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M2.5,这个专业的科学术语,自从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率先“作秀”公布出来之后,待遇几经跌宕。
地方政府先失一分
最早是市民陷入PM2.5“毒雾”爆发的恐惧乃至恐慌之中,口罩和空气净化器被抢购一空,而政府在此时却抱定鸵鸟政策,对此保持沉默;之后一段时间之内,舆论一度收紧,事关PM2.5的新闻报道很难看到。转折点发生在不久之前,国家环保部宣布对PM2.5治理和公布提上日程,并传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关系国民健康的问题高度重视,由此中国政府各级部门才开始正视PM2.5为代表的空气污染问题。而事件的高潮发生在最近各地的两会上,PM2.5突然大放异彩,开始被人大代表们大谈特谈,各种建议层出不穷,各地首脑也开始表态,要率先公布本地PM2.5的数据。PM2.5这个沉重且严峻的话题,开始有些作秀的成分。
“我们不能当鸵鸟。”这是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在近日出席记者招待会时的表态,他说,对待PM2.5数据,上海一定要成为第一批公布PM2.5数据的城市之一,采取包括加强尾气排放和扬尘治理、控制燃煤烟尘等50多项措施。
广东也不甘示弱。据相关报道,广东人大代表杨柳表示,“珠三角地区有必要、有诉求、有基础、有底气来监测PM2.5数值。我建议,应把相关工作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省委书记汪洋和代省长朱小丹当即拍板表示同意。
在PM2.5爆发的大本营北京,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表示将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降低PM2.5为重点,打一场提升空气质量的攻坚战。市长郭金龙更强调北京要努力在全国“做出表率”。
其实,在这个事件的处理上,地方政府首先就失去了一分。身在中国,身在北京,当地地方政府却对事关民众健康的空气问题不闻不问,倒是最先由不远万里而来的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率先发布。美国大使在关注美国驻华使馆人员在中国的健康的同时,也顺便关心了一下中国人民的健康,这还不够地方政府汗颜的吗?更何况在PM2.5爆发,民众陷入抢购口罩等恐慌之后,地方政府依然不闻不问,依然没有以人为本的执政精神。
污染难治归因何处?
在PM2.5的成因上,政府部门也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目前,汽车尾气排放、扬尘、燃煤排放等是公认的PM2.5的几个主要成因,但以北京为例,究竟各自占比多少,哪些是主要成因,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这就要涉及巨大的经济利益问题。如果汽车尾气是主因,那么治理措施就是要限购甚至限行,这会对当地的由汽车销售带动的税收和GDP产生很大影响。目前,因汽车限购令减少的北京汽车销售额在600亿左右,而包括首钢主流程全面停产、房地产调控等在内的政策,已经影响了北京市经济增速2个百分点。
具体到汽车这个问题又可以分为车、油、路三个原因,如果是油品质量不能达标而引发了PM2.5,那么治理代价就比较高了,因为提升油品质量将直接导致汽油涨价,最终还是消费者埋单。更重要的是汽油价格关系到农产品运输等成本,牵一发而动全身,提高油价会迅速推高本已高高在上的CPI。
若是煤炭燃烧是主因,那么治理成本是多少,政府都要敢于公布,敢于算账,现在空喊治理口号是没用的,关键是找出真正原因,根据原因寻找解决方案,而且解决方案的经济成本在政府财政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否则就是口号越强,实际困难越大,而且越没有实际行动的动力,最后变得不了了之。
治理提案多作秀
北京市的两会会议资料显示,2011年北京市已经投入21亿元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等,根据2012年市财政预算草案,北京今年所安排的专项资金将达30亿元,比上年增加四成以上。
30亿元究竟够不够,目前没有明确的PM2.5成因的信息披露,也就没有可估算的参照系。以燃煤为例,今年北京要完成1200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的改造任务,就是把烧煤供暖的锅炉改成烧天然气的,以此减少PM2.5的排放。但此项改造工程需要多少成本?改成天然气之后是否意味着市政供暖价格上调?在电价燃气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采暖价格上涨会不会推升CPI?
而今年的北京的两会上,9件“环境议案”中6件聚焦PM2.5,治理PM2.5列入北京市人大今年三大议案,但目前的各种提案议案中,有的建议百万亩森林开入城市,有的建议北京发展天然气汽车。不客气地说,这类提案议案作秀的成分更多,很多建议都是在政府目前财力情况下可望而不可及的,也不具备可操作条件。而在美国和欧洲治理大气污染花费时间长达50年。
在治理PM2.5的问题上,希望政府除了更加透明的公布空气污染信息以外,更重要的是采取理性务实的治理措施,公布PM2.5的成因,具体到每个项目上的治理成本和时间表,量力而行,稳扎稳打,这样才不会成为仅仅是喊个口号而已的作秀。
地方政府先失一分
最早是市民陷入PM2.5“毒雾”爆发的恐惧乃至恐慌之中,口罩和空气净化器被抢购一空,而政府在此时却抱定鸵鸟政策,对此保持沉默;之后一段时间之内,舆论一度收紧,事关PM2.5的新闻报道很难看到。转折点发生在不久之前,国家环保部宣布对PM2.5治理和公布提上日程,并传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关系国民健康的问题高度重视,由此中国政府各级部门才开始正视PM2.5为代表的空气污染问题。而事件的高潮发生在最近各地的两会上,PM2.5突然大放异彩,开始被人大代表们大谈特谈,各种建议层出不穷,各地首脑也开始表态,要率先公布本地PM2.5的数据。PM2.5这个沉重且严峻的话题,开始有些作秀的成分。
“我们不能当鸵鸟。”这是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在近日出席记者招待会时的表态,他说,对待PM2.5数据,上海一定要成为第一批公布PM2.5数据的城市之一,采取包括加强尾气排放和扬尘治理、控制燃煤烟尘等50多项措施。
广东也不甘示弱。据相关报道,广东人大代表杨柳表示,“珠三角地区有必要、有诉求、有基础、有底气来监测PM2.5数值。我建议,应把相关工作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省委书记汪洋和代省长朱小丹当即拍板表示同意。
在PM2.5爆发的大本营北京,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表示将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降低PM2.5为重点,打一场提升空气质量的攻坚战。市长郭金龙更强调北京要努力在全国“做出表率”。
其实,在这个事件的处理上,地方政府首先就失去了一分。身在中国,身在北京,当地地方政府却对事关民众健康的空气问题不闻不问,倒是最先由不远万里而来的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率先发布。美国大使在关注美国驻华使馆人员在中国的健康的同时,也顺便关心了一下中国人民的健康,这还不够地方政府汗颜的吗?更何况在PM2.5爆发,民众陷入抢购口罩等恐慌之后,地方政府依然不闻不问,依然没有以人为本的执政精神。
污染难治归因何处?
在PM2.5的成因上,政府部门也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目前,汽车尾气排放、扬尘、燃煤排放等是公认的PM2.5的几个主要成因,但以北京为例,究竟各自占比多少,哪些是主要成因,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这就要涉及巨大的经济利益问题。如果汽车尾气是主因,那么治理措施就是要限购甚至限行,这会对当地的由汽车销售带动的税收和GDP产生很大影响。目前,因汽车限购令减少的北京汽车销售额在600亿左右,而包括首钢主流程全面停产、房地产调控等在内的政策,已经影响了北京市经济增速2个百分点。
具体到汽车这个问题又可以分为车、油、路三个原因,如果是油品质量不能达标而引发了PM2.5,那么治理代价就比较高了,因为提升油品质量将直接导致汽油涨价,最终还是消费者埋单。更重要的是汽油价格关系到农产品运输等成本,牵一发而动全身,提高油价会迅速推高本已高高在上的CPI。
若是煤炭燃烧是主因,那么治理成本是多少,政府都要敢于公布,敢于算账,现在空喊治理口号是没用的,关键是找出真正原因,根据原因寻找解决方案,而且解决方案的经济成本在政府财政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否则就是口号越强,实际困难越大,而且越没有实际行动的动力,最后变得不了了之。
治理提案多作秀
北京市的两会会议资料显示,2011年北京市已经投入21亿元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等,根据2012年市财政预算草案,北京今年所安排的专项资金将达30亿元,比上年增加四成以上。
30亿元究竟够不够,目前没有明确的PM2.5成因的信息披露,也就没有可估算的参照系。以燃煤为例,今年北京要完成1200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的改造任务,就是把烧煤供暖的锅炉改成烧天然气的,以此减少PM2.5的排放。但此项改造工程需要多少成本?改成天然气之后是否意味着市政供暖价格上调?在电价燃气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采暖价格上涨会不会推升CPI?
而今年的北京的两会上,9件“环境议案”中6件聚焦PM2.5,治理PM2.5列入北京市人大今年三大议案,但目前的各种提案议案中,有的建议百万亩森林开入城市,有的建议北京发展天然气汽车。不客气地说,这类提案议案作秀的成分更多,很多建议都是在政府目前财力情况下可望而不可及的,也不具备可操作条件。而在美国和欧洲治理大气污染花费时间长达50年。
在治理PM2.5的问题上,希望政府除了更加透明的公布空气污染信息以外,更重要的是采取理性务实的治理措施,公布PM2.5的成因,具体到每个项目上的治理成本和时间表,量力而行,稳扎稳打,这样才不会成为仅仅是喊个口号而已的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