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上,学生每一个细微表现,其背后都存有某种愿望和思想,教者要通过自己的爱心,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尽量认可他们的价值和意义,使这些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关键词:细微表现 教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2-138-02
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常常有些细微的表现,如一个得意的表情、一声轻微的嘀咕等等,这些表现一般是伴随教学过程而随机产生,教者要善于发现其背后某种愿望和思想,并尽量认可他们的价值和意义。下面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例。
案例一:一只桌面下悄悄举着的手
在六年级复习时,让学生尝试练习一道题目,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题目是:甲乙两人共加工136个零件,已知甲零件个数的3/4和乙零件个数的2/3相等,问甲乙两人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学生练习热情很高,方法也各种各样。
学生1:根据甲零件个数的3/4和乙零件个数的2/3相等,可得甲零件个数×(3/4)=乙零件个数×(2/3),推出甲零件个数:乙零件个数=8:9,然后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甲的个数为64个,乙的个数为72个。
学生2:设甲做零件X个,乙则做(136-X)个。那么(3/4)X=(2/3)(136-X),我的答案也是甲的个数为64个,乙的个数为72个。
学生3:我通过画图得出甲乙的个数比为8:9,然后用按比例方法解。
老师:你们的方法很好,还有没有用其他的方法得出结果的?
教室里安静了一会,这时我发现一只小手在桌面下悄悄举起,只是指尖露出桌面,在老师目光的鼓励下,他羞怯的说:我和他们得数一样,但我是胡乱推的。(学生一阵哄堂大笑,他脸更红了。)
我饶有兴趣的追问:你能把推的过程给老师看看吗?
他的草稿纸上这样写着:甲乙
师:你为什么把45划去?
生:甲的个数要是4的倍数。(甲零件的3/4)。
师:你举例为什么不从4开始?
生:甲零件个数的3/4和乙零件个数的2/3相等,说明两人个数相差不大。
师:从列举甲的个数看,为什么单独少了68 这个数字?
生:甲乙不可能相等。
师:为什么甲到80,就不再向下列举了?
生:甲零件个数的3/4和乙零件个数的2/3相等,说明甲比乙少。
师:你的方法是对的。只是如果数字较大的话,这个方法用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而且完成的任务数量有时候也不一定都只能是整数,这题很特殊。
品析:
这个案例中那只悄悄举起的手,告诉同学们,此题可以采用假设的策略,用列表的方法加以解决。这个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晰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并在主动反思中不断提升。先确定范围,再进行大胆猜想,中途适当调整,最终解决问题。但他自己尚不清楚自己的价值所在,所以很不自信,需要老师的肯定和引导。同时使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案例二:一声轻语:“畚箕!”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第二课时,是运用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新授前复习和回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公式很有必要,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复习题目。
师:请一个同学说说,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是什么?
生甲: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确应该是: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或者是长×宽×2+长×高×2+宽×高×2 ,这同学明显说的是第一种方法,却由于紧张忘记说小括号了,我正准备提醒他加上,却听见一声轻微但很清楚的话语“畚箕!”
我没有放过这大家都已听见的轻语,灵机一动,追问:你说“畚箕!”是什么意思?
生乙:长×宽求的是下面面积,长×高求的是后面面积,宽×高×2求的是左右两个面的面积,我们教室里用的畚箕,就是这几个面,他刚才说的方法好像是求畚箕所需的铁皮。老师,我不该随便插嘴,但我说的对吗?
师:你说的很对,你是个很善于观察和动脑筋的学生。
师:同学们,像他一样,我们想一想,长×宽+长×高×2+宽×高×2 可能求的是什么样物体所需材料的面积呢?长×宽×2+长×高+宽×高×2呢?
学生学习热情出乎意料的高涨,纷纷寻找身边的实物,鱼缸、落水管、火柴盒内匣、火柴盒外壳、讲台抽屉…分别求的那些面的和,本节课新授内容在学生寻找与讨论中,得以顺利地解决。
品析:
一声轻语,反映出学生头脑中已经具备了学习新内容的知识储备,他在认真听取别人发言的基础上,将别人的错误通过实物加以纠正,既复习了旧知,也提前拉开新授的序幕,令这节课精彩纷呈。
案例三:一对紧皱的眉头
下图的蒙古包由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组成,圆柱底面直径6米,高2米,圆锥高1米。蒙古包所占的空间大约是多少立方米?(六数下册第32页第9题)
这题是在学过圆锥体积计算后,第一次计算同时含有圆柱和圆锥体积的综合性题目,一般列式为:3.14×3×2+3.14×3×1×(1/3),在学生仔细计算后,我进行了讲解。结束后,无意间瞥见到了一对紧皱的眉头。
问:刚才老师讲的方法你不懂吗?
生:懂。但我这样做3.14×3×2×(4/3),和他们得数怎么不一样?难道不对吗?为什么?
师:4/3什么意思?
生:圆柱和圆锥体积是3:1的关系,如果把圆柱体积看着单位“1”,那么整个的体积就是它的4/3。
听者都明白他把这题同复杂分数应用题联系起来了。
师:在什么条件下,圆柱和圆锥体积存在3倍关系?
生齐: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和圆锥体积存在3倍关系。
师:这题具备这个条件吗?用他的思路怎么解决这题?
一种新颖的解法在学生片刻思考后产生:3.14×3×1×(7/3)。
品析:
学生是智慧的,关键在于老师能及时且恰到好处的引导。这题通过分析错题分析,引导学生把高为2米的圆柱分成两个高为1米的等底圆柱,使之转化成三个等底等高的小形体。这样,不仅使计算简化许多,而且让学生进一步领略到“转化”在数学中无处不在。
思考
在我们平时教学中,太多的教学资源正藏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教师要以一颗明敏的心,以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并捕捉到一个个稍纵即逝的瞬间,令这些活生生的教学资源焕发出光彩,润物于无声之时,滋养于无痕之处,这才是教学智慧所在。
一、智慧首先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个体差异的尊重
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思维尚不成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经意的问题,一道错误的解法,一个不解的皱眉,一道困惑的目光,都反映了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形,教师不能漠然视之,更不能冷眼相待,讥讽相加,而应真诚相待,以学导教,承认差异性的存在,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使个性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去,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呵护稚嫩的心灵,以爱心引导学生走出迷茫和困惑。
二、智慧来自于坚实的数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教育家奥苏伯尔说:“如果让我们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使之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就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根据此进行教学。”
如案例一中的学生,他不明白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么的有价值,对于自己已经采用的方法的认识还处于朦胧阶段,所以表现出害羞与胆小,经老师数学专业化的点拨与引导,使之对自己解决问题方法有了新的客观认识。
案例二中学生一声轻语让教师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满足学生的要求,按照学生的思路走下去,要么根据预设,按部就班的演习自己的教案。很显然,扎实的教学机智让教师捕捉到这个有价值的生成资源,顺应了学生的思维,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发挥更大的效益。
三、智慧来自于深厚的数学文化底蕴
数学教师要具备深厚的数学文化底蕴,要有理解和欣赏数学美的修养,感知数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更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思维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在教学中既重视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又不忘挖掘和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方法,并在教学中加以渗透,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把数学思维方法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给小学生,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案例三中的转化思想的传授是多么的巧妙和智慧。“这题具备这个条件吗?用他的思路怎么解决?”巧妙的引导学生找出此题圆柱和圆锥高的区别,并采用转化的方法使之变成等底等高。一切寓于无声无痕之中。
关键词:细微表现 教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2-138-02
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常常有些细微的表现,如一个得意的表情、一声轻微的嘀咕等等,这些表现一般是伴随教学过程而随机产生,教者要善于发现其背后某种愿望和思想,并尽量认可他们的价值和意义。下面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例。
案例一:一只桌面下悄悄举着的手
在六年级复习时,让学生尝试练习一道题目,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题目是:甲乙两人共加工136个零件,已知甲零件个数的3/4和乙零件个数的2/3相等,问甲乙两人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学生练习热情很高,方法也各种各样。
学生1:根据甲零件个数的3/4和乙零件个数的2/3相等,可得甲零件个数×(3/4)=乙零件个数×(2/3),推出甲零件个数:乙零件个数=8:9,然后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甲的个数为64个,乙的个数为72个。
学生2:设甲做零件X个,乙则做(136-X)个。那么(3/4)X=(2/3)(136-X),我的答案也是甲的个数为64个,乙的个数为72个。
学生3:我通过画图得出甲乙的个数比为8:9,然后用按比例方法解。
老师:你们的方法很好,还有没有用其他的方法得出结果的?
教室里安静了一会,这时我发现一只小手在桌面下悄悄举起,只是指尖露出桌面,在老师目光的鼓励下,他羞怯的说:我和他们得数一样,但我是胡乱推的。(学生一阵哄堂大笑,他脸更红了。)
我饶有兴趣的追问:你能把推的过程给老师看看吗?
他的草稿纸上这样写着:甲乙
师:你为什么把45划去?
生:甲的个数要是4的倍数。(甲零件的3/4)。
师:你举例为什么不从4开始?
生:甲零件个数的3/4和乙零件个数的2/3相等,说明两人个数相差不大。
师:从列举甲的个数看,为什么单独少了68 这个数字?
生:甲乙不可能相等。
师:为什么甲到80,就不再向下列举了?
生:甲零件个数的3/4和乙零件个数的2/3相等,说明甲比乙少。
师:你的方法是对的。只是如果数字较大的话,这个方法用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而且完成的任务数量有时候也不一定都只能是整数,这题很特殊。
品析:
这个案例中那只悄悄举起的手,告诉同学们,此题可以采用假设的策略,用列表的方法加以解决。这个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晰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并在主动反思中不断提升。先确定范围,再进行大胆猜想,中途适当调整,最终解决问题。但他自己尚不清楚自己的价值所在,所以很不自信,需要老师的肯定和引导。同时使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案例二:一声轻语:“畚箕!”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第二课时,是运用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新授前复习和回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公式很有必要,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复习题目。
师:请一个同学说说,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是什么?
生甲: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确应该是: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或者是长×宽×2+长×高×2+宽×高×2 ,这同学明显说的是第一种方法,却由于紧张忘记说小括号了,我正准备提醒他加上,却听见一声轻微但很清楚的话语“畚箕!”
我没有放过这大家都已听见的轻语,灵机一动,追问:你说“畚箕!”是什么意思?
生乙:长×宽求的是下面面积,长×高求的是后面面积,宽×高×2求的是左右两个面的面积,我们教室里用的畚箕,就是这几个面,他刚才说的方法好像是求畚箕所需的铁皮。老师,我不该随便插嘴,但我说的对吗?
师:你说的很对,你是个很善于观察和动脑筋的学生。
师:同学们,像他一样,我们想一想,长×宽+长×高×2+宽×高×2 可能求的是什么样物体所需材料的面积呢?长×宽×2+长×高+宽×高×2呢?
学生学习热情出乎意料的高涨,纷纷寻找身边的实物,鱼缸、落水管、火柴盒内匣、火柴盒外壳、讲台抽屉…分别求的那些面的和,本节课新授内容在学生寻找与讨论中,得以顺利地解决。
品析:
一声轻语,反映出学生头脑中已经具备了学习新内容的知识储备,他在认真听取别人发言的基础上,将别人的错误通过实物加以纠正,既复习了旧知,也提前拉开新授的序幕,令这节课精彩纷呈。
案例三:一对紧皱的眉头
下图的蒙古包由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组成,圆柱底面直径6米,高2米,圆锥高1米。蒙古包所占的空间大约是多少立方米?(六数下册第32页第9题)
这题是在学过圆锥体积计算后,第一次计算同时含有圆柱和圆锥体积的综合性题目,一般列式为:3.14×3×2+3.14×3×1×(1/3),在学生仔细计算后,我进行了讲解。结束后,无意间瞥见到了一对紧皱的眉头。
问:刚才老师讲的方法你不懂吗?
生:懂。但我这样做3.14×3×2×(4/3),和他们得数怎么不一样?难道不对吗?为什么?
师:4/3什么意思?
生:圆柱和圆锥体积是3:1的关系,如果把圆柱体积看着单位“1”,那么整个的体积就是它的4/3。
听者都明白他把这题同复杂分数应用题联系起来了。
师:在什么条件下,圆柱和圆锥体积存在3倍关系?
生齐: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和圆锥体积存在3倍关系。
师:这题具备这个条件吗?用他的思路怎么解决这题?
一种新颖的解法在学生片刻思考后产生:3.14×3×1×(7/3)。
品析:
学生是智慧的,关键在于老师能及时且恰到好处的引导。这题通过分析错题分析,引导学生把高为2米的圆柱分成两个高为1米的等底圆柱,使之转化成三个等底等高的小形体。这样,不仅使计算简化许多,而且让学生进一步领略到“转化”在数学中无处不在。
思考
在我们平时教学中,太多的教学资源正藏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教师要以一颗明敏的心,以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并捕捉到一个个稍纵即逝的瞬间,令这些活生生的教学资源焕发出光彩,润物于无声之时,滋养于无痕之处,这才是教学智慧所在。
一、智慧首先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个体差异的尊重
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思维尚不成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经意的问题,一道错误的解法,一个不解的皱眉,一道困惑的目光,都反映了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形,教师不能漠然视之,更不能冷眼相待,讥讽相加,而应真诚相待,以学导教,承认差异性的存在,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使个性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去,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呵护稚嫩的心灵,以爱心引导学生走出迷茫和困惑。
二、智慧来自于坚实的数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教育家奥苏伯尔说:“如果让我们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使之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就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根据此进行教学。”
如案例一中的学生,他不明白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么的有价值,对于自己已经采用的方法的认识还处于朦胧阶段,所以表现出害羞与胆小,经老师数学专业化的点拨与引导,使之对自己解决问题方法有了新的客观认识。
案例二中学生一声轻语让教师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满足学生的要求,按照学生的思路走下去,要么根据预设,按部就班的演习自己的教案。很显然,扎实的教学机智让教师捕捉到这个有价值的生成资源,顺应了学生的思维,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发挥更大的效益。
三、智慧来自于深厚的数学文化底蕴
数学教师要具备深厚的数学文化底蕴,要有理解和欣赏数学美的修养,感知数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更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思维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在教学中既重视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又不忘挖掘和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方法,并在教学中加以渗透,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把数学思维方法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给小学生,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案例三中的转化思想的传授是多么的巧妙和智慧。“这题具备这个条件吗?用他的思路怎么解决?”巧妙的引导学生找出此题圆柱和圆锥高的区别,并采用转化的方法使之变成等底等高。一切寓于无声无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