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影视化便是通过电影、电视等电子媒介手段方式,把文学的文本形式转化为具有声画效果的影像作品,对文学文本进行节选、删节或改写之后形成适合于电影拍摄的剧本,并最终转变成电影作品,这也便是文学的影视化改编。本文探讨了影视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以及大众化媒介特征,通过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影视改编案例分析,揭示了文学影视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光晕”消逝现象。
关键词:文学影视化;光晕;媒介
一、文学影视化现象阐释
什么叫做“媒介”?它就是艺术传达所用的工具。比如颜色、线形是图画的媒介,金石是雕刻的媒介,文字语言是文学的媒介。电影,是一个可以将历史、文学与想象力企图建构起来的介乎生活与虚构的空间媒介。同样地,电影提供了符号,而观看者理解和阐释符号。影视化便是一种媒介化形式,将各种文艺作品用电子大众媒介的方式表达出来,已经成为当前的一大主流趋势。
文学影视化(本文语境中,主要意指小说的影视化)是指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形式转化,即由文字文本与视频图像之间的转变,是文学的一种嬗变形式。文学本体的影视化,便是通过电影、电视电子媒介手段方式,把文学的文本形式转化为具有声画效果的影像作品,对文学文本进行节选、删节或改写之后形成适合于电影拍摄的剧本,并最终转变成电影作品,这也便是文学的影视化改编。在我国的电影、电视剧中,文学改编一直是影视作品中的常态。我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便是摘自古典文学巨著《三国演义》的片段。国外的文学影视改编也多如鸿毛,如《了不起的盖茨比》《悲惨世界》《傲慢与偏见》等。“近二十年来,世界电影改编自文学作品约20%~40%,我国电影电视改编自文学作品的比例也近40%,其中优秀电影和电视剧约70%来自文学作品的改编。”中国电影逐渐也成为了当代文化产业的支柱。笔者摘录了近几年来中国影视化文学的发展状况,如下:2015年上映有:《寻龙诀》《狼图腾》《小时代4:靈魂尽头》,改编自《鬼吹灯》《狼图腾》《小时代》;2014年上映电影:《匆匆那年》《小时代3》《归来》《智取威虎山》《黄金时代》,改编自《匆匆那年》《小时代》《陆犯焉识》《林海雪原》《萧红传》。
在文学和影视如影随形的发展历史过程之中,两者之间的合作是两种创作艺术形式的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的结果。通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为电影提供了温床,源源不断地为电影提供创作素材,另一方面,电影作为受众人数庞大的传播载体,在接受文学影响的同时,也为文学提供了极为有效的传播推广途径,是文学生产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卡尔维诺说过,“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我们在赛博空间中无数次接触过,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无数次目睹过,最终站在其真品面前时,不过只是一次重温而已。
二、机械复制下的文学影视化现象
电影可以说是文学的另类解读。1892年的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第一部影片,宣告电影时代的到来后,电影这一新兴媒介变以火箭般的趋势飞跃发展,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达到了其他艺术无法企及的地位,超越了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影片的大量复制放映,将那些无法触及的高贵艺术带到了寻常百姓家,这就造成了对贵族文化的颠覆和消解。“与传统艺术成配套的接受方式是聚精会神,这种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形成的欣赏方式与接受传统已经成为了一种话语霸权,它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贵族化的欣赏活动从而无形中对大众进行着某种排斥和拒绝;而复制艺术吁请的接受方式则是心神涣散,这种消遣式的接受状态使得大众拥有了广泛参与、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和权利。”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可以表现大量事物的形象,从而传递出庞杂的信息量。在有声电影中,我们不仅听到台词中的声调、语调,还欣赏着演员的面部及形体表演。在文学中的话语可以不仅通过演员表演和场景调度,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如音乐、声响及文字材料。电影制作者为了拍摄各种各样的影像而会选择各种各样的镜头,然后再通过剪辑来排列这些镜头,这个过程使电影摆脱了戏剧艺术的空间限制。影片中的视觉和听觉内容会在大脑中产生意义的关联,通过对各种镜头的剪辑,所有镜头便共同创造出某种寓意来。
文学影视化并不是对文学的单纯改编,而是在忠实于改编者对原著的题旨和灵魂的正确理解,忠实于原著主要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意蕴指向,忠实于影视剧所特有的审美规律,另外,还忠实于改编者的审美风格与创作意向,使作品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赋予其时代的生命活力,以此促使影视剧的精彩绝伦。通过与文学中的保留价值部分的结合,以及电影对图像合成、音乐、表演的处理,各种各样增添删减其实真正赋予了电影以价值,使得观众产生了一种刺激、震惊的心理效果。“技术使人的感觉中枢屈从于一种复杂的训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种对刺激新的急迫的需要从电影那里得到了满足。”笔者搜集了近几年来的中国国产文学电影(不包含电视剧)的豆瓣评价,进行分类,将三星评价定为中性的话,一星、二星为偏差评价,四星、五星为偏好评价,可以得出,诸如《山楂树之恋》《白鹿原》《黄金时代》等均为四星到五星之间,可知大部分文学电影的评价偏好,可见观众对于文学改编的电影还是持肯定状态,文学影视化对观众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审美享受。然而,也有一些电影的评价偏低,可见文学改编电影的结果还是有些不中人意,《杜拉拉升职记》《小时代1、2、3、4》《被偷走的那五年》均在一星到二星之间。
通过两份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学作品的影视化过程中,其自身还是发生了种种变化。与文学作品相比,影视化能够更为直接地向观众讲述一个故事:细节更为具体,情节更为逼真,所需时间更少,人物特征更为清晰,提供的信息量更为丰富,而且电影不需要通过读者的想象来领略故事的概况,它直接可以让观众看到故事的全过程。这是文学影视化现象后,文学文本所达不到的高度。
三、文学影视化现象分析 中国大众文化,由于缺少一种商业秩序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有序进化,它制造出的大众文化产品缺少层次感和领域化,造成了消费者要面对同一类大众文化产品的现状,这自然会引发审美情趣上的冲突。同样地,这一现象在电影领域也显露无疑。因此,在笔者看来,文学影视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却远远的超于它所带来的积极面。
(1)与文学文本相比,文学影视化将人物形象具象化,框定了人物特征。虽然文学的文本与影视屏幕上的文本之间存在着不是特别大的差异,但是通过显示屏进行阅读總会获得一些特别的感受,因为显示屏是一种展现视觉文化,使人们心理期待的图像媒介。文学作品是艺术家的幻想,是“内心生活的外表化”,一部文艺作品就像是一个经过改装的梦,梦和文学作品一样,都有着表层的显现层面和深层的隐在层面。文学文本的表层(包括词语和影像等)相当于梦的外显内容,而潜在的内容则是作者深藏的欲望,也相当于文艺作品中的“光晕”,即艺术的本真,是一种不在场的在场。文本的观念内容从思想转变为视觉意象过程中,电影机械带来的最大弊端就是自动删除,通过剪切拼贴的叙事模式,将原有的作者欲望打碎、篡改,给观众带来的却是另类的心灵感受、头脑风暴。文学这种传统艺术是需要读者聚精会神地去思索、探究,以求得作者内心深处的深层次表达,这便是对文艺作品的“光晕”的崇拜。然而将文学影视化后产生的影视作品,通过机械复制这种技艺,将传统艺术作品中的深藏欲望删除的一干二净,导致“光晕”消逝,对作品的崇拜不在。
(2)文学作品带给大众影视化的享受的同时,也使得大众受到了影视化机制的无形控制。尽管文学影视化将文学“神话”请下了神坛,更便于大众的接受和认可,但是文学影视化造成大众普遍接近的情况下,也对大众产生了一些不可估计的消极影响。媒介引发某些社会变迁,影视化现象在给大众、文学作品带来巨大优势、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大众“愚化”和文学作品内涵的精神枯萎,“光晕”的消散。“随着现代文明的机械化进程所带来的精英个体的衰落导致了大众文化的出现,它取代了“民间艺术”与“高雅艺术”。通俗文化产品完全没有真正艺术的特征,但是所有的媒介通俗文化却证明它拥有自己的真正特性:标准化、模式化、守旧性与欺骗性。这是一种控制消费者的产品。”电影文化产业的标准化、齐一化生产模式,将文化全部同化并整合,从自己的意愿出发铲除了艺术作品的自主性,使得观众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变成了电影文化产业的依赖品,按照其建构的样子来理解和接受外部环境。电影作为这种文化设施,本身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然而,意识形态能够把个体召唤、形塑成为主体,使他屈从、臣服于所处身的社会历史条件,本质上来说电影也是当今国家意识形态的缩影。现代社会便是以艺术作品的名义通过电影这样的文化工业向大众输出着自己的意识形态,以欺骗的形式占领着人们的思想。
(3)文学作品在影视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视化机制诸如商业利益、组织原则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限制。文学影视化虽说是文学的深层重构和形塑,但是经典文学中总有一些对当代现实的深刻描写,这些内容有时会变成敏感话题,不适合在电影这样的传播媒介下进行普及,这样就造成了电影表现的社会现实深度不够,大多数导演对社会现实的方面的反映避而远之,导致大量的庸俗、通俗电影的泛滥成灾,没有思想内涵,仅仅带来的是纯粹性的享乐、娱乐、心理的消费。受众是具有能动感官的特性主体,有时候对某种影视的接触并不是因为文学文本的出彩、引人入胜,而仅仅是因为某个演员的出演,或者某类文学影片的独到之处,才产生接近,去欣赏以满足自己内心欲望,达到审美所需,一定程度上实现精神享受。如图4所示,《小时代》《匆匆那年》等大多是网络文学改编成电影,这些文学大多是满足精神空虚的产物,文学也有高雅和庸俗之分,这些便是通常所说的通俗文学,然而这种网络文本文学的精神享受已经不再是对文学纯文本的享受,而变成了对个人欲望的享受。从根本上讲,观众对电影的迷恋,已不再是简单地对某类影片、某个人物的迷恋,而是对不断满足自己欲望的观影过程的迷恋,正所谓“看就是快感的源泉”。这样的话就对于文学这种传统艺术是致命的打击,颠倒了文学与影视之间的依存关系,使得文学不再具有主体地位,不再具有权威感、超脱感。
通过对近几年上映电影的数据分析,笔者得出这样的判断:文学作品通过影视化产生的效果有利有弊,媒介技术虽然能带给我们一种视觉和身心的快感,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文学文本所传达的审美体验。我们把媒介技术带来的视觉享受作为我们理解文学的一种可能,但是也不能彻底抹杀文学的思想内涵的丰富性。把媒介作为大众理解文学的平台,扩大文学的接受范围,同时通过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创作,更好的指导媒介影视化的发展,实现文学丰富性和影视生动性的融合。
关键词:文学影视化;光晕;媒介
一、文学影视化现象阐释
什么叫做“媒介”?它就是艺术传达所用的工具。比如颜色、线形是图画的媒介,金石是雕刻的媒介,文字语言是文学的媒介。电影,是一个可以将历史、文学与想象力企图建构起来的介乎生活与虚构的空间媒介。同样地,电影提供了符号,而观看者理解和阐释符号。影视化便是一种媒介化形式,将各种文艺作品用电子大众媒介的方式表达出来,已经成为当前的一大主流趋势。
文学影视化(本文语境中,主要意指小说的影视化)是指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形式转化,即由文字文本与视频图像之间的转变,是文学的一种嬗变形式。文学本体的影视化,便是通过电影、电视电子媒介手段方式,把文学的文本形式转化为具有声画效果的影像作品,对文学文本进行节选、删节或改写之后形成适合于电影拍摄的剧本,并最终转变成电影作品,这也便是文学的影视化改编。在我国的电影、电视剧中,文学改编一直是影视作品中的常态。我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便是摘自古典文学巨著《三国演义》的片段。国外的文学影视改编也多如鸿毛,如《了不起的盖茨比》《悲惨世界》《傲慢与偏见》等。“近二十年来,世界电影改编自文学作品约20%~40%,我国电影电视改编自文学作品的比例也近40%,其中优秀电影和电视剧约70%来自文学作品的改编。”中国电影逐渐也成为了当代文化产业的支柱。笔者摘录了近几年来中国影视化文学的发展状况,如下:2015年上映有:《寻龙诀》《狼图腾》《小时代4:靈魂尽头》,改编自《鬼吹灯》《狼图腾》《小时代》;2014年上映电影:《匆匆那年》《小时代3》《归来》《智取威虎山》《黄金时代》,改编自《匆匆那年》《小时代》《陆犯焉识》《林海雪原》《萧红传》。
在文学和影视如影随形的发展历史过程之中,两者之间的合作是两种创作艺术形式的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的结果。通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为电影提供了温床,源源不断地为电影提供创作素材,另一方面,电影作为受众人数庞大的传播载体,在接受文学影响的同时,也为文学提供了极为有效的传播推广途径,是文学生产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卡尔维诺说过,“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我们在赛博空间中无数次接触过,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无数次目睹过,最终站在其真品面前时,不过只是一次重温而已。
二、机械复制下的文学影视化现象
电影可以说是文学的另类解读。1892年的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第一部影片,宣告电影时代的到来后,电影这一新兴媒介变以火箭般的趋势飞跃发展,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达到了其他艺术无法企及的地位,超越了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影片的大量复制放映,将那些无法触及的高贵艺术带到了寻常百姓家,这就造成了对贵族文化的颠覆和消解。“与传统艺术成配套的接受方式是聚精会神,这种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形成的欣赏方式与接受传统已经成为了一种话语霸权,它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贵族化的欣赏活动从而无形中对大众进行着某种排斥和拒绝;而复制艺术吁请的接受方式则是心神涣散,这种消遣式的接受状态使得大众拥有了广泛参与、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和权利。”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可以表现大量事物的形象,从而传递出庞杂的信息量。在有声电影中,我们不仅听到台词中的声调、语调,还欣赏着演员的面部及形体表演。在文学中的话语可以不仅通过演员表演和场景调度,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如音乐、声响及文字材料。电影制作者为了拍摄各种各样的影像而会选择各种各样的镜头,然后再通过剪辑来排列这些镜头,这个过程使电影摆脱了戏剧艺术的空间限制。影片中的视觉和听觉内容会在大脑中产生意义的关联,通过对各种镜头的剪辑,所有镜头便共同创造出某种寓意来。
文学影视化并不是对文学的单纯改编,而是在忠实于改编者对原著的题旨和灵魂的正确理解,忠实于原著主要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意蕴指向,忠实于影视剧所特有的审美规律,另外,还忠实于改编者的审美风格与创作意向,使作品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赋予其时代的生命活力,以此促使影视剧的精彩绝伦。通过与文学中的保留价值部分的结合,以及电影对图像合成、音乐、表演的处理,各种各样增添删减其实真正赋予了电影以价值,使得观众产生了一种刺激、震惊的心理效果。“技术使人的感觉中枢屈从于一种复杂的训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种对刺激新的急迫的需要从电影那里得到了满足。”笔者搜集了近几年来的中国国产文学电影(不包含电视剧)的豆瓣评价,进行分类,将三星评价定为中性的话,一星、二星为偏差评价,四星、五星为偏好评价,可以得出,诸如《山楂树之恋》《白鹿原》《黄金时代》等均为四星到五星之间,可知大部分文学电影的评价偏好,可见观众对于文学改编的电影还是持肯定状态,文学影视化对观众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审美享受。然而,也有一些电影的评价偏低,可见文学改编电影的结果还是有些不中人意,《杜拉拉升职记》《小时代1、2、3、4》《被偷走的那五年》均在一星到二星之间。
通过两份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学作品的影视化过程中,其自身还是发生了种种变化。与文学作品相比,影视化能够更为直接地向观众讲述一个故事:细节更为具体,情节更为逼真,所需时间更少,人物特征更为清晰,提供的信息量更为丰富,而且电影不需要通过读者的想象来领略故事的概况,它直接可以让观众看到故事的全过程。这是文学影视化现象后,文学文本所达不到的高度。
三、文学影视化现象分析 中国大众文化,由于缺少一种商业秩序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有序进化,它制造出的大众文化产品缺少层次感和领域化,造成了消费者要面对同一类大众文化产品的现状,这自然会引发审美情趣上的冲突。同样地,这一现象在电影领域也显露无疑。因此,在笔者看来,文学影视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却远远的超于它所带来的积极面。
(1)与文学文本相比,文学影视化将人物形象具象化,框定了人物特征。虽然文学的文本与影视屏幕上的文本之间存在着不是特别大的差异,但是通过显示屏进行阅读總会获得一些特别的感受,因为显示屏是一种展现视觉文化,使人们心理期待的图像媒介。文学作品是艺术家的幻想,是“内心生活的外表化”,一部文艺作品就像是一个经过改装的梦,梦和文学作品一样,都有着表层的显现层面和深层的隐在层面。文学文本的表层(包括词语和影像等)相当于梦的外显内容,而潜在的内容则是作者深藏的欲望,也相当于文艺作品中的“光晕”,即艺术的本真,是一种不在场的在场。文本的观念内容从思想转变为视觉意象过程中,电影机械带来的最大弊端就是自动删除,通过剪切拼贴的叙事模式,将原有的作者欲望打碎、篡改,给观众带来的却是另类的心灵感受、头脑风暴。文学这种传统艺术是需要读者聚精会神地去思索、探究,以求得作者内心深处的深层次表达,这便是对文艺作品的“光晕”的崇拜。然而将文学影视化后产生的影视作品,通过机械复制这种技艺,将传统艺术作品中的深藏欲望删除的一干二净,导致“光晕”消逝,对作品的崇拜不在。
(2)文学作品带给大众影视化的享受的同时,也使得大众受到了影视化机制的无形控制。尽管文学影视化将文学“神话”请下了神坛,更便于大众的接受和认可,但是文学影视化造成大众普遍接近的情况下,也对大众产生了一些不可估计的消极影响。媒介引发某些社会变迁,影视化现象在给大众、文学作品带来巨大优势、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大众“愚化”和文学作品内涵的精神枯萎,“光晕”的消散。“随着现代文明的机械化进程所带来的精英个体的衰落导致了大众文化的出现,它取代了“民间艺术”与“高雅艺术”。通俗文化产品完全没有真正艺术的特征,但是所有的媒介通俗文化却证明它拥有自己的真正特性:标准化、模式化、守旧性与欺骗性。这是一种控制消费者的产品。”电影文化产业的标准化、齐一化生产模式,将文化全部同化并整合,从自己的意愿出发铲除了艺术作品的自主性,使得观众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变成了电影文化产业的依赖品,按照其建构的样子来理解和接受外部环境。电影作为这种文化设施,本身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然而,意识形态能够把个体召唤、形塑成为主体,使他屈从、臣服于所处身的社会历史条件,本质上来说电影也是当今国家意识形态的缩影。现代社会便是以艺术作品的名义通过电影这样的文化工业向大众输出着自己的意识形态,以欺骗的形式占领着人们的思想。
(3)文学作品在影视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视化机制诸如商业利益、组织原则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限制。文学影视化虽说是文学的深层重构和形塑,但是经典文学中总有一些对当代现实的深刻描写,这些内容有时会变成敏感话题,不适合在电影这样的传播媒介下进行普及,这样就造成了电影表现的社会现实深度不够,大多数导演对社会现实的方面的反映避而远之,导致大量的庸俗、通俗电影的泛滥成灾,没有思想内涵,仅仅带来的是纯粹性的享乐、娱乐、心理的消费。受众是具有能动感官的特性主体,有时候对某种影视的接触并不是因为文学文本的出彩、引人入胜,而仅仅是因为某个演员的出演,或者某类文学影片的独到之处,才产生接近,去欣赏以满足自己内心欲望,达到审美所需,一定程度上实现精神享受。如图4所示,《小时代》《匆匆那年》等大多是网络文学改编成电影,这些文学大多是满足精神空虚的产物,文学也有高雅和庸俗之分,这些便是通常所说的通俗文学,然而这种网络文本文学的精神享受已经不再是对文学纯文本的享受,而变成了对个人欲望的享受。从根本上讲,观众对电影的迷恋,已不再是简单地对某类影片、某个人物的迷恋,而是对不断满足自己欲望的观影过程的迷恋,正所谓“看就是快感的源泉”。这样的话就对于文学这种传统艺术是致命的打击,颠倒了文学与影视之间的依存关系,使得文学不再具有主体地位,不再具有权威感、超脱感。
通过对近几年上映电影的数据分析,笔者得出这样的判断:文学作品通过影视化产生的效果有利有弊,媒介技术虽然能带给我们一种视觉和身心的快感,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文学文本所传达的审美体验。我们把媒介技术带来的视觉享受作为我们理解文学的一种可能,但是也不能彻底抹杀文学的思想内涵的丰富性。把媒介作为大众理解文学的平台,扩大文学的接受范围,同时通过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创作,更好的指导媒介影视化的发展,实现文学丰富性和影视生动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