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e521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46-0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探索:
  一、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身边的数学尤为重要。紧扣教材,针对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选择加工问题情景,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设和猜想,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对于创设的问题,由于学生想要解决,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对数学的兴趣就应运而生。例如: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这一内容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凑整、取整”。比如276+98=?既可以276+98=276+100-2,也可以276+98=274+(2+98),而对276-98=?既可以276-98=276-100+2,也可以276-98=100-98+176。这些都是与学生生活实际中的经验相联系的。妈妈买饮水机用了276元,买了一件衣服用了98元,问一共用了多少钱?如果衣服用了100元,就用了276+100,可衣服比100元少了2元,所以要276+100-2;或者妈妈带了276元,买东西用了98元,还剩多少钱?妈妈可能会拿一张百元钞票,而留下176元,付了98元,应找回2元,所以有276-98=100-98+176=178元。再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从生活中找到问题的原型,然后将教材中的问题融入这个原型,对教材问题进行生活化的“包装”,用生活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顺着这座桥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使本来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味性和现实性,让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探讨生活未知,激发兴趣。
  现实生活中,小学生从混沌未知到认识简单的数字,从而开始数学的学习。这其中有许多他们不明白的数学知识,怎样和他们探讨生活中的未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逐步引导他们步入数学知识的殿堂,是数学“生活化教学”目的之所在。“生活即教育”,在教学中,我注重提炼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和学生进行探讨。如:在教学第七册“乘法估算”时,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先要把两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估算。此后,我让学生再估算:妈妈一行12人旅游,现在要买12瓶矿泉水,每瓶1元1角,请你帮忙算一算大约要多少钱?学生很快估算出10元〔10×10=100(角)钱,即大约要带10元钱。〕此时,有一个学生说:“10元钱买不回12瓶矿泉水,妈妈带20元钱就完全可以买回所要的水了。”那么,应该怎样进行估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争执中,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三、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如,我们可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利用已学过的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知识,美术知识、语言知识、生产常识对长方体和它的表面进行探究。以此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并通过小组合作自我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四、数学作业设计应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就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精心设计作业,考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使作业与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我在教学“比例尺”这部分内容后,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全班分八个小组,每个组绘制一幅“我们美丽的校园”的平面图,并把它与同学交流,全班展评。这样一个融开放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于一体的作业,当我布置后,同学们积极性高,小组同学纷纷献计献策,大家齐心协力,进行校园建筑物的测量,确定它们所在的位置,研究一个合适的比例尺…… 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有时争得面红耳赤,甚至还请教师、家长来作裁判。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让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的过程。就是这样的作业,让数学课延伸到了生活中,数学作业走出了课堂的限制,让学生明白不但课堂上需要合作,生活中更需要合作,从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体验到团结协作,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快乐,并且真正实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生活真正成了学生知识的源泉,着眼孩子们的未来需要。
   因此,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達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卓越人才能引领科学和技术革新,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高等教育要培养出这样的学生服务于社会,许多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就是这样一个培养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基地。本文主要介绍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以传统金工实习课程为平台,引入个性化教学手段,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一些做法,以及挖掘有潜力的拔尖人才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金工实习 个性化教学
【摘要】本文对大学民族预科物理教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阐明了预科物理教材建设中内容的选择要以人为本、同时教材要体现预科教育的特色。  【关键词】民族预科 物理 教材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34-01  教材是教师讲课的依据,传授知识的根本,是学生学习的资料,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38-01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指导的有效性指的是,教师能准确地掌握学情,并运用有效的方法对全班的学生及时地进行合理指导,取得现有学情条件许可范围内的最大限度的教学效益。  一、提出问题的合理性  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首先要从提出问题开始。通过提出问题调控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以保证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
【摘要】所谓的工作室教学机制,就是把教学班作为工作室,进行模拟项目设计,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项目设计进行。每门课程学完,学生都要完成相应的设计作品。  【关键词】工作室 启发诱导 探究讨论 辅导自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45-01  大学毕业生就业后却不能承担起工作重任,需要在工作岗位上进行相当长时间的再学习,才能独
【摘要】分别选用单珠LED白色光源、多珠LED白色光源、多珠LED绿色光源替代钨丝白炽灯光源,进行了薄透镜焦距测定的实验应用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绿色(520-525nm)LED光源时,实验操作简便快捷,实验现象清晰,准确度提高,同时能大大降低电能消耗,有效保持环境温度平衡,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新型实验光源,对于绿色光学实验室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光学试验 薄透镜 焦距测定 单色光
我国城市公园从古典园林——西方殖民公园——解放前后的近现代园林,不断发展演变,公园体系也逐渐形成、完善,并成为城市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公园绿地数量在增多,面积
【摘要】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技能型专门人才,得到了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认可,但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此,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办好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更应重视职业学校图书馆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 图书馆 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43-02  近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