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与探索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pt20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积极谋划和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仍然面临着认识、实践、机制等多个层面的挑战。成都大学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充分发掘利用地方资源,坚持“课程思政”基础性引领,筑牢“大思政”育人主阵地;坚持“十大育人体系”多维度贯通,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机制;坚持“三全育人”一体化设计,打造“大思政”育人生态圈;探索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出一条创新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大思政”;育人格局
  一、“大思政”育人的时代背景及内涵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立足新时代、把握新方位、开创新局面,要把高校思政教育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筹划,要融入青少年终身学习、全方位受教的过程中来对待[2]。高站位谋划和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全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是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最恰切回应,更是高校的使命担当。
  “大思政”是指统筹思想政治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運用一切可能资源,发挥一切可能的力量,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3]。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涵盖了工作理念、体制机制、组织形式、布局结构、运行形态等多个方面。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需要高校以系统性整体性发展理念,加强顶层设计,上下凝聚共识,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各个体系的功用,形成合力,整体推进。
  新时代“大思政”育人呈现出持续加强改进、不断创新的发展态势。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4]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5]2018年5月,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求把我国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6]。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健全立德树人的教育体制机制,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详细规划了理论武装体系、学科教学体系、日常教育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安全稳定体系、队伍建设体系、评估督导体系七个子体系[7]。从“思想政治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到“一体化全贯通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大思政”育人在认识和实践上不断地丰富和拓展。高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探索与革新,形成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特色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二、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面临的挑战
  1.认识层面
  (1)对“大思政”的内涵价值认识不足。有些高校对“大思政”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还不能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来认识“大思政”。部分教师教育理念滞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无关,忽视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片面,割裂了个人成长成才与学校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对学校的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负面排斥情绪。
  (2)“以生为本”的育人意识不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生为本。以生为本的“大思政”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特点,从学生需求出发,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只有贯彻“以生为本”,才是高校立德树人最好的落脚点。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高校没有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对于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以弱化和忽视的方式应对。另一方面忽视了学生能动性与自主性,未能充分发挥学生这一力量在“大思政”格局中的推动作用。
  2.实践层面
  (1)思政教育主体单一,缺乏育人合力。目前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仅限于学校党建部门、学工部门、思政课教师,学校专业课教师、管理及后勤人员对承担的育人责任认识不清,不能积极参与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优秀学生等学生群体、父母等家庭成员、优秀校友等社会人士,对于学生成长有着示范带动作用,是育人队伍里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和政府提供的优质资源是高校“大思政”教育的强大助力。高校还未能有效凝聚家庭、社会、学生等育人队伍的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大思政”育人共同体。
  (2)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度不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面临相互隔绝的“孤岛”困境。许多专业课老师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老师与辅导员的工作,专业课教师的“一亩三分地”就是“教好我的专业知识”。也有教师意识到位了,然囿于水平和能力,不能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入,潜移默化的实现育人目标。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品格的培养几乎完全落到了学校专职思政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二者尚未充分有机融合,协同育人。
  3.机制层面
  (1)缺乏全员育人的工作机制。有高校尚未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下全员参与的“大思政”工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1]。“大思政”格局涉及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多个环节,缺乏党委统一领导全员参与的机制保障,各部门各自为政,责任不清,将很难形成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缺乏系统性的协同育人机制。“大思政”格局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存在诸多盲点、要点、难点、痛点需要打通,需要高校在实践中不断的改革与优化。当前,如何全面统筹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建立健全系统化“大思政”育人长效机制仍值得持续探索。诸如,畅通多方联动的“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形成系统育人合力;改革评价考核机制,避免“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重科研、轻教学”等现象。
  三、“大思政”育人格局系统构建——以成都大学为例
  成都大学作为一所地方综合大学,一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校城融合优势和特色,深入挖掘地方资源,构建起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大思政”格局,全面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出一条创新路径。
  1.坚持“课程思政”基础性引领,筑牢“大思政”育人主阵地
  (1)“四大工程”牵引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党建引领”工程,将课程思政纳入党建工作,把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情况纳入各教学单位党委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内容,纳入民主评议教师党员的内容,并作为评选校级及以上优秀党组织、先进个人的重要参考依据。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结合“三会一课”持续推进党支部“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基层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打造课程思政“1212”精品工程。以学科专业教育全课程、教育教学全要素、教学管理全過程为主要抓手,以“课程思政”为主线,融通“专业思政”“学科思政”,促进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推动思政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立项建设10个“专业思政”示范专业,20个示范教学团队,10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项“课程思政”改革项目。实施课程思政“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学习培训。利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方式,多渠道、分阶段、有重点地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学习培训,开展交流观摩活动与教师教学设计大赛,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把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作为重要育人目标,既当好“经师”,更做好“人师”。打造课程思政“一院一品”特色工程,凝练课程思政特色成果,抓好典型示范推广,打造学院品牌。
  (2)构建五大通识教育课程群。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加强通识课程教育体系建设,开发一批融入地方元素、城市特色的通识课程。统筹构建红色主题教育课程群、人文素质涵育课程群、科学精神培育课程群、艺体美育涵养课程群、实践教育课程群等五大通识教育课程群。每个通识课程群,建有3—5门核心课程。红色主题教育课程群,挖掘成都及四川地区红色资源,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素质涵育课程群突出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文知识、厚重的人文底蕴和广博的人文情怀,培育以人文精神为底蕴,以德才兼备、博专结合为目标的全面发展复合型人才;科学精神培育课程群突出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逻辑思维,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增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艺体美育涵养课程群突出培育丰厚的文化素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的身心素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塑造美好心灵,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实践教育课程群突出“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宗旨,促进天府文化广泛传播和发扬,引导学生萃取天府文化精华,融合创意创新智慧,积极投身成都“三城三都”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建设实践。
  2.坚持“十大体系”多维度贯通,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机制
  (1)构建联动贯通的“十大育人”体系,实施基于学生需求的供给侧改革。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构建以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为核心,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为补充的十大育人体系。课程育人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深入挖掘每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强化育人导向;文化育人聚焦“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深化省级文明校园建设,推进天府文化进校园;服务育人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形成了现代化、信息化、集聚化、精准化的学生事务服务模式。十大育人体系交互贯通,打造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人文科学素质、专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职业就业素养等学生全面发展成长链。构建“入学教育+主题教育+典礼教育”日常思政教育格局。开展“开学第一课”“书记第一课”“院长第一课”等内容丰富的入学教育,系好新生第一粒扣子;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颁奖典礼等典礼教育为契机,抓好“两端全过程”育人。创新整合信息化系统,开展个性化、高效性的育人工作。如:互联网+学生事务,148项服务事项“零进站”远程服务;基于大数据的资助服务,精准化帮困助学;“可视化”迎新系统,新生报到“无盲区”。
  (2)创新“一主多辅”的“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了主体工作机制——党委统筹领导的全员育人机制和多个辅助机制,以支撑协同育人。形成了校城融合协同育人联动机制:打通校城深度融合壁垒,促使政产学研用五方共同参与联动,贯穿学科专业设置与布局,以及分类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管理机制的全过程,实现学生、企业、政府、学校及城市的共享共赢。建立了ISO9001学生事务管理服务制度+行业标准监控机制:对事务大厅、就业创业、资助服务等若干区域,建立基于现代服务标准流程控制理念的ISO9001服务育人制度控制体系,实行动态的质量流程管理,大力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推进教育公平。健全了全过程对象化效果评价反馈机制:坚持网络评价,建立学生评价数据库,通过网络实时进行信息采集、监控、处理与指导;坚持社会评价,引入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之外的第三方评价;坚持动态评价,对所培养的学生进行长时段的动态追踪,形成相互关联、开放互动的立体式综合评价体系;依据评价结果对育人工作进行修正改进。   3.坚持“三全育人”一体化设计,打造“大思政”育人生态圈
  (1)构建全员育人共同体。学校依托党委统筹领导的全员育人机制,党政管理干部、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全体教职员工之间加强联系,紧密配合,共同承担育人职责。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协调联动育人格局,打造育人共同体。企业、学生、教育专家、专业教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家校共育,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建立网络辅导员—家长—学生三方联系机制。邀请社会先进模范人物、优秀社会团体进校演讲,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
  (2)紧抓全过程育人关键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发布《成都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编制指南》,指导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深度挖掘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强化育人导向。完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在质量监控体系中,把“课程思政”纳入评教、评学指标,纳入领导干部听课、教学督导听课、同行听课评价指标,纳入学生教学信息员监测指标,设置相应观测点。
  (3)凝聚全方位育人合力。畅通主渠道、筑牢主阵地的同时,全面聚合育人资源,深化“五融合”,形成育人合力。加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融合,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引领、科普科创、公共艺术、学生社团、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积极推进学校第二课堂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校内校外融合,加强学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联动,发挥校内外各类德育基地、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深化线下线上融合,深化“在线教学”改革创新,依托“两微一端”建强媒体矩阵,创新“云服务”;促进国内国外融合,举办“国际文化交流周”,参与学生1万3千余人,与45个国际友好学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开阔学生国际化视野。推动学生发展与城市发展融合,开展“大学生―城市”对话机制,广泛开展服務“大运会”等城市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依托城市产业结构开展就业和创新创业指导和服务,学生在融入城市、服务城市中获得自身发展,助力地方城市发展。
  (4)搭建一体化的育人载体。聚焦高效管
  理、精细服务,成立管理服务“四中心”:教师服务中心、学生事务中心、公寓服务中心、信息网络中心;聚焦学生成长成才,打造学生发展“四平台”:学生发展全方位全程化协同服务平台、学生事务大数据智能化信息系统平台、创新培育+创业孵化平台、校城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资源平台。通过这些“中心”和“平台”的一体化育人载体,助力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5)夯实一体化的育人保障。制定《成都大学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成都大学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强制度保障;设立课程思政等专项经费,加强经费保障;建强协同育人工作队伍,形成全员育人格局,加强队伍保障。发挥学校所在地国家中心城市资源优势,实施校城深度融合,加强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 (2016-12-08)[2016-12-09].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209/c1001-28936072.html.
  [2]徐晓明.新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N].人民日报,2019-10-08(05).
  [3] 孙其昂.推进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J].群众,2018(9):45-46.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Z].2017-02-27.
  [5] 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Z].2017-12-04.
  [6]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Z].2020-04-22.
  [7]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018-05-02)[2018-05-03].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5/03/c_1122774230.htm.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002087002)和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示范专业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周晓燕]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保险”作为关注民生问题的课程,是进行思政建设的直接窗口,探讨在课程中进行思政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价值观的培养是经济学专业课程的基础和灵魂,课程价值观涵化于知识传授,引导学生树立制度自信;发现和总结中国社会保险理论和实践中的创新,培养创新精神;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实践,筑牢实践基础;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程,提高课程的亲和力和挑战度。  关键词:课程思政;一流课程;社会保险;
摘 要:自师范类专业认证以来,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及持续改进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难点问题。基于认证的底线思维和核心理念,针对重授课轻育人、重成绩轻过程、重评价轻改进等问题,引入期望达成系数,构建了多主体参与,教学、评价、改进有机融合,量化与质性有机统一,涵盖课程思政、第二课堂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及持续改进“两评三定”策略体系。  关键词:师范类专业认证;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期望达成系数;形成性评价;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我国经济社会也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要实现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大学必须重视“学生”主体,加强“学习”指导,以大学生的学习革命推动高等学校的质量革命向纵深方向发展。  关键词:学习指导;质量革命;高校内涵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对于已经步入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来说,本科
借助CiteSpace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在中国知网检索的2011—2020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显示,我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
摘 要:新文科背景下高等学校法学专业课程建设呈现出交叉融合趋势。为了顺应这一新的发展走向,我国高校应当及时总结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迎接跨专业对原有学科的补充、法学知识谱系的交叉整合、教学过程智能化与信息化的挑战,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强化完善,以期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呼唤、满足高速运转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  关键词:新文科;法学专业;教学改革;课程融合  基于全球新
摘 要:作为“三全育人”机制之重要途径的“课程思政”,有其区别于思政课的要素和特点,这可以从课程思政的内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的互补性、课程思政的教学主体及其自觉性、课程思政教学的着力点等几个方面来加以考察与把握。对改革开放以来某些名校的名师课程的具体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课程思政的构成要素和基本特点,同时也表明,“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践,并不是凭空出现的事物,而是有其历史传承和长久的实践基础的。  
农业水利作为水利与农业的结合点,在新中国农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水利高等教育发源地的河海大学在如何防洪除涝、如何兴建工程供水、如何科学灌溉、如何排水改良土壤等方面为国家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新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技术和人才是关键。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命题,河海大学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在学科群布局、学科方向拓展方面积极探索,加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节水灌溉,水土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水旱灾害演变与减灾,灌区信息化与智能化,灌排工程优化设计与高效运行,水土污染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把教学改革的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除了重视课程专业知识内容外,将教育理论、教育科学研究
新农科教育是高等农业教育融入产业技术革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谋划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农业院校应立足新产业新业态、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面向新农科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之路:构建“院+校”农科教协同育人新模式,打造“新农科”人才培养特区,探索农科生“订单式”培养新模式,提升农林教育专业现代化水平,打造多类型、多样化、共建共享的教学科研示范基地,组建“三支”新农科师资团队。
高校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既是高校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具体体现。文章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阐述了党委坚持党建与事业发展辩证统一关系,把握党建引领事业发展的原则、突出引领重点、健全引领机制,在推动党建与事业深度融合上作了有效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