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目前中学语文的教学现状,从四个方面来反思中学语文教学。并根据中学语文教学的反思提出相应的转变策略。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与生活相通,语文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感知美、感知生活、感知社会的能力。向学生们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语文教学失去了其原本的色彩。
一、中学语文教学的不足
(一)语文教学枯燥、乏味
目前的语文教学大多围绕着应试教育开展,语文教师对于语文试卷题型的讲解时间超过了语文课文的解读。学生变成了语文考试的机器。学生们体会不到语文课文中的美,缺乏了对语言审美的体验。教师的文本分析能力也得不到完美的展现,对于文本分析一扫而过。学校的课程安排比较紧凑,语文教师对于文言文的重视超过了现代文,有些现代文单元语文教师并不做任何讲解,只是留给学生们做课后读物。授课内容也是偏重考试大纲中规定的重点。学生领悟不到其中的内涵,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也并不重视。有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其他学科,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对于语文的忽视也不会让自己的语文成绩有所下降。甚至认为学习两个小时的语文并没有学习两个小时的数学英语有效。这种重结果而轻过程的方式,使语文教学的初衷完全改变。学生单纯掌握了应试技巧,但情感价值观依旧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
(二)语文课堂基本上没有互动
语文课堂依旧是以语文教师为主,学生并没有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学生相对来说较为被动。语文教师一味地讲授,而不去关心学生的想法,认为讲的知识点越多学生学习到的也就越多,但效果往往是相反的。能够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又能使学生们都参与到语文课堂中,这才是一节完整的语文课。教师要在课堂中与学生积极互动,使语文课堂活跃起来,语文课堂不应该是沉闷的,要主动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不是去抹杀和抑制学生们的天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心理,不要去反复重复他们已经知道的知识,而是要让他们在已知中发现未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够丰富
如果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除了语文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还要涉及课外的文学知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不断学习而慢慢累积的。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知识底蕴。有些教师在授课时,回答不出学生的问题,无法为学生答疑解惑,对于学生的问题不是解答而是躲避。这都是专业知识不够的表现。时代在前进,语文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应该还停留在只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层面上。要去开拓学生的眼界,要使学生在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字中所表现出的美感。
(四)教学设计不合理
语文教师要有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的能力。每节语文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重难点,要有清晰的逻辑。教学设计要合理,而不是针对教学大纲的硬性要求去设计。要明确学生们需要什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师在讲授的时候理不清思路,学生也得不到收获,那么这节语文课就失去了意义。每节语文课的时间是固定的,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也是十分重要的。随着多媒体的发展,教师在授课时会运用到课件,但有的教师将课件变成了讲稿,教师上课时读课件,把原本一节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变成生硬的没有意义的教学。
二、对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在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能力。语文主观题的标准答案过于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这也影响着学生写作的创造能力。要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想法和观点。在了解学生想法的同时,对于语文教师教学设计以及教学重难点的制定有很好的启发。鼓励学生们阅读课外读物,每周可开展读书活动,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推荐优秀书目,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读书感受,增强学生们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也有助于积累优秀的字词语句。
(二)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特色
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授课方式,要具有独创性。这就需要教师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学习新知识,丰富自己,不能停止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教师的教学理论,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完一节语文课之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反思自身的教学不足,根据教学反思来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爱上语文,重视语文,提升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激发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进行戏剧小说教学时,可以找学生排练话剧,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领悟能力和印象,增强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必经之路,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前进,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语文教师以审美的方式调动和积聚情感的力量来实现价值观的传递。使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通过语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可以将学习语文的方法运用到有与之相同问题的其他学科中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张聪慧.语文教学反思,反思什么[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2]孙芳.马爱莲.重视教学反思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J].教育探索,2008(1).
[3]赵希斌.正本清源教语文:文本的内容分析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编辑:陈岑)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与生活相通,语文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感知美、感知生活、感知社会的能力。向学生们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语文教学失去了其原本的色彩。
一、中学语文教学的不足
(一)语文教学枯燥、乏味
目前的语文教学大多围绕着应试教育开展,语文教师对于语文试卷题型的讲解时间超过了语文课文的解读。学生变成了语文考试的机器。学生们体会不到语文课文中的美,缺乏了对语言审美的体验。教师的文本分析能力也得不到完美的展现,对于文本分析一扫而过。学校的课程安排比较紧凑,语文教师对于文言文的重视超过了现代文,有些现代文单元语文教师并不做任何讲解,只是留给学生们做课后读物。授课内容也是偏重考试大纲中规定的重点。学生领悟不到其中的内涵,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也并不重视。有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其他学科,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对于语文的忽视也不会让自己的语文成绩有所下降。甚至认为学习两个小时的语文并没有学习两个小时的数学英语有效。这种重结果而轻过程的方式,使语文教学的初衷完全改变。学生单纯掌握了应试技巧,但情感价值观依旧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
(二)语文课堂基本上没有互动
语文课堂依旧是以语文教师为主,学生并没有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学生相对来说较为被动。语文教师一味地讲授,而不去关心学生的想法,认为讲的知识点越多学生学习到的也就越多,但效果往往是相反的。能够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又能使学生们都参与到语文课堂中,这才是一节完整的语文课。教师要在课堂中与学生积极互动,使语文课堂活跃起来,语文课堂不应该是沉闷的,要主动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不是去抹杀和抑制学生们的天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心理,不要去反复重复他们已经知道的知识,而是要让他们在已知中发现未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够丰富
如果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除了语文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还要涉及课外的文学知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不断学习而慢慢累积的。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知识底蕴。有些教师在授课时,回答不出学生的问题,无法为学生答疑解惑,对于学生的问题不是解答而是躲避。这都是专业知识不够的表现。时代在前进,语文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应该还停留在只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层面上。要去开拓学生的眼界,要使学生在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字中所表现出的美感。
(四)教学设计不合理
语文教师要有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的能力。每节语文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重难点,要有清晰的逻辑。教学设计要合理,而不是针对教学大纲的硬性要求去设计。要明确学生们需要什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师在讲授的时候理不清思路,学生也得不到收获,那么这节语文课就失去了意义。每节语文课的时间是固定的,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也是十分重要的。随着多媒体的发展,教师在授课时会运用到课件,但有的教师将课件变成了讲稿,教师上课时读课件,把原本一节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变成生硬的没有意义的教学。
二、对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在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能力。语文主观题的标准答案过于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这也影响着学生写作的创造能力。要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想法和观点。在了解学生想法的同时,对于语文教师教学设计以及教学重难点的制定有很好的启发。鼓励学生们阅读课外读物,每周可开展读书活动,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推荐优秀书目,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读书感受,增强学生们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也有助于积累优秀的字词语句。
(二)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特色
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授课方式,要具有独创性。这就需要教师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学习新知识,丰富自己,不能停止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教师的教学理论,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完一节语文课之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反思自身的教学不足,根据教学反思来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爱上语文,重视语文,提升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激发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进行戏剧小说教学时,可以找学生排练话剧,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领悟能力和印象,增强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必经之路,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前进,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语文教师以审美的方式调动和积聚情感的力量来实现价值观的传递。使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通过语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可以将学习语文的方法运用到有与之相同问题的其他学科中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张聪慧.语文教学反思,反思什么[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2]孙芳.马爱莲.重视教学反思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J].教育探索,2008(1).
[3]赵希斌.正本清源教语文:文本的内容分析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