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应“多管齐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th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和思想都在逐步成熟,在写作上也会有较深入的认识和想法。但是,紧张的学习往往让学生忽视写作。那么,更广、更深的高中作文教学就需要教师激发自己全部的热情,运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使学生的写作水平稳步提升。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做到方法多样,多管齐下。
  一、明确作文的重要性
  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40%,60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但其潜在的重要性却容易被人忽视,尤其是学生重视不够。作文是建立在基础知识、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范围、语言运用等基础上的,作文达到较高水平的时候,其他能力肯定也不低。可见,写好作文会达到一箭多雕之效。在八股取士的时代,一篇文章就可以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做官,从而改变一生,就足见写好文章十分重要。在近现代,它在反映一个人人格、素养、思维、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些应在语文教学时告诉学生,使学生重视起来。
  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现在学生写作则多是牛不吃草强按头,吃的草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味道,写的作文也是应付了事,这种情况应逐步避免。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观察法。将作文教学移到课外,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从中有亲身体会和感悟,产生兴趣。
  (二)陶冶法。多读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融入个人情感,读出味道,培养兴趣。
  (三)口头作文法。可采用辩论赛、小主持人比赛、课前五分钟演讲等形式,激发兴趣。
  此外,可采用手抄报、作文园地、作文竞赛等形式,也可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安排。
  三、处处留心皆是文
  在语文教学中,讲授课文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几乎都是古今名人大家的佳作,所包含的题材也各不相同。在讲课时,不妨将每课在写作上的优点做总结,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学生纵使学得不十分像,学到一两分像收获也不小。老师应每节课突出总结,长期坚持。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效,学生会在不断的提醒中养成习惯,见到文章就观察其写作方法,之后,在无形之中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久而久之,学生会发现写作无处不在,榜样、方法就在身边,正所谓:处处留心皆是文。
  四、写作知识讲解不可少
  理论在一般的情况下,都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写作知识的讲解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些专门的写作理论会对学生的写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可采用集中讲授和分别讲解的方式。
  在考前进行一次集中讲解,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内容包括:卷面干净、字迹工整留下的印象;开头、结尾的一般方法;怎样将开头、结尾写得出彩;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明显区别;命题人意图的把握;作文中心该怎么侧重?详略该怎么安排?怎样才能将作文写得有新意、有深度、有文采……
  可在每次写作前,将牵扯到本次写作的知识讲授给学生。如:写说明文之前,告诉学生说明文的特征,怎样安排结构、顺序?怎么写得生动……用心的同学就会对这种体裁的禁忌心如明镜,也就有了写出合乎要求的作文的可能性。
  五、教师应以情带动
  许多作文课都是教师将写作题目撂下就完事了。而学生却面对题目,觉得无从下手。教师不妨将自己见到这个题目后的想法告诉学生,如果自己写这篇文章将会有怎样的思考?会先确定文体,考虑全文布局?是总分总,还是时间顺序呢?……自己的脑海中会首先蹦出什么?会首先联想到什么……这样也许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但有时也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所以应灵活掌握。
  其实,也不妨启发学生,因年龄不同、阅历不同、视野不同,每个人的想法会千差万别,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己最有感触的来写。这样可以拉近学生和题目的距离,拓宽学生的思路。当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之后,学生有了这样的习惯,就可以适可而止了。
  教师写下水作文、范读优秀例文等方法,同样也会带动学生写作,只是会更加约束学生。相比之下,教师以情带动,会给学生创造更宽松的写作环境。
  六、作文评语要注意几点
  作文批改,在作文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一个较重要的环节。其中,评语对学生的影响更是巨大,在下评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优、缺点明确指出。在评语中将学生的优点、缺点罗列清楚,便于学生扬长避短,使作文提升不再盲目。
  (二)语句要文学化。作文评语用文学的语言来表述,学生会在读后既明白自己的问题,又受到熏染,从而模仿用句。
  (三)语气要以鼓励为主。评语切忌太过严厉,把学生的作文说得一文不值、一无是处。应在努力发现学生优点,肯定优点之后,希望学生在某方面改进。对确实写得好的同学,更要不加吝啬地赞扬。
  (四)评语分数化、等级化。按60总分给学生作文判分,学生就会对自己的作文有更明确、更清晰的认识。
  现在高中学生真正走进文学百花园的并不多,学业的紧张,升学的压力,使得学生只是在文学的殿堂门口徘徊。语文教师一定要倾己所有、多管齐下,让学生接触文学、热爱文学,感悟文章的意蕴,掌握写作技巧,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自然地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但我信心满怀,因为眼前是一张张青春的面庞,我们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笑是联络师生情感的纽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风趣一点,恰当、适时地制造一些笑料,运用笑的武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情感交流,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特别是下午的课,效果更为明显,它可以把学生的情绪调节到亢奋状态,缓解疲劳。那么,怎样让“笑”自然地走进课堂呢?首先,制造笑料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原则,明确笑的目的。笑料的内容要健康,要与教学内容自然吻合,而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制造庸俗的不健康的笑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但是多年的语文学习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就目前课堂教学改革总体而言,大方向是正确的,但由于对课堂理念的理解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等原因,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形式化、低效化甚至无效现象。  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课堂教学是否富有生机,关系着教学的
目的:探讨冠心病应用益气活血汤治疗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0月作为研究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9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
摘 要: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后反思 “五要”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性的实践者”。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包括课后)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它对每位教
摘 要: 学情分析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某一内容前的真实状态或对学生已有经验进行分析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及其发展变化,灵活地调整教学的宏观思路或具体策略,使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某一内容前的真实状态或对学生已有经验进行分析的过程。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的其他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学习内容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自主思考。本文阐述了何为质疑能力及其培养方式。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质疑能力 培养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和老师仿佛是戏剧的主角,彼此配合着一问一答。揭示新课题时的质疑环节更像是精心而设,环环相扣,甚至一些老师并不愿意让学生质疑学习,怕学生把课文问“散”了,很难组织教学。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学习上以接受为主
目的:研究钙敏感受体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应用25.5mmol/L葡萄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制
摘 要: 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它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个语文老师最关注的话题。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效果差、效率低的困境。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新的作文教学形式,以期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理念: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