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更需要引导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a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描述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对秦始皇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请大家对他的功过进行如实的评价。
  A生:“我学习到了秦始皇在政治上开创了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统一了文字,统一了道路,统一了度量衡,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秦始皇是历史的功臣。”
  B生:“我认识到了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秦朝的暴政,如秦的兵役和徭役繁重,最突出表现就是秦始皇修长城、阿房宫和秦始皇陵,使老百姓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秦也自此灭亡。秦始皇过大与功。”
  突然,学生C站起来说:“秦始皇暴虐不假,但不能把他修长城、阿房宫和秦始皇陵也作为他暴虐的表现,相反,应该作为他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才对。我们今天很为我们的长城自豪,把它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它是公认的‘世界奇迹’。如果不是秦始皇,哪来的长城?”
  听了C的发言后,很多同学都露出惊讶的表情,有的举手表示不同意,有的则和旁边的同学窃窃私语起来。回到现实中来,似乎秦始皇修长城、造兵马俑确实是有巨大价值的行为,怎么说这是过呢?我想,这是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于是,我做了个安静的手势,等学生稍稍安静下来后,我说:“同学们,你如何看待秦始皇修长城这件事?大家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的说:“我觉得不应该修,你看孟姜女哭长城,就是老百姓对秦沉重的徭役的哭诉!”
  马上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如果没有长城,当时怎么抵挡外来的侵略?怎么有现在的长城——中华民族的瑰宝?”紧接着,一学生反驳说:“秦的短暂就是因为这些暴政,如果老百姓没那么苦,也不会起义!”就这样你来我往的,下课的铃声响了。
  作为教师,我并没有制止他们的争论,也没有急于下结论。历史不就是为了指导今天和未来吗?如果我们是当政者,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怎么选择?我们研究历史的确不能只发些“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的轻松议论。于是我趁热打铁抛出一个作业:“如果你是秦始皇,你还修长城吗?”让学生放学后通过查阅书籍和网络资料写出自己的论点,并要求学生做到不要只是发议论,一定要有具体的史实支持,论从史出。
  放学回家后,我跟学生一样,从课外书和网络上找了很多资料。经过激烈的讨论,结论是:秦始皇修长城在当时有其合理性与紧迫性,突出地表现在政治、经济及军事方面:对内可以巩固统一,对外可以抵御外患的入侵,保护北方边境农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城开始由历史上最初的“军事工程”向今天的“文化工程”转移,在这一转移过程中,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阶层的历史人物对于长城“价值”的提升,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越来越多地渗透了中华民族更多美好的期望。
  在秦始皇修建长城的问题上,不能因为“劳民”就否定这项工程的可行性,也不能因为这项工程的进步性就肆意挥霍民力。能不能做到将阶级矛盾缓和在一定范围内,确保国家及社会的平稳发展?秦始皇修长城并无重大决策失误,其不足在于对修建长城这一浩大的工程缺乏细致入微的分析,如果在修建长城的策略上尽可能地做到体恤民力,体察民情,在使用民力这一问题上有可持续和“仁政”的理念,将阶级矛盾控制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估计官民冲突会减少到最低的程度,长城也不至于成为当时普通民众怨恨的对象。通过努力,我们终于解决了秦始皇修长城的困惑。
  二、教学反思
  结合现代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教学片段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新观念:
  1.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教师自始至终没有过多地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争辩、质疑。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做了适当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课本内容的感悟与质辩:我们到底该怎样看待秦始皇的功与过?如何让秦始皇既能建长城,又不会使老百姓苦不堪言?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探究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
  2.学以致用教学思想的体现。新课程历史与社会是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研究领域的一门综合学科,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习生活中有用的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一个个鲜活动态的社会问题需要他们认识、分析和解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倡导学生多思、深思、巧思,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动参与精神将起到重要作用。以上教学片段就体现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同理解,只要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就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3.树立追求真理的信念。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除了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外,还肩负着让学生树立对教材内容的正确价值取向的独特使命。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适当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多种表达,但到最后,要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挖掘历史真相,达到追求真理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人才培养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根本任务,建构“以生为本”的学生工作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和社会责任,是高校学生工作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近几年,嘉兴学院生化学院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全员、全方位育人理念,逐步探索出“以生为本,服务育人”的学生工作体系,建构起全员、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对学生工作的创新有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全员;全方位;育人理念;学生工作体系;建构    新时期高校学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初中与职高数学的衔接、确定必要的专业大纲和校本教材、教学分层次化以及课外辅导的侧重点等方面进行探析,力求针对职高中学生的专业特点,使职业教育数学教学与普通高中区别开来。   关键词:职高;数学;教学     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大的差别。数学在普通高中是一门主科,学生基础较好,学习兴趣浓。而职业高中数学课是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大部分对数学毫无兴
期刊
一、案例背景  目前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这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各个学校都加大投入、快速发展,实现了规模上的重大突破,具备了较强的实力。但是,问题仍然存在,其中影响较大且较普遍的是中职学校中学生厌学现象非常严重。对任课教师来讲,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课,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基础会计这门课是财会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之一,因此学好
期刊
摘 要: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才能及自信心是其外语能力提高的直接原因。为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根据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加强外语教学中的心理训练,使学生的心理因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心理因素;英语教学;学习动机;自信心    对初中生来说,必须通过语言实践来逐步锻炼其外语能力。不同的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尽相
期刊
摘 要:本文选取低年级教学中的实际案例,提出建立有效课堂的观点,并从前提、过程和复习三个方面总结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设计和方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方法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的活力,就必须讲求有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指标。即使教师在课堂上认认真真地教完所有的内容,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论述了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和手段,凸显了教育人类学“以人为本”的理念。  关键词:积累作文素材;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  写作文也许是大多数学生最怕的一件事了,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无话可说,头脑空空。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世上没有无源之水,也没有无本之木,学生要想提高作文水平,首先要积累起一定数量的素材。  积累素材的方法有多种,以前
期刊
摘 要:关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方面的研究,多数是关注学科教学技能研究,很少有结合少数民族特点开展学科教学研究的。本文探讨了三本院校在藏族学生数学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三本院校;少数民族教学;数学教学  一、存在的问题  我校每年招收的藏族学生大约30人左右,笔者有幸担任过部分藏族学生数学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些问题:(1)藏族学生
期刊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民主化、大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校的育人职能的需求也在向多元化发展。从多角度开发隐性课程,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高校日常教学管理中开发隐性课程资源,在完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为培养学生提供新的平台,对加强教学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学生修养以及丰富教学管理理论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教学管理;隐性课程;育人模式;意义  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
期刊
摘 要: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进校园,是高校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以传媒类专业实践为特色,学生在采访中加深了对延安精神的理解;以《民族魂》杂志为载体,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学院学生理论研究会为阵地,组织和凝聚青年大学生学习延安精神;以校园新媒体为手段,创新大学生学习和交流延安精神的渠道。  关键词:延安精神进校园;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一、背景分析  众所周知,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接受语文知识和理解课文内涵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学的语文课堂也发生了悄然的变化。作为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善于挖掘低年级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巧妙地将生活与课堂完美结合起来,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懂得生活,引导他们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