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了我国许多企业纷纷裁员,大量农民工回流,增加了原本劳动力资源就有剩余的农村各方面的压力。金融危机影响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亟待我们关注及解决的难题。增加入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选择。
[关键词]金融危机;人力资本投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D6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11-0043-03
回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地再次实现向非农部门和非农地区的转移和就业,并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所能决定的,它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从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现状看,不论是向非农产业转移,还是向非农区域转移,以及在转移的范围、地域和领域上,难度日益增大。其原因除政策壁垒因素外。还存在着其他阻碍因素,农村人力资本状况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的关键因素。
一、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生产力提高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实质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过程。人力资本投资不仅能够改变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含量,也是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转移的层次和效果的关键。
(一)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信息来看,人力资本投资将影响劳动力的转移选择。
信息的准确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而劳动者人力资本存量又直接影响着其获得就业信息的数量和处理利用信息的程度,进而影响其转移的方式、途径、转移的产业层次及稳定性。较高的人力资本与农民较早地投入转移活动中、较强的适应性和抓住较高收入机会紧紧相连。一方面,流动和高收入机会需要具备较高人力资本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劳动者能够更主动地对潜在的流动机会做出反应。
从信息获取上来说,信息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来源主要有:自身关系网、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中介机构、互联网、报纸、杂志、电视等。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者容易从大量的信息中识别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宽,获取的信息也越多。更高的文化水平或人生经历使劳动者能更有效地对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获取、收集、加工和判断,劳动力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接受的培训越多,他们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越强从而能做出更为准确的劳动转移决策。
从信息有效性来说,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者容易从大量复杂的信息中识别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转移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与外出受骗的次数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劳动者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接受的培训越多,他们对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获取、收集、加工和判断,对信息的认识、理解、识别能力越强,可以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转移地域产业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相反,劳动力素质低下,获取的信息质量不高,再加上缺少科学的分析,转移决策盲目性较大,从而导致较低的转移成功率。
(二)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来看,人力资本存量将影响劳动力的转移选择。
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是劳动力实现转移的前提,劳动者是否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直接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愿,影响其找到工作的概率,也影响着劳动者对工作的适应能力。
劳动者转移能力的强弱与转移者的文化素质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一般认为,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在面临外出决策时,其就业信息和工作机会也相应较多,迁移的可能性因此增大;而素质不高的农村劳动力,缺乏足够的就业信息,缺乏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滞留在农业部门谋生的可能性更大。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农业劳动力就意味着具有较强适应多种就业岗位的能力,即使对新的就业岗位一时难以适应, 由于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强,因而用于培训的时间就较短,培训费用较低。另外,劳动者素质越高,其劳动熟练程度一般越高,开发社会资源能力、创新能力越强,也越能为转入地或产业部门所接受。因此,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应的具备较高的转移能力,越可能实现转移。
(三)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来看,人力资本存量将影响劳动力的转移选择。
无论是产业扩散还是产业转移过程,都伴随着各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间或不同地区的流动与配置,同时伴随着人力资本的转移和重新配置。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存量与产业结构发展密切相关,人力资本结构直接决定着他所投入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一方面,素质低下的劳动力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只能长期滞留在传统农业领域从事简单劳动和对自然资源的粗放开发;另一方面,素质低下的劳动力由于政策倾斜等原因,即使有了新的就业机会也会因不能适应新产业部门的需要难以把握就业机会或者是难以适应新的、生产率较高的产业部门的要求,最终滞留于低级产业部门。这样,不仅原来的生产效率很低,甚至边际生产率等于零,而且大量新增的剩余劳动人口还将继续滞留于低级产业,形成一种“低劳动力素质一低效率一低转移”的不良循环。
总之,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决定了劳动力转移机会的多寡、转移层次的高低和转移区域的宽窄。劳动力流动与其文化素质密不可分。一方面,流动和高收入机会需要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劳动者能够更主动地对潜在的、不确定的流动机会做出反应。若将劳动力流动看作是一种资源的区域配置,则较高的素质意味着较强的区域配置能力。因此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可以使农民增强获得新就业机会的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开发。
二、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回流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
国务院办公厅2008年12月20日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这是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就业的严峻形势下出台的文件,表现出对农民工问题的高度关注。但是,在政策可操作性方面,仍有待改善。因此,本文针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单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视角,提出相应对策。
(一)发展多层次、多类别、多途径的农村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
劳动力需求的层次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的差别性,要求有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这是实现回流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关键。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回流农民,其投资、适应能力更强,所以,针对他们的教育与培训,必须有的放矢,注重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实施劳动者技能提升计划和人才储备计划,整合各层次的培训资源,全方位 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活动,提高劳动者的竟岗能力。
在培训方式上,应看到回流农民文化程度的多层次性,企业和市场需要的多层次性,采用菜单式教学等方式,将短期适应性培训与技术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就地培训相结合,全日制培训与业余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回流农民培训的针对性。采取方便回流农民接受的学制,设置回流农民感兴趣、市场急需的专业和内容,供回流农民自主选择,自由安排。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培训结构和培训方式,把培训机构办成生产适销对路劳动力的加工厂。
在培训内容上,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应当根据职业资格要求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来确定教学内容,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制定教学计划,把技能教育放在首位,以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就业岗位为重点培训内容,真正使回流农民学有所用。面向电子、机械制造、建筑、缝纫、家政服务、餐饮、保健等行业,大力开展订单培训与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地方政府在培训农民工时,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来设置培训计划和内容,要有计划地安排一些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以应对政府大规模的投资需要。
在培训经费上,对政府现有培训资金的分配应做结构性调整,可分为两块:一块给城市劳动部门办的公共服务机构,着重对农民工进行就业观念、择业技巧、法律法规和团队意识等方面的培训;另一块补贴给吸纳农民工多的企业。技能培训放在企业时,政府应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可建立政府为主导,用人单位、农民工共同投入的费用分担机制。
(二)加大对医疗保健投资,建立相应合理完善的机制。
健康的体魄是人们就业与再就业的基础,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健康直接取决于一定时期的医疗卫生状况。当前最重要任务就是建立有效、合理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政府要加大对整个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投资和监督力度,运用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对农村卫生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规范。卫生行政部门要强化农村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卫生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准入管理,加强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估、管理与监督,规范农村卫生服务行为,防止不法分子为追求个人经济利益而不惜损害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保证农民就医安全。
同时,还必须加大对农村医疗保健的支出,建立合理完善的补贴机制和农村医疗保健的融资机制,制定合理的政府财政在居民医疗支出的比重。对农村卫生资源进行重组。合理调整结构布局,改善医疗设备条件,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乡镇卫生人员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乡镇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保障。
(三)鼓励回流农民工自主创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除了给企业单位打工的途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可以依靠农民工自身。尽管国家加大投资力度,然而由于投资的滞后效应,再加上金融危机影响尚未见底,当前依靠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有很大难度。在这种情形下,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既有利于实现农民工自身就业,也有利于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乘数效应。
对于有资金技术和创业意愿的回流农村剩余劳动力,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并帮助,将他们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开辟“绿色通道”,降低创业门槛。积极出台优惠政策,要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在资金、场地、税费政策方面给予相应扶持,以便他们顺利创业,并带动当地其他剩余劳动力就业。
要着力化解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瓶颈。在创业资金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信贷杠杆作用,尽早促使农村信贷支持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应鼓励建立健全各级融资担保体系,帮助返乡创业农民工获得信贷资金。农民工返乡创业属于政府贴息的项目要按照规定给予财政贴息,帮助其解决创业资金困难。还应探索建立多种农村创业融资机制,开拓多种融资渠道。
(四)提供有效信息,降低人力迁移成本。
用于支付劳动力流动的支出也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公共信息渠道不畅,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不完善,回流的农民工就业转移的机会成本很高。
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从一些正当渠道获取各种信息。在认真加以甄选后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介发布劳动就业信息、科技信息、产品需求信息等,给他们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机会。这样能使许多农民更加关心外面的世界,激起其提高文化水平的欲望,促进他们加强自身学习的积极性。这对于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用很大。要畅通发布用工信息渠道。可以依托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及时发布有效的用工信息,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专场招聘会,促进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择业和就业。构建各地区劳动力信息网络平台,在每个乡(镇)甚至村劳务站设立公共信息网络系统,收集发布适合农民工的岗位信息,由工作人员帮助求职农民工输入个人真实资料,把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和准确的就业信息真正送到农民工身边。
总之,回流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农村建设中很重要的资源,他们的顺利“二次就业”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是我们科学地应对金融危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必要途径。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
责任编辑 柳 涛
[关键词]金融危机;人力资本投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D6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11-0043-03
回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地再次实现向非农部门和非农地区的转移和就业,并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所能决定的,它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从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现状看,不论是向非农产业转移,还是向非农区域转移,以及在转移的范围、地域和领域上,难度日益增大。其原因除政策壁垒因素外。还存在着其他阻碍因素,农村人力资本状况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的关键因素。
一、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生产力提高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实质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过程。人力资本投资不仅能够改变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含量,也是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转移的层次和效果的关键。
(一)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信息来看,人力资本投资将影响劳动力的转移选择。
信息的准确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而劳动者人力资本存量又直接影响着其获得就业信息的数量和处理利用信息的程度,进而影响其转移的方式、途径、转移的产业层次及稳定性。较高的人力资本与农民较早地投入转移活动中、较强的适应性和抓住较高收入机会紧紧相连。一方面,流动和高收入机会需要具备较高人力资本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劳动者能够更主动地对潜在的流动机会做出反应。
从信息获取上来说,信息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来源主要有:自身关系网、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中介机构、互联网、报纸、杂志、电视等。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者容易从大量的信息中识别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宽,获取的信息也越多。更高的文化水平或人生经历使劳动者能更有效地对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获取、收集、加工和判断,劳动力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接受的培训越多,他们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越强从而能做出更为准确的劳动转移决策。
从信息有效性来说,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者容易从大量复杂的信息中识别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转移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与外出受骗的次数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劳动者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接受的培训越多,他们对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获取、收集、加工和判断,对信息的认识、理解、识别能力越强,可以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转移地域产业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相反,劳动力素质低下,获取的信息质量不高,再加上缺少科学的分析,转移决策盲目性较大,从而导致较低的转移成功率。
(二)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来看,人力资本存量将影响劳动力的转移选择。
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是劳动力实现转移的前提,劳动者是否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直接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愿,影响其找到工作的概率,也影响着劳动者对工作的适应能力。
劳动者转移能力的强弱与转移者的文化素质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一般认为,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在面临外出决策时,其就业信息和工作机会也相应较多,迁移的可能性因此增大;而素质不高的农村劳动力,缺乏足够的就业信息,缺乏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滞留在农业部门谋生的可能性更大。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农业劳动力就意味着具有较强适应多种就业岗位的能力,即使对新的就业岗位一时难以适应, 由于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强,因而用于培训的时间就较短,培训费用较低。另外,劳动者素质越高,其劳动熟练程度一般越高,开发社会资源能力、创新能力越强,也越能为转入地或产业部门所接受。因此,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应的具备较高的转移能力,越可能实现转移。
(三)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来看,人力资本存量将影响劳动力的转移选择。
无论是产业扩散还是产业转移过程,都伴随着各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间或不同地区的流动与配置,同时伴随着人力资本的转移和重新配置。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存量与产业结构发展密切相关,人力资本结构直接决定着他所投入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一方面,素质低下的劳动力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只能长期滞留在传统农业领域从事简单劳动和对自然资源的粗放开发;另一方面,素质低下的劳动力由于政策倾斜等原因,即使有了新的就业机会也会因不能适应新产业部门的需要难以把握就业机会或者是难以适应新的、生产率较高的产业部门的要求,最终滞留于低级产业部门。这样,不仅原来的生产效率很低,甚至边际生产率等于零,而且大量新增的剩余劳动人口还将继续滞留于低级产业,形成一种“低劳动力素质一低效率一低转移”的不良循环。
总之,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决定了劳动力转移机会的多寡、转移层次的高低和转移区域的宽窄。劳动力流动与其文化素质密不可分。一方面,流动和高收入机会需要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劳动者能够更主动地对潜在的、不确定的流动机会做出反应。若将劳动力流动看作是一种资源的区域配置,则较高的素质意味着较强的区域配置能力。因此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可以使农民增强获得新就业机会的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开发。
二、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回流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
国务院办公厅2008年12月20日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这是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就业的严峻形势下出台的文件,表现出对农民工问题的高度关注。但是,在政策可操作性方面,仍有待改善。因此,本文针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单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视角,提出相应对策。
(一)发展多层次、多类别、多途径的农村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
劳动力需求的层次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的差别性,要求有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这是实现回流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关键。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回流农民,其投资、适应能力更强,所以,针对他们的教育与培训,必须有的放矢,注重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实施劳动者技能提升计划和人才储备计划,整合各层次的培训资源,全方位 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活动,提高劳动者的竟岗能力。
在培训方式上,应看到回流农民文化程度的多层次性,企业和市场需要的多层次性,采用菜单式教学等方式,将短期适应性培训与技术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就地培训相结合,全日制培训与业余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回流农民培训的针对性。采取方便回流农民接受的学制,设置回流农民感兴趣、市场急需的专业和内容,供回流农民自主选择,自由安排。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培训结构和培训方式,把培训机构办成生产适销对路劳动力的加工厂。
在培训内容上,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应当根据职业资格要求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来确定教学内容,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制定教学计划,把技能教育放在首位,以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就业岗位为重点培训内容,真正使回流农民学有所用。面向电子、机械制造、建筑、缝纫、家政服务、餐饮、保健等行业,大力开展订单培训与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地方政府在培训农民工时,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来设置培训计划和内容,要有计划地安排一些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以应对政府大规模的投资需要。
在培训经费上,对政府现有培训资金的分配应做结构性调整,可分为两块:一块给城市劳动部门办的公共服务机构,着重对农民工进行就业观念、择业技巧、法律法规和团队意识等方面的培训;另一块补贴给吸纳农民工多的企业。技能培训放在企业时,政府应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可建立政府为主导,用人单位、农民工共同投入的费用分担机制。
(二)加大对医疗保健投资,建立相应合理完善的机制。
健康的体魄是人们就业与再就业的基础,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健康直接取决于一定时期的医疗卫生状况。当前最重要任务就是建立有效、合理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政府要加大对整个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投资和监督力度,运用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对农村卫生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规范。卫生行政部门要强化农村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卫生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准入管理,加强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估、管理与监督,规范农村卫生服务行为,防止不法分子为追求个人经济利益而不惜损害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保证农民就医安全。
同时,还必须加大对农村医疗保健的支出,建立合理完善的补贴机制和农村医疗保健的融资机制,制定合理的政府财政在居民医疗支出的比重。对农村卫生资源进行重组。合理调整结构布局,改善医疗设备条件,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乡镇卫生人员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乡镇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保障。
(三)鼓励回流农民工自主创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除了给企业单位打工的途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可以依靠农民工自身。尽管国家加大投资力度,然而由于投资的滞后效应,再加上金融危机影响尚未见底,当前依靠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有很大难度。在这种情形下,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既有利于实现农民工自身就业,也有利于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乘数效应。
对于有资金技术和创业意愿的回流农村剩余劳动力,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并帮助,将他们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开辟“绿色通道”,降低创业门槛。积极出台优惠政策,要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在资金、场地、税费政策方面给予相应扶持,以便他们顺利创业,并带动当地其他剩余劳动力就业。
要着力化解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瓶颈。在创业资金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信贷杠杆作用,尽早促使农村信贷支持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应鼓励建立健全各级融资担保体系,帮助返乡创业农民工获得信贷资金。农民工返乡创业属于政府贴息的项目要按照规定给予财政贴息,帮助其解决创业资金困难。还应探索建立多种农村创业融资机制,开拓多种融资渠道。
(四)提供有效信息,降低人力迁移成本。
用于支付劳动力流动的支出也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公共信息渠道不畅,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不完善,回流的农民工就业转移的机会成本很高。
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从一些正当渠道获取各种信息。在认真加以甄选后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介发布劳动就业信息、科技信息、产品需求信息等,给他们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机会。这样能使许多农民更加关心外面的世界,激起其提高文化水平的欲望,促进他们加强自身学习的积极性。这对于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用很大。要畅通发布用工信息渠道。可以依托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及时发布有效的用工信息,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专场招聘会,促进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择业和就业。构建各地区劳动力信息网络平台,在每个乡(镇)甚至村劳务站设立公共信息网络系统,收集发布适合农民工的岗位信息,由工作人员帮助求职农民工输入个人真实资料,把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和准确的就业信息真正送到农民工身边。
总之,回流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农村建设中很重要的资源,他们的顺利“二次就业”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是我们科学地应对金融危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必要途径。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
责任编辑 柳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