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的开化龙顶茶

来源 :天下美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100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化龙顶茶产于钱塘江的源头,这里空气和水都清新纯净得没有一丝的污染,茶叶集山之灵、之秀、之气才能从外形到内质都如此的完美,她翩翩起舞,轻轻地拂去你心灵的尘埃,让你的心也跟着一起舞动。
  
  舞之历史
  开化龙顶茶原产于开化县大龙山的龙顶潭周围的茶园里,关于龙潭湖有这么一个传说:相传此潭原是一个干潭,某年一个高僧云游到此,见此潭周围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惊呼“好潭,好潭!”,于是在潭边居下,每日清理此潭。终于有一天,高僧挖到一块巨大的青石,用锄松动此石,从石缝中溢出清水,并隐约听到隆隆水响。忽然,大石碎裂,石下喷出巨大的水柱,清澈的泉水汩汩不绝,很快溢满了整个深潭。高僧在潭边广植茶树,开辟茶园,因这里有龙顶潭水浇溉,四周奇花异树,遍地芳草,茶树生长在云蒸霞蔚之中,终年被香气、雾气缭绕,日久天长,终于练成极品佳茗。
  据《开化县志》记载崇祯四年(1631年) “上贡芽茶四斤”和“茶出金村者,品不在天池下”。清光绪三年(1877年)“茶叶开始出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化县志》记载,芽茶进贡时“黄绢袋袱旗号篓”限时,专人献送。从道光至光绪年间(1821-1911年)为国内眉茶主要产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开化县志稿》“茶四乡多产之,西北多产者佳,其在谷雨前采,曰‘雨前’茶,俗名‘白毛尖’。”
  
  舞在自然
  开化县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的源头,邻天下奇山黄山;靠人工湖泊千岛湖;联江南名山三清山;处于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的“中国绿茶金三角”地带,素有中国“亚马逊雨林”和“浙西林海”之称。
  所谓“绿茶金三角”是指浙江开化、江西婺源、安徽休宁三地,这里唐代就盛产茶叶。婺源绿茶在唐代的陆羽《茶经》就有详细记载,到宋代堪称茶中极品,并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休宁松萝茶是进贡康熙皇帝的贡品茶,同时也是1745年瑞典“哥德堡号”船上从中国运出的主要茶品;开化龙顶茶自明朝崇祯年间开始就被列为贡品,每当清明前夕就用快马、飞舟直送京城供皇帝、大臣们享用,深受宠爱。开化县境内山高林茂群峰秀,溪水环绕,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兰花遍地开,云雾常年润”,奔流不息的源头活水,驱之不散的高山云雾孕育和滋润着开化龙顶茶。
  
  舞在锅里
  开化龙顶茶选用清明至谷雨前、高山良种茶树生长健壮的的鲜叶为原料,经传统手工工艺精制而成,其制作流程是:鲜叶→摊青→杀青→揉捻→初烘→理条→焙干→成品。
  开化县的茶园构成大多数是山地丘陵,所以茶叶的采摘不适用于机械采摘,一般都是手工采摘,采摘标准是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芽大于叶,采摘回来后分级摊放;薄摊在室内通风避光、清洁、干燥蔑扁上8小时左右后,视天气情况而定增减摊放时间,待叶质变软,散发清香,鲜叶含水70%为适度。然后再在在平锅中手工杀青,控制锅温在200-220℃之间,投叶量200-250克,以抖炒为主,杀青后的开始双手轻揉,然后匀摊烘笼上烘焙,勤翻、轻翻、快烘,初烘茶叶紧握成团、松手即散,再摊凉后理条成形,八成干出锅摊凉;然后在炒锅中提香,出锅后均匀薄摊烘笼上低温焙干,烘至捏茶成末,茶香扑鼻,含水量5-6%时,开化龙顶茶就精制成了。
  舞在杯中
  开化龙顶茶冲泡方面很是讲究,需要精茶、真水、活火、妙器。开化龙顶茶一般选用玻璃杯重泡,这样能更好的欣赏茶叶的美丽,增添品茗的美感,水温一般把握在75-80度左右的水温,冲泡流程首先是温杯,用以提高杯子的温度,这样有利于茶香的散发,保持龙顶茶独特的色、香、味的自然品质。然后是置茶,一般投入3-5克茶叶,再用水温润茶叶,接着注入玻璃杯7-8分满的水来泡茶,只见龙顶茶在杯中轻灵的舞动,慢慢的展开,这时茶叶在水中安静的释放出营养物质,实现自己的升华,逐步与水融为一体,这样1-2分钟后就可以饮用了。当你端起茶杯,幽香透彻你的心脾,让你心旷神怡;喝上一小口杏绿清澈的茶汤,细细品味那醇鲜甘爽的滋味,真会有习习清风两腋生的感觉。
其他文献
在“食疗养生”、“药食同源”被老百姓接受的同时,养生专家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各种养生书籍、养生讲座、养生指导如火如荼。随之而来的负面新闻也逐渐浮出水面,泥鳅、茄子、“豆”你玩……一张嘴强暴了多少人的胃?本期对众多养生神医进行不完全盘点,去伪存真,笃疑由君。    胡万林  出名时间:1997年底  出名因由:著名作家柯云路《发现黄帝内经》出版  曝光时间:1998年10月1日  曝光因由:一位患
期刊
今年春天,我到普吉岛旅游。普吉岛位于泰国南部马来半岛左外侧,这个印度洋上的主岛只是一个交通枢纽,它有39个离岛,风景点都在离岛上。抵达布吉机场的时候,落霞满天。机场口有个穿着蓝花衬衣的人向我们挥舞着小旗,他就是当地的导游披戴。  披戴其实姓戴,披是泰国对男性的尊称,相当于“先生”一样。披戴个头瘦小,可能不足1米6,棕色皮肤,40多岁,有一张历尽沧桑的脸,下巴特长,像埃及的长老。他一开腔就吓我们一跳
期刊
视觉系,这个词越来越适合餐饮界了。不论是白领们中午匆匆就范的“某食代”、“某美食街”,还是被某轮胎品牌打了星星的名店。正如相声里经常说的,烹饪,是一种艺术。作为视觉艺术的这一部分,自然不但有传统的写实具象艺术,也有不那么传统的抽象艺术。    目下的趋势,正如艺术在不同的人群当中被接受的现实,食物也是如此。老百姓们罕有热爱抽象艺术的,仍然停留在苏东坡嘲笑过的“论画以形似”的阶段,热衷讨论像或者不像
期刊
第一次感到全球化离我如此之近。  朋友约我到金宝街上一间酒吧小坐,爱尔兰风格的,没想到吸引我的是它的日餐,更没想到的是我欣赏的一款食材是来自文莱的蓝虾刺身:  去头之后长约六七厘米,最怪的是颜色——灰中带蓝,肉质比甜虾、牡丹虾紧实,虾味十足。只是生吃,觉得还不过瘾,于是建议厨师煮熟,做成细卷寿司——果然更加美味,除了肉质柔韧,味道鲜甜而香,与糖醋味的米饭、海苔水乳交融,极为开胃可口。回家一查资料,
期刊
玛小雅:美食文字工作者与享受者,优秀厨师们的厨房领地是她最感兴趣的地方。    如果说要在上海的众多大街小巷里挑选出最具上海气质的马路,想必巨鹿路会是其中之一。在这条单行道的马路两旁种满了参天的法国梧桐,每走三步五米便是建于法租界年代里的洋楼老宅。路过Mesa时,我完全被它那一整墙作文格式的落地玻璃窗所吸引。尽管它不是开在小洋楼里,但它散发出来的气味却是与巨鹿路的气质如出一辙,仿佛能从这一小枚一小
期刊
每次去意大利,一定要到远离城市的乡村或海岸线上去吃饭。品着只有在当地才能喝到的葡萄酒,吃着具有当地特色的美味,远比把时间花在奥特莱斯里购物更有价值。经常有人问我意大利,西班牙等地中海菜和法餐到底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意大利菜更注重发挥食材的原汁原味,与法餐以烹调浆汁为重相比,意大利菜是比较容易吃的平民西菜。但又恰恰是源自意大利菜对食材的依赖,在意大利以外的地方很少吃到正宗美味的意大利菜。最近在北京7
期刊
王智伟:航空公司高级职员。行走于四方,最爱接纳四方风景与世界各个角落的食物。    “issimo”在意大利语中被译为花束缓缓绽放的气息,于是,当我走进这家洋溢着温馨朴质气氛的Issimo时尚意大利餐厅时,仿佛也闻到了雏菊的芬芳气息。餐厅位于上海首家以设计为先的时尚精品酒店JIA Shanghai的二楼,又来自意大利的名厨Salvatore Cuomo掌勺,让我有幸尝到最地道的意大利乡村风味的美馔
期刊
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事物, 没有直接联系的就是通过“中介”的间接联系。哲学上讲的“中介”具有沟通性和过渡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正是通过“中介”而普遍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炎夏vs“剃了度”的波斯猫;烈日vs罢工的空调;针织手艺vs冰爽甜饮……美国艺术家Ed Bing Lee的创意系列应用纺织材料及编织技巧呈现出日常食物的别样情态,不知能否在暑热当头时带给看客您通感移觉的凉爽。    1.ZEST:这个针织
期刊
一说到“诗意”,大城市的文化人几乎都想会到海德格尔。那句“人诗意地居住”便会浮现脑海,幻化如海市蜃楼。小城厦门虽然被那碧波海水整日围绕着,但却看不到什么海市蜃楼;海德格尔为何许人也,更是一无所知,厦门人只知道打理好自己的饮食与生活。时间在这小岛忽紧忽慢,无论是学厨至今已60年的老者,还是从业13年的后起之秀,他们都用过弹片做成的金门菜刀。这些本土厨艺大师,告诉我他们理解的生活:大同路边年年不息的茶
期刊
配文:  1.生活关乎理想,生活关乎空间,生活关乎审美,生活关乎内心,生活关乎吃……那些凝固了的、散落了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生活是怎么回事。  2.日记、 咖啡、一日三餐、齐整书信、鲜花掌声组成了生活 ……所谓精致与腔调,犀牛是内心强大的动物。  3.订餐热线24小时欢迎致电,绅士与无壳软体动物在视觉与味蕾的官能转换时合而为一。  4.他说: 她像一只犀牛,不论工作还是生活,她永远充满动力。她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