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历史故事培育家国情怀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家国情怀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历史学科在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和培养方面具有综合性、广泛性和独特性的优势。因此,作為历史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能忘记“修身养性”的教育初衷。要完成历史教师“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新任务,肩负起培养学生民族感情的重任。文章以初中历史教学为背景,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故事教学;家国情怀;意义;方法
  一、 引言
  家国情怀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是青少年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与精神。将关于家国情怀的教育以故事教学的方法引进初中历史教学中,从而培养初中生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意识。初中历史教师应根据课本素材,带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领会家国情怀的感情,以便为学生爱国思想的增强及民族责任感、民族自豪感的提升开辟新途径。
  二、 初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
  家国情怀教育主要是依靠教育来增强学生对国家的尊重和对家庭的热爱。这是一种很好的情感寄托,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家国情怀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也是个人幸福感的重要源泉。因此,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实施家国情怀教育,可以有效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启蒙作用,从而帮助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使学生深刻理解民族精神,提高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培养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
  (二)培养爱国主义的有效扎根
  家国情怀教学是以家庭观念和民族观念为基础的一个学术领域。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初中生热爱祖国、热爱家庭的人文理念,树立“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增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人。对中学生进行祖国情感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中国历史,加深印象,加深理解。通过家国情怀的教育,使学生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其中,西周宗法制度是家国情怀制度的源头,也是家国情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而且要认识到它对后代生存的重要影响。它把“家”与“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一直影响到今天。同时,家国情怀教育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增加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价值观。
  (三)有利于促进新时期“育德育人”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
  家国情怀作为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反映了初中历史课程对培养正确历史价值观的高度重视和深切期待,是历史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不仅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也是历史课程目标的最高层次。是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五大核心素质中占有核心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家园意识和国家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围绕初中家庭情感这一主题,开展手抄报、文物展、演讲、历史剧展演等多种形式的竞赛,有利于加强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实现“修身养性”的目标,“育人”更是促进新时期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
  三、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的教育策略
  历史教学必须充分渗透德育,因为德育是提高学生个人素质的根本途径,而个人素质的提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德育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家国情怀教育也是德育的一部分,学生爱国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国家的奉献程度。在历史教学中通过讲好历史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建故事情境,开展家国情怀教育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高尚品质及积极情感的重要职责,充当着学生成长路上导航灯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结合具体的教学需求,营造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从而更好地培养
  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养。例如,在历史教科书中教学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时,历史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详细的故事讲解,有机整合视频、图片、音乐和历史资料等教材,营造逼真的教学环境,将抗日战争的全貌和中华民族的奋勇抗战呈现给学生。在课堂安排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讲述故事:二十九军大刀队创作的《大刀进行曲》,还可为学生播放抗日影视代表作《风云儿女》,还可以讲述15岁女孩杨惠敏为守卫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送去中国国旗等史实,以此激发初中生的爱国情感,使得他们都能受到思想与心灵上的洗礼,从而提高自己的家国情怀。运用历史故事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学生可以从日军侵华的罪行中了解整个战争,其中就可引入“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的故事,引导学生把握整个战争的历史过程,通过故事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日军侵华的深重罪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将历史故事运用到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借助图文并茂、声情兼具的故事形式给学生展示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感因素,可使学生在生动的音乐与画面中体会其中的情感,并且可加深对历史事件的印象,从而推动学生提高爱国精神与情感,进而将个人荣辱与国家荣辱联系在一起。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呈现故事情节,培养对家园和国家的感情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新媒体资源越来越丰富,新媒体技术手段也越来越成熟。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家和国,在历史故事讲解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将枯燥的历史素材形象化,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情感,实现感观联动。这样,学生在特定的情境和氛围中,能更深刻地理解家国情怀的具体内容,才能充满激情,有家国情怀。例如,笔者在讲“抗日战争”的时候,把抗日战争的录像资料和有关录像内容播放给学生看,通过结合多媒体设备,将抗日战争的故事情节形象地讲给学生。让学生看到什么是918事件,什么是华北事变,什么是卢沟桥事变,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日军的残酷和全民族顽强斗争的意志,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顽强抵抗的家国情怀。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斗精神,达到培养学生民族情感的教学目标。再例如,在谈论日军侵华时,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图片和相关视频,让学生充分看到日军的残暴和中国人民的勇敢和爱国精神,激发他们心中的热血,增强对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谈到辛亥革命的成功,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向学生讲述历史故事,通过辩论赛的方式,课堂可以分为正反两组。积极的一方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相反一方的观点则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通过备课、课后讨论、课堂辩论、教师补充讲解等方式积极准备。这种辩论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独立思考,进一步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与现实结合宣讲民族故事,培养学生民族自信
  民族自信的建立還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学习和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教材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政策,发现国家政策的优势所在。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收集国家发展的信息,让学生在自己做事的过程中认识到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和党的正确领导,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
  比如,教师在结合国家发展变化讲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部分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政策的优势,认识国家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国家的发展变化。作为教师可以把1978年的中国作为故事的开始,用图片、视频和视听图像的形式展示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总结这些变化。例如,学生可能会提出:“过去,中国的房子大多是土坯房,生活设备又贵又少,街道很窄。但现在我们人民的生活质量迅速提高,街道变得宽敞整洁,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生活设施智能化。”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使他们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结语
  在时间的不断流动中,历史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人类活动过程的简单记录,也是对时代的一种回应。家国情怀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精神和中国梦的必要保证。而用故事教学的方式在初中历史教育中实施家国情怀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历史教科书,而且可以满足德育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和爱国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
  〖1〗彭和平.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新课程,2017(12):333.
  〖2〗查泽雷.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当代教研论丛,2017(4):81.
  〖3〗叶少勇.“家国情怀”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初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5):88-89.
  〖4〗周建华.听故事,学历史:浅析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中的应用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4):136.
  〖5〗王建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分析 .才智,2018(32):94.
  〖6〗周建华.听故事,学历史:浅析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中的应用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136.
  〖7〗王建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分析 .才智,2015(32):94.
  作者简介: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提出在化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展示课程结构、辨析基本理论和概念、学习元素化合物、构设实验、构建模型,并论证了思维导图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提出了在采用思维导图教学中的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化学;教学应用  一、 基础化学教育现状分析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其最大的特点是就是知识繁杂,知识点既多又分散,并且大量的知识需要识记,有“理科中
摘要:本文以自身发展为例从知识的拓展、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学研究的深化三个方面论述了优秀历史教师形象塑造的途径。  关键词:自身发展;历史教师;形象塑造  2007年9月走上教师这个神圣岗位的时候,我还是个刚从历史专业毕业的师范生。虽然十二年过去了,但还是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时的手足无措……这让我深切感受到个人综合素质的不足,也让我更加敬羡那些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优秀历史教师——“他们有着扎
摘 要:阅读名著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会学生“三步”走,进“四层”,能让学生在名著中汲取能量,把阅读名著作为一种享受。  关键词:名著导读;三步四层读书法;浏览法;略读法;精读法;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好的书籍无异于照亮人情美和道德美的灯塔,是健康的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光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广泛地阅读各种读物,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并要求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能够促进幼儿智力发展,但孩子学起来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难以理解,但是通过适当的动手操作,能刺激孩子的大脑,使孩子的脑部得到发展,让抽象的数学变得有趣,让更多的孩子爱上数学。教师从关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研究如何紧扣幼儿认知特点设置游戏,从多角度解读幼儿的学习行为,在教学时依据数学学科特点,选择适当的内容、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幼儿的学习活动
摘 要:文章旨在通过留白预设,培养身心调和、体脑两健、充满活力的个体。即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灵活应变、点燃思维火花、开启心灵智慧,进而生成自然、动态、开放,充满创新与富有生命活力和生活气息的新型课堂。  关键词:预设;留白;小学英语;策略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的作品《视觉 思维》指出,人们注意到东西不完整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将其补充完整的冲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留白预设,為学生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学生的素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学生是否拥有正确的情感倾向。小学音乐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音乐修养的学科,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发现音乐的美和情感表达的美,使学生获得情感教育。文章分析了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现状,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
摘 要:奋斗在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被听课、评课是常态,实施课堂教学后被评价,对于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来说都是一次“破茧”历程,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评价,体现了执教者的教学设计思路,以及教学辅助设计的准备过程,是对教师劳动成果的肯定与提升。然而这种常规的“破茧”现状却让执教者时有困惑,因为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常常会走进人云亦云的怪圈,使得执教者不知所措,甚至让执教者产生为难情绪,丧失上课的激情。那怎样的有效
摘 要:艺术源于生活,幼儿园美术教育需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也应有助于幼儿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扩展。意象绘画是以“感受与意想、创造与表达”为载体的“美术思维游戏”,非常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锻炼幼儿的观察、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文中围绕“生活教育”这一指导思想,将意象绘画与生活主题相结合,选择适合幼儿表现的内容及技法,支持、鼓励幼儿发现生活之美,融于意象创作,将自己感兴趣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积极呈
摘 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当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教育者越来越重视对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引入,以改变当前教育中的诸多不足,而头脑风暴法作为一种能够发挥集体智慧的方法,在教学中一度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而得到了诸多一线教师的认可和青睐,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出其优势,本文从“提供自由环境,提高讨论热情”“引起联想反应,产生新的观念”“激发创新思维,打破群体思维”“产生竞争意识,引发独到见解”“
摘 要: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当前课程资源特别是对于乡土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开始变成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现阶段,我国幼儿园在对乡土课程进行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阻碍,而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缺少对应的开发及利用能力,从而使得我国乡土课程资源长期处在闲置状态。为此,本篇文章借助调查问卷以及个案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含义进行了阐述,同时以幼儿园对植物资源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