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读《红楼》趣事一箩筐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过各自独特的生活,每一个民族才能够对共同的宝库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红楼梦》描写出了中华民族的理念和心理特点,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具有“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价值。】
  茅盾先生曾说过:与海外打交道,以《红楼梦》为最好。
   这话不假。《红楼梦》最适宜外国青年阅读,它与半文半白的《三国演义》、充满口语的《水浒传》、典雅文言的《聊斋志异》相比,语言上有优越性,近于普通话,而且表现手法新颖,与欧美18、19世纪的小说不谋而合。
   我多次给外国留学生讲《红楼梦》。在外国青年眼中,《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风俗画,是中华民族心理和习惯的代表,像希腊奥林匹克、西班牙斗牛、埃及金字塔一般,是中华民族鲜明特征之一。
   留学生奇怪地问:王熙凤怎么能公然这样做
   外国留学生特别注意《红楼梦》的情节和细节。
   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云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王夫人突然向王熙凤查问:为什么姨娘们的丫鬟月钱短了一吊钱?凤姐回答:他们外头商议的,姨娘们每位的丫头分例减半,一人各五百钱,两位丫头,所以短了一吊钱。
   王熙凤用“他们外头”做挡箭牌,实际是她扣了姨娘丫鬟的月钱。
   留学生奇怪地问:王熙凤怎么能公然这样做?她不怕王夫人进一步查吗?
   我解释说:王熙凤说“他们外头”指林之孝等管家。中国封建世家有“三尺男童不得入于内宅”的规定,王夫人不可能找男管家来查问,这就使王熙凤有机可乘。把自己克扣月钱栽到“他们外头”身上,这是描写王熙凤钻封建礼教空子的神来之笔。
   有一回,刘姥姥为贾府算螃蟹账:“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的了。”
   这二十多两银子怎么得出来的?日本留学生小岛算不明,我只好拿起笔给他加减乘除。这样看《红楼梦》,真像钻牛角尖。曹雪芹在写王熙凤的利钱、大观园的螃蟹账时,大概早拿笔细算过吧?如果没有十年披阅、五次增删、捻断数茎须的艰辛劳动,怎经得起异域他邦学人的反复推敲,细细查考?
   “老师您看,这两人对话真是又啰嗦又不明白”
   有时,外国留学生对红楼人物的对话瞠目不知所对。例如,李嬷嬷奉宝玉之命去请贾芸,路遇红玉,有这样一段对话:
   “(红玉)刚至沁芳亭畔,只见宝玉的奶娘李嬷嬷从那边走来。红玉立住笑道:‘李奶奶,你老人家那去了?怎打这里来?’李嬷嬷站住,将手一拍道:‘你说说,好好的又看上了那个种树的什么云哥儿雨哥儿的,这会子逼着我叫了他来。明儿叫上房里听见,可又是不好。’红玉笑道:‘你老人家当真的就依着他去叫了?’李嬷嬷道:‘可怎么样呢?’红玉笑道:‘那一个要是知道好歹,就回不进来才是。’李嬷嬷道:‘他又不痴,为什么不进来?’红玉道:‘既是来了,你老人家该同他一齐来,回来叫他一个人乱碰,可是不好呢。’李嬷嬷道:‘我有那样工夫和他走?不过告诉了他,回来打发个小丫头子或是老婆子,带进他来就完了。’”
   外国留学生说:老师您看,这两人对话真是“又啰嗦又不明白”!我解释说,这段对话,把受“男女之大防”、“主奴有序”压制、而又对贾芸钟情的红玉写得栩栩如生。
   红玉正在思念贾芸,听李嬷嬷说什么“云哥儿雨哥儿”,正中下怀,急欲从李嬷嬷嘴里套出贾芸什么时间来大观园。但她不能直接问,只能旁敲侧击。经过这样一番貌似啰里啰嗦、实则心机妙用的问话,红玉终于问清贾芸的行踪,就没事人一般在那儿“守株待兔”,果然见到了贾芸。
   弄明白了这段对话的内涵后,日本留学生小岛英夫感触很深:西洋文化是“钥匙文化”,神州文化是“无钥匙文化”,极难得其门而入。
   其实,神州文化也是钥匙文化,这钥匙,就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特点。别林斯基曾经论述:只有遵循不同的道路,人类才能够达到共同目标;只有过各自独特的生活,每一个民族才能够对共同的宝库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红楼梦》描写出了中华民族的理念和心理特点,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具有“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价值。
   瑞典青年喜欢王熙凤,日本小伙夸赞袭人
   外国留学生对红楼人物的看法也极有意思。
   “老师,贾宝玉算不算同性恋者?不是?您说他同蒋玉菡、柳湘莲的关系,表现了他对被压迫者的同情。那么,他和秦钟呢?照贵国的观点,他俩属于同一阶级吧?这算不算同性恋?”1980年瑞典学生傅瑞东在课堂上这样提问。
   贾宝玉搞同性恋?在“文革”刚结束,人们仍用阶级观点分析人物形象时,这观点新老红学家都不能接受。其实傅瑞东的看法不全无道理,只是我自己囿于贾宝玉是“正面人物”的观念,不肯用违反常规的观点分析他。
   讲到王熙凤时,我把有的评论家的论断“蛇蝎美人”四个字往黑板上一写,傅瑞东便摇头咋舌:“哎呀,可怕呀!”他说:贵国学者、教师为什么都骂王熙凤?我倒喜欢她。她非常有能力,善于理家又风趣横生。我希望我将来娶的妻子像王熙凤。我说:你说得有一定道理,有位著名红学家早就说:骂凤姐恨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瑞典青年喜欢王熙凤,日本小伙小岛英夫却夸赞袭人。讲到宝玉冒雨回怡红院,因开门晚踢了袭人一脚时,我给小岛分析袭人的话,“但只是别说打了我,明儿顺手也打起别人来”;“刚是我淘气,不叫开门的”。我说:“你瞧,袭人真是奴性十足!她无故挨了一脚,不埋怨踢人的宝玉,反而规劝他:不要打顺了手,再打别人,再得罪别人。还要自认不是,说是她不让开门才惹火了二爷。这两句话不是把她忍辱负重、曲意奉承的奴性写透了吗?”
   不料小岛说:袭人真温柔和顺,将来我娶妻子,就娶袭人这样的!
   为何外国留学生和中国读者有如此天差地别的看法?其实曹雪芹塑造人物原本没有什么“正面”、“反面”框框,倒是我们许多评论家把红楼人物片面化、绝对化、理想化了。留学生这些标新立异之说提醒了我:不能用固定的模式、不变的定义去分析艺术形象。用简单的“好”、“坏”去套人物,固然很便当,但常失之于偏颇。
   跟留学生说不用研究红学,他们却不乐意了
   我给外国留学生讲《红楼梦》,说到第五回就用诗词框定人物命运。英国留学生说:小说不能这样写,我们英国小说从来不会开头就把人物命运告诉读者,那读者还会往下看吗?后来我想起这话总乐——欧洲小说家不会这样写,中国小说家兰陵笑笑生开始这样写,而曹雪芹写到了极致。要不怎么全世界就一本《红楼梦》?
   我开始给留学生上《红楼梦》课时,一句带过了红学状况,他们却不乐意了,要求讲讲旧红学、新红学。我按他们的要求做了,但说了一句“外国留学生读好《红楼梦》本身便可以了,至于进一步了解红学,那是中国学生才需要的。”
   课后,跟留学生同住的本科学生来“告密”,说留学生对这样的说法不满。傅瑞东说:这是瞧不起留学生。日本的伊藤说,红学已成为一门世界性学问,我们留学生为什么不该了解红学的过去和现状?
其他文献
?笥 辛亥革命“成功”了吗   1911年武昌城头一声炮响,辛亥革命爆发,至今已经一百余年了。   辛亥革命要干什么?要推翻帝制。辛亥革命干成了什么?也就是推翻了帝制。辛亥以后百年,当时先进者追求的民主、自由、宪政、人权等等依然任重道远。但是帝制这玩意儿,后来再也行不通了。尽管民初的中国兵荒马乱,内忧外患,人祸天灾连绵,复辟派说是今不如昔,但所谓人心怀旧不过是想入非非。袁世凯、张勋两次尝试复辟
期刊
我国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练字入了迷,一次吃饭时竟把墨汁当蒜泥蘸着吃了。   唐人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华罗庚写诗质疑:“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但也有学者说:“北塞早雪尚有雁,雪光映天雁可见。”   叶永蓁曾问鲁迅,为什么阿Q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却要取个外国名字呢。鲁迅幽默地说:“阿Q光头,脑后留一条小辫子,这个Q字不正是他
期刊
收气——气指的是呼吸之气,如果有气喘或咳嗽,则是肺气不收不降的表现。肺气不收有两种原因:一是受了外邪,肺气受到寒气逼迫就要上逆来抵抗,这时不能单纯收肺气,需要先发散外寒,常用药有麻黄汤、桂枝汤等;第二个原因是肺气本身不降,这时一般没有感冒发烧等症状,身体也没有酸、懒等不适,可以将枇杷叶、杏仁、浙贝各10克用水煎服,有降肺平喘之效。   收神——神气不收可能会出现心烦、失眠等症状。中医认为心藏神,
期刊
苏州的小巷有一种特殊的风格,有人说是古色古香,有人说是玲珑剔透,有人说是雅静幽深,不过谁也无法用几个字来概括它的全部特征。   当你漫步在狭窄而纵深的石板路上,两边矗立着黛瓦粉墙的楼房,抬头看天,只成了一幅狭长的蓝色锦缎。街边的房子,有的是石库门,有的是矮踏门。进去往往是一个不大的天井,或植有花草,或摆放着盆景,两边是厢房,再进去是后屋,如果打开房子的后门,可以见到一条小河潺潺地流过。你感受到的
期刊
边词      ◎(唐)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  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  正是长安花落时。     张敬忠是初唐一位诗人,《全唐诗》录存其诗二首。   首句中的“五原”,就是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县。这一带地处塞漠,北临大碛,气候严寒,风物荒凉,春色姗姗来迟,所以说“五原春色旧来迟”。   仲春二月,内地已经是桃红柳绿,春光烂漫,这里却连垂杨柳都尚未吐叶挂丝。柳色
期刊
《吕氏春秋》载:楚国边境城邑卑梁和吴国接壤。一天,吴国姑娘采桑叶时不小心踩了卑梁姑娘的脚。卑梁姑娘的家人来评理,吴国人出言不逊:“小孩子做游戏受了点儿伤,你们还想来讹我们吗?”卑梁人很生气,争执之下打死了吴国人。吴国人纠集几十号人,杀了卑梁的那家人。卑梁的守城官大怒,发兵杀光吴国边境的老幼。吴王夷昧震怒,发兵把卑梁夷为平地。吴楚两国因此发生大战,吴国攻入了楚国都城郢都,将楚国灭亡。   公元前6
期刊
新中国成立时,已经成为画坛巨匠的齐白石声望越来越高,各种头衔荣誉纷至沓来,并成了国家领导人的座上客。当时齐白石听到的赞美之词很多,其中还不乏顶礼膜拜者,根本就听不到任何在绘画上对他的批评意见,这让白石老人很是苦恼。他不想做什么艺术领域的权威偶像,毕竟艺术是无止境的,任何人的求索都是漫漫长征路。   当时齐白石已是耄耋之年,他的小儿子齐良末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的起居生活,就跟齐白石睡在了一个屋。一天
期刊
先秦诸子中,若论与禅宗关系之密切,那一定非庄子莫属。   《庄子》中记载了“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的“坐忘”,以及“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唯道集虚”的“心斋”,这些都与禅修有相通之处。   ?笏 庄子其人其行   庄周梦蝶——庄子是一个非常浪漫的人,他曾经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在梦中,栩栩然就是一只无拘无束的蝴蝶;醒来后,又恢复为束手束脚的庄子。庄子
期刊
相声或许不像京剧那样头戴着“国粹”的光环,但其实同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今天意义上的相声形成于清末(其雏形则可溯至唐宋),往大了说,它是语言的艺术,以嬉笑怒骂的形式解构着封建的意识形态,传达着广大底层市民的心声——因此上,它也是研究市民心态、市民传统的极其珍贵,甚至无可替代的第一手资料;往小了说,它为许许多多辛苦而辗转的人们,带去一时片刻小小的欢笑和慰藉,让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困厄和不如意
期刊
朝气蓬勃的春秋战国时的哲学家们,以其旺盛的精力,渊博的知识与非凡的智慧,驾重若轻地骋驰于各种文体,创造了后来叫做赋的文艺形式,影响所及,古代的优伶们、外交家都利用与发展这种表现方法。“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他们言论滔滔,文质彬彬,行无穷途,左右逢源。   “乘彼诡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淇则有岸,隰则有伴,总角之宴,言笑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