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格律诗(也叫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在平仄方面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诗人们在写作格律诗时,往往要考虑平仄的选择。不合平仄就不是格律诗。我们在读格律诗时,务必在这方面多加留意。如果把某些关键的字读错了,那就不是格律诗了。弄混了诗体,也就谈不上把格律诗特有的韵味读出来了。
读格律诗需要注意几点:其一,格律诗都是押平声韵脚,不能押仄声韵。其二,格律诗不能出现三平调。“三平调”是指在五言“仄仄仄平平”,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这种格式中,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一定读仄声;如读平声,这一格式的最后三个字就都成了平声,故称“三平调”。其三,格律诗不能出现孤平。“孤平”是指在五言“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格式中,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一般读平声[如读仄声(这叫“拗”),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就一定得改读平声(这叫“救”)]。若读仄声(“拗”)又不进行“救”,那么这一格式除了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之外,就只有一个平声了,故称“孤平”。其四,格律诗讲究“粘对”。“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是指上一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与下一联出句第二字相同,违反了就称“失粘”;“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是指同一联的出句与对句的平仄一般要相反(如果首句用韵,则首联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违反了就称“失对”。“失粘”、“失对”是格律诗的大忌。
下面,笔者简要列举格律诗中一些容易误读的字来进行辨析,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因不明韵脚而把平声读成了仄声
1.看(kān)
在《辞源》、王力《诗词格律》等书(下同)中,“看”有两个读音:一为“上平声【十四寒】”,读kān;一作“去声【十五翰】”,读kàn。容易误读的是前者。格律诗一般押平声韵,如果读成仄声,就违反了格律诗的押韵要求。李白《塞下曲》中“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的“看”,杜甫《月夜》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看”,都是韵脚,均读平声kān。
2.论(lún)
论,一为“去声【十四愿】”,读lùn;一作“上平声【十三元】”,读lún。容易误读的是后者。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中的“论”,苏轼《荆州十首》其二“亦解观形胜,升平不敢论”中的“论”,都是韵脚,均读平声lún。
二、因不注意“三平调”而把仄声读成了平声
1.思(sì)
思,一为“上平声【四支】”,读sī;一作“去声【四置】”,读sì。容易误读的是后者。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的“思”,为了避免“三平调”,应读去声sì,如读平声,就会出现“三平调”。
2.听(tìng)
听,一为“去声【二十五径】”,读tìng;一作“下平声【九青】”,读tīng。容易误读的是前者。祖咏《苏氏别业》“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中的“听”,鲁迅《无题》“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中的“听”,均读去声tìng。如果读平声,就会出现“三平调”。
三、因不注意“孤平”而把平声读成了仄声
1.忘(wáng)
忘,《辞源》为“巫放切,去,漾韵,明”,读wàng;《诗词格律》作“下平声【七阳】”,读wáng。容易误读的是“下平声【七阳】”。郑畋《马嵬坡》“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中的“忘”,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忘”,均读平声wáng。如果读仄声,就会出现“孤平”。
2.那(nuó)
那,《辞源》收有多个读音,其一是“nuó,诺何切,平,歌韵,泥”。nuó是“奈何”的合音。苏轼《纵笔三首》其一“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及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中的“那”,均要读平声nuó。如果读成仄声,均会出现“孤平”。
四、因不注意“对”、“粘”而把平仄读反了
1.骑(jì)
骑,一为“去声【四置】”,读jì;一作“上平声【四支】”,读qí。容易误读的是前者。杜甫《恨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中的“骑”,要读去声jì。这样才能跟上一句的平声“城”形成“对”、跟下一句的去声“木”互“粘”。如读平声,便会“失对”又“失粘”。
2.胜(shēng)
胜,一为“下平声【十蒸】”,读shēng;一作“去声【二十五径】”,读shèng。容易误读的是前者。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中的“胜”,都要读平声shēng。这样才能跟上一句的仄声“更”、“是”形成“对”。若读仄声,均会出现“失对”。
上述所提到的这些字的读音,是根据格律诗平仄的格式要求来确定的。这些字的读音,有的出现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里,有的可从《辞源》、《辞海》、《诗词格律》等书中查到。需要说明的是,在现代社会中,有的人喜欢用现代汉语标准音(普通话)来读诗歌,这与本文讨论的内容无关,在此不再赘述。
(责任编辑 刘宇帆)
读格律诗需要注意几点:其一,格律诗都是押平声韵脚,不能押仄声韵。其二,格律诗不能出现三平调。“三平调”是指在五言“仄仄仄平平”,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这种格式中,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一定读仄声;如读平声,这一格式的最后三个字就都成了平声,故称“三平调”。其三,格律诗不能出现孤平。“孤平”是指在五言“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格式中,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一般读平声[如读仄声(这叫“拗”),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就一定得改读平声(这叫“救”)]。若读仄声(“拗”)又不进行“救”,那么这一格式除了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之外,就只有一个平声了,故称“孤平”。其四,格律诗讲究“粘对”。“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是指上一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与下一联出句第二字相同,违反了就称“失粘”;“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是指同一联的出句与对句的平仄一般要相反(如果首句用韵,则首联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违反了就称“失对”。“失粘”、“失对”是格律诗的大忌。
下面,笔者简要列举格律诗中一些容易误读的字来进行辨析,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因不明韵脚而把平声读成了仄声
1.看(kān)
在《辞源》、王力《诗词格律》等书(下同)中,“看”有两个读音:一为“上平声【十四寒】”,读kān;一作“去声【十五翰】”,读kàn。容易误读的是前者。格律诗一般押平声韵,如果读成仄声,就违反了格律诗的押韵要求。李白《塞下曲》中“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的“看”,杜甫《月夜》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看”,都是韵脚,均读平声kān。
2.论(lún)
论,一为“去声【十四愿】”,读lùn;一作“上平声【十三元】”,读lún。容易误读的是后者。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中的“论”,苏轼《荆州十首》其二“亦解观形胜,升平不敢论”中的“论”,都是韵脚,均读平声lún。
二、因不注意“三平调”而把仄声读成了平声
1.思(sì)
思,一为“上平声【四支】”,读sī;一作“去声【四置】”,读sì。容易误读的是后者。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的“思”,为了避免“三平调”,应读去声sì,如读平声,就会出现“三平调”。
2.听(tìng)
听,一为“去声【二十五径】”,读tìng;一作“下平声【九青】”,读tīng。容易误读的是前者。祖咏《苏氏别业》“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中的“听”,鲁迅《无题》“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中的“听”,均读去声tìng。如果读平声,就会出现“三平调”。
三、因不注意“孤平”而把平声读成了仄声
1.忘(wáng)
忘,《辞源》为“巫放切,去,漾韵,明”,读wàng;《诗词格律》作“下平声【七阳】”,读wáng。容易误读的是“下平声【七阳】”。郑畋《马嵬坡》“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中的“忘”,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忘”,均读平声wáng。如果读仄声,就会出现“孤平”。
2.那(nuó)
那,《辞源》收有多个读音,其一是“nuó,诺何切,平,歌韵,泥”。nuó是“奈何”的合音。苏轼《纵笔三首》其一“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及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中的“那”,均要读平声nuó。如果读成仄声,均会出现“孤平”。
四、因不注意“对”、“粘”而把平仄读反了
1.骑(jì)
骑,一为“去声【四置】”,读jì;一作“上平声【四支】”,读qí。容易误读的是前者。杜甫《恨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中的“骑”,要读去声jì。这样才能跟上一句的平声“城”形成“对”、跟下一句的去声“木”互“粘”。如读平声,便会“失对”又“失粘”。
2.胜(shēng)
胜,一为“下平声【十蒸】”,读shēng;一作“去声【二十五径】”,读shèng。容易误读的是前者。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中的“胜”,都要读平声shēng。这样才能跟上一句的仄声“更”、“是”形成“对”。若读仄声,均会出现“失对”。
上述所提到的这些字的读音,是根据格律诗平仄的格式要求来确定的。这些字的读音,有的出现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里,有的可从《辞源》、《辞海》、《诗词格律》等书中查到。需要说明的是,在现代社会中,有的人喜欢用现代汉语标准音(普通话)来读诗歌,这与本文讨论的内容无关,在此不再赘述。
(责任编辑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