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儿童的真实处境和整体人格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天赋决定的,也不是客观环境决定的;儿童自己对外在现实以及他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看法才决定了儿童的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事实。因此,我们要以儿童的视角看待他的处境,以他的错误判断来理解他们。
  
  儿童的心理生活是件奇妙的事。无论我们接触到哪一点,都引人入胜,令人着迷。最为重要的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事实,即如果我们想要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总体的生活史。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不了解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所做的事。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人格的统一性。
  人格统一性的发展就是行动和行为手段协调成为一个单一的模式。这种发展从童年就开始了。生活的要求迫使儿童整合和统一自己的反应,而他对不同情境的统一的反应方式不仅构成了儿童的性格,而且还使他所有的行动个性化,从而与其他儿童相区别。
  绝大多数的心理学派通常都忽视了人格的统一性,或即使没有完全忽视,但也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结果,这些心理学理论或精神病学实践经常把一个特定手势或特定的表达孤立开来,似乎它们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有时,这种表达或手势被称为一种情结,其假设是,它们可以从个体的其他活动中被分割开来。这样的做法就像从一个完整的旋律中抽出一个音符,然后试图脱离组成旋律的其他音符来理解这个音符的意义。这种做法显然欠妥,但却相当普遍。
  如果我们问一个儿童他为什么懒惰,那么,我们就不要期望他能够认识到我们想知道的根本原因,同样,我们也不要期望一个儿童会告诉我们他为什么撒谎。几千年来,深谙人性的伟大的苏格拉底的话一直萦绕耳边:“认识自己是多么的困难!”同样理由,我们怎么能期望一个孩子能够回答如此复杂的问题呢?回答这些问题对于心理学家也是勉为其难的。了解个体某一行为表达的意义的前提是,我们要有方法能够认识他的整体人格。这个办法不是要去描述儿童做了什么和如何去做,而是要理解儿童对面临的任务所采取的态度。
  下面这个例子将会说明了解儿童整体的生活背景是多么的重要。一个13岁的男孩有两个妹妹。5岁前,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并且度过了这段美好的时光,直到他妹妹出生。在这段时间,他周围的每一个人都乐于满足他的每一个要求。毫无疑问,妈妈非常宠爱他。爸爸脾气好,爱安静,儿子依赖他,他感到高兴。孩子自然对妈妈更为亲近些,因为爸爸是个军官,经常不在家。他的母亲是一个聪明善良的女人。她总是试图满足这个既依赖而又固执的儿子的每一个心血来潮的要求。不过,当这个儿子表现出没有教养和胁迫性的态度和动作时,妈妈也经常感到生气。于是,母子关系也出现了紧张。这首先表现在儿子总是试图支配母亲,对她专横霸道,发号施令,一句话,他总是以各种讨厌的方式随时随地寻求引人注目。
  虽然这个孩子给他妈妈制造了很多麻烦,但他的本性并不太坏。因此,妈妈还是依从他讨厌的态度和行为,还是帮他整理衣服,辅导功课。这个孩子总是相信,他的妈妈会帮他解决任何他面临的困难。毫无疑问,他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也像一般的儿童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直到8岁那年,他在小学的成绩还相当不错。这时候他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使得父母对他难以忍受。他自暴自弃,无所用心,懒散拖沓,常使他妈妈盛怒不已。一旦妈妈没有给他想要的东西,他就扯妈妈的头发,不让妈妈片刻安宁,拧她的耳朵,掰她的手指。他拒绝改正自己的行为方式,他的妹妹越大,他愈加固守自己的行为模式。小妹妹很快就成为他的捉弄目标。虽然他还不至于伤害妹妹,但是他的嫉妒之心是显而易见的。他的恶劣行为开始于他妹妹的诞生,因为从那时开始,妹妹成了家里的关注焦点。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当一个孩子的行为变坏,或出现了新的令人不快的迹象时,我们不仅要注意这种行为开始出现的时间,还要注意它产生的原因。这里使用“原因”一词时应该小心,因为我们一般不会认识到一个妹妹的出生会是一个哥哥成为问题儿童的原因。但这种情况却经常发生。其原因在于这个哥哥对妹妹出生这件事的态度有问题。自然,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物理学因果关系,因为我们绝不能声称,一个孩子的行为之所以变坏,必然是因为另一个孩子的出生。但我们可以宣称,落向地面的石头必然会以一定的方向和一定的速度下落。而个体心理学所作的研究使我们有权宣称,在心理“下落”方面,严格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并不起作用,而是那些不时产生的大大小小的错误在起作用。这些错误将会影响个体的未来成长。
  毫不奇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会出现错误:而且这些错误和其结果密切相关,体现了个体错误的行为或错误的人生取向。问题的根源在于心理目标的确定:因为心理目标的确定和判断有关,而一旦涉及判断,就会有出现错误的可能性。目标的确定在童年早期就开始了。儿童通常在2岁或3岁就为自己确定了一个追求优越的目标。这个目标总是在眼前指引着他,激励他以自己的方式去追求这个目标。错误目标的确定通常是基于错误的判断。不过,目标一旦确定就不易改变,它会程度不同地约束和控制儿童。儿童会寻求以自己的行动落实自己的目标,他也会调整他的生活,以便全力以赴地追求和实现这个目标。
  因此,孩子对事物的个体性的理解决定着他的成长,记住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儿童陷入新的困难处境时,他的行为会受制于自己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认识到这一点同样也很重要。正如我们所知,儿童在情境中获得印象的强度和方式,绝不取决于客观的事实或情况(如另一个孩子的出生),而取决于儿童看待和判断事实或情境的方式。
  我们的心理最为奇妙之处,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而不是事实本身,决定了我们的行动方向。这种心理情况特别重要,因为对事实的看法是我们行动的基础,也是我们人格建构的基础。人的主观看法影响行动的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恺撒登陆埃及的情况。当时恺撒踏上海岸时被绊了一下,摔倒在地。罗马士兵把这视为不祥之兆。如果不是恺撒(机智地)兴奋地张开双臂激动地喊道“你属于我了,非洲”,那么,罗马士兵肯定掉头返回了,虽然他们都英勇无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实自身的结构对我们行动所起的作用是多么的微小,现实对人的影响又是如何受到我们结构化的和整合良好的人格的制约和决定。大众心理和理性的关系也同样如此:如果在一个对于大众心理有利的环境中出现了人的健康的理性常识,这并不是说大众心理或理性是由环境决定的,而是体现了两者对环境的自发的看法一致。通常,只有当错误的或谬误的观点受到批判和分析的时候,才会出现理性常识。
  让我们再回答小男孩的故事吧。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小男孩很快就会陷入困难境地。没有人再喜欢他,他在学校进步不大,他依然故我。他仍然不断地干扰别人,这是他人格的完整表现。接着会怎么样呢?每当他骚扰别人,他就会受到惩罚。他会被记录在案,或学校会向他父母寄送投诉信。若还是屡教不改,学校就会建议父母把这个孩子领回去,因为他显然不适应学校生活。
  对于这种解决方法,小男孩可能比任何人都开心。别的解决办法他都不喜欢。他的行动模式的逻辑连贯性再次体现了他的态度。虽然这是一个错误的态度,但是,这个态度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他总想成为众人注视的焦点,这是他所犯的一个根本错误。如果说他应该因犯错误而被惩罚,那么,他应该是因为这个错误(即想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而受到惩罚。由于这个错误,他总是不断地试图让母亲围绕他转,由于这个错误,他俨若君王,拥有绝对的权力达8年之久,直到他突然被黜夺了王位。直到他丧失自己的王冠之前,他只为他妈妈而存在,他的妈妈也只为他而存在。后来他妹妹出世了,挤占了他在家庭的位置,因此,他想拼命地夺回自己的王位。这又是一个错误。不过,我们必须承认,他的本性并不坏。只有当一个儿童面临他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境,而且又没有人指导,他只能独自挣扎着去应付时,这种恶劣的行为才会出现。我们这里可以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小孩只习惯别人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自己身上,突然面临一个完全相反的情境:这个孩子开始上学,而学校里的老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如果这个小孩要求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那么他自然会惹怒老师。对于一个娇惯但一开始还不那么恶劣和不可救药的儿童来说,这种情境显然是太危险了。
  因此,我们很容易理解和解释这个案例中的小男孩个人的生活方式与学校所要求和期待的生活方式之间所发生的冲突。我们可以用图示的形式来描述这种冲突,即如果我们可以用图来标示儿童人格的方向和目的与学校所追求的目的,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不一致,甚至相反。儿童生活中的所有活动,都为其自身的目的所决定。因此,他的整体人格不允许偏离他的目的。另一方面,学校则期望每一个孩子都有正常的生活方式。因此,两者之间产生冲突就不可避免了。不过,学校方面则忽视了这种情境之下的儿童心理,既没有体现出管理上的宽容,也没有采取措施设法消除冲突的根源。
  我们知道,这个小男孩的生活为这样一个动机所控制:让母亲为他服务、操劳,而且只为他一个人服务、操劳。他的心理完全萦绕着这样一种盘算:我要控制母亲,而且要独占她。而学校对他的期望则完全相反:他必须独立学习,整理好自己的课本和作业。人们形象地称这种情况类似给一头烈马的脖子套上一辆马车。儿童在这种情形下,自然表现不是最好。不过,如果我们理解了儿童的真实处境,我们就会对他表现出更多的同情。惩罚是没有意义的。惩罚只能加剧孩子认为学校不是他理想之所的想法。如果他被学校开除,或被要求父母将他带走,那他会感到正中下怀。他错误的感知图式就像一个陷阱,把自己给陷进去了。他觉得自己获得了胜利,他现在可以真正地把母亲置于自己的权力之下。母亲必须重新专门为他效劳,这正是他孜孜以求的。
  如果我们明白了真实的情形,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对孩子的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予以惩罚,几乎没有什么意义。例如孩子上学忘记带书本(如果他没有忘记,才倒是一个奇迹),因为如果他忘记了什么,他母亲就要为他操心。这绝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而是其总体人格图式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记住,一个人的人格的所有表现都相互关联,并形成一个整体,那么,我们就会认识到这个小男孩的行为完全是与其生活方式相一致的。孩子的行为与其人格相一致这一事实也同时在逻辑上驳斥了这样一种假设,即孩子不能胜任学校的任务,就是因为他智力低下。一个智力低下的人是不可能一贯地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而行事的。
  对于个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这种思考,是个体心理学的基础,同时,对于学校系统和学校中适应不良的学生的处理,有着特殊的意义。学校必须学会把儿童视为一个具有整体人格的个体,一块有待琢磨和雕饰的璞玉。学校还必须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认识来对特定的行为进行评价和判断。学校不能把特定的行为视为一个孤立的音符,而是要把它视为整个乐章的组成部分,即整体人格的组成部分。
  (节选自《儿童的人格教育》,[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彭正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15页~23页,题目系编者所加,有删节。)
  (本栏责编 流 水)
其他文献
一、 《心理加油站》栏目回眸  三年前我在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创办应用认知科学研究所时,就一直在思考认知科学应该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帮助哪些人。认知科学是关于人的行为、感知、思维、情绪、意志和信仰的科学,它应该能帮助所有人。由于我比较关注教育,也考虑到西亚斯自身发展的需求,便首先在教育领域开展应用认知科学的研究工作。  在教育领域,首先需要帮助的是学生,他们太辛苦,辛苦得丧失了“生趣”;其次是老师
【摘 要】采用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等研究方法,主要对新闻传播类期刊中发表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成果展开现状、研究热点等的分析。研究发现,体育新闻业务研究在新闻传播类期刊中以关注实践与业务为主的期刊占比较大;研究主题集中在体育新闻、体育文化和体育赛事传播三大方面;相比于新闻传播类期刊,体育类期刊中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术成果较多。  【关键词】体育新闻;体育文化;体育赛事;研究热点一、问题提出  互联网自
【摘 要】OBE教育理念以能力为成效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基于这一教育理念与第二课堂在目标导向、能力培养与以学生为中心这三者内在的一致性,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组建高品质的读书会、融通课内外的专业性公众号运营、注重朋辈交流的校友专业分享课,以及专业考察与业界精英讲座并行的方式,探索并创新传媒人才培养的思路与现实路径。  【关键词】OBE教育理念;第二课堂;
【摘 要】紀录片《城河》是季播节目《南京》的精华版,以南京秦淮河为主题,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南京的历史人文,在央视播出后取得较好反响。本文以该纪录片为研究对象,从厚度、角度、力度、广度和长度这五个维度出发,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纪录片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城河;城市纪录片;跨文化传播  2019年,由南京广电集团制作的纪录片《城河》在央视四套播出,该片是大型季播节目《南京》第四季《雅颂秦淮》的
南京市2006年新修订的《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以下简称《条件》)根据近年出现的新课程改革、加强新农村建设等要求,对中学高级、中学一级和小学高级教师3个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职称评定条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较大修改。  和过去相比,新出台的《条件》除了继续关注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外,更加注重教师的教学效果。比如对申报中学高级教师,《条件》就明确提出必须!教学成绩显著,要求其所教学生对其教学评
作者简介:  吴敬洪,高级教师,大连市骨干教师,东三省生物学会百名名师之一,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学与教法特聘讲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500余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新课标逐步被广大教师认识并接受,其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也已极大地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然而,我们也不无担忧地发现:有些教师由于不能正确理解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不能准确把握教学艺术的原则,致使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与课
王栋生,别名吴非,任教于南京师大附中,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中语会副理事长,南京师大语文教育专业硕士生指导教师,苏教版国标本高中和初中语文教科书编委。著有《中国人的人生观》《中国人的用人术》《不跪着教书》等,参加编写《新语文读本》,主编《新语文读本·写作》《高中文言读本》《现代诗文诵读》和《激情的森林》等书。    每年夏秋之交,全社会都在关注高考,而参与度最高的是有关高考作文的话题。因为涉及
【关键词】潇湘晨报周刊《湖湘地理》主要从区域城市地方语言的叙述、区域城市地理景观的书写、区域城市地方文化的传播以及区域城市地方生活方式的再现四个方面来建构城市居民对于区域城市文化上“共属一体”的想象。  【关键词】地方报纸周刊;区域城市文化;湖湘地理  现代社会是一个流动性强的社会,人们难以持久地共同生活,但建立一种由精神联系的共同体是可能的。精神可以凭借想象的力量,把人们之间的关联转化成具体可感
【摘 要】本文通过对英国第四台《忙碌的产房》进行文本分析认为,电视场域的纪实片,是对现实的重构,表现为对现实的双重关系;真实再现只是其表现手法;而文本的符号建构,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征。电视所呈现的经过建构的现实,就是电视现实,是经由电视符号呈现于我们的视听感觉之中,其中体现了明显的主体性。  【关键词】纪实片 叙事模式 符号结构 电视场域 意识形态  在英国,有些真人秀节目如《女主人交换》,将人物
【摘要】在成龙影片中,一个最核心的意象就是对身体极限的展现。这个意象同样体现了西方现代体育精神,成为一个跨文化传播的介质,引起了西方观众的共鸣。但在其后来“好莱坞特色”影片中,成龙被“道具化”和“程序化”,成为“好莱坞”的“他者”,不被观众认可。他适时地进行了调整,于是有了《新警察故事》的回归。  【关键词】身体极限 跨文化传播成龙    对于成龙电影及其风格,大家都很熟悉。起伏跌宕的情节、惊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