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10日的午後,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的2011年度特區政府頒授勳章、獎章和獎狀典禮上,衣着樸素、良善温婉的聖瑪沙利羅學校校長楊白燕修女,莊重地踏著穩健的步伐走向頒獎台,當行政長官崔世安親手為楊修女戴上教育功績勳章時,一片祝賀的掌聲隨即響起,環繞在安靜的會場,久久未平息……
楊修女是澳門天主教母佑會修女,於澳門出生,後來隨父母移居香港,在聖母書院畢業後,回應天主的召叫成為母佑會修女,發願後獲安排於聖母書院小學部從事福傳及教育工作數年。直至1983年奉派澳門粵華中學(分校) 即現在的母佑會陳瑞祺永援中學(分校)任職主任,三年後被派往意大利羅馬進修二年,1988年回澳於九澳聖若瑟學校工作並任校長六年,又於1995年調任為聖瑪沙利羅學校校長,至今服務澳門教育界已有二十六年多。
有感於澳門天主教母佑會及楊修女對澳門社
會的一份秉持和全心全意無私付出的精神,本刊記者專程前往聖瑪沙利羅學校,就多個話題請楊修女與我們分享,如:母佑會會祖聖鮑思高神父和聖女瑪沙利羅修女的精神、修女的使命及生活點滴、澳門的教育事業等等。
母佑會服務世界各地
訪問那天,當記者穿過寧靜的下環街區,步入充滿聖潔氛圍的聖瑪沙利羅學校校園,在職員的帶領下,來到小而簡潔的會客室,帶著滿臉的親切笑容的楊修女歡迎記者的到訪,讓記者備感温馨。
訪問開始,楊修女主動地向記者介紹天主教母佑會的歷史和精神。她滿懷虔誠地說:母佑會(全名:聖母進教之佑孝女會)是一個以女青少年為服務對象的慈幼會女修會,由會祖聖鮑思高神父和協創會祖聖女瑪沙利羅修女於1872年8月5日在意大利摩爾尼斯村成立,現在總部設於羅馬,母佑會修女的教育及福傳工作遍佈世界五大洲,90多個國家,目前有修女一萬三千多人,當中服務澳門的修女有19位。
澳門母佑會隸屬於香港母佑會中華會區,在澳門的附屬機構分別有:聖瑪沙利羅學校、聖瑪沙利羅慈惠托兒所、智仁及愛倫青年中心、母佑會陳瑞祺永援中學、母佑會陳瑞祺永援中學(分校—幼稚園)、九澳聖若瑟學校及學生宿舍、為青少年住宿服務的恆毅社等。教區戴維理主教於1966年邀請母佑會修女在下環街辦學,學校取名聖瑪沙利羅,四十五年來修女及教師們為該區的兒童提供基礎教育、幼兒服務,於1994年更成立麗達家庭會為照顧幫助有需要的貧苦單親家庭。1995年政府推行免費教育,該校是首批加入政府公共學校網絡之一,為減輕家長的學費負擔。現時由托兒所、幼稚園到小學,學生人數有700多名,成為下環區及其他區域的家長心目中信賴的教育機構。
教學育人 引導正面的人生觀
談到數十年教育生涯,楊修女感慨現今的社會發展和變遷,社會關係也越來越複雜,人們的心態與觀念已不同過去,如一些人為追求個人私利,而罔顧正義及他人的利益,近年來社會風氣也每況愈下。她說:“青少年容易受社會價值觀影響,若不從聖經或宗教的認識中帶出信仰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很容易迷失人生的方向”,也正因此,聖瑪沙利羅學校極為重視學生的全人教育。
訪問中,楊修女還多次強調:“作為天主教學校,有責任培育學生珍惜生命及理解生命的價值,使她們的身心靈健康地成長……”她稱,校方一直以來,在早會、宗教德育課堂及平常生活中向學生貫輸天主教信仰的內涵和道德修養,教導學生正面的人生觀。
另一方面,學校因應教育的新趨勢及學生的需要,致力改善學習環境和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能活學活樂。小學畢業生不少能考入心儀的學校繼續升中,如慈幼中學、聖心女子中學、聖羅撒女子中學、母佑會陳瑞祺永援中學、粵華中學、教區聖若瑟中學、培道中學、或直升利瑪竇中學……等。也曾有家長向學校反饋離校子女升中後成績理想,令楊修女深感欣慰。她還透露說,有一位大學畢業後的舊生今年領洗成為天主的子女,特別邀請楊修女做代母,她欣然接受了。
修會教育事業接棒
當被問及為何會選擇當修女的人生之路時?她笑說,她的家庭與天主教有很深的緣份,外祖父母和父母都是天主教徒,父母安排她到天主教辦的幼稚園、小學及中學接受教育,可以說自幼就在一種虔誠的信仰氛圍下成長。她還記得早在小學時期開始,語文老師的作文題目寫“我將來的志願”時,“長大當修女”是她直至中學從未改變的志願,她希望能效法所認識的修女那樣純潔愛人及為愛天主奉獻一生造福和教育青少年。
楊修女說﹕“我們修女沒有私人財產及儲蓄,例如我們工作的收入,就不是私人擁有的,要交給修會作為本地及其他國家的慈善工作和發展教育事業的經費……”修女的使命就是將自己的一生奉獻出來,並為世界各地有需要的人。
記者問到有關薪火相傳這一敏感話題時,楊修女直言,對此表示憂慮。她說:“現時中華會區母佑會修女的平均年齡已達六十歲,雖然每年都有不少領洗的新教友,僅是香港地區每年有三數千新教友加入天主教的大家庭,但有志奉獻修道的青年卻是少之又少”。她感嘆說:“現今社會、家庭物質生活豐富,宗教信仰薄弱、福音價值觀動搖、子女人數少等因素,導致選擇奉獻修道生活的人越來越少。20年或50年後,修女會不會後繼無人呢?母佑會的精神會否面臨傳承危機呢?“這些問題都是無人可預知的。現在我們唯一可做的是積極培育修道聖召及栽培更多有心的教友合作者,從中選拔有理想和熱心從事教育的接班人。”
不久前頒獎儀式上的掌聲猶縈在耳,對於個人獲特區政府頒授教育功績勳章的感受,她謙虛地說:“這個奬項是母佑會修女及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努力合作的成果,她感到意外和榮幸,獲獎給與極大的支持和鼓勵”。明言今後繼續與學校教育團隊秉承耶穌基督善牧、會祖鮑思高神父、協創會祖瑪沙利羅修女的精神教育學生。
談問時,她不時感動地分享:“心懷大愛、一生助人,只要心存善念、真心愛主愛人,將來我們都會在天堂共聚的!”“我們修女每天都會一起參加感恩聖祭(彌撒),領耶穌聖體。從感恩祭中,我們得到天主賜予的力量來過好每天的生活。”
春風化雨,桃李自蹊。她們的愛與德,豐潤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的心田,以楊修女為代表的一大批修女將畢生奉獻給天主及眾生,將大愛的種子灑在學子幼稚的心靈上,並讓它們生根發芽……或許,這正印證了母佑會的精神可貴之所在吧!
楊修女是澳門天主教母佑會修女,於澳門出生,後來隨父母移居香港,在聖母書院畢業後,回應天主的召叫成為母佑會修女,發願後獲安排於聖母書院小學部從事福傳及教育工作數年。直至1983年奉派澳門粵華中學(分校) 即現在的母佑會陳瑞祺永援中學(分校)任職主任,三年後被派往意大利羅馬進修二年,1988年回澳於九澳聖若瑟學校工作並任校長六年,又於1995年調任為聖瑪沙利羅學校校長,至今服務澳門教育界已有二十六年多。
有感於澳門天主教母佑會及楊修女對澳門社
會的一份秉持和全心全意無私付出的精神,本刊記者專程前往聖瑪沙利羅學校,就多個話題請楊修女與我們分享,如:母佑會會祖聖鮑思高神父和聖女瑪沙利羅修女的精神、修女的使命及生活點滴、澳門的教育事業等等。
母佑會服務世界各地
訪問那天,當記者穿過寧靜的下環街區,步入充滿聖潔氛圍的聖瑪沙利羅學校校園,在職員的帶領下,來到小而簡潔的會客室,帶著滿臉的親切笑容的楊修女歡迎記者的到訪,讓記者備感温馨。
訪問開始,楊修女主動地向記者介紹天主教母佑會的歷史和精神。她滿懷虔誠地說:母佑會(全名:聖母進教之佑孝女會)是一個以女青少年為服務對象的慈幼會女修會,由會祖聖鮑思高神父和協創會祖聖女瑪沙利羅修女於1872年8月5日在意大利摩爾尼斯村成立,現在總部設於羅馬,母佑會修女的教育及福傳工作遍佈世界五大洲,90多個國家,目前有修女一萬三千多人,當中服務澳門的修女有19位。
澳門母佑會隸屬於香港母佑會中華會區,在澳門的附屬機構分別有:聖瑪沙利羅學校、聖瑪沙利羅慈惠托兒所、智仁及愛倫青年中心、母佑會陳瑞祺永援中學、母佑會陳瑞祺永援中學(分校—幼稚園)、九澳聖若瑟學校及學生宿舍、為青少年住宿服務的恆毅社等。教區戴維理主教於1966年邀請母佑會修女在下環街辦學,學校取名聖瑪沙利羅,四十五年來修女及教師們為該區的兒童提供基礎教育、幼兒服務,於1994年更成立麗達家庭會為照顧幫助有需要的貧苦單親家庭。1995年政府推行免費教育,該校是首批加入政府公共學校網絡之一,為減輕家長的學費負擔。現時由托兒所、幼稚園到小學,學生人數有700多名,成為下環區及其他區域的家長心目中信賴的教育機構。
教學育人 引導正面的人生觀
談到數十年教育生涯,楊修女感慨現今的社會發展和變遷,社會關係也越來越複雜,人們的心態與觀念已不同過去,如一些人為追求個人私利,而罔顧正義及他人的利益,近年來社會風氣也每況愈下。她說:“青少年容易受社會價值觀影響,若不從聖經或宗教的認識中帶出信仰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很容易迷失人生的方向”,也正因此,聖瑪沙利羅學校極為重視學生的全人教育。
訪問中,楊修女還多次強調:“作為天主教學校,有責任培育學生珍惜生命及理解生命的價值,使她們的身心靈健康地成長……”她稱,校方一直以來,在早會、宗教德育課堂及平常生活中向學生貫輸天主教信仰的內涵和道德修養,教導學生正面的人生觀。
另一方面,學校因應教育的新趨勢及學生的需要,致力改善學習環境和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能活學活樂。小學畢業生不少能考入心儀的學校繼續升中,如慈幼中學、聖心女子中學、聖羅撒女子中學、母佑會陳瑞祺永援中學、粵華中學、教區聖若瑟中學、培道中學、或直升利瑪竇中學……等。也曾有家長向學校反饋離校子女升中後成績理想,令楊修女深感欣慰。她還透露說,有一位大學畢業後的舊生今年領洗成為天主的子女,特別邀請楊修女做代母,她欣然接受了。
修會教育事業接棒
當被問及為何會選擇當修女的人生之路時?她笑說,她的家庭與天主教有很深的緣份,外祖父母和父母都是天主教徒,父母安排她到天主教辦的幼稚園、小學及中學接受教育,可以說自幼就在一種虔誠的信仰氛圍下成長。她還記得早在小學時期開始,語文老師的作文題目寫“我將來的志願”時,“長大當修女”是她直至中學從未改變的志願,她希望能效法所認識的修女那樣純潔愛人及為愛天主奉獻一生造福和教育青少年。
楊修女說﹕“我們修女沒有私人財產及儲蓄,例如我們工作的收入,就不是私人擁有的,要交給修會作為本地及其他國家的慈善工作和發展教育事業的經費……”修女的使命就是將自己的一生奉獻出來,並為世界各地有需要的人。
記者問到有關薪火相傳這一敏感話題時,楊修女直言,對此表示憂慮。她說:“現時中華會區母佑會修女的平均年齡已達六十歲,雖然每年都有不少領洗的新教友,僅是香港地區每年有三數千新教友加入天主教的大家庭,但有志奉獻修道的青年卻是少之又少”。她感嘆說:“現今社會、家庭物質生活豐富,宗教信仰薄弱、福音價值觀動搖、子女人數少等因素,導致選擇奉獻修道生活的人越來越少。20年或50年後,修女會不會後繼無人呢?母佑會的精神會否面臨傳承危機呢?“這些問題都是無人可預知的。現在我們唯一可做的是積極培育修道聖召及栽培更多有心的教友合作者,從中選拔有理想和熱心從事教育的接班人。”
不久前頒獎儀式上的掌聲猶縈在耳,對於個人獲特區政府頒授教育功績勳章的感受,她謙虛地說:“這個奬項是母佑會修女及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努力合作的成果,她感到意外和榮幸,獲獎給與極大的支持和鼓勵”。明言今後繼續與學校教育團隊秉承耶穌基督善牧、會祖鮑思高神父、協創會祖瑪沙利羅修女的精神教育學生。
談問時,她不時感動地分享:“心懷大愛、一生助人,只要心存善念、真心愛主愛人,將來我們都會在天堂共聚的!”“我們修女每天都會一起參加感恩聖祭(彌撒),領耶穌聖體。從感恩祭中,我們得到天主賜予的力量來過好每天的生活。”
春風化雨,桃李自蹊。她們的愛與德,豐潤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的心田,以楊修女為代表的一大批修女將畢生奉獻給天主及眾生,將大愛的種子灑在學子幼稚的心靈上,並讓它們生根發芽……或許,這正印證了母佑會的精神可貴之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