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b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并注重科学整合。新课改后的化学教材增设了这样一个环节——“科学探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课堂上教师若能努力创设良好的化学情景,为学生搭建科学探究的舞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化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将成为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 化学 新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1 创建探究情境
  
  1.1以用途创建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从生活走进化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从化学走向社会,要会学以致用。例如,对“化学能与电能”这一课题的教学,这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理解原电池原理有一定的难度。当今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知道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这节课从能量转化角度来引出这种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装置,再通过“科学探究”进一步挖掘原电池原理和组成条件,接着介绍根据此原电池原理制成的各种在现代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原电池。课堂上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运用已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2以物质引入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以物引入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生活走进化学是新教材编写的一大指导思想。例如,在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时,从现在生活中日益重要的手、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与一些生活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新兴陶瓷来引进硅的有关知识。同学们不惊惊叹:不但我们平时喜欢用的手机,喜欢玩的电脑离不开硅元素,就连“神舟”系列飞船高速进入大气层与空气剧烈摩擦在表面产生高达数千摄氏度足以把航天器化作一团烈火的高温后还能平按返回地面也与硅元素有关,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1.3以猜想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新接触的化学知识,学生通常有很大的好奇心,想知道为什么,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猜想与假设。而“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能力的一大要素。例如,在进行“苯”内容的学习时,学生已经有了甲烷、乙烯的相关知识,知道只含有碳碳单键的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而含有碳碳双键的烯烃却可以,那苯的结构到底是与烷烃、烯烃的结构到底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苯分子的“凯库勒式”能代表它的真实结构吗?如何利用实验方法证明你的猜想?学生们争相假设、思考、动手,基本都能找出正确实验方法。
  
  2 创建实验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人们对科学规律的发现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反复观察、探究和验证逐步完成的。化学研究主要用的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也离不开实验。实验探究的化学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充分发挥实验能动性提供重要途径,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能使学生从形象思维跨越到逻辑思维的训练,实践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相互统一。例如:在讲解“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时,给学生做了这样一个非常具有观赏性的实验:用喷壶将溶有盐的甲醇直接喷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当盐的甲醇溶液喷向酒精灯火焰时,可产生壮观的彩色火球,实验效果非常好。又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在讲授“乙醇”知识时,做了CuO氧化乙醇的实验:取一支小试管,盛1 mL 乙醇,另取一根铜丝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表面呈黑色,立即插入试管中,可见铜丝由黑色变红,取出又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立即由红色变为黑色,再插入试管又变为红色,如此反复进行多次后,向试管中加入新制的Cu(OH)2 ,可见砖红色沉淀。颜色变化之美丽,实验过程之简洁,让学生惊叹不已。
  
  3 创建讨论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教材中的“讨论”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化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化学语言和认识水平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时,提出了以下问题:(1)石油和煤是哪些有机物的主要来源?(2)石油和煤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3)什么是煤的干馏?煤经过炼焦得到哪些主要产品?
  通过带着问题读书,学生们很快找到了正确答案,讨论过程中充满自信,顺利地解决了提出的问题,完成了教学任务,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徐德立,优化方法.提高质量.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10).
  [2] 陈修团,简介几种陶瓷.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9(6).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强化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效率、丰富课堂外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片面的追求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单一的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教学,
期刊
摘 要 通过开展“擦边教学”,能够把学生带到认知的边缘,让其直面教学缺口,从而更好地践行缺口理念。  关键词 擦边教学 缺口理念 认知边缘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所谓“擦边教学”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擦边现象,在学生填补学习缺口的过程中,着重围绕其语言思维的个性化发展和直觉性、批判性语言思维训练,并辅之以相应的导法,不直接介入学习缺口,而把学生带到认知的边缘,“让学生在对知识
期刊
摘 要 听力训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处于瓶颈的尴尬境地,往往花了功夫却收不到明显成效。基于听力与阅读的密切关系,本文尝试对听力与阅读做一个整合研究,探讨“以读促听”在听力教学中的适用性。  关键词 英语听力 英语阅读 以读促听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英语学习属于一种工具性的语言技能学习,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中必然学习与训练的基本技能,而其中的听力训练相对于其他技
期刊
摘 要 知识点、语法并不是英语课堂的全部,英语教师应该在授课时注重文章的背景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  关键词 背景知识 教材 激发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作用似乎被发挥的越来越少,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怎样在英语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怎样让学生多做对一道题,因此在相应的教材的讲授过程中,老
期刊
摘 要 探究式教学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中心,如何在物理课堂中开展探究,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式活动中快乐成长,这是摆在物理教育者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从教师的观点改变到课堂的具体实施都作了深度解读。  关键词 探究 课程改革 主体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改的核心在于培养创新性人才,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育理念和
期刊
摘 要 课堂提问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合理运用提问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多种方式可以运用,如层层深入式、联系实际式等等。希望广大物理教师都能够从课堂提问这个小环节做起,切实推进教学改革。  关键词 提问 物理 效率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恰如其分的提问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学生学习
期刊
摘 要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课程执行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在高中生物学的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和其他新课程教学改革一样,要注重自身教学方式的转化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变化,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当学生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
期刊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孔雀东南飞》刘兰芝这一悲剧形象,生动的反映了东汉建安年间女性由于社会动荡受到的压迫。  关键词 悲剧根源 社会 动荡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现存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全是375句,1785字,沈归愚称之为“古今第一诗”。不少学者专家评论其一现实性,社会性,历史性为原则,切
期刊
摘 要 普世价值作为一个全人类共同遵循的价值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同其他价值体系一样,普世价值具有超越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同时在价值主体和内容上又有着广泛性和普遍性。我们当代人所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实践和交流,努力实现普世价值的建构。  关键词 普世价值 价值主体 建构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由来    在当今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发展,推动着全球化进程的不
期刊
摘 要 诗歌被公认为是文字运用最讲究的语言艺术,它最能体现语言的博大精深与微妙之美。如何以诗歌的方式用一种语言忠实地再现另一种语言的美与意便成为了翻译领域中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诗歌翻译中的忠实原则的讨论找到适合诗歌翻译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诗歌翻译 忠实原则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的翻译史上,一直以来便存在着对翻译原则的持续不断的激烈讨论。早在唐朝的佛典翻译文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