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用技术课程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学生的做中学和学中做。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技术的思路和方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技术是人类文化财富的积沉,任何技术在凝结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体现科学性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对个人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本课程十分注重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际当中,由于创新思维的敏感性、超越性与偶然性等因素,给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试图寻求找一种适合通用技术教学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人们的创新素质主要取决于人的主动性和智慧的灵活运用。教育、培养,人的创造发明潜能是可以得到充分发掘和发挥的。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不仅需要以知识和智能为基础,而且需要以情感和兴趣为动力。创新兴趣对创新能力的形成及发展有启动、导向功能。我们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和兴趣。
1. 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技术素养和创新意识。
通用技术课的内涵很宽广,有自己技术特色的语言、概念、方法等学科自身的特点。通用技术课并非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就是劳动技术课,和劳动技术课在培养的目标和教学方式都有本质的不同,它培养的不是技术工人,而是工程师,不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了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作为通用技术的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技术修养,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很多教师以前都没有接触过这门学科,打开课本一看发现很多的知识都是全新的,而且相关的资料也很难找到。这就要求在上这门学科之前就要吃透教材,看透教参,还要看一些技术方面的书籍。我们还要钻研课程标准,在课堂上要使用技术语言,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2. 在“动”中学习知识,培养技术和艺术。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实际、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教学中教师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动”中求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中学生正处于创新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想象力、批判精神、逻辑思维能力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学习活动中,应充分利用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要鼓励学生想象、怀疑和批判,要营造民主、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应通过技术设计、技术试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精神和勇气,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操作是创新能力生成的桥梁,知识是属于全人类的,是可以用某种媒介承载的人类文化。而创新能力是属于个体的,我们不可能直接以某种介质承载和传递创新能力,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才能提高创新水平,这就有赖于操作的介入,因为操作恰好是属于个体的,属于实际活动的范畴。操作代表着“个体”人的思维能力,它是个体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练习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将知识个体化并转化为个体能力的过程。在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而且要强调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技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等方面的学习。
3. 引导求异思维,启发创新想象。
创新潜力较强的学生,多数具有以下特征:顽皮和不受约束,所作所为常常不合常规。这类学生思维活跃,好胜心强,富有积极向上的竞争精神,平时好出“鬼点子”,喜欢提“怪问题”对事物经常持怀疑态度。其实,就在学生的“鬼点子”中很可能孕育着创新的因素,在学生对事物的怀疑态度中很可能带来新的发现。对于这些思维异常,行为越“规”的学生,不要指责,而是要善于启发,有的让他当技术课代表、有的让他跟老师一起做演示操作,当一次小老师,有的课堂上多让他回答问题,有的课后指导他们多看一些科技书籍,有的让他们参加小制作等创造性活动,给这些学生以特别关照,让他们有展露才华的机会。人的创新力主要是依靠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如在进行《技术的两面性》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带领学生目睹了反映全球化生态危机的有关图片,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任其继续下去,将会导致什么?于是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地球毁灭、人类毁灭,等等。而后我又引导:现代人类已意识到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人类正在努力创造与自然相和谐的生存空间,造福子孙后代。
4. 小发明创造活动要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
教师要通过课堂的教学,努力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劳动工具使用和劳动基本技能的实践操作,为小发明作品的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反过来,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发明作品制作的认真指导,使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与提高。因此活动的内容与发明的课题,要根据学生知识所及,心力所能来确定。这样,同学们在初步掌握这类工具使用与加工制作的基础上,又得到进一步练习、巩固和提高。 5. 激发兴趣,增强意识
为强化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联系,使“通技”与“发明”结合活动更具有实效性,我十分重视二者的互通、互补。
首先,在全校率先成立了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之后又分别组建了航模、工艺、小发明等兴趣小组,活动内容有学习发明创造技法,小制作与小发明、比比巧手、主题演讲、问题探索等,规定每周六进行,对课外的安排、辅导实施拟定了规程。把学习课程化,有效地保证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与深入。
其次,我还利用青少年《科技之窗》栏目,开辟“评选最佳小发明家”、 “优秀作品展出”、“科技与发明天地”等栏目,从而增强他们对发明创造的热爱,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的兴趣。
6. 改变老模式实现通用技术课上的创新
教师要排除各种依赖心理,努力根据实际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课程实施方案来,使教师走出传统角色,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学规律的研究者。面对新课程,尤其是通用技术,学生基本上处于相同的起跑线,大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都有一股跃跃欲试的热情,教师要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通用技术课程内容综合性强,不同的模块及同一模块中的不同内容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相同的内容因为各校教学条件的不同,要以不同的教学模式来应对,以获得现有条件下的最佳教学效果,推动新课程改革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个性化发展。当然,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 的课程。它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进行理论讲授,忽视学生的操作实践。如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试验、技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需要通过具体的技术实践。它更多地依赖于学生通过现实的技术实践活动去感悟、去体验、去探究、去实践。如“技术试验”既包括基础知识,又包含基本技能;既有动脑构思、创造等思维过程,又有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多一些动手机会,通过动手,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技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等方面的学习融为一体、有机统一。只有这样做了,才能达成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才不是一句空话。
在教学中,我还常利用直观教具,一些创新作品的图片展示,联系旧知识,提出矛盾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开拓思维,启迪创新思维。通用技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激活了学生的技术思维方式,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良好载体。
1. 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技术素养和创新意识。
通用技术课的内涵很宽广,有自己技术特色的语言、概念、方法等学科自身的特点。通用技术课并非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就是劳动技术课,和劳动技术课在培养的目标和教学方式都有本质的不同,它培养的不是技术工人,而是工程师,不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了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作为通用技术的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技术修养,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很多教师以前都没有接触过这门学科,打开课本一看发现很多的知识都是全新的,而且相关的资料也很难找到。这就要求在上这门学科之前就要吃透教材,看透教参,还要看一些技术方面的书籍。我们还要钻研课程标准,在课堂上要使用技术语言,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2. 在“动”中学习知识,培养技术和艺术。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实际、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教学中教师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动”中求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中学生正处于创新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想象力、批判精神、逻辑思维能力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学习活动中,应充分利用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要鼓励学生想象、怀疑和批判,要营造民主、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应通过技术设计、技术试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精神和勇气,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操作是创新能力生成的桥梁,知识是属于全人类的,是可以用某种媒介承载的人类文化。而创新能力是属于个体的,我们不可能直接以某种介质承载和传递创新能力,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才能提高创新水平,这就有赖于操作的介入,因为操作恰好是属于个体的,属于实际活动的范畴。操作代表着“个体”人的思维能力,它是个体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练习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将知识个体化并转化为个体能力的过程。在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而且要强调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技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等方面的学习。
3. 引导求异思维,启发创新想象。
创新潜力较强的学生,多数具有以下特征:顽皮和不受约束,所作所为常常不合常规。这类学生思维活跃,好胜心强,富有积极向上的竞争精神,平时好出“鬼点子”,喜欢提“怪问题”对事物经常持怀疑态度。其实,就在学生的“鬼点子”中很可能孕育着创新的因素,在学生对事物的怀疑态度中很可能带来新的发现。对于这些思维异常,行为越“规”的学生,不要指责,而是要善于启发,有的让他当技术课代表、有的让他跟老师一起做演示操作,当一次小老师,有的课堂上多让他回答问题,有的课后指导他们多看一些科技书籍,有的让他们参加小制作等创造性活动,给这些学生以特别关照,让他们有展露才华的机会。人的创新力主要是依靠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如在进行《技术的两面性》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带领学生目睹了反映全球化生态危机的有关图片,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任其继续下去,将会导致什么?于是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地球毁灭、人类毁灭,等等。而后我又引导:现代人类已意识到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人类正在努力创造与自然相和谐的生存空间,造福子孙后代。
4. 小发明创造活动要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
教师要通过课堂的教学,努力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劳动工具使用和劳动基本技能的实践操作,为小发明作品的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反过来,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发明作品制作的认真指导,使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与提高。因此活动的内容与发明的课题,要根据学生知识所及,心力所能来确定。这样,同学们在初步掌握这类工具使用与加工制作的基础上,又得到进一步练习、巩固和提高。 5. 激发兴趣,增强意识
为强化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联系,使“通技”与“发明”结合活动更具有实效性,我十分重视二者的互通、互补。
首先,在全校率先成立了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之后又分别组建了航模、工艺、小发明等兴趣小组,活动内容有学习发明创造技法,小制作与小发明、比比巧手、主题演讲、问题探索等,规定每周六进行,对课外的安排、辅导实施拟定了规程。把学习课程化,有效地保证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与深入。
其次,我还利用青少年《科技之窗》栏目,开辟“评选最佳小发明家”、 “优秀作品展出”、“科技与发明天地”等栏目,从而增强他们对发明创造的热爱,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的兴趣。
6. 改变老模式实现通用技术课上的创新
教师要排除各种依赖心理,努力根据实际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课程实施方案来,使教师走出传统角色,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学规律的研究者。面对新课程,尤其是通用技术,学生基本上处于相同的起跑线,大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都有一股跃跃欲试的热情,教师要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通用技术课程内容综合性强,不同的模块及同一模块中的不同内容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相同的内容因为各校教学条件的不同,要以不同的教学模式来应对,以获得现有条件下的最佳教学效果,推动新课程改革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个性化发展。当然,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 的课程。它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进行理论讲授,忽视学生的操作实践。如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试验、技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需要通过具体的技术实践。它更多地依赖于学生通过现实的技术实践活动去感悟、去体验、去探究、去实践。如“技术试验”既包括基础知识,又包含基本技能;既有动脑构思、创造等思维过程,又有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多一些动手机会,通过动手,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技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等方面的学习融为一体、有机统一。只有这样做了,才能达成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才不是一句空话。
在教学中,我还常利用直观教具,一些创新作品的图片展示,联系旧知识,提出矛盾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开拓思维,启迪创新思维。通用技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激活了学生的技术思维方式,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良好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