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陵镇,乃吴江县城所在地,亦称吴江,是我故乡。
八月秋雨,淅淅沥沥;我悠然触摸松陵古镇的年轮。
故乡悠远,景色闻名天下。
闻名于世的垂虹桥横架在镇东吴淞江上。
垂虹桥俗称为长桥,七十二孔,三起三伏,蜿蜒如龙,因环如半月,长若垂虹而得名。垂虹桥前拦太湖,横截松陵,河光水色,气势磅礴,有诗为证:“八十丈晴虹卧影,一千顷玉碧无暇。”实为吴中一绝。它曾引多少先贤、墨客驻足,挥毫。
古华严讲寺、七级宝塔、孔庙、学宫、三高祠、三忠祠、鲈乡亭、垂虹亭,环绕垂虹桥水域。钓雪滩上的庭院、园林曲径通幽。
雷祖殿、鲈乡亭、仙人洞、共怡园、城隍庙……
故乡悠远,有我美好童年。
古镇陈迹虽已成为过去,但其中包含着松陵的历史,也包裹着我的童年。
我的回忆透视出故乡的前世今生,我用生命凝聚成垂虹桥下一块石片。因此,我可大言不惭地夸耀:我是个地地道道的“老松陵”、“老吴江”。
故乡最热闹的地方要数中山街小仓桥。“秦哈哈”的小人书摊摆在仓桥堍。节假日,我将从父亲那里讨得来的三五分钱,连同半天甚至一天的时光,全都打发在小人书摊上。
仓桥边“吴苑书场”门口,有我最爱吃的油豆腐肺头粉丝汤。老板娘用筷子捞起些许粉丝在碗中,再用剪刀夹起一只油豆腐,“卡、卡、卡”,三下二下剪碎,再打上肺头汤,加入辣酱。接过粉丝汤,吃得“咝咝”地,头上直冒汗,感觉却是爽快。
窄窄的小巷,还有那青石板铺成的弄堂。“笃、笃、笃”卖糖粥汉子有节奏的竹板声,在弄堂中央敲响;“虾阿要吃——”渔家小女子柔柔的叫卖声,在小巷的深处回荡。
玉带河中,小船随着腰围蓝布花裙的渔家女人手中的竹槁一起一伏,悠悠地飘荡。“噗独、噗独”渔家汉子用脚有节奏地踩踏木板,躲藏在石驳岸缝隙中的鱼儿受惊吓窜了出来,撞进预先布撒好的渔网,可谓“自投罗网”。时不时,岸边人家小楼的窗户里伸出一双酥手,然后飘落下一叶竹篮,篮中放置些许零钱,渔妇将捉得的塘里鱼、鲫鱼放置其中,随即竹篮随绳索慢慢地向上浮动,摇摇晃晃。
一幅诱人的水乡水墨画。
故乡悠远,盛产两桃——“吴江水蜜桃”、“吴江蟠桃”。
据传,松陵曾盛产风靡苏沪、并由乾隆皇帝钦点的“吴江水蜜桃”。民间流传着一则故事,说是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到得吴江,吃着正值上市的吴江水蜜桃,觉得味正汁丰,得意之时,随手将身边的毛笔套管往桃上一按。这一按,却让这笔套管印,永远地留在了水蜜桃表皮,永不褪色。有意思的是,即便是用桃袋套住,即便是日照雨淋,在这白里透红的水蜜桃儿上,始终会有一圈翠绿的笔套管印痕。
奇哉,怪哉。
故乡悠远,更有那对别人毫无意义,可对我却亲切无比、世上最动听的乡音——“吴江闲话”。
“吴江闲话”,悦耳动听,且不绕嘴。讲话时,舌尖始终是平直的。这也象征了吴江人的性格,爽快、正直。
故乡悠远,有我难以割舍的牵挂。
春来冬去,几多轮回。除了出差、旅游在外,其余的日日夜夜,我与故土始终不离不弃地厮守在一起。说实话,天下有许许多多比故乡更加美妙、更加怡人的地方。我曾泛舟浙江千岛湖,也爬过安徽黄山;我曾夜宿太湖之中三山岛,也游览过繁华的苏杭。但我即使人处异乡,可睡梦中牵念的,却依然是故乡。因為故土是实实在在的,是我所惟一亲近并且始终留恋的地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故乡越发感到有一种讲说不明、难以言表而又十分依恋的感觉。故乡的水土养育了我,故乡的天、故乡的人、故乡的事,始终与我盘根错节缠绕在一起。我为她辛勤劳作,我为她着力粉饰,因为她是我最亲近的母亲,是我心中的圣地。我为她所做的一切,是做儿子的本份。我不允许有任何对她的诋毁,哪怕是星点,丝毫;因为在我心中,故乡谁也无法替代。
故乡悠远。我始终追寻着。
选自散文集《莼鲈之思》(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八月秋雨,淅淅沥沥;我悠然触摸松陵古镇的年轮。
故乡悠远,景色闻名天下。
闻名于世的垂虹桥横架在镇东吴淞江上。
垂虹桥俗称为长桥,七十二孔,三起三伏,蜿蜒如龙,因环如半月,长若垂虹而得名。垂虹桥前拦太湖,横截松陵,河光水色,气势磅礴,有诗为证:“八十丈晴虹卧影,一千顷玉碧无暇。”实为吴中一绝。它曾引多少先贤、墨客驻足,挥毫。
古华严讲寺、七级宝塔、孔庙、学宫、三高祠、三忠祠、鲈乡亭、垂虹亭,环绕垂虹桥水域。钓雪滩上的庭院、园林曲径通幽。
雷祖殿、鲈乡亭、仙人洞、共怡园、城隍庙……
故乡悠远,有我美好童年。
古镇陈迹虽已成为过去,但其中包含着松陵的历史,也包裹着我的童年。
我的回忆透视出故乡的前世今生,我用生命凝聚成垂虹桥下一块石片。因此,我可大言不惭地夸耀:我是个地地道道的“老松陵”、“老吴江”。
故乡最热闹的地方要数中山街小仓桥。“秦哈哈”的小人书摊摆在仓桥堍。节假日,我将从父亲那里讨得来的三五分钱,连同半天甚至一天的时光,全都打发在小人书摊上。
仓桥边“吴苑书场”门口,有我最爱吃的油豆腐肺头粉丝汤。老板娘用筷子捞起些许粉丝在碗中,再用剪刀夹起一只油豆腐,“卡、卡、卡”,三下二下剪碎,再打上肺头汤,加入辣酱。接过粉丝汤,吃得“咝咝”地,头上直冒汗,感觉却是爽快。
窄窄的小巷,还有那青石板铺成的弄堂。“笃、笃、笃”卖糖粥汉子有节奏的竹板声,在弄堂中央敲响;“虾阿要吃——”渔家小女子柔柔的叫卖声,在小巷的深处回荡。
玉带河中,小船随着腰围蓝布花裙的渔家女人手中的竹槁一起一伏,悠悠地飘荡。“噗独、噗独”渔家汉子用脚有节奏地踩踏木板,躲藏在石驳岸缝隙中的鱼儿受惊吓窜了出来,撞进预先布撒好的渔网,可谓“自投罗网”。时不时,岸边人家小楼的窗户里伸出一双酥手,然后飘落下一叶竹篮,篮中放置些许零钱,渔妇将捉得的塘里鱼、鲫鱼放置其中,随即竹篮随绳索慢慢地向上浮动,摇摇晃晃。
一幅诱人的水乡水墨画。
故乡悠远,盛产两桃——“吴江水蜜桃”、“吴江蟠桃”。
据传,松陵曾盛产风靡苏沪、并由乾隆皇帝钦点的“吴江水蜜桃”。民间流传着一则故事,说是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到得吴江,吃着正值上市的吴江水蜜桃,觉得味正汁丰,得意之时,随手将身边的毛笔套管往桃上一按。这一按,却让这笔套管印,永远地留在了水蜜桃表皮,永不褪色。有意思的是,即便是用桃袋套住,即便是日照雨淋,在这白里透红的水蜜桃儿上,始终会有一圈翠绿的笔套管印痕。
奇哉,怪哉。
故乡悠远,更有那对别人毫无意义,可对我却亲切无比、世上最动听的乡音——“吴江闲话”。
“吴江闲话”,悦耳动听,且不绕嘴。讲话时,舌尖始终是平直的。这也象征了吴江人的性格,爽快、正直。
故乡悠远,有我难以割舍的牵挂。
春来冬去,几多轮回。除了出差、旅游在外,其余的日日夜夜,我与故土始终不离不弃地厮守在一起。说实话,天下有许许多多比故乡更加美妙、更加怡人的地方。我曾泛舟浙江千岛湖,也爬过安徽黄山;我曾夜宿太湖之中三山岛,也游览过繁华的苏杭。但我即使人处异乡,可睡梦中牵念的,却依然是故乡。因為故土是实实在在的,是我所惟一亲近并且始终留恋的地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故乡越发感到有一种讲说不明、难以言表而又十分依恋的感觉。故乡的水土养育了我,故乡的天、故乡的人、故乡的事,始终与我盘根错节缠绕在一起。我为她辛勤劳作,我为她着力粉饰,因为她是我最亲近的母亲,是我心中的圣地。我为她所做的一切,是做儿子的本份。我不允许有任何对她的诋毁,哪怕是星点,丝毫;因为在我心中,故乡谁也无法替代。
故乡悠远。我始终追寻着。
选自散文集《莼鲈之思》(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