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改革学习方法,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质疑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积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质疑能力;培养对策
质疑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是树立创新意识的先决条件。只有不断质疑学习的学生,才能使他们掌握知识的本质,提高学习效率,扩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多的问题,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应耐心接受学生的提问,给予肯定和赞赏,以增强学生的质疑自信,提高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敢于质疑
数学知识主要与社会和生活的先例有关,即“情境”。因此,在合适的时间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并将所学知识整合到学生熟悉的环境中,肯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并获得倍增效应。例如,在教学“编码”这一课时,教师创设了帮柯南探长破案的情境。教師出示五个犯罪嫌疑人的出生年份信息和所持银行卡的信息,以及犯罪现场发现的一張残缺的身份证复印件和一张银行卡,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现信息,提出疑惑,学生们经过仔细观察探长提供的线索,从残缺的身份证上找到了破案的突破口,提出了通过银行卡号可以进一步确定罪犯的猜想。这样的教学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激励着他们主动观察、大胆猜测、深入探究,最终体会到了数字编码的神奇和数字编码的价值和意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善于传授学生质疑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质疑方法的教授,引导学生明确疑问点的根源,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处寻找,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从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发问。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对分数的含义进行质疑,引导学生对分数含义的关键词质疑,如为什么单位“1”的“1”字要加引号?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5628÷0.67时,可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而不是把被除数化为整数”?应用题:列式的依据是什么?力求寻找更好的解法。例如,在教学“分数工程问题”时,可问“为什么可以用单位‘1’来代替具体的数据”。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師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
三、为学生提供辩疑机会
组织学生讨论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进取心,并且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老师可以常用“他的解法或说法你觉得怎样,正确吗?”“你有和异议?”“你能提出更好的策略吗?”等激励的话语来激发学生去讨论或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了解概念,揭示规律,提高质疑能力;从而克服小学生恪守陈规的思维习惯,营造一种激烈辩论,各抒己见、乐于求异求佳的良好环境。例如,有这样一段应用题:“某一服装厂需要生产1200件衬衫,前3天完成了40%,照这样计算,完成这项生产任务一共要用多少天?”学生都是这样解答的:1200÷(1200×40%÷3)。而有一位学生提出了用“3÷2/5”来求解,但是又不清原由。见此情景我没有忙于下结论,而是叫他想一想为什么?并让其他学生去讨论、辩论。有的说:“算式不对,得数巧合。”有的说:“没有道理。”同学们议论纷纷地加以否定。但有位同学听了大家的意见,很不服气地说:“我说是对的。因为,已做的天数:一共的天数=2/5。所以,一共要用的天数是3÷2/5=7.5(天)。”还有个同学说:“因为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成正比例,可直接列式为:3÷40%=7.5(天)。”还有个同学说“:因为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成正比例,可直接列式为:3÷40%=7.5(天)。”同学们深有所悟地说:“想法真行!”可见辩疑能启迪创新思维,需求更多快捷有效的答题技巧。
总之,由此可见,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将大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提问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坚持不断地进行探索与研究。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堂离不开学生的质疑问题。作为基础数学教育者,有必要在此阶段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和质疑意识。
参考文献
[1] 尹文明.小学数学质疑能力培养策略[J].江西教育,2019(03):63.
[2] 周时生.小学数学质疑提问教学模式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8(12):1.
关键词:小学数学;质疑能力;培养对策
质疑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是树立创新意识的先决条件。只有不断质疑学习的学生,才能使他们掌握知识的本质,提高学习效率,扩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多的问题,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应耐心接受学生的提问,给予肯定和赞赏,以增强学生的质疑自信,提高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敢于质疑
数学知识主要与社会和生活的先例有关,即“情境”。因此,在合适的时间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并将所学知识整合到学生熟悉的环境中,肯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并获得倍增效应。例如,在教学“编码”这一课时,教师创设了帮柯南探长破案的情境。教師出示五个犯罪嫌疑人的出生年份信息和所持银行卡的信息,以及犯罪现场发现的一張残缺的身份证复印件和一张银行卡,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现信息,提出疑惑,学生们经过仔细观察探长提供的线索,从残缺的身份证上找到了破案的突破口,提出了通过银行卡号可以进一步确定罪犯的猜想。这样的教学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激励着他们主动观察、大胆猜测、深入探究,最终体会到了数字编码的神奇和数字编码的价值和意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善于传授学生质疑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质疑方法的教授,引导学生明确疑问点的根源,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处寻找,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从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发问。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对分数的含义进行质疑,引导学生对分数含义的关键词质疑,如为什么单位“1”的“1”字要加引号?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5628÷0.67时,可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而不是把被除数化为整数”?应用题:列式的依据是什么?力求寻找更好的解法。例如,在教学“分数工程问题”时,可问“为什么可以用单位‘1’来代替具体的数据”。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師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
三、为学生提供辩疑机会
组织学生讨论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进取心,并且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老师可以常用“他的解法或说法你觉得怎样,正确吗?”“你有和异议?”“你能提出更好的策略吗?”等激励的话语来激发学生去讨论或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了解概念,揭示规律,提高质疑能力;从而克服小学生恪守陈规的思维习惯,营造一种激烈辩论,各抒己见、乐于求异求佳的良好环境。例如,有这样一段应用题:“某一服装厂需要生产1200件衬衫,前3天完成了40%,照这样计算,完成这项生产任务一共要用多少天?”学生都是这样解答的:1200÷(1200×40%÷3)。而有一位学生提出了用“3÷2/5”来求解,但是又不清原由。见此情景我没有忙于下结论,而是叫他想一想为什么?并让其他学生去讨论、辩论。有的说:“算式不对,得数巧合。”有的说:“没有道理。”同学们议论纷纷地加以否定。但有位同学听了大家的意见,很不服气地说:“我说是对的。因为,已做的天数:一共的天数=2/5。所以,一共要用的天数是3÷2/5=7.5(天)。”还有个同学说:“因为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成正比例,可直接列式为:3÷40%=7.5(天)。”还有个同学说“:因为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成正比例,可直接列式为:3÷40%=7.5(天)。”同学们深有所悟地说:“想法真行!”可见辩疑能启迪创新思维,需求更多快捷有效的答题技巧。
总之,由此可见,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将大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提问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坚持不断地进行探索与研究。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堂离不开学生的质疑问题。作为基础数学教育者,有必要在此阶段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和质疑意识。
参考文献
[1] 尹文明.小学数学质疑能力培养策略[J].江西教育,2019(03):63.
[2] 周时生.小学数学质疑提问教学模式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