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满足国家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务院、党中央做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启动,意义深远,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要求。自2008年3月学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通过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现结合自身工作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等职业院校 示范性 建设
一、示范院校最初遇到的问题
(一)办学思想陈旧。
长期中等职业教育和行业办学的历程,使得我校在办学理念方面凸现出诸多不适。诸如: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缺乏管理理念、教学理念、学生理念、治学理念;精英教育影响深远,如何办学等一系列问题缺乏比较系统、成熟的思考和认识;仅仅满足于按计划招生、按课本教学、缺乏创造性思维;管理干部执行力不强,摸着石头过河、实训基地建设不到位等等问题。
(二)人才的缺乏。
教师的专业性、学术性不强,科研能力较弱,与普通高校相比差距较大;教师队伍结构欠佳,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师的学科专业结构失衡,进行弹性学制、学分制、选修制等教学和科研管理改革时常常力不从心;教师在水平及思想、教学观念、方法上有局限,这也直接影响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办学经费紧张。
缺少经费一直是阻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无法回避。虽然1996年《职业教育法》颁布过后,我国职业教育已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投资体制,但经费匮乏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配套资金无法到位,区域经济不发达、使得院校的发展捉襟见肘。所以要解决资金问题是示范性建设之初需要面临的考验。
二、实施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的原因
随着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生产力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总格局下,我国逐步走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正迈向新时期,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达1147所,高职院在校生为建设国家经济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教育部、财政部在面对全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研究并制定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积极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该计划重点建设100所办学综合实力雄厚、社会认可度高的高职院校,在深化教育改革、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创新办学特色、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引領全国高职教育发展,以更好地实现培养数以千计的建设、管理人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和娴熟的职业技能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强劲需求无疑对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就学校工作而言,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工作取得实效性的重要前提,也是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在学校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上,问计于民,坚持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相信教职工的智慧,吸取教职工的智慧,尊重教职工的首创精神,尽力为每个教职工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提供平台,充分发挥每个教职工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办好事、办实事,关心和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文化建设为基石,以制度建设为载体,以机制创新为依托,全院教职工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充分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学校的发展资金投入与教职工的收入同步增长、协调发展,实现在岗教职工与离退休教职工收入增长同步增长,让学校的每个教职工共享学校发展的成果。教育以学生为本,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关爱贫困大学生放在重要位置,要坚持不断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的办学环境,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推进示范性建设的思考
通过建设示范性院校,实现国家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使我校走在改革前头,成为是改革的领头羊,在发展模式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管理上成为模范和标兵,引领整个教育行业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的一致提高。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计划”,其根本目的是要为构建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较为系统成熟的高等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应自觉承担起为创设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制度作贡献的历史责任,为建设我国现代大学尽上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赵云花.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教育发展观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7,(4):36-37.
[2]唐安奎.寻求合法性:高校趋同的动力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14-117.
[3]马和民.从构建和谐社会看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5,(9):23-25.
[4]卢晓中.对高等教育分层定位问题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2):52-56. (编辑 王立建)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等职业院校 示范性 建设
一、示范院校最初遇到的问题
(一)办学思想陈旧。
长期中等职业教育和行业办学的历程,使得我校在办学理念方面凸现出诸多不适。诸如: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缺乏管理理念、教学理念、学生理念、治学理念;精英教育影响深远,如何办学等一系列问题缺乏比较系统、成熟的思考和认识;仅仅满足于按计划招生、按课本教学、缺乏创造性思维;管理干部执行力不强,摸着石头过河、实训基地建设不到位等等问题。
(二)人才的缺乏。
教师的专业性、学术性不强,科研能力较弱,与普通高校相比差距较大;教师队伍结构欠佳,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师的学科专业结构失衡,进行弹性学制、学分制、选修制等教学和科研管理改革时常常力不从心;教师在水平及思想、教学观念、方法上有局限,这也直接影响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办学经费紧张。
缺少经费一直是阻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无法回避。虽然1996年《职业教育法》颁布过后,我国职业教育已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投资体制,但经费匮乏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配套资金无法到位,区域经济不发达、使得院校的发展捉襟见肘。所以要解决资金问题是示范性建设之初需要面临的考验。
二、实施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的原因
随着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生产力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总格局下,我国逐步走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正迈向新时期,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达1147所,高职院在校生为建设国家经济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教育部、财政部在面对全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研究并制定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积极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该计划重点建设100所办学综合实力雄厚、社会认可度高的高职院校,在深化教育改革、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创新办学特色、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引領全国高职教育发展,以更好地实现培养数以千计的建设、管理人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和娴熟的职业技能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强劲需求无疑对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就学校工作而言,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工作取得实效性的重要前提,也是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在学校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上,问计于民,坚持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相信教职工的智慧,吸取教职工的智慧,尊重教职工的首创精神,尽力为每个教职工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提供平台,充分发挥每个教职工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办好事、办实事,关心和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文化建设为基石,以制度建设为载体,以机制创新为依托,全院教职工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充分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学校的发展资金投入与教职工的收入同步增长、协调发展,实现在岗教职工与离退休教职工收入增长同步增长,让学校的每个教职工共享学校发展的成果。教育以学生为本,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关爱贫困大学生放在重要位置,要坚持不断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的办学环境,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推进示范性建设的思考
通过建设示范性院校,实现国家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使我校走在改革前头,成为是改革的领头羊,在发展模式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管理上成为模范和标兵,引领整个教育行业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的一致提高。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计划”,其根本目的是要为构建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较为系统成熟的高等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应自觉承担起为创设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制度作贡献的历史责任,为建设我国现代大学尽上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赵云花.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教育发展观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7,(4):36-37.
[2]唐安奎.寻求合法性:高校趋同的动力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14-117.
[3]马和民.从构建和谐社会看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5,(9):23-25.
[4]卢晓中.对高等教育分层定位问题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2):52-56. (编辑 王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