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lot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初中数学教学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根本与源泉
  一、教师须更新教学理念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时刻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科学合理地建构数学学科知识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初中学生当成正在成长中的人,尊重他们的人格,正确对待他们的思想与言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摆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二、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只是由于我们过去对学生“不太放心”,唯恐学生理解不透,训练不够,让学生无时间发现问题,即使偶尔有时间发现什么问题也是口欲言而嗫嚅在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学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教师自身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初中数学教师自身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对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具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具有解决问题的信心
  数学课程改革带来教学内容上的巨大变化,在备课时多思考,提出问题,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使用教材中提供的各种素材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及时、敏锐地发现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作经常性的反思
  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要具有探究性,能激发学生思维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角度来提问,关注学生在这个节点上可能有哪些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发散思维
  3鼓励学生提问
  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提问,不论问题多么幼稚教师都要耐心地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把问题解决掉,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嘲笑、讽刺、挖苦;不论问题多么刁钻,都要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解决,或讲解给他们听,或组织学生讨论进一步引导探究,不能言顾左右而言他,更不能因为自己暂时解决不了而对学生横加批评和斥责努力培养学生敢问、多问、善问的习惯
  三、创设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造成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究欲望
  学习加权平均数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用电子白板显示了表,告诉学生,这是我们学校今年招聘一个数学
  教师时,来学校应聘的三个教师的成绩,每
  个项目的总分都是分,你认为录取哪
  一个教师?
  学生议论纷纷,其中意见比较集中的是录取甲,因为甲的教学能力是最高分,也有学生建议录取丙,理由是丙的三项总分最高,当然也有学生建议录取乙,理由是乙的各项能力比较均衡
  我给学生带来新的问题:学校根据需要将教学、科研和组织三项能力测试得分按5∶3∶的比例确定每人的成绩,谁将被录用?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学生投入了积极的探索之中
  四、培养学生会问善问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碰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是司空见惯的,然后他们会带着问题去思考,力求自己能解决它自主学习能加速问题意识的形成,反过来,问题意识的增强又能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提问、善于提问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类比,可以得到新知识,借助类比可以推理、联想、归纳、猜想鼓励学生通过类比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学习了“矩形”和菱形的性质后,鼓励学生关于菱形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很可能从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关系中提出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是否也有类似的关系甚至会提出正方形、等腰梯形是否也有这样的关系等问题来同一件事,考虑的角度不同,所提出的问题就大相径庭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变换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教学中,我们可针对学生的提问开展竞赛,根据问题的质量和数量,评选最佳提问人和最佳问题在表扬成功者时,千万不能贬低失败者,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更要为他们的闪光喝彩对学生的提问给予充分的认可和肯定比一比谁的问题提得好,或者举行辩论,有效提高问题质量,增强提问乐趣
  五、设置开放性的习题
  开放性习题由于条件不确定性或结论的不确定性,能激发初中生的探究欲望,这类题目一般要求学生首先根据题目的条件、结论以及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对自己补充的相关内容结合题目的其他条件做出合理的解释或证明由于开放题其解题方法和策略的不确定性,能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从各自的角度提出合理的解题方案
  有意识地增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会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寻找数学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编题活动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一切生活现象,思考能否用数学的知识方法、观点和思想去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并将这一过程用文字语言表示,编拟出一道数学应用问题
  [江苏省兴化市合陈初级中学 (5743)]
其他文献
摘 要:萧红作为我国杰出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不仅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也巧妙地与女性主义相结合,在她的创作中通过细腻的文字,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困境、经历展现出来。她的作品体现了强烈的女性意识。本文就从几个方面对其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进行分析。  关键词:萧红;小说作品;女性意识  作者简介:张拴刚(1975.11-),男,汉族,河南三门峡人,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女性文学。  [中图分类
基金项目: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年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汉语习语英译研究”,编号:SYJS201891。  摘 要:文章以余华《活着》一书原文及白睿文英译本为语料,探讨原文习语在译语中的再现情况。基于前人对汉英习语研究的成果,将汉语习语界定为成语、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等,借助语料库工具 Tmxmall整理出对齐文本,再借助Para Conc 检索出对应的译文,分析探讨译者在处理这些习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坚持全面的、科学的质量观,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学生以读写算和处理信息为要素的基础能力,以自主、探究、反思为基本特征的学习能力和以探索性思维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关注数学写作的教学,通过挖掘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元素,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
摘要: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尝试在物理教学中对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以及动手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随着中国电信市场的对外开放和对国内电信运营商的重组,移动电信运营企业正面临业务迅速增长、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值下降、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挑战。资费策略作为营销策略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企业将各类污染物不断地排入环境,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各国先后采取了污染防治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通过实践发现,这些
摘要:人的思维能力并不是天生就完善的,它需要培养直觉思维是在一定的数学素养和数学知识积累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能力本文在借鉴一些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就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数学教学;直觉思维;培养方法  一、筑牢学生坚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思维的翅膀如果没有实体的依托就无法飞翔”直觉思维是在一定的数学知识经验积累的基
摘要: 化学阅读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化学教材及各种化学资料,获取化学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化学新课改时如何从培养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以及提高阅读质量等三个方面来探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阅读能力;培养;掌握;提高;化学  一、培养良好的化学阅读习惯  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课前阅读教材,找到重点和难点,然后再认真听教师讲解而在实际学习中,很多学生并没有课前阅读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有望得以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融资缺口大是其融资难的具体表现,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自身的抵押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