整洁,会让你变得很有效率哦。拣菜、洗菜、切菜,每个步骤井井有条,我就会很有成就感,神清气爽。其实做菜的乐趣就在于它看得到、摸得到、闻得到、吃得到,有付出必有回馈。看着葱蒜辣椒噼噼啪啪在油锅里弹跳释放香气,那种满足感是非常真切踏实的。
CUTE:你以前的博士同学都在忙些啥,会向你请教做菜方法吗?
庄祖宜:大多数做老师啊,也有一直没毕业在写论文的。当然会跟我讨论啊,因为大家都想做菜,这也是我给第二部书取名《大家都想做菜》的原因。其实老同学都说挺羡慕我的,可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的确如此,我觉得有时候求新求变与追逐梦想,比坚忍不拔和光宗耀祖要重要得多。
CUTE:做菜一定需要菜谱吗?
庄祖宜:当然不一定,如果你有能力创造设计出美味来。一位主厨之所以让人尊敬,不在于媒体曝光率或菜肴的美味,而是他能否把自身的思想表现在料理上。结构主义人类学宗师利瓦伊史陀有句名言,说食物不只“好吃”,也“好想”,我再同意不过了。饮食可以看做是自然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枢纽,从冷到热、从生到熟,烹饪的过程就是把自然的原料转化成可食可口,有社会和文化意味的餐饮。
台湾师大英语系毕业,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硕士、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候选人。2006年她放下博士论文,进入美国麻州剑桥厨艺学校研习烹饪。毕业后随夫赴港,在大饭店里从厨房学徒做起,工作之余经营其个人博客『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与众多读者分享烹饪心得和专业厨房内的所见所闻。
准博士“投笔从厨”,不求学位只求美味
CUTE:三十几岁时突然决定放弃既定的人生轨迹,进入厨艺学校,是不是晚了些?
庄祖宜:当初作决定就是在一瞬间。2006年8月,我跟老公Jim刚结婚不久,搬到波士顿住,在寻找出租公寓的路上看到了剑桥厨艺学校,这也是我头一回真正见到烹饪学校。透过玻璃能看到教室,一个戴高帽的讲师在高谈阔论,我忍不住站在窗口看了好久,那种感觉就像临死的人看到光,不再去想现实的压力与苦恼。于是我有一种要立马成为里面一员的冲动,便转身跑去书店买了两本书,一本是已故电视名厨茱莉雅·柴尔德的口述传记《我在法兰西的岁月》,另一本是麦克·儒曼的《大厨的造就》。那晚我睡不着,整夜啃读茱莉雅,原来这位美国家喻户晓的名厨一直到37岁才开始做菜,我忽然觉得自己三十几岁也不算太老。
CUTE:这个转变太突然了吧?有些超乎常性思维。当时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圈里有反对的声音吗?
庄祖宜:当时有一点吃惊,爸妈不但没有怪罪,还非常体谅和支持,并答应赞助我一半的学费。不过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告诉身边的同学,怕他们笑话我,后来实在瞒不住了,没想到他们的反应是:好极了!
CUTE:那你打小就喜欢做菜?
庄祖宜:根本不会,小时候妈妈从来不让我进厨房,一来动刀动铲危险,二来她觉得小孩子读书才是正经事。1998年秋我第一次离家,到纽约留学后才开始接触做菜,只是那时候我连牛肉汤得用肋条这样的部位用小火慢炖的常识都不知道。胡乱煮出一锅肉老味涩的酱油汤,就勉强吃掉。虽然成果不尽如人意,但我渐渐发现,忙一顿饭下来,因连续上课、做报告而紧绷的神经就松弛下来了。为了舒缓压力,有人跑步,有人练瑜伽,有人喝啤酒,但对我来说,还真没有任何一种活动比洗菜切菜、淘米腌肉这样熟能生巧的机械性动作更能安抚学业带来的焦虑。
CUTE:天哪,你从来都没有下过厨,光凭着冲动就想做大厨,中途有没有想过放弃?
庄祖宜:肯定有这样的时刻,不过每次回到家发现自己厨艺在一点点进步,发自内心的欣喜又打消了放弃的念头。我觉得学做菜很像古代江湖武林高手练功,是一个不断打磨自己的过程。
CUTE:你厨艺学校毕业后,跟老公到香港,据说一开始投了几十封履历表都没人响应,后来是如何找到工作的,能跟年轻学生分享下吗?
庄祖宜:对啊,一开始根本没人要我,大家不理解我有着不错的文凭,为什么还要到餐厅工作,怕我吃不了这个苦。后来是厨艺学校的老师得知我找工作有困难,帮我联系了校友,引介我去香港最好的餐厅面试。因有失败的面谈经验在先,我就主动提出,不拿一分钱薪水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去学习。这招果然奏效。所以你们一毕业别急着独当一面,不如花点时间在优秀的人手下从基层做起,一方面增广见闻,一方面累积人脉,总之是眼光愈远大,起步就要越谦卑。
CUTE:有没有计划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
庄祖宜:我也想啊,但现实不允许,我老公Jim是外交官,每三年就要换一个国家,跟着他满世界跑,根本没办法开起来的。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CUTE:你有读研读博的背景,人类学的经验在后来的学厨生涯中是否有影响?
庄祖宜:我觉得有。其实厨师这一行,都是师傅言传心授,学徒默默低头学习干活,很少有人会抬头去问为什么。为什么要放这个料,为什么要煮半小时,为什么可以这么搭配,在我看来,都是值得深究的问题,所以在厨艺学校里,我成了很另类的学徒,也是问题最多的一个,把大厨都弄烦了。比如我们被告知和面的时候要逆时针,我就想为什么呢?顺时针和逆时针出来会有什么差别。每做一道菜,我都会刨根问底去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这应该跟学历背景有关系吧。其实说到底,食物都是关于人,知道吃什么、怎么吃、跟谁吃才有意义啊。
CUTE:那篇当初没完成的博士论文,后来你有继续写吗?
庄祖宜:应该不写了吧,我没有想过再去完成它。既然当初做了选择,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嘛!
CUTE:如果再回到原点,会后悔自己的选择吗?
庄祖宜:不会,这是我做过最美好的一个决定。说实在的,我常常把自己在厨房里的工作当作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厨艺天地这么大,田野调查看来得做一辈子,恐怕也毕不了业了。
女人要能兼顾家庭和事业才幸运
CUTE:你对现代女性“回归厨房”这一现象怎么看?是倒退还是时尚?
庄祖宜: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看,反正我觉得一个女人能同时兼顾家庭和事业是幸运的。前不久我看到一篇文章,是美国前国务院女高管安玛丽·斯特劳写的。文中提到很多女性其实没办法同时处理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而身居高位的职业女性又很怕自己说出来会对手底下女性的工作造成影响。
CUTE:那你在生活中如何协调这种平衡呢?
庄祖宜:我算幸运啦,可以自己做菜,也可以带着两个孩子享受生活。当然如果说家庭这个基础不存在了,做菜再开心内心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定。
CUTE:你在自己微博上透露明年可能跟老公去科索沃或印尼,纠结该去哪座城市好,现在有答案了吗?
庄祖宜:我跟Jim商量了很久,考虑到两个孩子,未来三年是他们学说话的关键时期,印尼话听起来好像比阿尔巴利亚话靠谱些。所以还是去印尼的首都雅加达吧,据说那儿的东南亚菜也不错。
CUTE:八卦下你和你的美国婆婆,她是不是也很会料理?
庄祖宜:哈哈,大概是文化差异,每次跟老公回去探亲,吃婆婆做的菜都是一次文明的冲击和价值的对立。我婆婆是当地才德兼备的美女主妇,年轻时还是明尼苏达家乡的选美皇后,大学念的是家政,学了一手精湛的缝纫和毛线织功,懂得营养学和家庭开支的计算。对她来说,家里明明有微波炉,干吗要开瓦斯?既然有罐头装的蔬菜,何必买易损的新鲜货?既然社会已进步到不需要自己杀鸡才有肉吃,何不全心拥抱冷冻鸡块和快餐鸡块?可我总觉得这些吃进肚子里的不是真正的“食物”。
一个人类学家眼中的厨室机密
CUTE:有没有什么食材是做菜必不可少的?
庄祖宜:大蒜和辣椒!就算是最简单的素面,有了这两样,都能做出美味来。如果还要选第三样的话,对我来说,柠檬也算一种。
CUTE:看你做菜又快又轻松,透露点秘诀吧?
庄祖宜:保持餐台的整洁,会让你变得很有效率哦。拣菜、洗菜、切菜,每个步骤井井有条,我就会很有成就感,神清气爽。其实做菜的乐趣就在于它看得到、摸得到、闻得到、吃得到,有付出必有回馈。看着葱蒜辣椒噼噼啪啪在油锅里弹跳释放香气,那种满足感是非常真切踏实的。
CUTE:你以前的博士同学都在忙些啥,会向你请教做菜方法吗?
庄祖宜:大多数做老师啊,也有一直没毕业在写论文的。当然会跟我讨论啊,因为大家都想做菜,这也是我给第二部书取名《大家都想做菜》的原因。其实老同学都说挺羡慕我的,可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的确如此,我觉得有时候求新求变与追逐梦想,比坚忍不拔和光宗耀祖要重要得多。
CUTE:做菜一定需要菜谱吗?
庄祖宜:当然不一定,如果你有能力创造设计出美味来。一位主厨之所以让人尊敬,不在于媒体曝光率或菜肴的美味,而是他能否把自身的思想表现在料理上。结构主义人类学宗师利瓦伊史陀有句名言,说食物不只“好吃”,也“好想”,我再同意不过了。饮食可以看做是自然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枢纽,从冷到热、从生到熟,烹饪的过程就是把自然的原料转化成可食可口,有社会和文化意味的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