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德育课程在幼儿园基本课程中占比很大,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孩子在人生的黄金阶段能否打好道德品质基础,关键在于德育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日常生活;家长;创新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7-0070-01
既有经验告诉我们,国家的繁荣程度,民族的文明进步程度,主要看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孩子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因此德育要从小抓起,是智育美育等其他教育的基础。陶行知先生曾有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一个人如果不具备道德素养,反而对社会带来的是恶的影响。幼儿就像是一张白纸,等待着教师涂上色彩。教书育人,育人为先,教师要结合幼儿的特点,以一日生活为背景,将德育贯彻到生活的一点一滴,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效用,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好习惯,具备基本的礼貌,奠定良好品质基础。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可以怎样更高效地开展德育工作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一、一日生活,渗透德育思想
幼儿教育是基础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德育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教师要树立观念,德育某种程度上比智育体育更重要。由于考虑到孩子心智水平不成熟,不具备清楚的认知能力,教师则需要结合生活学习的背景,致力于把德育工作融入到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去。比如,《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因为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环境才能使幼儿养成健康的心态,对幼儿园和教师伙伴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从而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在早上来园,中午吃饭和放学离园三个阶段其实是容易发生冲突的时候,但同样也是进行德育教学的好时机。像早上来要说“老师早上好”,将自己的东西放好,水杯手绢挂到指定的位置上;中午吃饭要坐在自己座位上,不可以随意走动,吃完主动将碗筷放入回收盘等。针对个别做不好的小朋友,教师要擅用语言技巧,夸奖做得好的小朋友,其他幼儿也会跟着模仿,以鼓励语言为主。晚上离园的时候,要和老师和伙伴打招呼说再见,通过教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会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梳洗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具备基本的生活技能。从每个细节入手,使得德育工作不流于表面,而是真正的在幼儿身上得到体现。
二、家园联动,深化德育工作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定基础,也是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行为的重要阶段。但仅仅依靠教师在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够的,家长要和教师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的德育教育出力。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提高工作的效率。例如,建立班级交流群,除了让家长熟悉孩子日常在园情况更新学习任务,还可以多多和家长们沟通孩子最近表现,教师可以将富含教育理念的文章分享在交流群里,让父母接触前沿教育理念,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像班上圆圆的妈妈,工作比较忙,原本只关心孩子学习方面是不是又学会了新的东西,很少陪伴孩子,导致孩子和妈妈不怎么亲,也不听妈妈教导。圆圆妈妈在看过分享的文章后,决定一点点的改变,开始多和孩子沟通,主动倾听孩子讲一天幼儿园发生的趣事,逐渐建立起更深的精神联系,促进亲情的发展。这之后圆圆开始愿意听妈妈的話,在犯了错的时候也不再排斥听妈妈的教导。另外,班级门前的展示板也是很好的宣传途径,可以用简单的方式标识出孩子最近整体表现情况,方便家长浏览。有些孩子是爷爷奶奶来带,看到展示板也能理解所表达的内容,也方便他们回家纠正孩子错误,教育孩子。
三、紧抓德育,创新教学方式
幼儿的各方面发展都不完全,教师在教育的时候要考虑到孩子具体情况,采用适宜幼儿的方式进行德育教学。比如,可以多利用共情方式教学。幼儿的心智不成熟,对于周围环境认知最强烈和敏感的就是情感方面。不具备抽象思维,因此具象事物容易被他们理解。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像学习《动物王国》绘本的时候,教师通过组织孩子玩动物的角色扮演游戏,让他们从故事中体会到和朋友一起分享的心情,进而学会爱护小动物,成为有爱心的小朋友。幼儿的课程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每一课都能学到德育知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将课堂内容和实际联系起来,树立新的德育观,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
总而言之,幼儿德育工作可以首先有意识地将德育观念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幼儿得到宝贵的生活经验。其次,德育工作需要和家长一起携手并进,单纯依靠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加强家校交流,及时分享教育理念和幼儿状况,才能深化德育教育。最后,结合幼儿实际情况,从情感角度入手,创新教学方式,结合课堂内容加深幼儿印象。
参考文献
[1]刘情情.基于立德树人的幼儿德育教育开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252
[2]孙鸣阳.浅析学前教育阶段影响幼儿德育教育发展的因素[J].基础教育论坛,2020(07):63-64
[3]薄纯红. 利用家长资源,有效推进幼儿园德育工作实效[C]. 教师教育论坛(第七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8
关键词:日常生活;家长;创新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7-0070-01
既有经验告诉我们,国家的繁荣程度,民族的文明进步程度,主要看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孩子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因此德育要从小抓起,是智育美育等其他教育的基础。陶行知先生曾有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一个人如果不具备道德素养,反而对社会带来的是恶的影响。幼儿就像是一张白纸,等待着教师涂上色彩。教书育人,育人为先,教师要结合幼儿的特点,以一日生活为背景,将德育贯彻到生活的一点一滴,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效用,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好习惯,具备基本的礼貌,奠定良好品质基础。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可以怎样更高效地开展德育工作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一、一日生活,渗透德育思想
幼儿教育是基础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德育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教师要树立观念,德育某种程度上比智育体育更重要。由于考虑到孩子心智水平不成熟,不具备清楚的认知能力,教师则需要结合生活学习的背景,致力于把德育工作融入到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去。比如,《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因为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环境才能使幼儿养成健康的心态,对幼儿园和教师伙伴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从而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在早上来园,中午吃饭和放学离园三个阶段其实是容易发生冲突的时候,但同样也是进行德育教学的好时机。像早上来要说“老师早上好”,将自己的东西放好,水杯手绢挂到指定的位置上;中午吃饭要坐在自己座位上,不可以随意走动,吃完主动将碗筷放入回收盘等。针对个别做不好的小朋友,教师要擅用语言技巧,夸奖做得好的小朋友,其他幼儿也会跟着模仿,以鼓励语言为主。晚上离园的时候,要和老师和伙伴打招呼说再见,通过教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会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梳洗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具备基本的生活技能。从每个细节入手,使得德育工作不流于表面,而是真正的在幼儿身上得到体现。
二、家园联动,深化德育工作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定基础,也是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行为的重要阶段。但仅仅依靠教师在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够的,家长要和教师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的德育教育出力。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提高工作的效率。例如,建立班级交流群,除了让家长熟悉孩子日常在园情况更新学习任务,还可以多多和家长们沟通孩子最近表现,教师可以将富含教育理念的文章分享在交流群里,让父母接触前沿教育理念,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像班上圆圆的妈妈,工作比较忙,原本只关心孩子学习方面是不是又学会了新的东西,很少陪伴孩子,导致孩子和妈妈不怎么亲,也不听妈妈教导。圆圆妈妈在看过分享的文章后,决定一点点的改变,开始多和孩子沟通,主动倾听孩子讲一天幼儿园发生的趣事,逐渐建立起更深的精神联系,促进亲情的发展。这之后圆圆开始愿意听妈妈的話,在犯了错的时候也不再排斥听妈妈的教导。另外,班级门前的展示板也是很好的宣传途径,可以用简单的方式标识出孩子最近整体表现情况,方便家长浏览。有些孩子是爷爷奶奶来带,看到展示板也能理解所表达的内容,也方便他们回家纠正孩子错误,教育孩子。
三、紧抓德育,创新教学方式
幼儿的各方面发展都不完全,教师在教育的时候要考虑到孩子具体情况,采用适宜幼儿的方式进行德育教学。比如,可以多利用共情方式教学。幼儿的心智不成熟,对于周围环境认知最强烈和敏感的就是情感方面。不具备抽象思维,因此具象事物容易被他们理解。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像学习《动物王国》绘本的时候,教师通过组织孩子玩动物的角色扮演游戏,让他们从故事中体会到和朋友一起分享的心情,进而学会爱护小动物,成为有爱心的小朋友。幼儿的课程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每一课都能学到德育知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将课堂内容和实际联系起来,树立新的德育观,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
总而言之,幼儿德育工作可以首先有意识地将德育观念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幼儿得到宝贵的生活经验。其次,德育工作需要和家长一起携手并进,单纯依靠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加强家校交流,及时分享教育理念和幼儿状况,才能深化德育教育。最后,结合幼儿实际情况,从情感角度入手,创新教学方式,结合课堂内容加深幼儿印象。
参考文献
[1]刘情情.基于立德树人的幼儿德育教育开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252
[2]孙鸣阳.浅析学前教育阶段影响幼儿德育教育发展的因素[J].基础教育论坛,2020(07):63-64
[3]薄纯红. 利用家长资源,有效推进幼儿园德育工作实效[C]. 教师教育论坛(第七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