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力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尤其是听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目前在我国高校实行四、六级英语考试是测试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英语听力部分的分值在总分值中比例的提高,旨在说明听力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四、六级英语考试的听力测试题中通过听短对话、长对话、文章以及听写的题型来测试学生的听力水平,这不仅仅是考查了学生的听力理解的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与技能和语言的基本功,客观的反映出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传统的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播放磁带,学生做相应的听力练习,核对答案。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没有太多的交流。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际,只是强调听力重点,核对答案,课堂缺乏创新,学生在此过程中非常被动,学习热情也不高,甚至厌烦继续听下去,从而将影响英语学习的其他方面。这种听力教学方法的弊端之一在于教师无法了解学生是否获得“可理解性输入”。另外,语言学习是个互动过程,输入与输出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交际过程。因此,在现代的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综合技能集成法运用其中。公共英语听力教学的综合技能教学即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贯穿听力教学,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的听力能力与其它的语言能力齐头并进,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进行综合能力培养。
一、理论依据
综合技能集成法最早是由Byme,D《Integratingskills》(1980)一书中提出,是指在语言教学中把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两项以上的技能综合起来进行训练;也可指侧重某一技能训练的同时穿插其它技能的训练,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体现了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知觉整体法。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体现了整体语言法的教学思想。整体语言法强调语言是一个整体,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是整体性的,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出发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它还主张语言知识和技能应通过自然的语言环境加以培养。从语言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是紧密相联的。听读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自外而内获取语言知识,即输入过程;而说和写则是学习者将所学知识自内而外的再现过程,即输出过程。Swain(1985,1995)提出的“输出假设”认为,学习者必须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内化输入的语言,最后达到习得语言的目的。Harmer(1988)的“平衡活动法”强调,语言教学必须注重输入、吸收和输出三个环节。
二、综合技能集成法的运用
正确引导学生上好听力课,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甚至厌烦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课前应让学生树立能够听懂的信心,消除学生胆怯心理,产生一种期待感,愿意上听力课,而且想学想听想看想练想说,学生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比如:听—说—读—说—写,听—说—读—写等模式。在结束了对某单元课文学习之后,教师会采用传统的听写单词的方法来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采用听写课文中写得比较好的句子或段落来听写,由于学生对课文背景熟悉,因此学生能够比较轻松的完成。这样就有利于增强学生听写的自信心,更好的巩固学过的单词和结构等。在对内容比较简单的课文讲解之前,教师先口头提出几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合上课本认真地听课文的录音,请同学来回答问题或着复述文章大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一边复述大意一边把大意写下来,再翻译成中文。这样,在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读,写,译的能力。教师在讲授习题时,传统的方法是教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往往把注意力放到了抄答案上,失去了这一教学环节的意义。教师可以采用口头报答案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来记答案,对于较难的部分教师可以重复几遍,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写的能力。
三、综合技能集成法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备课量和备课难度明显加大,大量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实践活动使课堂学时数不够充分。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语言输出的监控者,教师除应具有较高的外语语言水平外,还必须掌握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现代外语教育理论,学习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对教师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要求很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合理的引导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具有真实目的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对于教材内容的编排要求比较高。
四、结语
通过此项目的教学改革实践,深入研究英语听力理解的性质、过程以及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消除学生做英语听力时的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改进教学的方法。根据整体教学法的教学思想。以认知心理学、图式理论、输入假设理论为指导形成以训练英语听写能力为主导的综合技能集成法,对老师而言,能指导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进行;对学生而言,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语言知识;对我校而言,听力分值比重在四、六级进一步增大,此项目在提高本校的四、六级通过率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新世纪人才。
在传统的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播放磁带,学生做相应的听力练习,核对答案。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没有太多的交流。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际,只是强调听力重点,核对答案,课堂缺乏创新,学生在此过程中非常被动,学习热情也不高,甚至厌烦继续听下去,从而将影响英语学习的其他方面。这种听力教学方法的弊端之一在于教师无法了解学生是否获得“可理解性输入”。另外,语言学习是个互动过程,输入与输出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交际过程。因此,在现代的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综合技能集成法运用其中。公共英语听力教学的综合技能教学即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贯穿听力教学,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的听力能力与其它的语言能力齐头并进,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进行综合能力培养。
一、理论依据
综合技能集成法最早是由Byme,D《Integratingskills》(1980)一书中提出,是指在语言教学中把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两项以上的技能综合起来进行训练;也可指侧重某一技能训练的同时穿插其它技能的训练,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体现了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知觉整体法。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体现了整体语言法的教学思想。整体语言法强调语言是一个整体,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是整体性的,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出发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它还主张语言知识和技能应通过自然的语言环境加以培养。从语言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是紧密相联的。听读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自外而内获取语言知识,即输入过程;而说和写则是学习者将所学知识自内而外的再现过程,即输出过程。Swain(1985,1995)提出的“输出假设”认为,学习者必须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内化输入的语言,最后达到习得语言的目的。Harmer(1988)的“平衡活动法”强调,语言教学必须注重输入、吸收和输出三个环节。
二、综合技能集成法的运用
正确引导学生上好听力课,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甚至厌烦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课前应让学生树立能够听懂的信心,消除学生胆怯心理,产生一种期待感,愿意上听力课,而且想学想听想看想练想说,学生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比如:听—说—读—说—写,听—说—读—写等模式。在结束了对某单元课文学习之后,教师会采用传统的听写单词的方法来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采用听写课文中写得比较好的句子或段落来听写,由于学生对课文背景熟悉,因此学生能够比较轻松的完成。这样就有利于增强学生听写的自信心,更好的巩固学过的单词和结构等。在对内容比较简单的课文讲解之前,教师先口头提出几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合上课本认真地听课文的录音,请同学来回答问题或着复述文章大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一边复述大意一边把大意写下来,再翻译成中文。这样,在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读,写,译的能力。教师在讲授习题时,传统的方法是教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往往把注意力放到了抄答案上,失去了这一教学环节的意义。教师可以采用口头报答案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来记答案,对于较难的部分教师可以重复几遍,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写的能力。
三、综合技能集成法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备课量和备课难度明显加大,大量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实践活动使课堂学时数不够充分。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语言输出的监控者,教师除应具有较高的外语语言水平外,还必须掌握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现代外语教育理论,学习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对教师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要求很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合理的引导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具有真实目的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对于教材内容的编排要求比较高。
四、结语
通过此项目的教学改革实践,深入研究英语听力理解的性质、过程以及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消除学生做英语听力时的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改进教学的方法。根据整体教学法的教学思想。以认知心理学、图式理论、输入假设理论为指导形成以训练英语听写能力为主导的综合技能集成法,对老师而言,能指导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进行;对学生而言,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语言知识;对我校而言,听力分值比重在四、六级进一步增大,此项目在提高本校的四、六级通过率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新世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