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读2009年高考化学卷的典型实验题,不难发现,实验能力测试突出了对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设计、研究性学习和科学探究等多方面的考查。
一、提升品质,注重新实验设计或处理的考查
近年来,实验题中新情境试题不断增多,这类试题的特点是将基本的实验操作设计于新的情境中(主要是中学课本没有的新反应或新装置或是能使中学生理解的最新科技知识、简化的改进的装置等),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仪器组装、现象描述、数据分析、考虑安全和防污等,用来考查考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综合及评价的能力。由于这类实验试题情境新颖、设问巧妙、铺垫得当、思维量大,所以区分度很好,能确实将一些基础扎实、自学能力强、思维敏捷、心理素质好的考生选拨出来。陌生的原理,未知的现象,多种可能的结果,仍需讨论的细节,构成了今年的无机实验大题。这种探究性实验,较充分的达到了考查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2009北京卷27题)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图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
2NO+2NaOH=NaNO3+NaNO2+H2O
(1) 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乘放的药品依次是
(2) 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3) 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装置②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 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一局的试验现象是
(6) 试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涉及了一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 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 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 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 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映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答案:(1)3mol/L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2)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5中导管末端插入倒置的烧瓶内
(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4)将NO2转化为NO3NO2+H2O=2HNO3+NO
(5)装置○3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4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6)a b c
二、突出考查实验的基本知识、强化课本实验的复习
实验的基本操作知识是实验的基础,而教材实验是考查实验的载体,二者要统筹兼顾;同时,在实验复习时,要充分的挖掘实验考查角度,注重实验细节,强调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实验复习的针对性与效果。
例2、(2009年山东卷30)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1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及CaCO3,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实验步骤中试剂①为(填代号),检验溶液A中Fe3+的最试剂为(填代号)。
a.KmnO4b.(NH4) 2S c.H2O2d.KSCN
(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蒸发,。过滤等操作。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3)制备CaCO3时,应向CaCl2溶液中选通入(或先加入)(填化学式)。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装置回收(填代号)。
abc
(4)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某标准溶液,定容时视线应,直到。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时应选用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答案:(1)c d(2)冷却结晶 引流(3)NH3•H2O b
(4)平视凹液面(或平视刻度线)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酸式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尽管化学实验部分涉及到的知识和能力点是分散的,但高考试题中实验考查的内容和形式是较为稳定的,这给实验复习中突出重点提供了可能。只要依据考纲和高考试题的特点,设计化学实验专题加以重点复习,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提升品质,注重新实验设计或处理的考查
近年来,实验题中新情境试题不断增多,这类试题的特点是将基本的实验操作设计于新的情境中(主要是中学课本没有的新反应或新装置或是能使中学生理解的最新科技知识、简化的改进的装置等),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仪器组装、现象描述、数据分析、考虑安全和防污等,用来考查考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综合及评价的能力。由于这类实验试题情境新颖、设问巧妙、铺垫得当、思维量大,所以区分度很好,能确实将一些基础扎实、自学能力强、思维敏捷、心理素质好的考生选拨出来。陌生的原理,未知的现象,多种可能的结果,仍需讨论的细节,构成了今年的无机实验大题。这种探究性实验,较充分的达到了考查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2009北京卷27题)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图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
2NO+2NaOH=NaNO3+NaNO2+H2O
(1) 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乘放的药品依次是
(2) 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3) 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装置②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 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一局的试验现象是
(6) 试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涉及了一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 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 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 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 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映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答案:(1)3mol/L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2)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5中导管末端插入倒置的烧瓶内
(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4)将NO2转化为NO3NO2+H2O=2HNO3+NO
(5)装置○3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4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6)a b c
二、突出考查实验的基本知识、强化课本实验的复习
实验的基本操作知识是实验的基础,而教材实验是考查实验的载体,二者要统筹兼顾;同时,在实验复习时,要充分的挖掘实验考查角度,注重实验细节,强调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实验复习的针对性与效果。
例2、(2009年山东卷30)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1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及CaCO3,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实验步骤中试剂①为(填代号),检验溶液A中Fe3+的最试剂为(填代号)。
a.KmnO4b.(NH4) 2S c.H2O2d.KSCN
(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蒸发,。过滤等操作。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3)制备CaCO3时,应向CaCl2溶液中选通入(或先加入)(填化学式)。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装置回收(填代号)。
abc
(4)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某标准溶液,定容时视线应,直到。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时应选用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答案:(1)c d(2)冷却结晶 引流(3)NH3•H2O b
(4)平视凹液面(或平视刻度线)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酸式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尽管化学实验部分涉及到的知识和能力点是分散的,但高考试题中实验考查的内容和形式是较为稳定的,这给实验复习中突出重点提供了可能。只要依据考纲和高考试题的特点,设计化学实验专题加以重点复习,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