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晕的消散:当代中国文学影视化现象分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a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影视化便是通过电影、电视等电子媒介手段方式,把文学的文本形式转化为具有声画效果的影像作品,对文学文本进行节选、删节或改写之后形成适合于电影拍摄的剧本,并最终转变成电影作品,这也便是文学的影视化改编。本文探讨了影视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以及大众化媒介特征,通过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影视改编案例分析,揭示了文学影视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光晕”消逝现象。
  关键词:文学影视化;光晕;媒介
  一、文学影视化现象阐释
  什么叫做“媒介”?它就是艺术传达所用的工具。比如颜色、线形是图画的媒介,金石是雕刻的媒介,文字语言是文学的媒介。电影,是一个可以将历史、文学与想象力企图建构起来的介乎生活与虚构的空间媒介。同样地,电影提供了符号,而观看者理解和阐释符号。影视化便是一种媒介化形式,将各种文艺作品用电子大众媒介的方式表达出来,已经成为当前的一大主流趋势。
  文学影视化(本文语境中,主要意指小说的影视化)是指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形式转化,即由文字文本与视频图像之间的转变,是文学的一种嬗变形式。文学本体的影视化,便是通过电影、电视电子媒介手段方式,把文学的文本形式转化为具有声画效果的影像作品,对文学文本进行节选、删节或改写之后形成适合于电影拍摄的剧本,并最终转变成电影作品,这也便是文学的影视化改编。在我国的电影、电视剧中,文学改编一直是影视作品中的常态。我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便是摘自古典文学巨著《三国演义》的片段。国外的文学影视改编也多如鸿毛,如《了不起的盖茨比》《悲惨世界》《傲慢与偏见》等。“近二十年来,世界电影改编自文学作品约20%~40%,我国电影电视改编自文学作品的比例也近40%,其中优秀电影和电视剧约70%来自文学作品的改编。”中国电影逐渐也成为了当代文化产业的支柱。笔者摘录了近几年来中国影视化文学的发展状况,如下:2015年上映有:《寻龙诀》《狼图腾》《小时代4:靈魂尽头》,改编自《鬼吹灯》《狼图腾》《小时代》;2014年上映电影:《匆匆那年》《小时代3》《归来》《智取威虎山》《黄金时代》,改编自《匆匆那年》《小时代》《陆犯焉识》《林海雪原》《萧红传》。
  在文学和影视如影随形的发展历史过程之中,两者之间的合作是两种创作艺术形式的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的结果。通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为电影提供了温床,源源不断地为电影提供创作素材,另一方面,电影作为受众人数庞大的传播载体,在接受文学影响的同时,也为文学提供了极为有效的传播推广途径,是文学生产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卡尔维诺说过,“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我们在赛博空间中无数次接触过,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无数次目睹过,最终站在其真品面前时,不过只是一次重温而已。
  二、机械复制下的文学影视化现象
  电影可以说是文学的另类解读。1892年的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第一部影片,宣告电影时代的到来后,电影这一新兴媒介变以火箭般的趋势飞跃发展,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达到了其他艺术无法企及的地位,超越了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影片的大量复制放映,将那些无法触及的高贵艺术带到了寻常百姓家,这就造成了对贵族文化的颠覆和消解。“与传统艺术成配套的接受方式是聚精会神,这种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形成的欣赏方式与接受传统已经成为了一种话语霸权,它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贵族化的欣赏活动从而无形中对大众进行着某种排斥和拒绝;而复制艺术吁请的接受方式则是心神涣散,这种消遣式的接受状态使得大众拥有了广泛参与、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和权利。”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可以表现大量事物的形象,从而传递出庞杂的信息量。在有声电影中,我们不仅听到台词中的声调、语调,还欣赏着演员的面部及形体表演。在文学中的话语可以不仅通过演员表演和场景调度,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如音乐、声响及文字材料。电影制作者为了拍摄各种各样的影像而会选择各种各样的镜头,然后再通过剪辑来排列这些镜头,这个过程使电影摆脱了戏剧艺术的空间限制。影片中的视觉和听觉内容会在大脑中产生意义的关联,通过对各种镜头的剪辑,所有镜头便共同创造出某种寓意来。
  文学影视化并不是对文学的单纯改编,而是在忠实于改编者对原著的题旨和灵魂的正确理解,忠实于原著主要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意蕴指向,忠实于影视剧所特有的审美规律,另外,还忠实于改编者的审美风格与创作意向,使作品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赋予其时代的生命活力,以此促使影视剧的精彩绝伦。通过与文学中的保留价值部分的结合,以及电影对图像合成、音乐、表演的处理,各种各样增添删减其实真正赋予了电影以价值,使得观众产生了一种刺激、震惊的心理效果。“技术使人的感觉中枢屈从于一种复杂的训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种对刺激新的急迫的需要从电影那里得到了满足。”笔者搜集了近几年来的中国国产文学电影(不包含电视剧)的豆瓣评价,进行分类,将三星评价定为中性的话,一星、二星为偏差评价,四星、五星为偏好评价,可以得出,诸如《山楂树之恋》《白鹿原》《黄金时代》等均为四星到五星之间,可知大部分文学电影的评价偏好,可见观众对于文学改编的电影还是持肯定状态,文学影视化对观众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审美享受。然而,也有一些电影的评价偏低,可见文学改编电影的结果还是有些不中人意,《杜拉拉升职记》《小时代1、2、3、4》《被偷走的那五年》均在一星到二星之间。
  通过两份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学作品的影视化过程中,其自身还是发生了种种变化。与文学作品相比,影视化能够更为直接地向观众讲述一个故事:细节更为具体,情节更为逼真,所需时间更少,人物特征更为清晰,提供的信息量更为丰富,而且电影不需要通过读者的想象来领略故事的概况,它直接可以让观众看到故事的全过程。这是文学影视化现象后,文学文本所达不到的高度。
  三、文学影视化现象分析   中国大众文化,由于缺少一种商业秩序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有序进化,它制造出的大众文化产品缺少层次感和领域化,造成了消费者要面对同一类大众文化产品的现状,这自然会引发审美情趣上的冲突。同样地,这一现象在电影领域也显露无疑。因此,在笔者看来,文学影视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却远远的超于它所带来的积极面。
  (1)与文学文本相比,文学影视化将人物形象具象化,框定了人物特征。虽然文学的文本与影视屏幕上的文本之间存在着不是特别大的差异,但是通过显示屏进行阅读總会获得一些特别的感受,因为显示屏是一种展现视觉文化,使人们心理期待的图像媒介。文学作品是艺术家的幻想,是“内心生活的外表化”,一部文艺作品就像是一个经过改装的梦,梦和文学作品一样,都有着表层的显现层面和深层的隐在层面。文学文本的表层(包括词语和影像等)相当于梦的外显内容,而潜在的内容则是作者深藏的欲望,也相当于文艺作品中的“光晕”,即艺术的本真,是一种不在场的在场。文本的观念内容从思想转变为视觉意象过程中,电影机械带来的最大弊端就是自动删除,通过剪切拼贴的叙事模式,将原有的作者欲望打碎、篡改,给观众带来的却是另类的心灵感受、头脑风暴。文学这种传统艺术是需要读者聚精会神地去思索、探究,以求得作者内心深处的深层次表达,这便是对文艺作品的“光晕”的崇拜。然而将文学影视化后产生的影视作品,通过机械复制这种技艺,将传统艺术作品中的深藏欲望删除的一干二净,导致“光晕”消逝,对作品的崇拜不在。
  (2)文学作品带给大众影视化的享受的同时,也使得大众受到了影视化机制的无形控制。尽管文学影视化将文学“神话”请下了神坛,更便于大众的接受和认可,但是文学影视化造成大众普遍接近的情况下,也对大众产生了一些不可估计的消极影响。媒介引发某些社会变迁,影视化现象在给大众、文学作品带来巨大优势、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大众“愚化”和文学作品内涵的精神枯萎,“光晕”的消散。“随着现代文明的机械化进程所带来的精英个体的衰落导致了大众文化的出现,它取代了“民间艺术”与“高雅艺术”。通俗文化产品完全没有真正艺术的特征,但是所有的媒介通俗文化却证明它拥有自己的真正特性:标准化、模式化、守旧性与欺骗性。这是一种控制消费者的产品。”电影文化产业的标准化、齐一化生产模式,将文化全部同化并整合,从自己的意愿出发铲除了艺术作品的自主性,使得观众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变成了电影文化产业的依赖品,按照其建构的样子来理解和接受外部环境。电影作为这种文化设施,本身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然而,意识形态能够把个体召唤、形塑成为主体,使他屈从、臣服于所处身的社会历史条件,本质上来说电影也是当今国家意识形态的缩影。现代社会便是以艺术作品的名义通过电影这样的文化工业向大众输出着自己的意识形态,以欺骗的形式占领着人们的思想。
  (3)文学作品在影视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视化机制诸如商业利益、组织原则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限制。文学影视化虽说是文学的深层重构和形塑,但是经典文学中总有一些对当代现实的深刻描写,这些内容有时会变成敏感话题,不适合在电影这样的传播媒介下进行普及,这样就造成了电影表现的社会现实深度不够,大多数导演对社会现实的方面的反映避而远之,导致大量的庸俗、通俗电影的泛滥成灾,没有思想内涵,仅仅带来的是纯粹性的享乐、娱乐、心理的消费。受众是具有能动感官的特性主体,有时候对某种影视的接触并不是因为文学文本的出彩、引人入胜,而仅仅是因为某个演员的出演,或者某类文学影片的独到之处,才产生接近,去欣赏以满足自己内心欲望,达到审美所需,一定程度上实现精神享受。如图4所示,《小时代》《匆匆那年》等大多是网络文学改编成电影,这些文学大多是满足精神空虚的产物,文学也有高雅和庸俗之分,这些便是通常所说的通俗文学,然而这种网络文本文学的精神享受已经不再是对文学纯文本的享受,而变成了对个人欲望的享受。从根本上讲,观众对电影的迷恋,已不再是简单地对某类影片、某个人物的迷恋,而是对不断满足自己欲望的观影过程的迷恋,正所谓“看就是快感的源泉”。这样的话就对于文学这种传统艺术是致命的打击,颠倒了文学与影视之间的依存关系,使得文学不再具有主体地位,不再具有权威感、超脱感。
  通过对近几年上映电影的数据分析,笔者得出这样的判断:文学作品通过影视化产生的效果有利有弊,媒介技术虽然能带给我们一种视觉和身心的快感,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文学文本所传达的审美体验。我们把媒介技术带来的视觉享受作为我们理解文学的一种可能,但是也不能彻底抹杀文学的思想内涵的丰富性。把媒介作为大众理解文学的平台,扩大文学的接受范围,同时通过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创作,更好的指导媒介影视化的发展,实现文学丰富性和影视生动性的融合。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早在十多年前已经开展机器人教育,但是总体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现实性的问题仍然存在,并且阻碍着机器人教育的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大的难题即机器人价格昂贵,很多学校没有能力购买,所以接受机器人学习的学生仍然非常少。在这个背景下,开展3D仿真虚拟机器人教学就具有积极的意义。而若要提高3D仿真虚拟机器人教学的有效性,则必须借助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本文对首要教学原理在3D仿真虚拟机器人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贫困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反贫困一直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议题。我国如何通过精准扶贫来缓解甚至消除贫困,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自2011年大幅度提高农村贫困标准以来,学界和相关职能部门都在探讨如何提高扶贫精准度。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省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但发展不平衡,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贫困现象仍十分突出。据统计在2015年,长沙市精准识别了85个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
期刊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国内外高度关注我国的发展前景、发展战略和发展举措.在这样的背景下,党
摘要:《末路狂花》自开播以来,被视为美国女性主义题材的代表作。影片讲述的是两位普通的女性外出游玩过程中对于男性的欺辱和压迫所表现出的反抗,勇于找回真实的自我,并犯下了杀人、抢劫等大罪,最后宁愿牺牲生命也不愿意失掉女性尊严的荡气回肠的故事。可以说,片中的男性形象改变了女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和命运,使她们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女权意识逐渐觉醒并愈演愈烈,最后的悬崖一跃带给社会的思考是沉重而巨大的,引发了全社会
摘要:发展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解决农村文化贫困问题,是根据广大农民群众的需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追求。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农村的發展需要文化,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文化。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
摘要: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大学生不满足于文字和图片的娱乐,而是追求影视作品的享受。因为影视脱离开细小的文字理解,通过连续生动的动画创作,可以放松心情,启迪人生。本文将先介绍影视作品的定义及特点,通过分析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来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影视作品;大学生;价值观  如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偏向于人性化发展。所以,要从大学生的喜好人手,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大众娱乐的作
摘要:唐代的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出现一大批优秀的女性。唐代女子教育在继承以往女子教育的传统上展现出新的特点。本文追溯唐代以前的女子教育,对唐代女子的教育内容、教育成果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当今教育工作者带来启示。  关键词:唐代;女子教育;教育内容  陈寅恪先生在《论韩愈》中提到“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接之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社会政治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这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