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人云:“爱子,教之以义方。”当前,党把家庭、家教、家风作为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来抓,足以显示出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在眉睫。而家庭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做人教育,重在孩子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但是,由于人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有失偏颇,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关键词】家庭教育;德智并举;关注心理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3-0161-02
【Abstract】The ancients said: "Love the child, teach the righteous side." At present, the party regards family, family education and family style a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oci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which is enough to show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family education. The family education is essentially an education of life, focus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good thoughts and moral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a sound personality. However, due to the biased understanding of family education, there are certain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process of family education.
【Keywords】Family education; Moral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Attention to psychology
一、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一)误区之一:注重智力教育,轻视德育
家庭教育的重心是通过良好的家风、家长的为人处世,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感,使其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
不成才先成人,是从古到今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基本宗旨。一个人只要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即使他学习成绩平平,考不上大学,但是他走出校门,仍然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会给社会带来任何危害。若一个人成绩出来类拔萃,考上了名牌大学,但如果他品行低劣,越有才,反而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性越大。这就是我们提倡品学兼优的原因。
而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大多数家庭和家长更为重视的是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上重点学校,提高各科学习成绩,为将来考一个好大学而不懈努力。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到周末和节假日家长不惜重金为孩子上诸如奥数、作文和文化课等各种名目繁多的补习班,而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思想品德的培养。
有一次,笔者见到几个母亲带着她们三四年级的孩子在刚修建好的文化场玩,孩子扔石子敲碎文化广场上的灯,没有一个母亲上前制止。这样的孩子即使学习成绩再好,又有什么用呢?这种家庭教育的怪现象,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深思。
(二)误区之二:重视智力因素,轻视非智力因素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加之大多数家长奉行“学而仕优先”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家庭教育中就不难有“拼智力”的现象。好多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成绩名列前茅,不辞上班时的车马劳顿、心力疲惫,一进家门就首先督促孩子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然后将自己买给孩子的一大堆资料摊了出来,牺牲了孩子大量的休息时间来刷题,导致孩子失去了蓬勃朝气,变成了一个“小老人”。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家长对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的欠缺。
其实,现在的教育已不是拼孩子智力的时代,而应更关注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因为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起关键作用的是非智力因素,而不是智力因素。现在的孩子都是优生优育的一代,他们在智力上相差无几,所以谁更关注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谁的孩子就能更加优秀。
今天,兴趣、爱好、毅力、意志、情感等这些非智力因素,为我们的家庭教育所忽视,过重的学业负担,迫使孩子疲于应付,久而久之孩子在情感、态度方面出了严重的问题,孩子从小就出现了厌学,学业不良也由此产生,问题儿童越来越多。这样的家庭教育,背离了家庭教育的初衷,给学校教育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笔者曾见过这样一个学生,其家长非常重视他学习成绩的高低,学生每天放学后除了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外,还要做家长给他布置的作业,他说自己中午从来没有休息过,晚上也是到了十一、二点才休息。当学生说到这些时,他沮丧地哭了。这个学生学习成绩平平,经常出现上课开小差,课后不交作业的现象,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儿童,而这一切都是不良的家庭教育造成的。这样的学生何其不幸,这样的家庭教育何其悲哀!
(三)误区之三:重视知识获取,轻视实践教育
现在的孩子,雖不能说养尊处优,但可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城市孩子就不用说,就连农村的孩子在家里除了学习,其他一切事务都由家长“打包”。有好多孩子在家里不拿笤帚、不洗衣服、不收拾文具、不整理书包,一年下来,就捧回一份试卷,一个鲜红的分数。除此之外,其他力所能及的事儿啥都不会干,成了名副其实的“低能儿”。
近年来,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提倡劳动教育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每学期也象征性地进行一两次劳动活动,并没有做到常态化。其原因在于搞这样的活动,大多数家长不赞成,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劳累受苦。每搞一次社会实践或劳动课,家长就会心疼地说自己孩子的脚打泡了,手磨起茧子了,脸晒黑了……难怪连农村的孩子也有分不清庄稼和杂草的。 笔者曾多年执教于农村,一次课外我让一个学生给教室洒水,他竟然不会,当时我真的惊愕了。难道家长真不知道知识来源于实践,只有实践才可以出真知的吗?答案是否定的。真正的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和对孩子长大跻身“白领”的错误思想在作祟。其实,大量的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不仅可以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美好品质。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对策一:改变观念,德智并举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既要尚智,又要崇德,家庭教育何尝不是呢?家庭教育的内容重在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让孩子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这才是家庭教育乃至于整个教育的本真。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又要关注孩子的做人,要把做人教育放在第一位,即所谓德育为首。其实,只要教会了孩子如何做人,就不愁其学习成绩的提高。家长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做好表率,耳闻目染,潜移默化,并在孩子思想行为出现偏差时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孩子就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必将端正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高尚的品格,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二)对策二:勤于学习,科学育儿
在工作之余,家长应尽量多读一些教育类的书籍,把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把家庭教育的重心不要仅仅放在孩子眼下成绩的高低上,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孩子兴趣爱好、意志品格的培养上来。如果一个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没有了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好的学习成绩就难以维持,差的学习成绩就难以提高。比如一个孩子他每天都要上楼梯,如果他对身边的事物都产生浓厚兴趣的话,他就会有意识地去数楼梯到底有多少个台阶,否则,就是他走千遍万遍,楼梯到底有多少个台阶他也不会知道。这个简单的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非智力因素在孩子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只有让孩子保持对身边事物以及学习的浓厚兴趣,才能激发孩子主动探究的意识,使孩子远离被动,从而主动获取知识。也只有这样,孩子才拥有克服困难和挫折毅力和勇气,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三)对策三:营造氛围,重视实践
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和父母一道参与到家庭的劳动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孩子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如扫地拖地、擦玻璃、洗红领巾和衣服、帮父母做饭等,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情感。如整理书包和文具等,要让孩子自己去干,切记家长包办代替,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生活的自理能力。周末和假期,不要让孩子只做作业,家长可以在家里举办一些活动,让孩子主动参与;也可以把孩子带出去,接受社会实践教育,让他们经历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丰富自我,陶冶情操。
三、结语
家庭教育是一个古老而永新的话题,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只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我们的家庭教育就会有效益和希望。
参考文献:
[1]王伟.从心理学视角浅析家庭教育的误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8).
[2]關迪.中国家庭教育的现实误区和发展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3]祝红梅.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与教育对策[J].教育界,2018(22).
作者简介:吴爱芸(1988.3-),女,汉族,甘肃静宁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林 娟)
【关键词】家庭教育;德智并举;关注心理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3-0161-02
【Abstract】The ancients said: "Love the child, teach the righteous side." At present, the party regards family, family education and family style a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oci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which is enough to show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family education. The family education is essentially an education of life, focus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good thoughts and moral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a sound personality. However, due to the biased understanding of family education, there are certain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process of family education.
【Keywords】Family education; Moral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Attention to psychology
一、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一)误区之一:注重智力教育,轻视德育
家庭教育的重心是通过良好的家风、家长的为人处世,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感,使其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
不成才先成人,是从古到今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基本宗旨。一个人只要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即使他学习成绩平平,考不上大学,但是他走出校门,仍然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会给社会带来任何危害。若一个人成绩出来类拔萃,考上了名牌大学,但如果他品行低劣,越有才,反而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性越大。这就是我们提倡品学兼优的原因。
而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大多数家庭和家长更为重视的是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上重点学校,提高各科学习成绩,为将来考一个好大学而不懈努力。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到周末和节假日家长不惜重金为孩子上诸如奥数、作文和文化课等各种名目繁多的补习班,而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思想品德的培养。
有一次,笔者见到几个母亲带着她们三四年级的孩子在刚修建好的文化场玩,孩子扔石子敲碎文化广场上的灯,没有一个母亲上前制止。这样的孩子即使学习成绩再好,又有什么用呢?这种家庭教育的怪现象,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深思。
(二)误区之二:重视智力因素,轻视非智力因素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加之大多数家长奉行“学而仕优先”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家庭教育中就不难有“拼智力”的现象。好多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成绩名列前茅,不辞上班时的车马劳顿、心力疲惫,一进家门就首先督促孩子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然后将自己买给孩子的一大堆资料摊了出来,牺牲了孩子大量的休息时间来刷题,导致孩子失去了蓬勃朝气,变成了一个“小老人”。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家长对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的欠缺。
其实,现在的教育已不是拼孩子智力的时代,而应更关注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因为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起关键作用的是非智力因素,而不是智力因素。现在的孩子都是优生优育的一代,他们在智力上相差无几,所以谁更关注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谁的孩子就能更加优秀。
今天,兴趣、爱好、毅力、意志、情感等这些非智力因素,为我们的家庭教育所忽视,过重的学业负担,迫使孩子疲于应付,久而久之孩子在情感、态度方面出了严重的问题,孩子从小就出现了厌学,学业不良也由此产生,问题儿童越来越多。这样的家庭教育,背离了家庭教育的初衷,给学校教育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笔者曾见过这样一个学生,其家长非常重视他学习成绩的高低,学生每天放学后除了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外,还要做家长给他布置的作业,他说自己中午从来没有休息过,晚上也是到了十一、二点才休息。当学生说到这些时,他沮丧地哭了。这个学生学习成绩平平,经常出现上课开小差,课后不交作业的现象,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儿童,而这一切都是不良的家庭教育造成的。这样的学生何其不幸,这样的家庭教育何其悲哀!
(三)误区之三:重视知识获取,轻视实践教育
现在的孩子,雖不能说养尊处优,但可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城市孩子就不用说,就连农村的孩子在家里除了学习,其他一切事务都由家长“打包”。有好多孩子在家里不拿笤帚、不洗衣服、不收拾文具、不整理书包,一年下来,就捧回一份试卷,一个鲜红的分数。除此之外,其他力所能及的事儿啥都不会干,成了名副其实的“低能儿”。
近年来,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提倡劳动教育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每学期也象征性地进行一两次劳动活动,并没有做到常态化。其原因在于搞这样的活动,大多数家长不赞成,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劳累受苦。每搞一次社会实践或劳动课,家长就会心疼地说自己孩子的脚打泡了,手磨起茧子了,脸晒黑了……难怪连农村的孩子也有分不清庄稼和杂草的。 笔者曾多年执教于农村,一次课外我让一个学生给教室洒水,他竟然不会,当时我真的惊愕了。难道家长真不知道知识来源于实践,只有实践才可以出真知的吗?答案是否定的。真正的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和对孩子长大跻身“白领”的错误思想在作祟。其实,大量的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不仅可以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美好品质。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对策一:改变观念,德智并举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既要尚智,又要崇德,家庭教育何尝不是呢?家庭教育的内容重在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让孩子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这才是家庭教育乃至于整个教育的本真。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又要关注孩子的做人,要把做人教育放在第一位,即所谓德育为首。其实,只要教会了孩子如何做人,就不愁其学习成绩的提高。家长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做好表率,耳闻目染,潜移默化,并在孩子思想行为出现偏差时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孩子就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必将端正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高尚的品格,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二)对策二:勤于学习,科学育儿
在工作之余,家长应尽量多读一些教育类的书籍,把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把家庭教育的重心不要仅仅放在孩子眼下成绩的高低上,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孩子兴趣爱好、意志品格的培养上来。如果一个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没有了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好的学习成绩就难以维持,差的学习成绩就难以提高。比如一个孩子他每天都要上楼梯,如果他对身边的事物都产生浓厚兴趣的话,他就会有意识地去数楼梯到底有多少个台阶,否则,就是他走千遍万遍,楼梯到底有多少个台阶他也不会知道。这个简单的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非智力因素在孩子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只有让孩子保持对身边事物以及学习的浓厚兴趣,才能激发孩子主动探究的意识,使孩子远离被动,从而主动获取知识。也只有这样,孩子才拥有克服困难和挫折毅力和勇气,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三)对策三:营造氛围,重视实践
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和父母一道参与到家庭的劳动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孩子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如扫地拖地、擦玻璃、洗红领巾和衣服、帮父母做饭等,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情感。如整理书包和文具等,要让孩子自己去干,切记家长包办代替,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生活的自理能力。周末和假期,不要让孩子只做作业,家长可以在家里举办一些活动,让孩子主动参与;也可以把孩子带出去,接受社会实践教育,让他们经历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丰富自我,陶冶情操。
三、结语
家庭教育是一个古老而永新的话题,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只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我们的家庭教育就会有效益和希望。
参考文献:
[1]王伟.从心理学视角浅析家庭教育的误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8).
[2]關迪.中国家庭教育的现实误区和发展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3]祝红梅.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与教育对策[J].教育界,2018(22).
作者简介:吴爱芸(1988.3-),女,汉族,甘肃静宁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