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课堂提问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要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其自学能力水平、提高思想道德认知水平、丰富道德情感、提高课堂提问效率设计问题。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课堂提问 培养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2-134-01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其作用设置悬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学习兴趣;及时了解教和学信息,检查教和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一、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课堂提问设计的问题琐碎,不能启发学生思维
在课堂上,有的教师以提问复习所学知识、检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开始,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最后以提问结束整堂课,好像是问题提得天衣无缝,也得到了学生的正确答案。但教师提问的问题多而杂,使教师自己成为课堂表演的主角,还是 “填鸭式”教学的老套,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依赖,没有教师的问题就无法学习,结果是学生不能真正动脑思维。
2、问题设计的水平低,不用动脑即能回答
比如“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犯罪”、“纪律与法律的关系怎样”等,只要学生能重复记忆的答案或概念,不加过多的思考就能答出教师所提的问题,如此,学生也就成了记忆的“复读机”、“知识的容器”。
3.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
“一般知识的对错标准具有客观性,学习之后可普遍应用。道德认知靠判断,而判断所根据的是非善恶标准,将因道德情景与个人认知程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思想政治课,其课堂提问也应根据学生的道德认知特点,给以正确的引导。
4.教师提问自问自答,或“一问众答”,学生失去回答的权利
有的教师确实也认真备课,设计好所问的问题,准备让学生回答,而且问题也深刻,但不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回答余地,一看学生回答不行,自己就开始讲授。
二、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提问效率,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1、提问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只有问题得当,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够维持其注意力始终处在较高水平,使其产生探究的欲望,迸发出学习的热情,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2、多提开放型、思考性问题。封闭型、回忆性问题属于低水平问题,要求学生朝某一特定的方向去思考,答案固定、方向单一,或要求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凭记忆便可作答,容易限制思维想象的空间。而开放型、思考性问题,要求朝不同的方向思考,有大量的不同答案,或根本就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通过判断推理后,使学生有正确的评价,丰富其道德情感,做到言行一致。
3、联系实际的提问。如“一国两制”这一知识点时,针对陈水扁提出的“一边一国论”,我们可以问“陈水扁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用史实说明)”这样的提问方式,既使学生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批判分裂,以港、澳回归后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现实来展望台湾的未来。
4、启发式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对所见所闻提问、对理论怀疑提问、对教师的答案提问、对道德标准提问,就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政治课不只是回答“是什么”,应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怎样做”、“后果会如何”等等。学生才能跳出教师设计的问题模式,去创造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成功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更加成功,从而提高思想道德认知水平,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5、留给学生回答和提问的时间,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己提问。想象无论是在科学研究中,还是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最棘手的并不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提不出真正有意义的高质量问题,没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便无从谈起。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营造支持、接纳的课堂气氛,鼓励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使“真理”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6、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问。思想政治教师的任务不是直接向学生提出现成的道德规范或法律条文,而是通过问答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示道德认知中的矛盾,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行为错误与否,最终经由教师的指示、探究、转引、反问、暗示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调整自己的言行来适应社会、符合道德法律标准。思想政治教师也应以学生的口吻来提出问题。提后,应作思考状,仿佛自己确实对这一问题感到不解,忍受思考过程的痛苦,分享解决问题的快乐。
课堂学习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其动力之一,就是学有所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通过设疑和解疑,可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活性,促使其加强思考、加深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努力做到巧妙设疑、“导”而有方。首先,要强化提问意识,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优化问题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及心理素质水平,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使之新颖独到,起到发一问则动全文的功效,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索、去分析、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学生喜闻乐答课堂气氛中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课堂提问 培养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2-134-01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其作用设置悬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学习兴趣;及时了解教和学信息,检查教和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一、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课堂提问设计的问题琐碎,不能启发学生思维
在课堂上,有的教师以提问复习所学知识、检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开始,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最后以提问结束整堂课,好像是问题提得天衣无缝,也得到了学生的正确答案。但教师提问的问题多而杂,使教师自己成为课堂表演的主角,还是 “填鸭式”教学的老套,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依赖,没有教师的问题就无法学习,结果是学生不能真正动脑思维。
2、问题设计的水平低,不用动脑即能回答
比如“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犯罪”、“纪律与法律的关系怎样”等,只要学生能重复记忆的答案或概念,不加过多的思考就能答出教师所提的问题,如此,学生也就成了记忆的“复读机”、“知识的容器”。
3.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
“一般知识的对错标准具有客观性,学习之后可普遍应用。道德认知靠判断,而判断所根据的是非善恶标准,将因道德情景与个人认知程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思想政治课,其课堂提问也应根据学生的道德认知特点,给以正确的引导。
4.教师提问自问自答,或“一问众答”,学生失去回答的权利
有的教师确实也认真备课,设计好所问的问题,准备让学生回答,而且问题也深刻,但不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回答余地,一看学生回答不行,自己就开始讲授。
二、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提问效率,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1、提问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只有问题得当,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够维持其注意力始终处在较高水平,使其产生探究的欲望,迸发出学习的热情,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2、多提开放型、思考性问题。封闭型、回忆性问题属于低水平问题,要求学生朝某一特定的方向去思考,答案固定、方向单一,或要求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凭记忆便可作答,容易限制思维想象的空间。而开放型、思考性问题,要求朝不同的方向思考,有大量的不同答案,或根本就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通过判断推理后,使学生有正确的评价,丰富其道德情感,做到言行一致。
3、联系实际的提问。如“一国两制”这一知识点时,针对陈水扁提出的“一边一国论”,我们可以问“陈水扁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用史实说明)”这样的提问方式,既使学生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批判分裂,以港、澳回归后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现实来展望台湾的未来。
4、启发式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对所见所闻提问、对理论怀疑提问、对教师的答案提问、对道德标准提问,就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政治课不只是回答“是什么”,应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怎样做”、“后果会如何”等等。学生才能跳出教师设计的问题模式,去创造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成功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更加成功,从而提高思想道德认知水平,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5、留给学生回答和提问的时间,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己提问。想象无论是在科学研究中,还是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最棘手的并不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提不出真正有意义的高质量问题,没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便无从谈起。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营造支持、接纳的课堂气氛,鼓励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使“真理”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6、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问。思想政治教师的任务不是直接向学生提出现成的道德规范或法律条文,而是通过问答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示道德认知中的矛盾,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行为错误与否,最终经由教师的指示、探究、转引、反问、暗示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调整自己的言行来适应社会、符合道德法律标准。思想政治教师也应以学生的口吻来提出问题。提后,应作思考状,仿佛自己确实对这一问题感到不解,忍受思考过程的痛苦,分享解决问题的快乐。
课堂学习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其动力之一,就是学有所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通过设疑和解疑,可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活性,促使其加强思考、加深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努力做到巧妙设疑、“导”而有方。首先,要强化提问意识,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优化问题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及心理素质水平,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使之新颖独到,起到发一问则动全文的功效,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索、去分析、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学生喜闻乐答课堂气氛中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