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次访问恰值美国大选和中共十八大即将召开的“政治敏感年份”、中美关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国际格局加速调整的震荡期。
2月13到22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爱尔兰和土耳其,开启了2012年中国外交的重头戏,其中,对美国的访问是此访的一个重点。这次访美既是对美国副总统拜登去年访华的一次回访,更是落实2011年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总统达成的中美建设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共识的一次重要访问。这次访问广受关注,在于它处在美国大选和中共十八大即将召开的“政治敏感年份”,处在中美关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处在国际格局加速调整的震荡期。
一次成功的公众外交
习近平此次访美,正值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吃水不忘掘井人,甫一到访,习副主席就拜会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和长期稳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基辛格、布热津斯基和斯考克罗夫特等美国前政要。在广泛接触美国领导人、国会议员、商界领袖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基础上,习近平向美方传递了中国愿与美方坦诚相待、扩大合作、增进互信、管控分歧和面向未来的积极信息。正如习近平在会见美国副总统拜登时所称,希望此访成为增进共识之旅、拓展合作之旅和加深两国人民友谊之旅。
此访是增进共识之旅。在华盛顿,习近平向美国总统奥巴马阐明了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基础上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政治意愿,向副总统拜登提出发展中美关系的五点建议,向国务卿克林顿指出两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重要性,向国防部长帕内塔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指出两军积极培育和增进战略互信的紧迫性,向美国国会议员阐明了中国在人权和国际问题上的正当立场,表达了两国应求同存异、以史为鉴,巩固和扩大战略共识的战略诉求。习副主席提出的中美加强对话沟通、扩大务实合作、增进战略互信、密切人民交往和携手应对挑战这五点建议,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为两国走出一条新路绘就了蓝图。
此访是拓展合作之旅。访美期间,习近平呼吁两国企业家把握机遇、着眼长远、排除干扰、回馈社会;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做喻中美友好与合作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通过出席中美农业高层研讨会、经贸合作论坛和省州长论坛,实地考察美国农场和中企在洛杉矶经营的码头,为两国在经贸、农业和地方合作上展现了光明的前景。两国不仅签署271亿美元的经贸协议,还发布了《关于加强中美经济关系的联合情况说明》,为下一阶段双方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经济和金融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访还是一次加深友谊之旅。习近平在艾奥瓦州马斯卡廷会见27年前赴美考察时结识的老朋友,参观洛杉矶国际研究学习中心,观看NBA比赛,使此访透出浓浓的人情味。互信也罢,合作也好,中美关系归根结底要靠两国人民的信任和友谊。不忘老朋友,结交新朋友,习近平这次成功的公众外交,向美国社会展示了一个温和、热情、友好的中国国家领导人形象,有助于扭转美国部分媒体和政客对中国的妖魔化和误解,加固两国社会的感情纽带。
访问期间,美方政要和国会议员虽然没有放弃在经贸、人权和中东等问题上对华施压,但总体表现出愿与中方加、强沟通、寻求共识和深化合作的姿态。国际舆论也普遍认为,习近平此访有助于加强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对话和沟通,加深两国各层面的交往和了解,对于增进两国互信和拓展合作、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非左即右的“战略十字路口”
习近平的访美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两国的分量和国际影响力,还在于不论从国内外大环境还是小环境看,两国关系处在一个艰难时期,处在不进则退、非左即右的“战略十字路口”。同时,国内外形势均不允许双方出错,两国领导人和各界交往因而备受瞩目。
首先,美国大选可能对两国关系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冷战结束后,美国大选对中美关系的冲击是中美关系的常态。在经济复苏乏力、失业问题仍然严重、政治极化现象突出的背景下,奥巴马政府有持续对华示强的政治需要,大选临近使这一势头更为明显。为争取工会支持、重振制造业和应对共和党总统侯选人批其“对华软弱”的指责,奥巴马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五次以竞争对手之名指代中国,并宣称要成立“贸易执法小组”专门规制中国“违反贸易规则”的行为。在与习近平的会谈中,拜登还列出中国侵犯知识产权、压低汇率、非法补贴和强迫技术转让等“问题清单”,要求中国整改。尽管中国出于双方共同利益不断以实际行动推动双边经济合作,但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美国很可能继续以国内法或滥用国际贸易规则等方式损害中国的经济利益,能否满足中方放宽民用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改善中国在美投资环境等要求也存在疑问。中美经贸关系的政治化加剧,不仅无端增加了中美经贸再平衡的困难,还削弱了中国国内支持扩大两国全面经贸金融合作的社会基础。
其次,中美战略竞争出现螺旋加剧的势头。在击毙拉登、从伊拉克和阿富汗全面或部分撤军后,美国逐步降低了反恐和中东事务在全球战略棋盘中的地位,将战略矛头指向亚太。自美国高调“重返”亚太以来,除朝鲜和巴基斯坦等少数国家外,美国与中国邻国的关系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和升温。中国并不担心和反对美国与中国周边走近,但美国利用中国与邻国长期存在的领土和领海争端,刻意发挥自身的军事优势和安全主导能力,并着力打造事实上将中国排除在外的“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网,无疑恶化了中国的周边环境。在与美国领导人会谈时,习近平要求美方尊重中国在亚太的合理关切和正当权益,而美方则重申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和战略投入。双方仍是“各说各话”,宽阔的太平洋看起来注定要拥挤。考虑到美国新军事战略瞄准中国,在军费削减的压力下仍加大在亚太的军事部署,安全环境趋紧的中国势必有所作为。当前西太平洋地区已经出现军备竞赛的趋势,若管控不当,极易引发危机。
再次,国际战略环境凸显两国的结构性矛盾。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西方整体衰落和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历史进程,中国作为新兴国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与作为西方领头羊的美国形成鲜明对比。中美实力差距的缩小和美国经济遇到的实际困难,加剧了长期以“天下第一”自居的美国人的心理焦虑,刺激了美国对华戒惧。与此同时,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之春”暴露了两国在人权、主权和地缘政治上的分歧,俄罗斯、日本和欧洲的相对衰落降低了其他力量中心对美国的牵制能力,制造了中美“两强争雄”的幻象。习近平访美期间,向美国领导人和社会各界传递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愿与美方和国际社会协手合作,共创国际关系新纪元的信号。鉴于中国的综合国力、社会转型的艰巨任务、和平宽容的文化传统和防御性的战略取向,中国不会同美国争夺地区和国际领导权。但危险在于“雅典的崛起及其在斯巴达引起的恐惧”,现存大国和崛起大国陷入对抗的动能有持续强化的危险。
急需确立双方都能接受的行事规则
尽管中美关系面临着诸多国内和国际挑战,但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全球化导致的中美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解决气候变化、传染病、能源和粮食安全、网络和外空安全等诸多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面前,中美除了合作没有其他选择。如何通过扩大合作,凝聚共识,缩小分歧,管控竞争以趋利避害,中美两国急需探讨确立双方都能接受的行事规则。2012年是中国的龙年,中国将召开中共十八大,选举党的新一代领导核心,保证国内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是人心所向。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一个经济加快复苏、周边环境不断改善、大国关系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就美国而言,虽然选举政治势必影响国内的政治生态和对华态度,但恢复经济、解决就业、缓解社会矛盾和提升竞争力也需要良好的对华关系。中美的合作乃大势所趋,而在国际政治板块激烈碰撞和国际经济资源重新配置的“后危机”和“后反恐”时代,中美的竞争同样不可避免。在竞争冲动与合作需求同时涌现的背景下,中美两国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访美期间,两国已就新一轮的“战略与经济对话”、商贸联委会、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战略安全对话和亚太事务磋商等达成原则共识,期待也预祝两国领导人能有更大智慧和更大肚量给两国和世界人民不断带来好运。
2月13到22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爱尔兰和土耳其,开启了2012年中国外交的重头戏,其中,对美国的访问是此访的一个重点。这次访美既是对美国副总统拜登去年访华的一次回访,更是落实2011年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总统达成的中美建设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共识的一次重要访问。这次访问广受关注,在于它处在美国大选和中共十八大即将召开的“政治敏感年份”,处在中美关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处在国际格局加速调整的震荡期。
一次成功的公众外交
习近平此次访美,正值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吃水不忘掘井人,甫一到访,习副主席就拜会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和长期稳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基辛格、布热津斯基和斯考克罗夫特等美国前政要。在广泛接触美国领导人、国会议员、商界领袖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基础上,习近平向美方传递了中国愿与美方坦诚相待、扩大合作、增进互信、管控分歧和面向未来的积极信息。正如习近平在会见美国副总统拜登时所称,希望此访成为增进共识之旅、拓展合作之旅和加深两国人民友谊之旅。
此访是增进共识之旅。在华盛顿,习近平向美国总统奥巴马阐明了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基础上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政治意愿,向副总统拜登提出发展中美关系的五点建议,向国务卿克林顿指出两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重要性,向国防部长帕内塔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指出两军积极培育和增进战略互信的紧迫性,向美国国会议员阐明了中国在人权和国际问题上的正当立场,表达了两国应求同存异、以史为鉴,巩固和扩大战略共识的战略诉求。习副主席提出的中美加强对话沟通、扩大务实合作、增进战略互信、密切人民交往和携手应对挑战这五点建议,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为两国走出一条新路绘就了蓝图。
此访是拓展合作之旅。访美期间,习近平呼吁两国企业家把握机遇、着眼长远、排除干扰、回馈社会;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做喻中美友好与合作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通过出席中美农业高层研讨会、经贸合作论坛和省州长论坛,实地考察美国农场和中企在洛杉矶经营的码头,为两国在经贸、农业和地方合作上展现了光明的前景。两国不仅签署271亿美元的经贸协议,还发布了《关于加强中美经济关系的联合情况说明》,为下一阶段双方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经济和金融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访还是一次加深友谊之旅。习近平在艾奥瓦州马斯卡廷会见27年前赴美考察时结识的老朋友,参观洛杉矶国际研究学习中心,观看NBA比赛,使此访透出浓浓的人情味。互信也罢,合作也好,中美关系归根结底要靠两国人民的信任和友谊。不忘老朋友,结交新朋友,习近平这次成功的公众外交,向美国社会展示了一个温和、热情、友好的中国国家领导人形象,有助于扭转美国部分媒体和政客对中国的妖魔化和误解,加固两国社会的感情纽带。
访问期间,美方政要和国会议员虽然没有放弃在经贸、人权和中东等问题上对华施压,但总体表现出愿与中方加、强沟通、寻求共识和深化合作的姿态。国际舆论也普遍认为,习近平此访有助于加强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对话和沟通,加深两国各层面的交往和了解,对于增进两国互信和拓展合作、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非左即右的“战略十字路口”
习近平的访美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两国的分量和国际影响力,还在于不论从国内外大环境还是小环境看,两国关系处在一个艰难时期,处在不进则退、非左即右的“战略十字路口”。同时,国内外形势均不允许双方出错,两国领导人和各界交往因而备受瞩目。
首先,美国大选可能对两国关系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冷战结束后,美国大选对中美关系的冲击是中美关系的常态。在经济复苏乏力、失业问题仍然严重、政治极化现象突出的背景下,奥巴马政府有持续对华示强的政治需要,大选临近使这一势头更为明显。为争取工会支持、重振制造业和应对共和党总统侯选人批其“对华软弱”的指责,奥巴马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五次以竞争对手之名指代中国,并宣称要成立“贸易执法小组”专门规制中国“违反贸易规则”的行为。在与习近平的会谈中,拜登还列出中国侵犯知识产权、压低汇率、非法补贴和强迫技术转让等“问题清单”,要求中国整改。尽管中国出于双方共同利益不断以实际行动推动双边经济合作,但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美国很可能继续以国内法或滥用国际贸易规则等方式损害中国的经济利益,能否满足中方放宽民用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改善中国在美投资环境等要求也存在疑问。中美经贸关系的政治化加剧,不仅无端增加了中美经贸再平衡的困难,还削弱了中国国内支持扩大两国全面经贸金融合作的社会基础。
其次,中美战略竞争出现螺旋加剧的势头。在击毙拉登、从伊拉克和阿富汗全面或部分撤军后,美国逐步降低了反恐和中东事务在全球战略棋盘中的地位,将战略矛头指向亚太。自美国高调“重返”亚太以来,除朝鲜和巴基斯坦等少数国家外,美国与中国邻国的关系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和升温。中国并不担心和反对美国与中国周边走近,但美国利用中国与邻国长期存在的领土和领海争端,刻意发挥自身的军事优势和安全主导能力,并着力打造事实上将中国排除在外的“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网,无疑恶化了中国的周边环境。在与美国领导人会谈时,习近平要求美方尊重中国在亚太的合理关切和正当权益,而美方则重申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和战略投入。双方仍是“各说各话”,宽阔的太平洋看起来注定要拥挤。考虑到美国新军事战略瞄准中国,在军费削减的压力下仍加大在亚太的军事部署,安全环境趋紧的中国势必有所作为。当前西太平洋地区已经出现军备竞赛的趋势,若管控不当,极易引发危机。
再次,国际战略环境凸显两国的结构性矛盾。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西方整体衰落和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历史进程,中国作为新兴国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与作为西方领头羊的美国形成鲜明对比。中美实力差距的缩小和美国经济遇到的实际困难,加剧了长期以“天下第一”自居的美国人的心理焦虑,刺激了美国对华戒惧。与此同时,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之春”暴露了两国在人权、主权和地缘政治上的分歧,俄罗斯、日本和欧洲的相对衰落降低了其他力量中心对美国的牵制能力,制造了中美“两强争雄”的幻象。习近平访美期间,向美国领导人和社会各界传递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愿与美方和国际社会协手合作,共创国际关系新纪元的信号。鉴于中国的综合国力、社会转型的艰巨任务、和平宽容的文化传统和防御性的战略取向,中国不会同美国争夺地区和国际领导权。但危险在于“雅典的崛起及其在斯巴达引起的恐惧”,现存大国和崛起大国陷入对抗的动能有持续强化的危险。
急需确立双方都能接受的行事规则
尽管中美关系面临着诸多国内和国际挑战,但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全球化导致的中美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解决气候变化、传染病、能源和粮食安全、网络和外空安全等诸多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面前,中美除了合作没有其他选择。如何通过扩大合作,凝聚共识,缩小分歧,管控竞争以趋利避害,中美两国急需探讨确立双方都能接受的行事规则。2012年是中国的龙年,中国将召开中共十八大,选举党的新一代领导核心,保证国内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是人心所向。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一个经济加快复苏、周边环境不断改善、大国关系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就美国而言,虽然选举政治势必影响国内的政治生态和对华态度,但恢复经济、解决就业、缓解社会矛盾和提升竞争力也需要良好的对华关系。中美的合作乃大势所趋,而在国际政治板块激烈碰撞和国际经济资源重新配置的“后危机”和“后反恐”时代,中美的竞争同样不可避免。在竞争冲动与合作需求同时涌现的背景下,中美两国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访美期间,两国已就新一轮的“战略与经济对话”、商贸联委会、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战略安全对话和亚太事务磋商等达成原则共识,期待也预祝两国领导人能有更大智慧和更大肚量给两国和世界人民不断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