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活动中我喜欢捕捉灵感,寻找机会,大胆创新一些让老师易教、学生易学的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实践,我发现培养学生做老师能极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做老师需要一个连环的训练过程:初始阶段,我在课堂内外采取多种方法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第二阶段,我利用课前五分钟学生才艺展示活动锻炼学生胆量;第三阶段,进行片段讲课尝试,利用早自习,给部分敢于尝试的学生提供一个锻炼的机会,老师“连帮带辅”协助他们完成简短的讲课活动,既消除了他们的畏惧感,增强了信心,还激发了不少学生想讲课的欲望。第四阶段,分段实践,为了满足多数学生的要求,我利用早自习的后半部分时间,选取部分优生进行分段讲课;为了提高讲课质量,我培养部分讲课优胜者选讲简单诗词。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对讲课产生了极大兴趣。
为让学生做老师更规范化,我重点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指导:
一、 学生备课指导
要讲好课,首先应备好课。学生初次上课,不知道怎样备课,所以必须做好备课指导。
为了满足多数学生讲课的愿望,我把愿意讲课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分段讲课的训练。每组指定一名语文成绩好又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负责,小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特长进行查找资料、研究教学方法和分段教学的合理分工,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集体备课指导。这样才能做到省时省力提高备课指导的效率。
(一) 集体备课指导
进行小组备课指导让更多学生体验备课环节,既是为大部分学生当老师做准备,又能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恰当地选择资料、巧妙地组合资料的技巧,从而掌握自学方法。
1.备课前的准备
解读课文。预习时学生可分组讨论或独立完成对课文的解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出课文的重难点。
分工查找资料。可以通过“教辅资料”“读书笔记”“电视节目、网络资源”等途径,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2. 组长审查资料
小组成员把收集到的资料交由组长检查,组长认真审阅,挑选出与该课文关系密切相关的资料交给老师把关。
3.汇编资料,集体备课
利用自习课或者课余时间,老师组织小组成员进行集体备课指导。首先引导学生搞清备课的各个环节,再进行每个环节的具体指导,结合每节课文的内容,由学生逐个谈出自己对本节内容的讲法,准备选用什么样的资料,重点突出什么,进行哪些思想教育,进行什么语文知识技能训练等等。再由记录者综合大家意见,定出本节内容的具体讲法,由负责本节讲课的同学形成教案。
(二)个别备课指导
讲课者根据集体备课的意见,编写形成详细教案,交由老师当面审查,审查过程中肯定其优点,及时指出其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落实其分段讲解的内容,并协助他们做好各讲课者之间的衔接工作。
分段讲课初见成效之后,再着手让学生进行全文讲课的训练。此时,学生做老师已经是轻车熟路,备课中的各个环节可由学生课余自行完成,老师只是审查教案,加以修正。
二、 学生上课指导
(一)预设课堂,课前教态指导
首先,要求小老师衣着要整洁、端庄、大方,神情要从容、镇定、自信,态度要亲切、和善、自然。
其次,训练小老师要能根据不同内容表达出不同的语言风格:或风趣幽默,或简洁精练,或从容淡定,,或朴素明白;讲课时语速中等,吐字清晰,说话流畅。
(二)跟踪课堂,辅助教学
教师自始至终认真观察每一位小老师上课的过程,如发现学生讲解有遗漏或不准确的地方,及时以教者的身份进行补充或纠正。
1.知识讲解遗漏时的辅助教学
比如:邓丽琼讲解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时,把故都的秋景概括成五幅画面,即小院赏秋—落蕊知秋——寒蝉啼秋——闲人叹秋——盛果绘秋,在引导同学赏析“小院赏秋”图时,就遗漏了一个内容:哪些景物具体体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我便瞅准她找同学上台绘图的时机,巧妙地引导同学在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分析理解景物特色,与作者情感相融合,归纳出故都之秋的特点。
2.知识讲解失误时的辅助教学
小老师讲解过程中的失误是难免的,老师应及时纠错。那次杨翅鹏讲解元稹诗歌《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他把诗歌抒情方式归纳为“借景抒情”,小老师讲课结束后的老师总结点评是惯例,我肯定他的优点后,巧妙地纠正诗歌的抒情方式应该是:情以事生,景因情异,情景交融。
3.问题讲解模糊时的辅助教学
对小老师讲解不清楚的问题,教师及时从学习者的角度提问,这样既可以带动学生思考,又避免了尴尬局面,维护小老师自尊。一次,吴伯建讲解鲁迅小说《药》时,文章的双线结构、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小说以“药”为题的深刻寓意都讲解得挺清楚,但在引导同学归纳小说主题时却讲得挺敷衍,同学有疑问又不好意思提出,为帮助学生弄懂问题,又要避免小老师难堪,我故意举手示意后站起来说:“老师,我可以问个问题吗?”同学们先是愣住了,继而发出理解的笑声,我便趁机提示式的发问:“小说的主题是从哪两个方面归纳出来的?”他豁然醒悟,便引导同学紧扣小说的明暗双线来把握小说主题。
(二)指导技能,提高能力
课堂中存在很多偶然因素,难免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刚踏入教学岗位的老师也常常遭遇这些尴尬,小老师遇到的几率就更高了,所以老师要及时给予应急技能指导,以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
1.思维短路的指导
如果小老师突然怯场,思维短路冷场时,老师要设法活跃气氛,示意同学们积极配合,缓解小老师思想压力。引导学生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化解尴尬场面:或用一两句幽默的话语、或转换话题、甚至可以请一两个活跃分子即兴表演以化解尴尬局面。
2.疑难问题讲解的指导
老师在课前进行的上课技能指导时告诉学生:如果遇到讲解不清楚的问题或同学故意刁难的问题,可以求助于老师,或者请语文能力强的同学帮忙回答,或者先让同学们讨论,听取同学意见后再归纳讲解。
通过近两年时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能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80%的学生上过讲台讲课,班级竞争之风日渐浓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学生还能把语文课上获得的感悟和方法举一反三,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做老师需要一个连环的训练过程:初始阶段,我在课堂内外采取多种方法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第二阶段,我利用课前五分钟学生才艺展示活动锻炼学生胆量;第三阶段,进行片段讲课尝试,利用早自习,给部分敢于尝试的学生提供一个锻炼的机会,老师“连帮带辅”协助他们完成简短的讲课活动,既消除了他们的畏惧感,增强了信心,还激发了不少学生想讲课的欲望。第四阶段,分段实践,为了满足多数学生的要求,我利用早自习的后半部分时间,选取部分优生进行分段讲课;为了提高讲课质量,我培养部分讲课优胜者选讲简单诗词。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对讲课产生了极大兴趣。
为让学生做老师更规范化,我重点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指导:
一、 学生备课指导
要讲好课,首先应备好课。学生初次上课,不知道怎样备课,所以必须做好备课指导。
为了满足多数学生讲课的愿望,我把愿意讲课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分段讲课的训练。每组指定一名语文成绩好又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负责,小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特长进行查找资料、研究教学方法和分段教学的合理分工,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集体备课指导。这样才能做到省时省力提高备课指导的效率。
(一) 集体备课指导
进行小组备课指导让更多学生体验备课环节,既是为大部分学生当老师做准备,又能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恰当地选择资料、巧妙地组合资料的技巧,从而掌握自学方法。
1.备课前的准备
解读课文。预习时学生可分组讨论或独立完成对课文的解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出课文的重难点。
分工查找资料。可以通过“教辅资料”“读书笔记”“电视节目、网络资源”等途径,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2. 组长审查资料
小组成员把收集到的资料交由组长检查,组长认真审阅,挑选出与该课文关系密切相关的资料交给老师把关。
3.汇编资料,集体备课
利用自习课或者课余时间,老师组织小组成员进行集体备课指导。首先引导学生搞清备课的各个环节,再进行每个环节的具体指导,结合每节课文的内容,由学生逐个谈出自己对本节内容的讲法,准备选用什么样的资料,重点突出什么,进行哪些思想教育,进行什么语文知识技能训练等等。再由记录者综合大家意见,定出本节内容的具体讲法,由负责本节讲课的同学形成教案。
(二)个别备课指导
讲课者根据集体备课的意见,编写形成详细教案,交由老师当面审查,审查过程中肯定其优点,及时指出其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落实其分段讲解的内容,并协助他们做好各讲课者之间的衔接工作。
分段讲课初见成效之后,再着手让学生进行全文讲课的训练。此时,学生做老师已经是轻车熟路,备课中的各个环节可由学生课余自行完成,老师只是审查教案,加以修正。
二、 学生上课指导
(一)预设课堂,课前教态指导
首先,要求小老师衣着要整洁、端庄、大方,神情要从容、镇定、自信,态度要亲切、和善、自然。
其次,训练小老师要能根据不同内容表达出不同的语言风格:或风趣幽默,或简洁精练,或从容淡定,,或朴素明白;讲课时语速中等,吐字清晰,说话流畅。
(二)跟踪课堂,辅助教学
教师自始至终认真观察每一位小老师上课的过程,如发现学生讲解有遗漏或不准确的地方,及时以教者的身份进行补充或纠正。
1.知识讲解遗漏时的辅助教学
比如:邓丽琼讲解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时,把故都的秋景概括成五幅画面,即小院赏秋—落蕊知秋——寒蝉啼秋——闲人叹秋——盛果绘秋,在引导同学赏析“小院赏秋”图时,就遗漏了一个内容:哪些景物具体体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我便瞅准她找同学上台绘图的时机,巧妙地引导同学在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分析理解景物特色,与作者情感相融合,归纳出故都之秋的特点。
2.知识讲解失误时的辅助教学
小老师讲解过程中的失误是难免的,老师应及时纠错。那次杨翅鹏讲解元稹诗歌《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他把诗歌抒情方式归纳为“借景抒情”,小老师讲课结束后的老师总结点评是惯例,我肯定他的优点后,巧妙地纠正诗歌的抒情方式应该是:情以事生,景因情异,情景交融。
3.问题讲解模糊时的辅助教学
对小老师讲解不清楚的问题,教师及时从学习者的角度提问,这样既可以带动学生思考,又避免了尴尬局面,维护小老师自尊。一次,吴伯建讲解鲁迅小说《药》时,文章的双线结构、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小说以“药”为题的深刻寓意都讲解得挺清楚,但在引导同学归纳小说主题时却讲得挺敷衍,同学有疑问又不好意思提出,为帮助学生弄懂问题,又要避免小老师难堪,我故意举手示意后站起来说:“老师,我可以问个问题吗?”同学们先是愣住了,继而发出理解的笑声,我便趁机提示式的发问:“小说的主题是从哪两个方面归纳出来的?”他豁然醒悟,便引导同学紧扣小说的明暗双线来把握小说主题。
(二)指导技能,提高能力
课堂中存在很多偶然因素,难免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刚踏入教学岗位的老师也常常遭遇这些尴尬,小老师遇到的几率就更高了,所以老师要及时给予应急技能指导,以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
1.思维短路的指导
如果小老师突然怯场,思维短路冷场时,老师要设法活跃气氛,示意同学们积极配合,缓解小老师思想压力。引导学生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化解尴尬场面:或用一两句幽默的话语、或转换话题、甚至可以请一两个活跃分子即兴表演以化解尴尬局面。
2.疑难问题讲解的指导
老师在课前进行的上课技能指导时告诉学生:如果遇到讲解不清楚的问题或同学故意刁难的问题,可以求助于老师,或者请语文能力强的同学帮忙回答,或者先让同学们讨论,听取同学意见后再归纳讲解。
通过近两年时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能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80%的学生上过讲台讲课,班级竞争之风日渐浓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学生还能把语文课上获得的感悟和方法举一反三,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