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尤其是伊丽莎白时期(1558—1603),是英国戏剧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剧作家,戏剧创作蔚为大观。莎士比亚(1564—1616)一生獨立或合作创作41(一说42)部戏剧,不仅在数量、规模,也在高度、广度和境界上达到了前所未有且不见来者的水平,成为英国乃至世界的艺术高峰,也因此奠定了英国戏剧的伟大传统。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莎士比亚已成为英国民族文学的偶像。正如莎士比亚自己在《威尼斯商人》中所说:“他们从地球的四角迢迢而来,顶礼这位尘世的仙真。”(朱生豪译)他就是这位仙真,受到400年来世界人民的顶礼膜拜!1596年,32岁的莎士比亚就被理查德·卡鲁(Richard Carew)称作英国的卡图卢斯;1598年,弗朗西斯·米尔斯(Francis Meres)赞美他是英国最杰出的悲剧和喜剧诗人,称他为“奥维德灵魂的再生”;1623年,在莎士比亚去世7年后出版的“第一对开本”中,本·琼森(Ben Jonson)赞美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仅仅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世”。
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翘楚,莎士比亚早已步入世界文学经典的殿堂。19世纪,歌德赞叹“莎士比亚已把人性的各种倾向,无论在高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描写得竭尽无余了”,“他把人类生活中的一切动机都画出来和说出来了”,是“说不完的莎士比亚”。当代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宣称“莎士比亚是西方经典的中心”,是“唯一的普世作家”,他的作品是“俗世的圣经”。
400多年来,莎士比亚的戏剧在世界各国盛演不衰,研究著作浩如烟海,以莎剧注疏、演出和研究为中心的莎学也被称为“国际学术的奥林匹克”。莎士比亚缘何不朽?
从西方文学的发展脉络来看,莎士比亚用艺术的方式阐释了“人”。在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中,真正的主角是神,是命运,而莎士比亚则把人推到了舞台的中心。麦克白、哈姆雷特、李尔王、朱丽叶、福斯塔夫……这一个个难忘的角色,为我们展现了人性的偏执、犹疑、贪婪、善良甚至狡黠,人性中最微妙、最丰富的一面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成为我们认识自身的智慧之书。西方新古典主义莎评大师约翰逊(Samuel Johnson)认为,莎士比亚的不朽和永恒就在于对人性的探索,这也是莎士比亚时代的精神。琼森说他是“时代的灵魂”,是想说,他的剧作最有效地刻画、演绎了关怀人性而非神性的这种追求人的解放的精神。人类社会从古代到现代,沧海桑田,不断变化,但人之为人的根本没有变,伟大的作品就是因为能超越时代,脱离短暂的时髦和风尚,反映亘古不变的人性,所以才能永不过时。作为“时代的灵魂”,莎士比亚关注的是具体情境中的普遍人性。
1903年,上海达文社出版的《澥外奇谭》是我国最早的莎剧故事译本。全书共译出10个莎士比亚戏剧故事,译者未留下姓名。卷前的“叙例”简要地介绍了莎士比亚:
是书为英国索士比亚(Shakespeare,千五百六十四年生,千六百一十六年卒)所著。氏乃绝世之优,长于诗词,其所编戏本小说,风靡一时,推为英国空前大家,译者遍法、德、俄、意,几乎无人不读,而吾国近今学界,言诗词小说者,亦辄啧啧称索氏,然其书向未得读,仆窃恨之,因亟译述是编,冀为小说界上,增一异彩。
从这段话不难看出,在20世纪初的中国,莎士比亚已被视为才华盖世、影响深远的戏剧家和诗人,翻译他的戏剧故事也就成了为国内小说界增光添彩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莎士比亚对所有时代、所有国家中那些认真阅读他的人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反过来证明他的作品中的确有某种永恒的东西。而且,莎士比亚的作品总有深意,也越读越有新意。莎士比亚的艺术就像是剥洋葱一样,层层递进,节节攀升,总有发现,总有收获,而且这个过程是无穷的,总有精彩等着,没有穷尽的时日。这正是歌德所谓“说不完的莎士比亚”的另一种理解。可以说,有“说不完的莎士比亚”,也有“读不完的莎士比亚”,真可谓是历久弥新的莎士比亚。
在莎士比亚如椽的笔下,有李尔王面临的那种令人恐惧、绝望的暴风雨,也有温婉可爱的夏日阳光,有弑君篡位的麦克白,也有宽厚仁爱的安东尼奥。在欲望与理智的较量中,莎士比亚抛给我们一个问题:人性经得起试探和考验吗?在《一报还一报》第二幕第二场中,伊莎贝拉说:“骄傲的世人掌握到暂时的权利,却忘记了自己琉璃易碎的本来面目。”(朱生豪译)原文 his glassy essence 增译的“易碎”二字是何等生动、何等恰切!在莎士比亚看来,人性何其美好,却又何其脆弱!正是这种矛盾的极致,赋予了莎士比亚作品独特的风格和迷人的魅力,使身为作家的他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藩篱,成为时代不朽的灵魂。
人类在认识自然、与自然相处的历程中,依赖于神的力量,曾无力地主张唯神至上的观念。到了莎士比亚的时代,人们发现了人的潜能、人的素质,因此开始关心可爱而永恒的人性,莎士比亚既是这方面登峰造极的代表,他本人也是一个绝佳的例证。
这是伊丽莎白时代的灵魂,也已成为所有时代的灵魂。正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所说,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莎士比亚则是这灵长中的灵长,精华中的精华!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莎士比亚已成为英国民族文学的偶像。正如莎士比亚自己在《威尼斯商人》中所说:“他们从地球的四角迢迢而来,顶礼这位尘世的仙真。”(朱生豪译)他就是这位仙真,受到400年来世界人民的顶礼膜拜!1596年,32岁的莎士比亚就被理查德·卡鲁(Richard Carew)称作英国的卡图卢斯;1598年,弗朗西斯·米尔斯(Francis Meres)赞美他是英国最杰出的悲剧和喜剧诗人,称他为“奥维德灵魂的再生”;1623年,在莎士比亚去世7年后出版的“第一对开本”中,本·琼森(Ben Jonson)赞美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仅仅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世”。
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翘楚,莎士比亚早已步入世界文学经典的殿堂。19世纪,歌德赞叹“莎士比亚已把人性的各种倾向,无论在高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描写得竭尽无余了”,“他把人类生活中的一切动机都画出来和说出来了”,是“说不完的莎士比亚”。当代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宣称“莎士比亚是西方经典的中心”,是“唯一的普世作家”,他的作品是“俗世的圣经”。
400多年来,莎士比亚的戏剧在世界各国盛演不衰,研究著作浩如烟海,以莎剧注疏、演出和研究为中心的莎学也被称为“国际学术的奥林匹克”。莎士比亚缘何不朽?
从西方文学的发展脉络来看,莎士比亚用艺术的方式阐释了“人”。在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中,真正的主角是神,是命运,而莎士比亚则把人推到了舞台的中心。麦克白、哈姆雷特、李尔王、朱丽叶、福斯塔夫……这一个个难忘的角色,为我们展现了人性的偏执、犹疑、贪婪、善良甚至狡黠,人性中最微妙、最丰富的一面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成为我们认识自身的智慧之书。西方新古典主义莎评大师约翰逊(Samuel Johnson)认为,莎士比亚的不朽和永恒就在于对人性的探索,这也是莎士比亚时代的精神。琼森说他是“时代的灵魂”,是想说,他的剧作最有效地刻画、演绎了关怀人性而非神性的这种追求人的解放的精神。人类社会从古代到现代,沧海桑田,不断变化,但人之为人的根本没有变,伟大的作品就是因为能超越时代,脱离短暂的时髦和风尚,反映亘古不变的人性,所以才能永不过时。作为“时代的灵魂”,莎士比亚关注的是具体情境中的普遍人性。
1903年,上海达文社出版的《澥外奇谭》是我国最早的莎剧故事译本。全书共译出10个莎士比亚戏剧故事,译者未留下姓名。卷前的“叙例”简要地介绍了莎士比亚:
是书为英国索士比亚(Shakespeare,千五百六十四年生,千六百一十六年卒)所著。氏乃绝世之优,长于诗词,其所编戏本小说,风靡一时,推为英国空前大家,译者遍法、德、俄、意,几乎无人不读,而吾国近今学界,言诗词小说者,亦辄啧啧称索氏,然其书向未得读,仆窃恨之,因亟译述是编,冀为小说界上,增一异彩。
从这段话不难看出,在20世纪初的中国,莎士比亚已被视为才华盖世、影响深远的戏剧家和诗人,翻译他的戏剧故事也就成了为国内小说界增光添彩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莎士比亚对所有时代、所有国家中那些认真阅读他的人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反过来证明他的作品中的确有某种永恒的东西。而且,莎士比亚的作品总有深意,也越读越有新意。莎士比亚的艺术就像是剥洋葱一样,层层递进,节节攀升,总有发现,总有收获,而且这个过程是无穷的,总有精彩等着,没有穷尽的时日。这正是歌德所谓“说不完的莎士比亚”的另一种理解。可以说,有“说不完的莎士比亚”,也有“读不完的莎士比亚”,真可谓是历久弥新的莎士比亚。
在莎士比亚如椽的笔下,有李尔王面临的那种令人恐惧、绝望的暴风雨,也有温婉可爱的夏日阳光,有弑君篡位的麦克白,也有宽厚仁爱的安东尼奥。在欲望与理智的较量中,莎士比亚抛给我们一个问题:人性经得起试探和考验吗?在《一报还一报》第二幕第二场中,伊莎贝拉说:“骄傲的世人掌握到暂时的权利,却忘记了自己琉璃易碎的本来面目。”(朱生豪译)原文 his glassy essence 增译的“易碎”二字是何等生动、何等恰切!在莎士比亚看来,人性何其美好,却又何其脆弱!正是这种矛盾的极致,赋予了莎士比亚作品独特的风格和迷人的魅力,使身为作家的他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藩篱,成为时代不朽的灵魂。
人类在认识自然、与自然相处的历程中,依赖于神的力量,曾无力地主张唯神至上的观念。到了莎士比亚的时代,人们发现了人的潜能、人的素质,因此开始关心可爱而永恒的人性,莎士比亚既是这方面登峰造极的代表,他本人也是一个绝佳的例证。
这是伊丽莎白时代的灵魂,也已成为所有时代的灵魂。正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所说,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莎士比亚则是这灵长中的灵长,精华中的精华!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