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联系法”学习初中历史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l900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写到:“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因此我在教学中重视把握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教会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把零碎、紊乱、孤立的历史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提高了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1 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
   所谓纵向联系,就是将某一阶段或相当长时间内的历史事件按同一类型、同一性质、同一意义或相互影响等线条进行联结,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条理化。如在讲资产阶级革命时,将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联系比较,认识三国革命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还有争取民族独立的性质),革命的目的都是为了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革命的结果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如讲到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时,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解放后初期等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及其影响进行联系,从而认识到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加强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
  横向联系就是不受地域的局限,将中外历史知识按同一类型、同一时间、同一意义、互为影响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类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归纳、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如讲到日本明治维新时,可联系同一时期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中国戊戌变法运动,通过联系比较认识到三个国家改革在原因、性质、作用、结果等方面的异同。讲到“五四”运动时,就联系十月革命对它的深远影响,以及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五四”运动成为这一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的冲击着帝国主义阵营。讲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及作用,就联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概况,说明中国战场和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相互关系,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贡献。
  3 注意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
   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或出现必定因果相连,历史现象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如讲到19世纪的两次工业革命,就联系到它对中国的影响。19世纪上半期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在全球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于是便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中国社会发展道路被截断,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晚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帝国主义国家发动了大规模侵华战争,从四面全方位侵略中国,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危机。同时,它们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控制和侵略中国,又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样的联系使学生对历史事件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认识更深刻、更全面。
  4 重视历史现象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一切,却又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既然历史是无法截然的隔绝,那我们只有为它们搭起桥梁,沟通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让学生根据过去认识现在,根据现在了解过去,从而彰显历史教学观古察今,古为今用的实用性原则。况且,很多历史问题本身就是现实问题,如爱国主义问题、民族关系问题、边疆领土问题等等。学习科举制时与现代考试制度相比较,通过“历史上的今天”将历史拉到身边,通过纪念“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让学生牢记国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珍爱世界和平。通过历史上大陆与台湾的关系,认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是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的保证。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兴趣,而且还能把历史感与现实感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也有利于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
  5 加强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联系和渗透
  历史学科具有综合性特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思想教育、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历史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引导学生借助其它学科知识理解历史问题。如在讲红军长征时,引用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寥寥数语即交代了红军的长征路线,沿途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英雄的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历史新课标教材中大量插入了地图、图片等,教师充分利用这些地图,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空间概念,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历史新课标教材中穿插有文献资料专栏,其中有英语部分,例如:讲到罗马帝国繁荣时,插入有“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书后还附有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这些旨在给同学们提供更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我从不忽略这些,而是充分利用,加强学科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我们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树立整体观念、系统观念,使学生从宏观上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挖掘知识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摘 要】 对小学生来说,其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中,这种表现是零碎的、隐隐约约的,教师必须有锐利的眼光才能发现。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培养。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 学生 小学语文 创新 思维    创新教育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基点在课堂。没有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进步,新课程理念就无法落到实处。新课改中的语文课堂不仅是知识建筑的空间,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场所。不再是静止的跑道,而是提炼生活、展示风采、体验人生、追求成功、感受欢愉、发展生命的过程应是充满灵性,充满生命活力的求知平台。因此新课程导引下的语文课堂构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组织实践活动,让课堂充满生机   多样性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期刊
【摘 要】 在新的数学课程中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的内容是新课程中最富有特色的内容,在教学中可采用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综合知识,以探索为主线,课外延伸等策略,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 解决问题能力    初中数学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指教材中各章的“数学活动”和“课题学习”,是全日制义务教育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由内容标准的四个领域之
期刊
【摘 要】 作为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它应该具备健康、易学、实用、开放的属性。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是实施开放教学的前提,开放体育课堂就应该开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努力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 初中体育 课堂教学 教学法 创新    体育教学要求为培养适应
期刊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培养质疑意识、提问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经历过程,发展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合作交流,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教学领域走向了多元视角,强调课堂教学多元化。这个过程需要物理教师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机智,才能使教育的根本目的——人的培养得以实现。  1 创设问题情境,设疑是关键  新课程标准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物理
期刊
生物课外实验是中学生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因此生物课外实验也就成为生物教材的重要内容,如初中生物第一册(上)中就编入课外实验10多个,在整个实验内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不少教师未能充分重视课外实验的教学,所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笔者认为,应该重视中学生物课外实验的教学,其理由如下:  1 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力推动国语文教学改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种种弊端,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努力求新,把课上“活”。  1 引进时代“活水”,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中当然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作为惟一的依据,不能拘泥于教材,应根据具体
期刊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沐浴着新课程的阳光,我们“豁然开朗”:教师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
期刊
【摘 要】 “情境创设”包括实例、情境、问题、叙述等,一般出现在课堂导入环节,目的是营造氛围、提出问题,凭借一个或一组问题的精彩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气氛活跃。  【关键词】 问题情境 创设方式 有效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已非常重视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使学生听其言,入其境,数学课堂呈现出生
期刊
【摘 要】 本文基于气质的类型将学生进行归类,分别论述如何从学生的性格、心智上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具有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气质 特征 教育 培养    气质,是人在情感、认识活动和言语行动中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它和我们平常说的“脾气”、“秉性”、“性情”相似。气质可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粘液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