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情境创设”包括实例、情境、问题、叙述等,一般出现在课堂导入环节,目的是营造氛围、提出问题,凭借一个或一组问题的精彩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气氛活跃。
【关键词】 问题情境 创设方式 有效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已非常重视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使学生听其言,入其境,数学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姿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学相长,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试举几例,以飧读者。
1 情境创设,应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
数学家乔治·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指出:“要联想有没有做过类似的题目,有没有做过条件相似的题目,有没有做过结论相似的题目”。教师根据新学的知识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设计一个包含新知识、新方法或新思维的新问题情境(旧知识,旧方法或习惯思维不能解决的),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由此产生疑问和急需找到解决方法的内在需要。在这种需要驱使下,展开教学,则能收到事半功陪的教学效果。
2 问题情境,要突出内容的趣味性
布鲁纳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的方法是使之知道这门学科值得学习。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爱学,才能以最大限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新颖别致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是有用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如,复习“二次函数”,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师:大家有兴趣参加心理测试吗?
生:有。
师:好,请看题目(幻灯片出示一道心理测试题):在函数的在家庭里面,你最喜欢哪一个?请选择:
A.一次函数 B.正比例函数
C.反比例函数 D.二次函数
学生经过思考,作出决定,选择其中一个。
师: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的所爱是什么?选二次函数的请举手。
(教师见只有几个人举手,说了句“这么少”,学生笑了)
教师让4位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A、B、C、D四类卡片发给学生,由学生对照所描述的性格特点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附选二次函数的相对应的性格推测:
选D.二次函数
评:心理测试拉近师生生的距离,通过自我介绍来自己回顾知识点,“真情、丰富、深刻、有效”,有“数学好玩,玩好数学”的元素,数学课“笑声不断”。
3 情境创设,选择学生熟悉的素材
数学的概念和公式有些是从生活实际问题中抽取出来的,有些是由数学自身的发展而产生。而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常常使学生误认为是脱离实际,其严谨的逻辑性使学生缩手缩脚,望而生畏,阻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联系实际问题,或学生熟悉的话题创设情境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情境:“平方差公式”的教学引入。
“神机妙算”,小敏去商店买了单价是9.8元/千克的糖果10.2千克,售货员刚拿起计算器,小敏就说出应付99.96元,结果与售货员算出的结果完全吻合.售货员惊讶地说:“你真是个神童,怎么算得这么快?”小敏说:“过奖了,我只是利用了数学上的一个公式。”你想知道小敏用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式吗?怎么计算的呢?
点评:设计一个好的、现实的、学生熟悉的问题,使学生下仅饶有兴趣,而且带着疑惑和好奇进人下面的学习,为一节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同时,会使学生有意挖掘所用到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效果很好,且用时不多。
4 故事引入,复杂问题简单化
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
如,要使学生了解“反证法”,一上来就教给学生严密的推理反而有可能使学生不得要领。我通过两则故事使学生自己初步了解“反证法”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步骤。
故事1:古时候有一个小孩叫王戎,王戎七岁的时候,一次和许多小朋友在路边玩耍,看见路边上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很多小朋友都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树长在路边却有很多李子,那一定是苦的(李子)。”摘下来(一尝),的确是这样.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认为李子是苦的,王戎说:“如果李子不苦,那么人们都会抢着去吃,现在李子很多没有人来摘,说明李子是苦的”。
故事2: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活:“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l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人们对于他的这个说法,一点也不怀疑。到了十七世纪的时候,科学家伽利略就对他的这一学说提出了怀疑,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点评:爱听故事、好奇心是青少年的特点,所以讲故事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能够紧扣课题,自然引人,创建轻松、活泼、愉悦的学习过程,同时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总之,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自然、合情合理.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这样,才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大增,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应根据具体情况而用,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关键词】 问题情境 创设方式 有效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已非常重视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使学生听其言,入其境,数学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姿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学相长,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试举几例,以飧读者。
1 情境创设,应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
数学家乔治·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指出:“要联想有没有做过类似的题目,有没有做过条件相似的题目,有没有做过结论相似的题目”。教师根据新学的知识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设计一个包含新知识、新方法或新思维的新问题情境(旧知识,旧方法或习惯思维不能解决的),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由此产生疑问和急需找到解决方法的内在需要。在这种需要驱使下,展开教学,则能收到事半功陪的教学效果。
2 问题情境,要突出内容的趣味性
布鲁纳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的方法是使之知道这门学科值得学习。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爱学,才能以最大限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新颖别致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是有用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如,复习“二次函数”,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师:大家有兴趣参加心理测试吗?
生:有。
师:好,请看题目(幻灯片出示一道心理测试题):在函数的在家庭里面,你最喜欢哪一个?请选择:
A.一次函数 B.正比例函数
C.反比例函数 D.二次函数
学生经过思考,作出决定,选择其中一个。
师: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的所爱是什么?选二次函数的请举手。
(教师见只有几个人举手,说了句“这么少”,学生笑了)
教师让4位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A、B、C、D四类卡片发给学生,由学生对照所描述的性格特点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附选二次函数的相对应的性格推测:
选D.二次函数
评:心理测试拉近师生生的距离,通过自我介绍来自己回顾知识点,“真情、丰富、深刻、有效”,有“数学好玩,玩好数学”的元素,数学课“笑声不断”。
3 情境创设,选择学生熟悉的素材
数学的概念和公式有些是从生活实际问题中抽取出来的,有些是由数学自身的发展而产生。而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常常使学生误认为是脱离实际,其严谨的逻辑性使学生缩手缩脚,望而生畏,阻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联系实际问题,或学生熟悉的话题创设情境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情境:“平方差公式”的教学引入。
“神机妙算”,小敏去商店买了单价是9.8元/千克的糖果10.2千克,售货员刚拿起计算器,小敏就说出应付99.96元,结果与售货员算出的结果完全吻合.售货员惊讶地说:“你真是个神童,怎么算得这么快?”小敏说:“过奖了,我只是利用了数学上的一个公式。”你想知道小敏用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式吗?怎么计算的呢?
点评:设计一个好的、现实的、学生熟悉的问题,使学生下仅饶有兴趣,而且带着疑惑和好奇进人下面的学习,为一节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同时,会使学生有意挖掘所用到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效果很好,且用时不多。
4 故事引入,复杂问题简单化
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
如,要使学生了解“反证法”,一上来就教给学生严密的推理反而有可能使学生不得要领。我通过两则故事使学生自己初步了解“反证法”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步骤。
故事1:古时候有一个小孩叫王戎,王戎七岁的时候,一次和许多小朋友在路边玩耍,看见路边上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很多小朋友都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树长在路边却有很多李子,那一定是苦的(李子)。”摘下来(一尝),的确是这样.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认为李子是苦的,王戎说:“如果李子不苦,那么人们都会抢着去吃,现在李子很多没有人来摘,说明李子是苦的”。
故事2: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活:“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l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人们对于他的这个说法,一点也不怀疑。到了十七世纪的时候,科学家伽利略就对他的这一学说提出了怀疑,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点评:爱听故事、好奇心是青少年的特点,所以讲故事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能够紧扣课题,自然引人,创建轻松、活泼、愉悦的学习过程,同时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总之,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自然、合情合理.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这样,才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大增,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应根据具体情况而用,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