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改革全速推进,不仅仅是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进,更是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走向,使得学生管理把提高学生质量水平放在第一位,而非传统教育下,完成规定内容,取得相应学分的敷衍行为。校园文化是由长期的教育管理积淀形成的,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精神建设,风气风貌,学生管理与校园文化有着微妙的相辅相成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通过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来推动学生管理改革步入新局面,无疑是探索学生管理的新思路、新途径。本文将就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管理的新思路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校园文化;学生管理;改善途径
当下,大多学校学生管理的重心仍旧放在纯粹管理上,这种思路强迫性高,灵活性低,师生交流较少,管理者一味的提要求,学生则被动接受,时间一长,学生反感心理滋长迅速,逆反心性增强,违反规定等不合理行为反而频频出现,这就偏离了学生管理的目的,降低了学生管理的效率,甚至得不偿失。另外,由于高校的排名评估更多的取决于该校在各行业取得的成果,或研究项目上取得的进步,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没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自然也就没能发挥好对学生管理的助力作用。这一点,正是现下各校在校园管理上的缺失和通病。
一、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学生管理水平
校园文化是校风的具体表现,是一所学校的内涵和精神文化,对学生的心理思想、行为表现都有巨大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向上,乐观进取,被良好的文化包围,会让人自觉地向文化所希望的表现靠拢。学生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服务学生,学生的具体表现又反映了学生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因此,以校园文化影响学生的行为表现,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是校园管理工作的新途径。至于具体的实施措施,本文会在下面提到三条建议:
(一)提高硬件水平,建设美好校园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只需耳濡目染,便会让人向所在环境折射的文化发展。要想促进校园文化发展,前提是必须建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物质文化水平,因此,校园环境的体现就是学校的硬件设施。这些设施的涵盖面很广,大到教学楼、餐厅、寝室等建筑物的布局,外观和形态,小到学校一花一草一木的种植,深入到室内布局、实验器材的精密程度、校内网络的流暢速度,简朴到餐具、课桌椅,甚至窗户的样式,都体现着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这些硬件凑在一起,含沙射影般反映了学校的文化素养。身处良好的学校环境,学生的性情自然而然被陶冶,自身的素养也因良好的环境在无声无息间得到了提高,一些过激、叛逆的想法和行为被自身的素养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自觉约束,这样就减少了学生管理工作推进的阻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人文管理和谐氛围
校园文化具有激励、引导等功能,文化的作用对象是人,以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所以,学生管理工作应坚持以学生为本。涉及学生生活、学习方面的重要事件在做决定之前,应充分征求广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减少实施的难度;通过营造学校和学生平等的关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觉,日常处事以大局为重,服从学校管理;更多地鼓励学生参与管理,利用学生会等管理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使这些组织成为学校管理者有力的帮扶力量,使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完善规章制度,推动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依据,有章可循,学生管理工作才有具体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时代的变换,规章制度不可能一成不变。尤其是涉及学生权利方面的规定,一定要体现学生的权力自主,尊重学生的人身权利,保护好学生的权利。因此,应定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查看,调查了解学生的诉求,以便及时查漏补缺,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改进并完善相应的制度条例。时代进步了,学生的思想观念改变了,规章制度也需与时俱进,及时顺应这些变化,以推动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为制度注入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挥制度的鼓励、鞭策作用,丰富制度文化的内涵,保证制度取于日常,用于日常。同时,制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管理,学生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并遵从制度建设。
二、总结
校园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功能,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是深远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喜欢上学校,适应学校各方面管理的规定,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体现自己对学校的情感。校园文化的浓厚程度,影响着学校学生总体水平和管理质量;而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的效率和推进过程中遭遇的困难的多少,也是对学校校园文化的间接反映,两者相辅相成。学校管理工作者应注重两个方面的结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学生管理工作,双管齐下,以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提高学校的总体实力。
参考文献
[1]王树岩.以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管理.《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2期
[2]刘建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科教文汇》.2014年1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学生管理;改善途径
当下,大多学校学生管理的重心仍旧放在纯粹管理上,这种思路强迫性高,灵活性低,师生交流较少,管理者一味的提要求,学生则被动接受,时间一长,学生反感心理滋长迅速,逆反心性增强,违反规定等不合理行为反而频频出现,这就偏离了学生管理的目的,降低了学生管理的效率,甚至得不偿失。另外,由于高校的排名评估更多的取决于该校在各行业取得的成果,或研究项目上取得的进步,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没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自然也就没能发挥好对学生管理的助力作用。这一点,正是现下各校在校园管理上的缺失和通病。
一、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学生管理水平
校园文化是校风的具体表现,是一所学校的内涵和精神文化,对学生的心理思想、行为表现都有巨大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向上,乐观进取,被良好的文化包围,会让人自觉地向文化所希望的表现靠拢。学生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服务学生,学生的具体表现又反映了学生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因此,以校园文化影响学生的行为表现,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是校园管理工作的新途径。至于具体的实施措施,本文会在下面提到三条建议:
(一)提高硬件水平,建设美好校园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只需耳濡目染,便会让人向所在环境折射的文化发展。要想促进校园文化发展,前提是必须建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物质文化水平,因此,校园环境的体现就是学校的硬件设施。这些设施的涵盖面很广,大到教学楼、餐厅、寝室等建筑物的布局,外观和形态,小到学校一花一草一木的种植,深入到室内布局、实验器材的精密程度、校内网络的流暢速度,简朴到餐具、课桌椅,甚至窗户的样式,都体现着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这些硬件凑在一起,含沙射影般反映了学校的文化素养。身处良好的学校环境,学生的性情自然而然被陶冶,自身的素养也因良好的环境在无声无息间得到了提高,一些过激、叛逆的想法和行为被自身的素养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自觉约束,这样就减少了学生管理工作推进的阻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人文管理和谐氛围
校园文化具有激励、引导等功能,文化的作用对象是人,以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所以,学生管理工作应坚持以学生为本。涉及学生生活、学习方面的重要事件在做决定之前,应充分征求广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减少实施的难度;通过营造学校和学生平等的关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觉,日常处事以大局为重,服从学校管理;更多地鼓励学生参与管理,利用学生会等管理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使这些组织成为学校管理者有力的帮扶力量,使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完善规章制度,推动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依据,有章可循,学生管理工作才有具体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时代的变换,规章制度不可能一成不变。尤其是涉及学生权利方面的规定,一定要体现学生的权力自主,尊重学生的人身权利,保护好学生的权利。因此,应定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查看,调查了解学生的诉求,以便及时查漏补缺,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改进并完善相应的制度条例。时代进步了,学生的思想观念改变了,规章制度也需与时俱进,及时顺应这些变化,以推动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为制度注入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挥制度的鼓励、鞭策作用,丰富制度文化的内涵,保证制度取于日常,用于日常。同时,制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管理,学生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并遵从制度建设。
二、总结
校园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功能,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是深远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喜欢上学校,适应学校各方面管理的规定,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体现自己对学校的情感。校园文化的浓厚程度,影响着学校学生总体水平和管理质量;而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的效率和推进过程中遭遇的困难的多少,也是对学校校园文化的间接反映,两者相辅相成。学校管理工作者应注重两个方面的结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学生管理工作,双管齐下,以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提高学校的总体实力。
参考文献
[1]王树岩.以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管理.《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2期
[2]刘建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科教文汇》.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