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危机产生原因
大学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及心理与生理发展的不平衡,当他们面临来自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和生活事件时,容易引发不良心态,从而产生一些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持续到一定时间,就可能诱发心理危机。如不及时疏导,不仅对其身心造成危害,甚至会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
首先,高校扩招增加了就业心理压力。自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至今,近5年来,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人,一路攀升到2007年的495万人,与同期社会新增就业岗位基本稳定在900万个相比,占到55%。
其次,网络游戏增加了暴力体验的快感。互联网的普及推广给办公和学习带来了极大便利,但网上信息良莠不齐,特别是不良的网络游戏如暴力游戏等对人的心理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危机预警对象
高校学生的预警对象,包括贫困生、复读生、优秀生、独生子女;个体对象是指具有某些人格特征、家庭教养环境和行为表现偏常的不特定的个人。
贫困生在大学生中约占总数的20%,其中特困生约占10%,不少高校都开展了针对贫困生的专项工作,纷纷出台相关措施给予资助,但经济资助只是解决了物质短缺,其精神上的短缺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复读大学生已存在了多年。他们因为高考落榜,或未能被理想的大学录取而自卑感重。高校中的优秀生是指学生中的干部、党员及学习成绩、社会活动能力都较突出的学生。在学习与社会工作的同时也交织在付出与索取、老师信任与同学认可、功利目的与平常心态的矛盾冲突之中,一旦期望与现实发生碰撞,也容易出现一些倾向性的应激问题。
三、法律隐患与校园安全问题
(一)危机教育缺失,法制观念淡薄
大多数高校至今还没有真正建立和落实包括信息沟通管理、反馈评估、安全教育、应急预案、模拟演习等内容的预警机制,师生普遍缺乏安全防范与危机管理的技能。没有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经验,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意识和行动应对能力降低,从而使被感知的信息出现失误,导致行为反应失常,在恐慌心理状态下,极易被动接受并丧失理性判断,产生盲目趋同和模仿行为,从而加重群体恐慌程度。另外,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较浅,政治敏锐性相对缺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存在差异,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克服困难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往往以自我价值判断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对党和政府处置国内外一些重大事件容易产生偏颇的看法,以致引发事端。
(二)办学规模扩大,校园立法缺席
随着高校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加以及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各类社会人员大量涌入,使得高校校园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社会特征,相当多的学校办学条件滞后于招生规模的扩张,保卫队伍工作重、学历低、压力大、福利少,心理咨询教师缺编比较严重,危机干预方面的指导相对缺乏,而这种教育资源短缺的状况又很难在短时期得到根本改善,许多不规范的办学行为损害了学生的正当利益,使学生和家长积怨成灾甚至集体上访。另外,目前国内尚无对校园突发事件管理的立法,高校很少有自己编印的有关校园突发事件防范以及进行自救和他救的标准程序,缺乏联合管理机制和仿真模拟实践,现有的安全组织结构体系有多方面的不足,无法适应预警与处置的需要。
四、校园危机的应对策略
(一)推进法制建设, 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预防机制
为了将高校从宽泛的管理边际和无限的法律责任中解放出来,国家层面的教育部应设立与公安、安全等部门协同作战的全国维护高校稳定专门机构,以有利于迅速调动有关资源协调相互关系,启动应急预案,果断处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危机应急预案是经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事先方案,是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的基础。
(二)加强平时的教育和培训,适当增加相关课堂内容
课程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主阵地之一。在课程教育方面,不仅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大学生心理保健》等,使大学生接受广泛的、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而且要坚持根据大学生心理规律的特点,不断地研究与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和引导健康生活方式。
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危机干预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促进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整体服务水平。
(三)努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社会发展要求以人为起点和归宿,切实保障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和发展权,切实尊重人的尊严、人的劳动和人的创造,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继承,是关注民生、注重公平的和谐,是发展中的和谐,是动态中的和谐,是有序中的和谐,更是民主法制保障下的和谐。
(四)建立长效的心理辅导机制,努力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
心理咨询是增进心理健康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具有教育的功能、发展的功能、保健的功能和治疗的功能。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心理特点,开发潜能,促进个体和谐发展。高校应该聘请具有良好专业知识背景、咨询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进行规范、有效的心理咨询接待工作,以求及时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另外,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信件咨询也值得我们关注。
参考文献:
[1]手刃两大学室友“英雄梦害了他”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2008-01-03.
[2]高校毕业生成为社会就业岗位的主要竞争者.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8):8.
[3]梁沪东.从“马加爵事件”看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广州大学人文学院.2004-08-02.
[4]佚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J].安全.2007(10):61-63.
[5] 杨列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J].自然科学进展.2007(04):505.
[6]石奎.高校面对危机的应急机制[J].中国西部科技.2004.(8).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学系。)
大学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及心理与生理发展的不平衡,当他们面临来自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和生活事件时,容易引发不良心态,从而产生一些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持续到一定时间,就可能诱发心理危机。如不及时疏导,不仅对其身心造成危害,甚至会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
首先,高校扩招增加了就业心理压力。自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至今,近5年来,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人,一路攀升到2007年的495万人,与同期社会新增就业岗位基本稳定在900万个相比,占到55%。
其次,网络游戏增加了暴力体验的快感。互联网的普及推广给办公和学习带来了极大便利,但网上信息良莠不齐,特别是不良的网络游戏如暴力游戏等对人的心理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危机预警对象
高校学生的预警对象,包括贫困生、复读生、优秀生、独生子女;个体对象是指具有某些人格特征、家庭教养环境和行为表现偏常的不特定的个人。
贫困生在大学生中约占总数的20%,其中特困生约占10%,不少高校都开展了针对贫困生的专项工作,纷纷出台相关措施给予资助,但经济资助只是解决了物质短缺,其精神上的短缺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复读大学生已存在了多年。他们因为高考落榜,或未能被理想的大学录取而自卑感重。高校中的优秀生是指学生中的干部、党员及学习成绩、社会活动能力都较突出的学生。在学习与社会工作的同时也交织在付出与索取、老师信任与同学认可、功利目的与平常心态的矛盾冲突之中,一旦期望与现实发生碰撞,也容易出现一些倾向性的应激问题。
三、法律隐患与校园安全问题
(一)危机教育缺失,法制观念淡薄
大多数高校至今还没有真正建立和落实包括信息沟通管理、反馈评估、安全教育、应急预案、模拟演习等内容的预警机制,师生普遍缺乏安全防范与危机管理的技能。没有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经验,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意识和行动应对能力降低,从而使被感知的信息出现失误,导致行为反应失常,在恐慌心理状态下,极易被动接受并丧失理性判断,产生盲目趋同和模仿行为,从而加重群体恐慌程度。另外,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较浅,政治敏锐性相对缺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存在差异,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克服困难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往往以自我价值判断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对党和政府处置国内外一些重大事件容易产生偏颇的看法,以致引发事端。
(二)办学规模扩大,校园立法缺席
随着高校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加以及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各类社会人员大量涌入,使得高校校园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社会特征,相当多的学校办学条件滞后于招生规模的扩张,保卫队伍工作重、学历低、压力大、福利少,心理咨询教师缺编比较严重,危机干预方面的指导相对缺乏,而这种教育资源短缺的状况又很难在短时期得到根本改善,许多不规范的办学行为损害了学生的正当利益,使学生和家长积怨成灾甚至集体上访。另外,目前国内尚无对校园突发事件管理的立法,高校很少有自己编印的有关校园突发事件防范以及进行自救和他救的标准程序,缺乏联合管理机制和仿真模拟实践,现有的安全组织结构体系有多方面的不足,无法适应预警与处置的需要。
四、校园危机的应对策略
(一)推进法制建设, 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预防机制
为了将高校从宽泛的管理边际和无限的法律责任中解放出来,国家层面的教育部应设立与公安、安全等部门协同作战的全国维护高校稳定专门机构,以有利于迅速调动有关资源协调相互关系,启动应急预案,果断处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危机应急预案是经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事先方案,是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的基础。
(二)加强平时的教育和培训,适当增加相关课堂内容
课程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主阵地之一。在课程教育方面,不仅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大学生心理保健》等,使大学生接受广泛的、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而且要坚持根据大学生心理规律的特点,不断地研究与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和引导健康生活方式。
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危机干预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促进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整体服务水平。
(三)努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社会发展要求以人为起点和归宿,切实保障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和发展权,切实尊重人的尊严、人的劳动和人的创造,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继承,是关注民生、注重公平的和谐,是发展中的和谐,是动态中的和谐,是有序中的和谐,更是民主法制保障下的和谐。
(四)建立长效的心理辅导机制,努力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
心理咨询是增进心理健康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具有教育的功能、发展的功能、保健的功能和治疗的功能。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心理特点,开发潜能,促进个体和谐发展。高校应该聘请具有良好专业知识背景、咨询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进行规范、有效的心理咨询接待工作,以求及时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另外,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信件咨询也值得我们关注。
参考文献:
[1]手刃两大学室友“英雄梦害了他”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2008-01-03.
[2]高校毕业生成为社会就业岗位的主要竞争者.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8):8.
[3]梁沪东.从“马加爵事件”看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广州大学人文学院.2004-08-02.
[4]佚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J].安全.2007(10):61-63.
[5] 杨列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J].自然科学进展.2007(04):505.
[6]石奎.高校面对危机的应急机制[J].中国西部科技.2004.(8).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