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低年级阅读受识字少、精力不集中、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往往达不到教师预期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掌握一定的方法。就此,我谈点看法。
一、做到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选择课外读物
低年级的学生知识少,水平低,但可塑性强。选择他们喜欢的读物:一是从画面色彩上,因为入学不久,他们喜欢色彩鲜艳的儿童读物;二是从体裁上来选择,低年级学生喜欢童话、神话、寓言、科学幻想、故事和历史小故事等。因为这类书内容生动有趣;三是配合课本内容来选择,如拼音读物、注音读物,这便于学生对“拦路虎”能拼读过关;四是从内容上着手选择一些生动健康的小英雄读物,使学生能从中吸取政治营养。这样,有针对性的进行读物选择,学生读起来就很感兴趣,其味无穷。
二、做到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相结合
课外阅读因为是课内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随语文课的进程,选择与课文配套的读物,使课内学的知识在课外阅读中得到运用和巩固加深,达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为此,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学习阶段相结合。例如:在学习拼音阶段,可选择几套拼音读物,这些读物以图为主,画面色彩鲜艳,内容浅显,便于学生拼读;在识字、学习课文阶段,随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所选择的读物可以从汉字注音逐步过渡到汉字选注拼音。二是与语文课学习进程相结合,随语文课的进度,选择一套与语文相配套的读物作课外阅读材料,以利“三个补充”:1、作为课后作业的补充,如二年级学完《狼和小羊》后,围绕课文选择《狼和七只小羊》要求学生回家阅读,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描述练习,使学生对狼有一定的认识。2、作为课内知识的补充,如学完《植物妈妈有办法》后,要求学生回去仿照课本再写几个植物妈妈的办法,因而学生回去后根据课本内容,会写出芝麻、柳絮等植物妈妈的办法;3、作为无意识的预习补充,如《我要的是葫芦》,要求学生回去进行阅读,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创造性的复述练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本内容的预习和加深。三是与课堂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相结合,对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学生喜欢看神话小说,看时主要迷恋于情节,有时还在生活中模仿书中的人物动作,因而教师在指导课中要正确引导,讲清向书中人物学些什么,怎么学等问题,同时,组织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智力测验,课外读物故事表演,读书大王比赛等,以巩固阅读成果。
三、做到循序渐进,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
决定读书成效是读书的方法,态度和习惯。因而,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引导。
1.1、“查”
:低年级学生识字少,在课外阅读时常会碰到“拦路虎”及疑难词语、问题,教师在指导阅读时,要努力培养引导他们用好工具书,自动地翻字典、词典,养成随时随手翻查的好习惯,克服一遇到“拦路虎”就跳过去的不良习惯。
2.2、“真”
:阅读要认真读、真心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对好的课外书,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态度要端正,朗读要认真,做到:眼到、耳到、心到、口到、手到,不囫囵吞枣,不马虎应付,用普通话读,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词,对精彩的句子,反复朗读,同时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达到熟记的目的。
3.3、“看”
因低年级读物的显著特征是图文结合,当学生掌握一定數量汉字之后,阅读也从看图到读字,因此,要求学生不但看图,也要读字,对图文结合的文章,指导学生对每幅图都要仔细看。一看封面、书名、作者,从中了解书里讲哪些方面的内容;二是认读文字看图画,图画能帮助理解文字的意思,文字能叙述图画无法表达的内容,因此两者都要看;三是看完后把所看的讲给别人听,这样,这本读物看后才会有收获。
总之,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语文第二渠道的重要补充,只有培养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使他们保持阅读的热情,才能巩固阅读的兴趣,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2017
一、做到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选择课外读物
低年级的学生知识少,水平低,但可塑性强。选择他们喜欢的读物:一是从画面色彩上,因为入学不久,他们喜欢色彩鲜艳的儿童读物;二是从体裁上来选择,低年级学生喜欢童话、神话、寓言、科学幻想、故事和历史小故事等。因为这类书内容生动有趣;三是配合课本内容来选择,如拼音读物、注音读物,这便于学生对“拦路虎”能拼读过关;四是从内容上着手选择一些生动健康的小英雄读物,使学生能从中吸取政治营养。这样,有针对性的进行读物选择,学生读起来就很感兴趣,其味无穷。
二、做到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相结合
课外阅读因为是课内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随语文课的进程,选择与课文配套的读物,使课内学的知识在课外阅读中得到运用和巩固加深,达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为此,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学习阶段相结合。例如:在学习拼音阶段,可选择几套拼音读物,这些读物以图为主,画面色彩鲜艳,内容浅显,便于学生拼读;在识字、学习课文阶段,随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所选择的读物可以从汉字注音逐步过渡到汉字选注拼音。二是与语文课学习进程相结合,随语文课的进度,选择一套与语文相配套的读物作课外阅读材料,以利“三个补充”:1、作为课后作业的补充,如二年级学完《狼和小羊》后,围绕课文选择《狼和七只小羊》要求学生回家阅读,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描述练习,使学生对狼有一定的认识。2、作为课内知识的补充,如学完《植物妈妈有办法》后,要求学生回去仿照课本再写几个植物妈妈的办法,因而学生回去后根据课本内容,会写出芝麻、柳絮等植物妈妈的办法;3、作为无意识的预习补充,如《我要的是葫芦》,要求学生回去进行阅读,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创造性的复述练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本内容的预习和加深。三是与课堂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相结合,对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学生喜欢看神话小说,看时主要迷恋于情节,有时还在生活中模仿书中的人物动作,因而教师在指导课中要正确引导,讲清向书中人物学些什么,怎么学等问题,同时,组织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智力测验,课外读物故事表演,读书大王比赛等,以巩固阅读成果。
三、做到循序渐进,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
决定读书成效是读书的方法,态度和习惯。因而,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引导。
1.1、“查”
:低年级学生识字少,在课外阅读时常会碰到“拦路虎”及疑难词语、问题,教师在指导阅读时,要努力培养引导他们用好工具书,自动地翻字典、词典,养成随时随手翻查的好习惯,克服一遇到“拦路虎”就跳过去的不良习惯。
2.2、“真”
:阅读要认真读、真心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对好的课外书,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态度要端正,朗读要认真,做到:眼到、耳到、心到、口到、手到,不囫囵吞枣,不马虎应付,用普通话读,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词,对精彩的句子,反复朗读,同时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达到熟记的目的。
3.3、“看”
因低年级读物的显著特征是图文结合,当学生掌握一定數量汉字之后,阅读也从看图到读字,因此,要求学生不但看图,也要读字,对图文结合的文章,指导学生对每幅图都要仔细看。一看封面、书名、作者,从中了解书里讲哪些方面的内容;二是认读文字看图画,图画能帮助理解文字的意思,文字能叙述图画无法表达的内容,因此两者都要看;三是看完后把所看的讲给别人听,这样,这本读物看后才会有收获。
总之,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语文第二渠道的重要补充,只有培养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使他们保持阅读的热情,才能巩固阅读的兴趣,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