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引起认知冲突或置身于渴望解决问题的情境中。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计,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数学 问题情境 设计方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推理,得出数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动机原理,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内驱力,学习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1.围绕教学目标。情境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创设的问题情境要针对课堂教学目标,问题内容的指向必须是教学的重点,切入的角度应该要针对学生学习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精力集中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会因无关紧要的问题而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2.以学生为主体。首先,要创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到真正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问题情境的设计要具有可调性,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适时调整或修改问题情境的方案,使其能充分适应学生学习的实际。
3.具有探究性。因为探究是数学学习的灵魂,学生正是在探索实践中学习创造的,所以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具有探究性,使学生在问题情境的探索过程中,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设计新颖,趣味性强。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审美的需要,创设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而新颖、奇特、有趣的问题情境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应创设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问题情境。
1.谆谆善诱,大胆猜想。猜想是对研究的对象、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的基础上,依据已有的材料及知识做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思维方法。数学猜想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究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中对某些抽象的概念、公式、宣定理等可以创设猜想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如“相似三角形”教学,教师出示两幅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两幅中国地图有什么关系?形状又有什么特点?”在两幅大小不等的地图上分别找出北京、武汉、昆明三座城市的位置,并连结三座城市间线段,得到两个三角形。接着提问:“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形状有何特点?”等学生猜想、讨论一会,引入课题——相似三角形。通过以上巧妙地借助两幅大小不等的地图上三座城市间的连线建立相似三角形的模型,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分析、讨论,使得知识衔接自然,并为下一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埋下伏笔。
2.实验揭示,理论证明。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恰到好处地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实验、实践,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或借助教具,直观模型,通过实验揭示问题,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充分的感性认识,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加以理论证明,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兴趣盎然。例如,学习“全等三角形”时,让学生剪出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通过仔细的观察、分析,从而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通过实验、实践,使学生自觉地动脑、动手去猎取知识,不仅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在探索中发现了新的知识。
3.趣味故事,激发兴趣。爱听故事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好听的故事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根据学生的这些年龄特点,教师在设问题情境时,不妨讲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趣味问题或故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引导到“正题”上来,又能调节学习气氛,真可谓一举两得。例如,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先讲了古代数学问题中的一个“鸡兔同笼”的问题:鸡兔同笼,数头有50,数脚有160,问笼中有鸡、兔各有幾只?
学生对此问题感觉很新鲜、好奇。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或努力思考,或动笔计算,我便把握住时机,把问题到新课上来。又如,学习相似三角形性质及运用时,我先讲了古代数学家泰勒用一根棍棒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同时指出,其实给你们一根棍棒,你们也同样可以量出金字塔以及学校的旗杆、最高的建筑物的高度。学生的学习兴趣顿生,急着想知道怎样测量?我因势诱导,很自然地转入到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由于我在教学中能注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多听、多问、多说、多思、大胆质疑、人人参与讨论,把课堂教学转化为老师指导下的让学生自己去积极地学习,把培养学生“会学”的任务落实到教学过程,重点抓了疑——问——议——论4个要素,使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生动,也促进了思维发展。
【关键词】数学 问题情境 设计方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推理,得出数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动机原理,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内驱力,学习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设计问题情境的四点要求
1.围绕教学目标。情境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创设的问题情境要针对课堂教学目标,问题内容的指向必须是教学的重点,切入的角度应该要针对学生学习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精力集中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会因无关紧要的问题而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2.以学生为主体。首先,要创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到真正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问题情境的设计要具有可调性,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适时调整或修改问题情境的方案,使其能充分适应学生学习的实际。
3.具有探究性。因为探究是数学学习的灵魂,学生正是在探索实践中学习创造的,所以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具有探究性,使学生在问题情境的探索过程中,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设计新颖,趣味性强。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审美的需要,创设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而新颖、奇特、有趣的问题情境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应创设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问题情境。
二、问题情境设计的几种方式
1.谆谆善诱,大胆猜想。猜想是对研究的对象、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的基础上,依据已有的材料及知识做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思维方法。数学猜想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究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中对某些抽象的概念、公式、宣定理等可以创设猜想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如“相似三角形”教学,教师出示两幅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两幅中国地图有什么关系?形状又有什么特点?”在两幅大小不等的地图上分别找出北京、武汉、昆明三座城市的位置,并连结三座城市间线段,得到两个三角形。接着提问:“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形状有何特点?”等学生猜想、讨论一会,引入课题——相似三角形。通过以上巧妙地借助两幅大小不等的地图上三座城市间的连线建立相似三角形的模型,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分析、讨论,使得知识衔接自然,并为下一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埋下伏笔。
2.实验揭示,理论证明。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恰到好处地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实验、实践,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或借助教具,直观模型,通过实验揭示问题,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充分的感性认识,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加以理论证明,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兴趣盎然。例如,学习“全等三角形”时,让学生剪出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通过仔细的观察、分析,从而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通过实验、实践,使学生自觉地动脑、动手去猎取知识,不仅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在探索中发现了新的知识。
3.趣味故事,激发兴趣。爱听故事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好听的故事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根据学生的这些年龄特点,教师在设问题情境时,不妨讲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趣味问题或故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引导到“正题”上来,又能调节学习气氛,真可谓一举两得。例如,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先讲了古代数学问题中的一个“鸡兔同笼”的问题:鸡兔同笼,数头有50,数脚有160,问笼中有鸡、兔各有幾只?
学生对此问题感觉很新鲜、好奇。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或努力思考,或动笔计算,我便把握住时机,把问题到新课上来。又如,学习相似三角形性质及运用时,我先讲了古代数学家泰勒用一根棍棒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同时指出,其实给你们一根棍棒,你们也同样可以量出金字塔以及学校的旗杆、最高的建筑物的高度。学生的学习兴趣顿生,急着想知道怎样测量?我因势诱导,很自然地转入到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由于我在教学中能注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多听、多问、多说、多思、大胆质疑、人人参与讨论,把课堂教学转化为老师指导下的让学生自己去积极地学习,把培养学生“会学”的任务落实到教学过程,重点抓了疑——问——议——论4个要素,使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生动,也促进了思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