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湖南台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收视率份额高达23%,成为2013年毫无争议的收视“黑马”。与当前常靠名星大腕、华丽场景、曲折的情节为主打吸引观众的众多节目不同,这档平实、真情,甚至看似平谈的节目,为什么能够引发观众如此的兴趣呢?在欣赏父子、父女们真情交流的同时,不禁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产生思考,一档亲子类节目似乎与课堂教学风马牛不相及,但从如何抓住学员的注意力,从内容设计,情景创设等方面《爸爸去哪儿》走红的背后,有许多做法是值得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由《爸爸去哪了》;引发;课堂教学思考
思考一:融入情感教育才能增强课堂的感染力。《爸爸去哪兒》展现了父子、父女之间吃穿住行,共同游戏等活动,通过活动佳宾们真情流露,情感交流,不虚假、不做作,就象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感觉。正是这种浓浓的亲情,无处不在的真情实感染了观众,拨动了大家的心弦。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它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凡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产生喜爱、高兴等肯定的情感。情到深处自然浓,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更要以情动人。教员在课堂上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充满对学员成长的关心和爱护,在选择教学过程中,融入爱的情感和言语,用充满情感的方式来陶冶学员、引导和教育他们。知识课堂也是情感交流的课堂,中国古代名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对情感教育最好的诠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极大地增强课堂感染力,而且可以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收到很好的课堂教育效果。
思考二:把准学员思维才能增强课堂向心力。《爸爸去哪儿》节目通过亲情的定位、明星偶像的选择、话题的巧妙设置、节目清新质朴的风格,让观众在泪水与笑声齐飞中找到更多的共鸣和对父爱的回忆,正是因为准确把握住了当前社会对亲子教育的关注,才能够迅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要学会用学员的角度思考,把准学员的思维,课堂知识的难点是什么,哪些最易产生困惑,哪些结合实际的联系能够更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如何贯彻学为中心,准确把握学员的关注点,学员的所思所想,也是我们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紧贴学员生活实际,特别要善于从社会热点、知识热点,科技前沿中寻找素材和切入点,把握学员知识疑惑,了解知识难点,课堂不仅传道,更要始终把解惑做为主线,充分调动学员参与教学、接受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思考三:紧贴岗位任职需要增强课堂实用性。《爸爸去哪儿》并不是本土原创而是引进韩国MBC的节目模式,但在引进的同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特别是融入本土化元素,情景设置,节目互动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节奏紧凑更符合中国人的单元收视习惯,感情贴近中国人的情感共鸣。
当前,院校教育向部队实战靠拢,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一定要与进俱进,与部队任务和官兵岗位需求相对接。课堂知识结合实际具体化,绝不能照本宣科,不加取舍满堂灌,知识空洞乏味。一定要在深入调研,摸清岗位任职需要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将枯燥的理论与“有血有肉”的部队鲜活事例结合起来,把难理解的理论知识“翻译”转化为易解,易懂,用生动、朴素的语言,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思考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增强课堂吸引力。在狼烟四起的电视荧屏,观众们对于千篇一律的选秀类、相亲类节目早已经视觉疲劳。湖南卫视敢于“吃螃蟹”,突破传统综艺节目的窠臼,创新性地把综艺节目由室内搬到室外,使人眼前一亮。
当前,在教学形式方法上,大多沿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块屏幕、一张嘴巴”的传统模式,缺乏生动逼真的视觉美,与官兵喜欢形象直观式教育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在教育内容设置上,传统的说教占大部分,内容知识陈旧空洞,缺少时代活力,已经跟不上学员“口味”的需要。为此,必须积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学员渴求新知识的思想实际,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有所作为,敢于摒弃施教者讲、受教者听的传统模式,通过开放性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有效激发学员教学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如在讲述中组织演示和角色扮演,深入浅出、有层次有步骤呈现教学内容。在练习或临床实例中穿插讨论和知识迁移。教学方法既合理贴切,又穿插自如,使教学内容得到最好的呈现和表达。把学员牢牢地吸引在课堂上,把课堂变成师生知识交汇、融合的场所,在交流碰撞中传道授业解惑。
思考五::拓宽学习视野才能增强课堂教学渗透力。跟喧嚣、噪杂的选秀节目相比,《爸爸去哪儿》的推广绝对算是低调。但节目播出后,凭借内容和口碑迅速在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现代传媒中引发议论,让“小众热点”迅速变成大众娱乐狂欢,使节目一夜间街知巷闻。
随着时代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视野早已超越传统的课堂、书本、图书馆等范畴,知识信息的获得方式变得更加广博,这就要求教员必须拓宽视野,在传统教学方法途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传媒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征,把教学的触角延伸到可能利用的每一个末端。比如在开展辅导答疑、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的同时,充分利用学员易于按受的形式进行交流沟通,如网站互动、QQ群、微信群等多种快捷实时的互动方式,拓宽交流时空,扩大和延伸课堂功能。通过给学习进步大的学员点赞,给学习不在状态的学生个别私信等方式,延伸课堂的育人功能,增强课堂的渗透力,拓宽课堂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关键词】由《爸爸去哪了》;引发;课堂教学思考
思考一:融入情感教育才能增强课堂的感染力。《爸爸去哪兒》展现了父子、父女之间吃穿住行,共同游戏等活动,通过活动佳宾们真情流露,情感交流,不虚假、不做作,就象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感觉。正是这种浓浓的亲情,无处不在的真情实感染了观众,拨动了大家的心弦。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它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凡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产生喜爱、高兴等肯定的情感。情到深处自然浓,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更要以情动人。教员在课堂上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充满对学员成长的关心和爱护,在选择教学过程中,融入爱的情感和言语,用充满情感的方式来陶冶学员、引导和教育他们。知识课堂也是情感交流的课堂,中国古代名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对情感教育最好的诠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极大地增强课堂感染力,而且可以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收到很好的课堂教育效果。
思考二:把准学员思维才能增强课堂向心力。《爸爸去哪儿》节目通过亲情的定位、明星偶像的选择、话题的巧妙设置、节目清新质朴的风格,让观众在泪水与笑声齐飞中找到更多的共鸣和对父爱的回忆,正是因为准确把握住了当前社会对亲子教育的关注,才能够迅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要学会用学员的角度思考,把准学员的思维,课堂知识的难点是什么,哪些最易产生困惑,哪些结合实际的联系能够更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如何贯彻学为中心,准确把握学员的关注点,学员的所思所想,也是我们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紧贴学员生活实际,特别要善于从社会热点、知识热点,科技前沿中寻找素材和切入点,把握学员知识疑惑,了解知识难点,课堂不仅传道,更要始终把解惑做为主线,充分调动学员参与教学、接受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思考三:紧贴岗位任职需要增强课堂实用性。《爸爸去哪儿》并不是本土原创而是引进韩国MBC的节目模式,但在引进的同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特别是融入本土化元素,情景设置,节目互动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节奏紧凑更符合中国人的单元收视习惯,感情贴近中国人的情感共鸣。
当前,院校教育向部队实战靠拢,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一定要与进俱进,与部队任务和官兵岗位需求相对接。课堂知识结合实际具体化,绝不能照本宣科,不加取舍满堂灌,知识空洞乏味。一定要在深入调研,摸清岗位任职需要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将枯燥的理论与“有血有肉”的部队鲜活事例结合起来,把难理解的理论知识“翻译”转化为易解,易懂,用生动、朴素的语言,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思考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增强课堂吸引力。在狼烟四起的电视荧屏,观众们对于千篇一律的选秀类、相亲类节目早已经视觉疲劳。湖南卫视敢于“吃螃蟹”,突破传统综艺节目的窠臼,创新性地把综艺节目由室内搬到室外,使人眼前一亮。
当前,在教学形式方法上,大多沿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块屏幕、一张嘴巴”的传统模式,缺乏生动逼真的视觉美,与官兵喜欢形象直观式教育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在教育内容设置上,传统的说教占大部分,内容知识陈旧空洞,缺少时代活力,已经跟不上学员“口味”的需要。为此,必须积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学员渴求新知识的思想实际,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有所作为,敢于摒弃施教者讲、受教者听的传统模式,通过开放性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有效激发学员教学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如在讲述中组织演示和角色扮演,深入浅出、有层次有步骤呈现教学内容。在练习或临床实例中穿插讨论和知识迁移。教学方法既合理贴切,又穿插自如,使教学内容得到最好的呈现和表达。把学员牢牢地吸引在课堂上,把课堂变成师生知识交汇、融合的场所,在交流碰撞中传道授业解惑。
思考五::拓宽学习视野才能增强课堂教学渗透力。跟喧嚣、噪杂的选秀节目相比,《爸爸去哪儿》的推广绝对算是低调。但节目播出后,凭借内容和口碑迅速在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现代传媒中引发议论,让“小众热点”迅速变成大众娱乐狂欢,使节目一夜间街知巷闻。
随着时代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视野早已超越传统的课堂、书本、图书馆等范畴,知识信息的获得方式变得更加广博,这就要求教员必须拓宽视野,在传统教学方法途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传媒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征,把教学的触角延伸到可能利用的每一个末端。比如在开展辅导答疑、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的同时,充分利用学员易于按受的形式进行交流沟通,如网站互动、QQ群、微信群等多种快捷实时的互动方式,拓宽交流时空,扩大和延伸课堂功能。通过给学习进步大的学员点赞,给学习不在状态的学生个别私信等方式,延伸课堂的育人功能,增强课堂的渗透力,拓宽课堂教学的广度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