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3日23时40分许,日本网球选手大坂直美点燃位于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的主火炬,延迟了一年的东京奥运会正式开幕。现场没有观众的欢呼声,但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站立在场地上,向全世界展现了他们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坚定决心。
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会,现代奥运会已有125年历史。无数运动员出现在奥运赛场上,以奖牌和汗水被人们铭记。但有这样一位运动员,他为美国赢得两枚奥运金牌,是奥运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却因种族歧视被夺走金牌。直到去世前,他还在高喊“还我金牌”,成了奥运史上最“冤”的冠军。他就是美国运动员吉姆·索普。
读书时打败艾森豪威尔
1888年5月28日,索普出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赛克和福克斯印第安部落。父母给他取了个动听的印第安名字“沃-索哈克”,意为“光明的道路”。然而,他的人生路并不那么光明。
索普的先祖是部族军事首领。但到他这一代,以捕猎为生的印第安人原住民受到白人压迫和歧视,深陷贫困。美国政府通过所谓《印第安人文明开化法案》,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同化印第安人”的措施,强行安排印第安儿童离开父母,住寄宿学校。孩子们在学校不能讲母语、穿民族服装,更不能举办和参加任何原住民文化活动。
索普就读的卡莱尔印第安工业学校是全美第一所印第安儿童寄宿学校,开办于1879年,创办者是美国内战时期南方邦联将军理查德·普拉特,此人有句“名言”:杀死印第安人,拯救人类。正长身体的孩子们食不果腹,长期遭受虐待,被校方用杀虫剂做“全身消毒”,一旦患病死亡率很高。所幸的是,索普从小就有运动天分,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类体育比赛,是小有名气的体育明星,得以躲过一劫。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索普在赛场上都没有敌手。一次,卡莱尔校队和拉斐特学院校队举行田径比赛,卡莱尔队只派出两个小伙子。拉菲特学院学生问,“田径队的人呢,只有你们两个?”索普回答:“不,就我一个。”他指着旁边的伙伴说:“这小兄弟是领队。”对方以为索普在开玩笑,一笑而过。结果,索普以一当十,单枪匹马对抗拉斐特学院整个田径队,在短跑、长跑、跳高、铅球等8个田径项目上独占第一名,让对手见识到他的厉害。
索普既是田径高手,也是位出色的橄榄球运动员。他身高1.85米、体重167斤,在球队只能算普通身材,却能轻易躲避对手的拦截。1911年,索普率领卡莱尔队迎战全美一流的哈佛大学队。他在比赛中连拔四城,为卡莱尔队奠定了胜局。一年后,卡莱尔队遇到实力最强的西点军校队,最终以27:6击败对方,仅索普一人就独得22分。当天比赛中,对方有位球员多次试图阻挡索普,却没有成功。此人多年后成为五星上将,当上美国总统,他就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奥运赛场上被歧视
不过,橄榄球赛场不足以成为索普展现英雄本色的用武之地。1912年,他入选美国国家队,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參加第五届夏季奥运会,参赛项目是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他也是首位同时挑战这两个项目的奥运选手。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身为印第安人的索普处处受歧视、被“穿小鞋”。索普在五项全能比赛的跳远、200米跑、1500米跑和铁饼项目中获得第一名,只有标枪项目拿了第三名。原来,他此前没有练过标枪,不知道投掷标枪前可以助跑,队友们也无人告诉他。不过,索普还是毫无悬念地获得了五项全能比赛的冠军。一周后,为期三天的十项全能比赛开始了。索普先是在第一天夺冠100米跑,到了第二天的1500米跑比赛前夕,他找不到跑鞋了。有人故意偷走索普的跑鞋,逼他退赛。情急之下,索普好不容易借到了一只过于肥大的跑鞋,后来又在垃圾箱里找到另一只跑鞋。就这样,他踩着一大一小的跑鞋,第一个冲过终点线。在接下来的跳高和110米栏比赛中,他又是穿着这双跑鞋获得了第一名。最终,索普以领先第二名近690分的成绩获得十项全能比赛冠军。此外,他还被评为那届奥运会的最杰出运动员。
颁奖嘉宾瑞典国王古塔夫五世将两块奥运金牌以及价值5万美元的奖品发给索普时,大声说:“先生,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和您握手是我的荣幸。”时任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也说:“吉姆·索普是最佳美国公民。”讽刺的是,由于种族歧视,为美国赢得奥运金牌的索普在当时还没有公民权,直到1916年才归化为美国公民。
更让索普难以接受的是,他的金牌被种族主义者使坏夺走了。1913年1月,《伍斯特报》突然刊出报道,称索普在3年前参加过职业棒球比赛。当时,这种情况在大学生中很常见,但别人用假名注册,只有索普用了真名。早期的奥运会坚持“业余主义”原则,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赛。文章认为,索普在参加奥运会时已不是业余运动员了。没多久,美国业余体育联盟(AAU)秘书詹姆斯·沙利文据此对索普采取了行动,质疑其获得奥运会金牌的资格。最终,沙利文利用权力取消索普的业余运动员身份,还申请奥组委收回索普的奥运金牌。他上纲上线的操作,引起不少人的疑惑:“为何要如此对待一位为国家带来至高荣誉的本国运动员?这太奇怪了。” 人们不知道的是,沙利文是一个十足的种族主义者。早在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上,他作为赛事组织者搞了个所谓的“人类学日”,让从未接触过运动的非洲、亚洲有色人种以及美洲印第安人进行比赛,并邀请一些顶尖科学家前去观摩,以证明有色人种“不如白人”。他对印第安人索普下黑手并不奇怪。
其实,当时所谓的“业余主义”原则不过是体育界对英国上层阶级体育精神的模仿,目的是防止中下阶层的人与贵族竞争,保护特权阶级免受挑战。再加上职业和业余运动员的分界一直模糊不清,导致许多水平高、出身低的运动员无法参加比赛。
尽管人们坚定站在索普一边,舆论也是普遍支持索普,但都无济于事。当年的奥委会在未对此事进行彻查的情况下,取消索普的比赛资格,两枚奥运会金牌和奖品一并被追回,索普的获胜记录也被彻底删除。奥委会提出要将奖牌颁给排在第二名的运动员,但后者拒绝接受,认为索普才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萨马兰奇为他“平反”
曾经的“美国英雄”被当成“作弊者”对待,愤怒的索普决定退役。此后,他做过苦力,当过替身演员,和印第安人歌舞团四处流浪演出……很快,生活的不易迫使他再次回到赛场,索普做了6年棒球运动员,接着又做了6年的橄榄球运动员,并成为美国橄榄球职业联赛的第一任主席。
1926年,索普决定正式告别体育生涯。可他除了运动什么都不会做,只能到工地做临时工,朋友们也纷纷疏远他。所幸的是,美国人没有彻底忘记他。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期间,有媒体报道索普生活潦倒,连奥运会比赛门票都买不起。时任美国总统胡佛读了报道,特地将索普邀请到总统包厢,和他一起观看奥运比赛。当索普出现时,全场观众向他欢呼致意。
1950年,美国体育新闻界评选20世纪前半叶最佳运动员,索普的名字排在许多红极一时的运动明星前面。不仅如此,人们还多次试图让美国国会出面,帮索普要回奥运金牌和奖品。可奥运金牌终究还是没要回來。1953年,索普在贫病和忧愤中离世,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还我金牌。”
索普去世多年后,人们仍在讨论运动员身份的问题,如果奥运会追求的是人类体能和竞技的最好成绩,为何要拒绝那些能奉献更好成绩的职业运动员参加呢?1981年,经过多年的争辩和讨论,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主持修改《奥林匹克宪章》,删除了运动员必须是“业余的”一词,使得水平更高的运动员得以进入奥运赛场。不久后,国际奥委会开始为索普平反昭雪。1983年,萨马兰奇亲自把原属于索普的两枚金牌还给他的女儿。
从寄宿学校开始,索普的一生都在追求公平。但正是最应该公平的运动场,没有给他真正的公平。有观察者称,索普已带着遗憾长眠,但体育世界要真正成为公平竞赛的净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吉姆·索普
1888年5月28日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属赛克和福克斯印第安部落。曾就读于卡莱尔印第安工业学校,1912 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五届夏季奥运会上夺得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冠军,是美国橄榄球职业联赛首任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