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中国历史,有一种读法,是把历史放到民间读,而不是放在王朝里读;要用诗性的眼光读,不要用“资治”的眼光读。以诗性之眼,能读取民间社会里历史价值观的审美趣味;用“资治”的眼光,只能围绕王朝打转,把历史读成阴谋诡计和打来打去。
其实,这种价值认知的区分,民间早有自己的分法。诸如民间说书人谈古论今,他们说乱世,说江湖,说三国,说西游,说水浒,说聊斋等等,为乱世演义,为草寇鬼神立传,确立了民间社会的核心价值——“义气”。
《三国演义》“演”什么?“演”的是“义气”二字;“梁山聚义”“聚”什么?“聚”的也是“义气”二字;孙悟空西天取经,头上的紧箍究竟是什么?说穿了,还是“义气”二字。
民间以“义气”神化关羽,使关羽成了财神。以王权主义论关羽,成王败寇,他本不足取。然而,他虽武不如吕布,智不及孔明,势逊于曹操,而且为“走麦城”的败将,却能成神,何也?因“义气”二字,历史记住了他。观其放下曹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去追随刘备,尤于华容道上,放下刘备,义释曹操,宁以一死,以成全“义气”二字可知。
一部《三国演义》,其价值理性在于“义气”,其工具理性在于“用计”。用计,本来是在人性的幽暗处玩雕刻,把它拿出来,放到光天化日下,让幽暗的玩意儿成为文化,应该说,这也是罗贯中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讲“义气”,以关羽为代表,论“用计”,以诸葛亮为代表。关羽也会“用计”,观其“水淹七军”可知,但不及孔明远矣。孔明也讲“义气”,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知,但他讲“义气”,以“忠”为前提,还是服从于王权的“忠义”。讲“义气”,讲到超越生死,还有人可及,讲到超越王权主义,置王权于义气之后,则唯有关羽。当其追随刘备,便放下了知他爱他重用他的曹操,当他义释曹操,就更是放下了与他情同手足亲如兄弟且有君臣名分的刘备,正是“义气”高于王权,他才放下了两头的“王权主义”。
罗贯中以“义气”——“桃园结义”开篇,以“不义”——“三国归晋”结局。王权主义虽然总是在王朝中国取得胜利,可它在文化中国,却不一定老是赢家。司马氏篡权,赢得了王朝中国,可它在文化中国里赢了吗?没赢,是彻底的失败者。不仅文化中国里流行的“魏晋风度”与这个家族无关,而且我们从民间流传的“死诸葛打败活马懿”的故事,亦可见这个家族在民心上是如何缺失。这个家族不光缺德还缺美。司马懿在文化中国里唯一的价值,便是中了“空城计”,享受人们赞美诸葛亮的余唾。
说到《西游记》的文化价值,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就是那只追求自由但为“义气”又可以放下自由的猴子。中国的王权主义,本来为那只生而自由的猴子安排了一条通往奴役之路,那猴子似乎也别无选择地走上了这条路。自由的天性与义气的博弈,虽然使那猴子在这条路上反反复复,但他最终宁愿选择哪怕是紧箍咒的奴役,也要走完这条路,这是孙悟空的“义气”。
一路上,孙悟空降妖伏魔,觉醒了自我。当年那只大闹天宫的猴子,还是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自发性的猴子,而西天取经的猴子,则已变成被契约约束且以内在性的道德自律的自觉化的猴子了。那只束缚他的紧箍,有如契约,被他戴在头顶,约束他前行。而奴役他的紧箍咒,看似出于唐僧口,实则隐于他内心,并非咒语的鞭子抽他,而是内心的道德自律在驱使他。他必须履行承诺,不仅要将外在的束缚,转化为自我约束——这是信用原则,还要以报恩的心情接受奴役——这是道义原则。被压在山下时,他本不死,却生不如死,何也?不自由,毋宁死!唐僧来了,不是救他性命,而是还他自由,他是为了最终的自由而走向奴役。一旦目的达到,目标实现,人至西天,经归东土,奴役就要结束时,紧箍自然脱落,他终于自由了!
起初,我们还以为那就是孙悟空的归宿,是自由主义的末路。可读完以后,豁然开悟,原来这是他的“义气”,他以内在的自我约束履行了外在的奴役性契约,走完了通往奴役之路,“义气”是他获得通向自由之路的通行证。
那猴子终归何处?他会留在西天成佛作祖,还是重上天宫作威作福?都不会,一只重义讲义的猴子,两者都不会选择,而是选择了为之奋斗不已的自由,回他的花果山去了,回到民间,回到文化中国去了。
在文化中国里,个人价值取决于民意,而非权力。中国民间社会,于功利层面,固然追逐权力,在价值观上,却更看重历史的评价。中国士人死了,没有天堂可去,唯有历史可栖。
王朝从家到国,以家为本,故以“忠孝”立国,而文化中国则以个人为本,个人与个人之间,不论尊卑贵贱,唯以“义气”相联,一种精神契约,但求自由平等。(摘自《看历史》2015年第12期 图:无牙子)
其实,这种价值认知的区分,民间早有自己的分法。诸如民间说书人谈古论今,他们说乱世,说江湖,说三国,说西游,说水浒,说聊斋等等,为乱世演义,为草寇鬼神立传,确立了民间社会的核心价值——“义气”。
《三国演义》“演”什么?“演”的是“义气”二字;“梁山聚义”“聚”什么?“聚”的也是“义气”二字;孙悟空西天取经,头上的紧箍究竟是什么?说穿了,还是“义气”二字。
民间以“义气”神化关羽,使关羽成了财神。以王权主义论关羽,成王败寇,他本不足取。然而,他虽武不如吕布,智不及孔明,势逊于曹操,而且为“走麦城”的败将,却能成神,何也?因“义气”二字,历史记住了他。观其放下曹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去追随刘备,尤于华容道上,放下刘备,义释曹操,宁以一死,以成全“义气”二字可知。
一部《三国演义》,其价值理性在于“义气”,其工具理性在于“用计”。用计,本来是在人性的幽暗处玩雕刻,把它拿出来,放到光天化日下,让幽暗的玩意儿成为文化,应该说,这也是罗贯中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讲“义气”,以关羽为代表,论“用计”,以诸葛亮为代表。关羽也会“用计”,观其“水淹七军”可知,但不及孔明远矣。孔明也讲“义气”,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知,但他讲“义气”,以“忠”为前提,还是服从于王权的“忠义”。讲“义气”,讲到超越生死,还有人可及,讲到超越王权主义,置王权于义气之后,则唯有关羽。当其追随刘备,便放下了知他爱他重用他的曹操,当他义释曹操,就更是放下了与他情同手足亲如兄弟且有君臣名分的刘备,正是“义气”高于王权,他才放下了两头的“王权主义”。
罗贯中以“义气”——“桃园结义”开篇,以“不义”——“三国归晋”结局。王权主义虽然总是在王朝中国取得胜利,可它在文化中国,却不一定老是赢家。司马氏篡权,赢得了王朝中国,可它在文化中国里赢了吗?没赢,是彻底的失败者。不仅文化中国里流行的“魏晋风度”与这个家族无关,而且我们从民间流传的“死诸葛打败活马懿”的故事,亦可见这个家族在民心上是如何缺失。这个家族不光缺德还缺美。司马懿在文化中国里唯一的价值,便是中了“空城计”,享受人们赞美诸葛亮的余唾。
说到《西游记》的文化价值,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就是那只追求自由但为“义气”又可以放下自由的猴子。中国的王权主义,本来为那只生而自由的猴子安排了一条通往奴役之路,那猴子似乎也别无选择地走上了这条路。自由的天性与义气的博弈,虽然使那猴子在这条路上反反复复,但他最终宁愿选择哪怕是紧箍咒的奴役,也要走完这条路,这是孙悟空的“义气”。
一路上,孙悟空降妖伏魔,觉醒了自我。当年那只大闹天宫的猴子,还是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自发性的猴子,而西天取经的猴子,则已变成被契约约束且以内在性的道德自律的自觉化的猴子了。那只束缚他的紧箍,有如契约,被他戴在头顶,约束他前行。而奴役他的紧箍咒,看似出于唐僧口,实则隐于他内心,并非咒语的鞭子抽他,而是内心的道德自律在驱使他。他必须履行承诺,不仅要将外在的束缚,转化为自我约束——这是信用原则,还要以报恩的心情接受奴役——这是道义原则。被压在山下时,他本不死,却生不如死,何也?不自由,毋宁死!唐僧来了,不是救他性命,而是还他自由,他是为了最终的自由而走向奴役。一旦目的达到,目标实现,人至西天,经归东土,奴役就要结束时,紧箍自然脱落,他终于自由了!
起初,我们还以为那就是孙悟空的归宿,是自由主义的末路。可读完以后,豁然开悟,原来这是他的“义气”,他以内在的自我约束履行了外在的奴役性契约,走完了通往奴役之路,“义气”是他获得通向自由之路的通行证。
那猴子终归何处?他会留在西天成佛作祖,还是重上天宫作威作福?都不会,一只重义讲义的猴子,两者都不会选择,而是选择了为之奋斗不已的自由,回他的花果山去了,回到民间,回到文化中国去了。
在文化中国里,个人价值取决于民意,而非权力。中国民间社会,于功利层面,固然追逐权力,在价值观上,却更看重历史的评价。中国士人死了,没有天堂可去,唯有历史可栖。
王朝从家到国,以家为本,故以“忠孝”立国,而文化中国则以个人为本,个人与个人之间,不论尊卑贵贱,唯以“义气”相联,一种精神契约,但求自由平等。(摘自《看历史》2015年第12期 图:无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