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名校建设方案明确了“上课堂 进厂房”的师资队伍培养目标,针对学院存在的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差、能工巧匠匮乏、领军人物不足等问题,提出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完善考核机制等措施;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学历与能力提高并举、师德师风与业务水平提升并进、理论与实践能力增强并行的方针,尽快建立一支“双师型”现代鲁班队伍。
关键词:教师实践;校企合作;队伍结构;培养培训;双师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8-0221-02
“师资兴则学校兴”,教师是学院发展的基础,就好比一栋高楼的地基,没有地基,高楼就无法建起。我院名校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了“上课堂 进厂房”的师资队伍培养目标。然而学院正面临着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差、教师身份认同感偏差、能工巧匠匮乏、领军人物不足等困境。我们应以调整师资队伍结构为保障,以深化校企合作为引领,以加强师资培养培训为动力,以完善教师考核机制为抓手,四轮驱动,系统操控,才能尽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干、结构优化、双师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活力、能适应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的现代“鲁班”队伍。进而才能使名校工程建设全面、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现阶段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与缺陷
1.青年教师实践技能滞后。一是新进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相对较强,但实践技能薄弱,从“校门”到“校门”的从业方式造成只能在“黑板上开机器”的现象,不能很好的胜任“做学教”教学改革工作,职业素养有待提高。二是部分教师由于课程负担和专业建设任务较重导致任教创新训练不够、主持参与科研项目较少,造成师资队伍整体创新实践能力不强。三是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这与学院缺乏相关有效的激励措施,专业任课教师数量不足,与企业深度融合平台不完善等有关系,教师无法保证带学生生产实习的时间,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和互动有限,直接影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近年来,随着我校规模不断增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开设的新学科和专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上升,新进教师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日趋增多,但专业完全对口的少;新进教师主要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教师职称水平总体较低,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所占比重很小;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尚待形成;教研科研层次不高;男女教师比例失调,总体来看男多女少;教师多以理论见长,而兼理论与实践的教师则比较匮乏;教师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运用水平不高;师德建设仍需加强;还未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教学科研团队。
3.缺乏有效的教师考评与激励体系。目前来看,我校主要将授课时长定为主要的考评指标,并将以此产生的课时费纳入工资体系作为激励的主要途径,但学院发展的需求策略是广纳贤才“请进来”,鼓励引导“走出去”;无论是下企业实践还是参加教师培训,不应拘泥于课堂教学本身。激励体系的重点应该放在教师教学水平与个人能力的提高方面,用丰富的激励手段来激发教师对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等方面的热情。
4.外聘兼职教师质量不高,缺乏有效的管理。现阶段这些行家里手虽然具备实战经验,但往往教学质量不高,责任心不强,职业素养和师德有待提高。唯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制定相应的规范管理制度,才能让他们带学生练技能、学操作、动手做,做到用其所长。
由此可见,要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学院高屋建瓴,科学决策,多头并举、多方联动,努力争取超额完成名校工程中师资队伍建设任务。
二、筑巢引凤,点燃师资新引擎
我们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路子,广纳群贤,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将企业行业最新鲜的“血液”注入学校师资队伍中,补平技能人才“短板”,师资队伍结构才能有所广益。
比如,学院可采用“一重视,三留人”的方法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一重视”即对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行家里手要高度培养和重视,一是人才引进要专业对口,学以致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要利用精细化管理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三留人”即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也用适当的待遇留人,努力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实现人生的价值;努力关心、理解、尊重、团结教师队伍,做到以诚相待,以情感人,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努力提高教师待遇,激发教师奋发进取的工作热情。
三、高瞻远瞩,青年才俊展风采
1.强化引、聘、培、岗前培训,重塑教师新风范。各专业青年教师正式任教前,通过教研室研讨第一次课活动,督导组示范评价,用“新四门”代替“老三门”等方式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尽快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2.充分发挥传、帮、带、扶引领作用,全方位培养技能型教师。(1)比如安排物流管理专业青年教师进行“学徒制”实训操作教辅培训,以训练其基本技能,全面提升职业素养。(2)参加“学徒制”教辅培训的教师,需提前准备并预讲,由教研室主任、老教师对教案、讲稿、PPT、授课方法进行指导。(3)依托校内技能大赛,鼓励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并承担比赛任务。赋予重任,适量加压,从真实的比赛情境中提高专业实践技能。(4)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实行“一帮一”制度,从设备操作与维护、专业教学、科研、教研等多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帮扶。(5)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室活动,认真研究“做学教”教学改革模式,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取长补短,为青年教师解疑答惑,不断提高整体教学。(6)采用“四个一”工程,要求老专家教授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课、写好一本教案、写好一本讲稿、发表一篇专业学术论文。(7)开展青年教师实践技能比赛,要求每位专业年轻教师必须参加,以督促实践学习,规范操作。(8)利用学院青年教师协会这个平台,发挥教授委员会的模范榜样与辐射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 四、强化内涵,不拘一格育“双师”
多渠道强化内涵建设,着力提高教师创新实践能力;坚持“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校企互融互利共生”的办学机制,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依托聊城市职教集团,搭建“双师型”教师成长平台,将企业资源引入师资队伍建设中。努力建设一支理论基础轧实、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又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注重创新能力培养。2014年,我们迎来职业教育的春天,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也带来更高的要求。学院要增强教师队伍的发展后劲,就必须注重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发展教师的创新精神,积极研究有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提高当前环境下专业岗位与知识层次、技能水平的接合方面的认识,能够紧随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理论前沿与工艺发展的方向与趋势,进而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课程建设。
2.明确专业教师职责。高职院校教师不能仅仅着眼于课堂教学和校内场地训练方面,还必须重视组织学生进行入厂入企的岗位锻炼,关心所在学科的宣传工作,加强与对口企业单位的交流和联系,重视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并做好学生的就业信息以及就业企业的反馈信息的收集工作;加强教学方法创新,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努力为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方向提供建设性意见。
3.加强教师的实践活动。统一组织学校老师进厂、上岗开展实践训练,提高实际生产、工程问题的处理能力;通过实践学习把握教学方向,明确教学任务,让教师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组织教师轮流去联系企业任职并担当一定的实际岗位;重视教师的科研任务,通过各种政策手段鼓励教师开展各项科研项目,加强校企之间的联系,促进教师在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上不断成熟完善。
4.与企业共建培训团队。企业为学院提供教师培训,培训合格的教师可兼任企业的培训师,可同时面向学院的学生和企业的员工开展教学。
5.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引入企业资源,聘请有工作实践经验、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来充实兼职教师队伍。一方面“双师”能帮助学院及时掌握行业企业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新需求。另一方面学院在职务晋升和工资待遇方面,对“双师”应予以倾斜。互惠互利,达到双赢。
比如护理专业教师,可实行授课与临床工作交替,轮转期为半年,并接受学校及医院的双重管理。护理专业教师获得教师资格同时还应获得护士执业证。这样护理专业教师同样也是临床一线教师,可保持专业理论知识的“前沿性”,专业技术的“即时性”。
五、机制护航,让激励,奖励,鼓励三驾马车并行
完善教学考核激励机制,为师资队伍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改革教师的教学考评标准,丰富教师的薪资体系内容,采取记分制的考评制度,除了教师的教学方面的评比,还应将科研成果、理论研究、组织实习、就业比例都纳入考评体系中去,加大奖励的力度,并对考评不合格者进行适度惩处。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考核奖励制度。完善教学质量、教学团队、教科研奖励制度,对方向明确、队伍稳定、业绩突出的教学团队给予奖励。
比如对“物流师”非常紧缺的物流管理专业,要“尽快补充数量,逐步提高质量”;对师资较缺的专业,要“结合实际,兼顾数量和质量”;对个别需要少量补充的专业,要坚持“控制数量,保证质量”。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我们要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学历与能力提高并举、师德师风与业务水平提升并进、理论与实践能力增强并行的方针,全方位,大力度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牢牢地打好教师这个地基,将我院职业教育这栋大楼建好建大。
参考文献:
[1] 叶红,等.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2] 卢小平,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建设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31).
[3] 王旭善,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1.
[4] 王慧慧,等.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1).
[5] 李生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河南教育,2010,(3).[责任编辑 王晓燕]
关键词:教师实践;校企合作;队伍结构;培养培训;双师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8-0221-02
“师资兴则学校兴”,教师是学院发展的基础,就好比一栋高楼的地基,没有地基,高楼就无法建起。我院名校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了“上课堂 进厂房”的师资队伍培养目标。然而学院正面临着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差、教师身份认同感偏差、能工巧匠匮乏、领军人物不足等困境。我们应以调整师资队伍结构为保障,以深化校企合作为引领,以加强师资培养培训为动力,以完善教师考核机制为抓手,四轮驱动,系统操控,才能尽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干、结构优化、双师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活力、能适应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的现代“鲁班”队伍。进而才能使名校工程建设全面、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现阶段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与缺陷
1.青年教师实践技能滞后。一是新进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相对较强,但实践技能薄弱,从“校门”到“校门”的从业方式造成只能在“黑板上开机器”的现象,不能很好的胜任“做学教”教学改革工作,职业素养有待提高。二是部分教师由于课程负担和专业建设任务较重导致任教创新训练不够、主持参与科研项目较少,造成师资队伍整体创新实践能力不强。三是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这与学院缺乏相关有效的激励措施,专业任课教师数量不足,与企业深度融合平台不完善等有关系,教师无法保证带学生生产实习的时间,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和互动有限,直接影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近年来,随着我校规模不断增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开设的新学科和专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上升,新进教师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日趋增多,但专业完全对口的少;新进教师主要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教师职称水平总体较低,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所占比重很小;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尚待形成;教研科研层次不高;男女教师比例失调,总体来看男多女少;教师多以理论见长,而兼理论与实践的教师则比较匮乏;教师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运用水平不高;师德建设仍需加强;还未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教学科研团队。
3.缺乏有效的教师考评与激励体系。目前来看,我校主要将授课时长定为主要的考评指标,并将以此产生的课时费纳入工资体系作为激励的主要途径,但学院发展的需求策略是广纳贤才“请进来”,鼓励引导“走出去”;无论是下企业实践还是参加教师培训,不应拘泥于课堂教学本身。激励体系的重点应该放在教师教学水平与个人能力的提高方面,用丰富的激励手段来激发教师对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等方面的热情。
4.外聘兼职教师质量不高,缺乏有效的管理。现阶段这些行家里手虽然具备实战经验,但往往教学质量不高,责任心不强,职业素养和师德有待提高。唯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制定相应的规范管理制度,才能让他们带学生练技能、学操作、动手做,做到用其所长。
由此可见,要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学院高屋建瓴,科学决策,多头并举、多方联动,努力争取超额完成名校工程中师资队伍建设任务。
二、筑巢引凤,点燃师资新引擎
我们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路子,广纳群贤,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将企业行业最新鲜的“血液”注入学校师资队伍中,补平技能人才“短板”,师资队伍结构才能有所广益。
比如,学院可采用“一重视,三留人”的方法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一重视”即对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行家里手要高度培养和重视,一是人才引进要专业对口,学以致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要利用精细化管理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三留人”即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也用适当的待遇留人,努力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实现人生的价值;努力关心、理解、尊重、团结教师队伍,做到以诚相待,以情感人,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努力提高教师待遇,激发教师奋发进取的工作热情。
三、高瞻远瞩,青年才俊展风采
1.强化引、聘、培、岗前培训,重塑教师新风范。各专业青年教师正式任教前,通过教研室研讨第一次课活动,督导组示范评价,用“新四门”代替“老三门”等方式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尽快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2.充分发挥传、帮、带、扶引领作用,全方位培养技能型教师。(1)比如安排物流管理专业青年教师进行“学徒制”实训操作教辅培训,以训练其基本技能,全面提升职业素养。(2)参加“学徒制”教辅培训的教师,需提前准备并预讲,由教研室主任、老教师对教案、讲稿、PPT、授课方法进行指导。(3)依托校内技能大赛,鼓励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并承担比赛任务。赋予重任,适量加压,从真实的比赛情境中提高专业实践技能。(4)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实行“一帮一”制度,从设备操作与维护、专业教学、科研、教研等多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帮扶。(5)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室活动,认真研究“做学教”教学改革模式,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取长补短,为青年教师解疑答惑,不断提高整体教学。(6)采用“四个一”工程,要求老专家教授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课、写好一本教案、写好一本讲稿、发表一篇专业学术论文。(7)开展青年教师实践技能比赛,要求每位专业年轻教师必须参加,以督促实践学习,规范操作。(8)利用学院青年教师协会这个平台,发挥教授委员会的模范榜样与辐射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 四、强化内涵,不拘一格育“双师”
多渠道强化内涵建设,着力提高教师创新实践能力;坚持“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校企互融互利共生”的办学机制,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依托聊城市职教集团,搭建“双师型”教师成长平台,将企业资源引入师资队伍建设中。努力建设一支理论基础轧实、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又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注重创新能力培养。2014年,我们迎来职业教育的春天,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也带来更高的要求。学院要增强教师队伍的发展后劲,就必须注重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发展教师的创新精神,积极研究有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提高当前环境下专业岗位与知识层次、技能水平的接合方面的认识,能够紧随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理论前沿与工艺发展的方向与趋势,进而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课程建设。
2.明确专业教师职责。高职院校教师不能仅仅着眼于课堂教学和校内场地训练方面,还必须重视组织学生进行入厂入企的岗位锻炼,关心所在学科的宣传工作,加强与对口企业单位的交流和联系,重视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并做好学生的就业信息以及就业企业的反馈信息的收集工作;加强教学方法创新,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努力为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方向提供建设性意见。
3.加强教师的实践活动。统一组织学校老师进厂、上岗开展实践训练,提高实际生产、工程问题的处理能力;通过实践学习把握教学方向,明确教学任务,让教师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组织教师轮流去联系企业任职并担当一定的实际岗位;重视教师的科研任务,通过各种政策手段鼓励教师开展各项科研项目,加强校企之间的联系,促进教师在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上不断成熟完善。
4.与企业共建培训团队。企业为学院提供教师培训,培训合格的教师可兼任企业的培训师,可同时面向学院的学生和企业的员工开展教学。
5.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引入企业资源,聘请有工作实践经验、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来充实兼职教师队伍。一方面“双师”能帮助学院及时掌握行业企业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新需求。另一方面学院在职务晋升和工资待遇方面,对“双师”应予以倾斜。互惠互利,达到双赢。
比如护理专业教师,可实行授课与临床工作交替,轮转期为半年,并接受学校及医院的双重管理。护理专业教师获得教师资格同时还应获得护士执业证。这样护理专业教师同样也是临床一线教师,可保持专业理论知识的“前沿性”,专业技术的“即时性”。
五、机制护航,让激励,奖励,鼓励三驾马车并行
完善教学考核激励机制,为师资队伍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改革教师的教学考评标准,丰富教师的薪资体系内容,采取记分制的考评制度,除了教师的教学方面的评比,还应将科研成果、理论研究、组织实习、就业比例都纳入考评体系中去,加大奖励的力度,并对考评不合格者进行适度惩处。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考核奖励制度。完善教学质量、教学团队、教科研奖励制度,对方向明确、队伍稳定、业绩突出的教学团队给予奖励。
比如对“物流师”非常紧缺的物流管理专业,要“尽快补充数量,逐步提高质量”;对师资较缺的专业,要“结合实际,兼顾数量和质量”;对个别需要少量补充的专业,要坚持“控制数量,保证质量”。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我们要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学历与能力提高并举、师德师风与业务水平提升并进、理论与实践能力增强并行的方针,全方位,大力度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牢牢地打好教师这个地基,将我院职业教育这栋大楼建好建大。
参考文献:
[1] 叶红,等.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2] 卢小平,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建设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31).
[3] 王旭善,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1.
[4] 王慧慧,等.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1).
[5] 李生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河南教育,2010,(3).[责任编辑 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