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银行希望能够解决未来两三年内的资本金需求,因此融资规模诉求巨大;而主管部门则应出于市场承受力的考虑,可能倾向压低融资规模,并控制节奏
《财经》记者 白晓鸥
2月23日,交通银行(601328.SH/03328.HK)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A 股和H 股配股方案,配股融资总额不超过420 亿元。
此前1月22日,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HK)曾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通过发行不超过400亿元人民币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议案。
至此,银行再融资聚焦的工、农、中、建、交五家大银行中的两家已揭晓方案。但据《财经》记者了解,交行和中行在具体融资规模、融资路径以及融资时点等方面与相关主管部门仍处在协调中,其中不乏分歧。
大银行与主管部门的分歧在于:出于信贷高速增长所引发的资本金压力,以及未来战略发展的考虑,银行希望能够解决未来两三年内的资本金需求,因此融资规模诉求巨大;而主管部门则出于市场承受力考虑,可能倾向压低融资规模,并控制节奏。
对于外部融资的资金量与银行庞大的资金需求之间的缺口,有专家建议监管层考虑通过银行内生融资,即利润留存来解决。分析人士认为,监管层可以根据大银行上报的2009年净利润预测,按比例算出了各家银行利润的留存额度。
据了解,由银监会牵头,汇总央行、证监会、财政部、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汇金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发改委的意见,形成的大银行融资建议方案已呈文上报决策高层。上述各相关部门对大型商业银行的目标资本充足率、内生融资以及外部融资规模分配有望达成一致。
但最终获批的再融资方案,是遵从主管部门的意见还是秉承大银行的意愿,尚未有定論。
再融资规模达千亿
交行公告表示,配股按每10股配售不超过1.5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A股和H股配股比例相同,融资将由股东按比例共同分担。
根据交行2008年年报,其现有持股比例为:财政部26.48%、汇丰19.15%、社保基金11.34%、H股流通股东10.46%、A股流通股东32.56%。
如果交行能够融资420亿元,财政部可能承担112亿元(A股86亿元,H股26亿元)、汇丰可能承担80亿元、H股流通股东承担44亿元、A股流通股股东承担137亿元。交行的A股再融资规模接近250亿元。
但事实上,“有人建议交行A股发50亿左右。”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交行考虑的不仅仅是现在,而是将未来两三年内银行综合金融发展所需要的资本金。
中行的再融资规模同样超出外界预期。
上述人士估计,中行今年A股的再融资额应在300亿元以内。中行此前公告的融资计划是在A股发行不超过40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即便如此。中行可能还会有数百亿的资金缺口。
大银行的再融资冲动有其合理性。
2009年银行业的信贷增量史无前例达9.59万亿元,这使得各家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迅速被摊薄。据银行业人士和分析师的估算,到2009年末,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的资本金充足率,只有工行和建行会在11%以上。
而2009年8月以来,银监会逐步推行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新巴塞尔协议,对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逐渐提高。据接近监管机构的人士表示,2010年,银监会对五大行的资本金充足率最低标准是11.5%。
与此同时,各家商业银行的信贷冲动则超出监管层预计。2010年1月,银行新增信贷达到1.39万亿元,其中,中行和建行的信贷增量为1508亿元和3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6.34%和36.93%。
而在信贷市场中,五大银行占据半壁江山,以11.5%的资本充足率最低标准来计算,五家大银行的资本金缺口约6000多亿元。其中,已公布再融资方案的中行和交行资金缺口估计在1300亿和270亿元左右。
但监管层如果考虑到A股市场承接力有限,有望对银行再融资在额度上进行控制。
根据WIND统计,2006年-2008年,证券市场融资情况处于最好水平,年均融资为4500亿元,银行板块占比超过25%。 有关人士据此建议大银行在A股市场融资总额不超过1000亿元。
为了总量控制,有人甚至建议农行不必在今年急于上市。因此,1000亿元的融资额度只包括工、中、建、交四大行。可能采取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四大行各自的资本金充足率、面临的资金缺口,将1000亿元融资额按比例配给已上市的四大行。
资本金补充路径
相对于五家大银行6000多亿元的资金缺口,主管部门希望A股市场的再融资规模在1000亿元,仍有5000多亿元缺口。
对此,一位银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银行业补充资本金无非两种路径,外源融资和内生资本融资。如果监管层考虑到市场承受能力,五大银行6000多亿元的资金缺口中,最多只会允许一半缺口通过外部融资方式解决。A股融资仅是外源融资的一部分,工、中、建、交四大银行其余部分的资金缺口可以通过H股增发、场外增发、可转债、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弥补。
除去外部融资,剩下的约3000亿元资本金缺口可能通过内生资本融资来解决。据业内人士分析,相关部门有望就银行通过自身利润留存和减少分红来弥补资本金缺口达成一致。
内生资本主要源于净利润分配后的内部留存和一般准备的提取。以往工、中、建三家银行的分红比例在50%左右。2008年,工行、建行、中行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107.66亿元、925.99亿元、635.39亿元,其中,各自年度累计分红551.1亿元、453.8亿元和330.0亿元,分红率为49.8%、49%和51.9%。
分析人士认为,工、中、建三家银行会适当减少分红,规模可能在几百亿元。
在外部融资层面,汇金可能无法参与工、中、建的配股。几大国有银行股改上市时,汇金注资,帮助它们剥离不良资产,导致自身资本金消耗很大。有专家建议汇金参与配售的前提是,国家要向汇金注资。
分析人士预测,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的利润留存可能会在3000亿元左右,如果排除农行,工、中、建、交四家银行的新增利润留存也会超过2000亿元。
某投行人士分析,对于老股东来说,除汇金外的其他股东即使不减少分红,但是3000多亿元的资金缺口,要是以配股的方式化解,则意味着投资者必须掏钱认购。
融资节奏需控制
2月23日交行再融资方案的出台,股市波澜不惊。交行24日A股报收8.09元,上涨0.5%;H股报收8.20港元,上涨2.63%。
但这并不意味着,A股市场对银行再融资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改变。
“银行再融资就是股票市场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老虎环球基金(Tiger Global)的基金经理陈望说,交行的420亿元再融资规模比早期预计的250亿元的规模要大,市场之所以表现平稳,是因为银行股前期已大幅下跌,基本消化了再融资的负面影响。
但是未来,银行再融资对股市的影响还是很大,因为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银行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资产负债表扩张。陈望表示,我很担心由此而生的巨大资本金缺口将导致银行不良率的上升。
易方达基金经理吴剑认为,随着未来几大行融资方案出台,银行股和大盘仍将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银行板块持续上涨的可能性非常小。
作为基金超配品种的银行股,在今年已成为低配品种。某上市公司投资部总经理甚至表示,“我们从去年开始就不配银行股了。‘再融资’频发后,我们就更不会碰银行股。”
截至目前,已明确再融资计划的银行包括:招行220亿元配股、中行400亿元可转债发行、交行420亿元配股融资、深发展向中国平安定向增发、宁波银行75亿元次级债和金融债计划、南京银行与兴业银行的配股计划、中信银行不超过250亿元的发债计划。
监管层考虑到二级市场融资压力,积极鼓励银行通过场外增发可转债、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补充银行资本金。浦发引入中移动的传闻就是最新例证。
浦发银行(600000.SH)在2月26日宣布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据《财经》记者了解,浦发银行可能引入中国移动作为其战略投资者,并向后者增发融资400亿元。另据《财经》记者获悉,华夏银行目前也在计划向首钢集团增发。已公告的44亿次级债暂时搁置。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目前已上市银行通过配股融资的,由于融资额度大,最佳方案是在今年分季度分别进行。
另一家投行人士预计,一季度率先进行配股的是招行,交行可能要等到二季度末三季度初。而兴业银行(601166.SH)由于排队在先,在顺序上也会早于交行。
但是市场化的商业银行的融资节奏和规模是否能够按照监管层的意愿进行,还存在多重不确定性。上述知情人士分析,监管机构意愿良好,恐怕给A股市场造成过大压力,但股份制银行是市场化机构,监管控制与市场化行为的博弈非常微妙。■
《财经》记者 白晓鸥
2月23日,交通银行(601328.SH/03328.HK)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A 股和H 股配股方案,配股融资总额不超过420 亿元。
此前1月22日,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HK)曾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通过发行不超过400亿元人民币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议案。
至此,银行再融资聚焦的工、农、中、建、交五家大银行中的两家已揭晓方案。但据《财经》记者了解,交行和中行在具体融资规模、融资路径以及融资时点等方面与相关主管部门仍处在协调中,其中不乏分歧。
大银行与主管部门的分歧在于:出于信贷高速增长所引发的资本金压力,以及未来战略发展的考虑,银行希望能够解决未来两三年内的资本金需求,因此融资规模诉求巨大;而主管部门则出于市场承受力考虑,可能倾向压低融资规模,并控制节奏。
对于外部融资的资金量与银行庞大的资金需求之间的缺口,有专家建议监管层考虑通过银行内生融资,即利润留存来解决。分析人士认为,监管层可以根据大银行上报的2009年净利润预测,按比例算出了各家银行利润的留存额度。
据了解,由银监会牵头,汇总央行、证监会、财政部、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汇金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发改委的意见,形成的大银行融资建议方案已呈文上报决策高层。上述各相关部门对大型商业银行的目标资本充足率、内生融资以及外部融资规模分配有望达成一致。
但最终获批的再融资方案,是遵从主管部门的意见还是秉承大银行的意愿,尚未有定論。
再融资规模达千亿
交行公告表示,配股按每10股配售不超过1.5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A股和H股配股比例相同,融资将由股东按比例共同分担。
根据交行2008年年报,其现有持股比例为:财政部26.48%、汇丰19.15%、社保基金11.34%、H股流通股东10.46%、A股流通股东32.56%。
如果交行能够融资420亿元,财政部可能承担112亿元(A股86亿元,H股26亿元)、汇丰可能承担80亿元、H股流通股东承担44亿元、A股流通股股东承担137亿元。交行的A股再融资规模接近250亿元。
但事实上,“有人建议交行A股发50亿左右。”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交行考虑的不仅仅是现在,而是将未来两三年内银行综合金融发展所需要的资本金。
中行的再融资规模同样超出外界预期。
上述人士估计,中行今年A股的再融资额应在300亿元以内。中行此前公告的融资计划是在A股发行不超过40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即便如此。中行可能还会有数百亿的资金缺口。
大银行的再融资冲动有其合理性。
2009年银行业的信贷增量史无前例达9.59万亿元,这使得各家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迅速被摊薄。据银行业人士和分析师的估算,到2009年末,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的资本金充足率,只有工行和建行会在11%以上。
而2009年8月以来,银监会逐步推行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新巴塞尔协议,对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逐渐提高。据接近监管机构的人士表示,2010年,银监会对五大行的资本金充足率最低标准是11.5%。
与此同时,各家商业银行的信贷冲动则超出监管层预计。2010年1月,银行新增信贷达到1.39万亿元,其中,中行和建行的信贷增量为1508亿元和3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6.34%和36.93%。
而在信贷市场中,五大银行占据半壁江山,以11.5%的资本充足率最低标准来计算,五家大银行的资本金缺口约6000多亿元。其中,已公布再融资方案的中行和交行资金缺口估计在1300亿和270亿元左右。
但监管层如果考虑到A股市场承接力有限,有望对银行再融资在额度上进行控制。
根据WIND统计,2006年-2008年,证券市场融资情况处于最好水平,年均融资为4500亿元,银行板块占比超过25%。 有关人士据此建议大银行在A股市场融资总额不超过1000亿元。
为了总量控制,有人甚至建议农行不必在今年急于上市。因此,1000亿元的融资额度只包括工、中、建、交四大行。可能采取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四大行各自的资本金充足率、面临的资金缺口,将1000亿元融资额按比例配给已上市的四大行。
资本金补充路径
相对于五家大银行6000多亿元的资金缺口,主管部门希望A股市场的再融资规模在1000亿元,仍有5000多亿元缺口。
对此,一位银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银行业补充资本金无非两种路径,外源融资和内生资本融资。如果监管层考虑到市场承受能力,五大银行6000多亿元的资金缺口中,最多只会允许一半缺口通过外部融资方式解决。A股融资仅是外源融资的一部分,工、中、建、交四大银行其余部分的资金缺口可以通过H股增发、场外增发、可转债、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弥补。
除去外部融资,剩下的约3000亿元资本金缺口可能通过内生资本融资来解决。据业内人士分析,相关部门有望就银行通过自身利润留存和减少分红来弥补资本金缺口达成一致。
内生资本主要源于净利润分配后的内部留存和一般准备的提取。以往工、中、建三家银行的分红比例在50%左右。2008年,工行、建行、中行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107.66亿元、925.99亿元、635.39亿元,其中,各自年度累计分红551.1亿元、453.8亿元和330.0亿元,分红率为49.8%、49%和51.9%。
分析人士认为,工、中、建三家银行会适当减少分红,规模可能在几百亿元。
在外部融资层面,汇金可能无法参与工、中、建的配股。几大国有银行股改上市时,汇金注资,帮助它们剥离不良资产,导致自身资本金消耗很大。有专家建议汇金参与配售的前提是,国家要向汇金注资。
分析人士预测,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的利润留存可能会在3000亿元左右,如果排除农行,工、中、建、交四家银行的新增利润留存也会超过2000亿元。
某投行人士分析,对于老股东来说,除汇金外的其他股东即使不减少分红,但是3000多亿元的资金缺口,要是以配股的方式化解,则意味着投资者必须掏钱认购。
融资节奏需控制
2月23日交行再融资方案的出台,股市波澜不惊。交行24日A股报收8.09元,上涨0.5%;H股报收8.20港元,上涨2.63%。
但这并不意味着,A股市场对银行再融资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改变。
“银行再融资就是股票市场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老虎环球基金(Tiger Global)的基金经理陈望说,交行的420亿元再融资规模比早期预计的250亿元的规模要大,市场之所以表现平稳,是因为银行股前期已大幅下跌,基本消化了再融资的负面影响。
但是未来,银行再融资对股市的影响还是很大,因为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银行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资产负债表扩张。陈望表示,我很担心由此而生的巨大资本金缺口将导致银行不良率的上升。
易方达基金经理吴剑认为,随着未来几大行融资方案出台,银行股和大盘仍将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银行板块持续上涨的可能性非常小。
作为基金超配品种的银行股,在今年已成为低配品种。某上市公司投资部总经理甚至表示,“我们从去年开始就不配银行股了。‘再融资’频发后,我们就更不会碰银行股。”
截至目前,已明确再融资计划的银行包括:招行220亿元配股、中行400亿元可转债发行、交行420亿元配股融资、深发展向中国平安定向增发、宁波银行75亿元次级债和金融债计划、南京银行与兴业银行的配股计划、中信银行不超过250亿元的发债计划。
监管层考虑到二级市场融资压力,积极鼓励银行通过场外增发可转债、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补充银行资本金。浦发引入中移动的传闻就是最新例证。
浦发银行(600000.SH)在2月26日宣布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据《财经》记者了解,浦发银行可能引入中国移动作为其战略投资者,并向后者增发融资400亿元。另据《财经》记者获悉,华夏银行目前也在计划向首钢集团增发。已公告的44亿次级债暂时搁置。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目前已上市银行通过配股融资的,由于融资额度大,最佳方案是在今年分季度分别进行。
另一家投行人士预计,一季度率先进行配股的是招行,交行可能要等到二季度末三季度初。而兴业银行(601166.SH)由于排队在先,在顺序上也会早于交行。
但是市场化的商业银行的融资节奏和规模是否能够按照监管层的意愿进行,还存在多重不确定性。上述知情人士分析,监管机构意愿良好,恐怕给A股市场造成过大压力,但股份制银行是市场化机构,监管控制与市场化行为的博弈非常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