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中心巧妙“帮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d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具有获取信息的广泛性与声、图、文更好地结合在一起的直观性特点,被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步融入教学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能更好地改善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掌握阅读要点知识。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也要讲求方法,要以“学”为中心,巧妙地“帮扶”。本文立足于“学”,从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理解感悟能力的“帮扶”、学生人文素养和阅读习惯的“帮扶”以及开拓学生思维与联系性的“帮扶”等三方面阐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帮扶”;信息技术;高中语文阅读;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阅读是增强学生认知能力、开拓学生发展思维、从语言文字中获得人文素养与审美价值体验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老师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也是大势所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仍要以“学”为教学中心,善于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来加强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在语文阅读课上获得更多有利于学习和以后自身发展的经验和领悟。
  一、信息技术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益补充
  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地实践和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也是老师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对老师教学的有益补充。
  信息技术对老师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影响。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开拓老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让老师在教学中能游刃有余、高效地完成语文阅读教学课程,信息技术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很好补充。
  但是,很多老师认为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需要通过个人感悟和理解能力去学习的事情,语文阅读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和对学生的方法指导。语文阅读教学陷入误区,因为信息技术知识广泛的特点,老师则一味地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而忽视了自我教学的目的,甚至让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代替正常的语文阅读课程。信息技术虽然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是老师在运用的过程中也要适可而止。不能避重就轻,让生动活泼的课堂机械地被网络代替,让学生失去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使信息技术的应用适得其反。
  二、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感悟能力的“帮扶”
  阅读感悟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首要要求,也是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最基本的途径。运用信息技术能增强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对世界对社会的感知力。
  第一,信息技术将声图文密切结合起来加强学生阅读理解感悟能力。高中语文阅读选材特点关注人们的思想生活,反映对社会的人文关怀,需要有很好的理解领悟能力来探索作者写作的意境和思想情怀。老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学”为中心,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模拟作者写作的特定情景和写作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体悟作者感情的抒发和寄托。比如高中语文阅读中关于曹禺先生创作的话剧《雷雨》,要正确地理解感悟这部作品的含义,就要了解曹禺先生写作的光绪年间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现象。老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更多地搜集曹禺先生的个性特点和写作背景,做成多媒体教案,配上背景音乐运用多媒体予以讲述。在对人物关系进行剖析的过程中,可运用信息技术动态图模拟给学生,更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系。
  第二,信息技术将作品前后连贯起来加强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在语文高考阅读中,探究小说的命题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小说主题、结构布局、人物关系設定、艺术手法以及小说情节的构造,有着紧密联系结合的整体和很高的统一性。语文阅读中一般都是节选作品的某一部分来作为老师课堂上的讲解内容。小说篇幅一般较长,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时间有限,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整部作品的含义,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搜集整个篇幅的阅读资料以及内容分析,帮助学生剖析小说节选部分的同时,让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性与统一性有一个更好的把握。
  三、信息技术对学生人文素养和阅读习惯的“帮扶”
  语文阅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同时也是逐步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和阅读习惯。一方面,信息技术增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作品本身是作者人文情怀的体现,很大程度上也反映着社会现实。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人文情怀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可以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不仅仅是语文教学中的内容,也是对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培养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品位的一个重要途径。信息技术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并从中受益。
  四、信息技术对开拓学生思维与联系性的“帮扶”
  信息技术也是开拓学生思维与知识联系性的一种方法,由于网络的联系性极高,一个知识点或者方法的掌握能让学生激发联想。掌握语文阅读也是一种技巧,在书本上或老师的课堂上都是别人的言论,一般都是从正面的思维来理解文章本身,很难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很难很好地把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的理解思维容易陷入死角。网络上的观点相对较多,学生能从多个视角去把握和理解作品的含义,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去判断事物的对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比如《雷雨》中人物关系复杂,在这种复杂的人物关系中如何正确理解人物的性格和特点,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只单纯停留在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的区分,就误解了作品本身的意境。
  五、结语
  教学的方法是在教学经验与实践中不断累积和总结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在老师教与自身学的过程中逐步摸索而形成。教学是“学”的过程贯穿始终,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要恰当准确,不能将“学”与“帮扶”的作用颠倒,适得其反。
其他文献
【摘要】好的问题提出就是一堂语文课的灵魂与心脏。这样的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欲望与兴趣,能以点带面、由表及里地感悟汉字的语言魅力。李文广教师紧紧围绕“重与轻”问题的设计,层层深入,由文字表面的引导,到文章背后的感悟,使得孩子们体会母爱的无私伟大。  【关键词】问题;思维品质;生成;小贴士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上精彩巧妙的问题设计,能更好地发挥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摘要】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传授学生正确的方法并教会学生运用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  要。笔者所在的学校每次开学伊始就会开展各种活动传授并强调各门学科的学习方法,正应了目前的流行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那么,语文学习方法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学习语文要记住5个字:读、摘、背、悟、写。  【关键词】知识;语文学习;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学会语文的基础。其中“写”主要表现形式为作文写作。当前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水平落后,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写好作文呢?本文从作文素材的搜集与处理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素材;写作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在农村小学的作文写作教育中,老师要着重培养小学生的作文素材搜集能力和写作能力,指导他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
【摘要】读与写一直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两大部分。对于初中生来说,读的积累与要求显得尤为重要。一直以来,课标中总是在极力倡导读书。然而,新一代少年陪同其长大的多是“动漫”,与名著的距离如此遥远,如果没有人给他们阅读指导,就没办法激发他们对名著阅读的兴趣。所以,即使教材中已经列出每个学期要阅读的名著,老师也非常认真地布置学生去阅读,但是几乎没有太多的成效。基于此,老师的“导读”显然非常重要。  【关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光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的布置也是同样重要的。语文作业的布置不光是检验学生听课效果的一个方式,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利用有效的设计手段来布置高中语文作业的任务,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兴趣。本文对如何有效设计高中语文作业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反思,从而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有效设计;高中语文;作业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阅读是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途径,家长和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引导和鼓励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关于低年级阅读要求中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明显地将指导学生阅读实践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  小学低年级阅读是开
【摘要】《公输》一文是墨子“非攻”思想的集中体现,整个止楚攻宋过程都是建立在强有力的逻辑论辩基础之上。墨子先晓之以理,劝阻对方,使得对方自觉理亏。接着又以灵活多变的防御,向楚王及公输展示宋国强大的防守力量。由斗智到斗勇,先礼后兵,有软有硬,最后揭穿对方的幻想,在精神上彻底摧毁敌人。墨子敏捷的思维、睿智的洞察力,在与公输及楚王的斗智中得以脱颖、斗勇中得以验证,在对方“服”与“善哉”的回答中得到最高的
【摘要】小學语文课本中有许多饱含激情讴歌生命的篇章,都是文学性特别强的,如苏教版教材中的《生命桥》《船长》《彭德怀的大黑骡子》《二泉映月》等等。教学此类课文,理应抓住其特点,从整体出发,重在引导学生与作品中的生命对话,感悟生命的激情,接受精神的洗礼,促使感情的升华,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语言文字的具体训练中。本文笔者曾和几位教师认真研究过这类课文的教学,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
【摘要】为了让农村初中生规范、正确地书写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能力,只有我们充分认识到初中生写字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切实加以指导、锻炼,学生的书写水平就能不断进步,就能早日取得显著的成绩,早已结出累累硕果!  【关键词】认识;规范;习惯;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规范、正确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
【摘要】沟通,在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是中职语文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模块的重要学习内容,是中职学生职业规划中需要重点培养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倾听;说;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对事情都有自己的认知和想法,而沟通可以让我们彼此更加了解对方的想法,因此沟通在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  什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